人格障碍与疗法(常用版).doc
人格障碍与疗法(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变态人格、人格异常等,是指人格发展的畸形与偏离状态,常从儿童或少年期开始延续到成人生活的大部分时期,进入中老年期以后其明显程度有所减弱。 1人格障碍的特征 人格严重偏离正常,危害社会。对自身人格障碍缺乏自知力,常致本人痛苦。 智能正常,认识能力完整。 人格障碍从儿童期或青春期之前开始逐渐形成,但其发生没有明显的起病日期,在临床诊断上区分人格障碍和患病是很重要的,关键在于确定行为异常的病程。 人格障碍形成之后,一般比较恒定而不易改变,直到中年或进入晚年后或由于饱经沧桑或由于年老力弱和精力不支,而程度明显减弱。 2人格障碍的形成因素 生物学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3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 偏执型人格障碍(又叫妄想型人格) 地狱的第十九层男主人公分裂型人格障碍 一个头两个大中的查理与阿庆、绿茶中赵薇扮演角色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称为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型人格障碍) 控制中利伟攻击型人格障碍(又称冲动型或暴发型人格障碍) 癔症型人格障碍(又称戏剧型或表演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又称逃避型或焦虑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4人格障碍的防治 由于人格障碍是从幼年就开始形成的,因而强调早期教育对于预防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已患人格障碍者,应着力于重建他们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心理治疗比较困难,可以试用。药物治疗对人格障碍的某些症状有一定疗效。精神分析疗法一、理论基础 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 (Freud ,18561939)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又称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犹太籍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主要内容有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性心理发展学说。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consciousness)是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前意识 (preconsciousness)是当前没有感知到、但经过回忆便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是指被压抑的、感知不到的心理活动(本能、欲望和经验)。所谓压抑是个体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本能、欲望和经验等推入潜意识,使其不为自己所觉知,以解除自己心理上的负担和紧张。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比作漂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人所觉察到的意识只不过是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潜藏在水面下的那一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虽然不被自己所觉知,但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却起着巨大的作用,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也是受潜意识驱动的。 例如: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时,曹操折兵损将,接连失利,后退至斜谷界口,被蜀将马超挡住。曹操欲进不能,欲罢不忍,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厨师送鸡汤而至,曹操见碗中鸡肋,不禁有感于怀。正呻吟间,夏侯惇禀问夜间军中口令,曹操随口答道“鸡肋”。军中主簿杨修听说曹操以“鸡肋”为口令,立即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这里,曹操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他连续多天在思考着“进”“退”两种方案的得失。吃着鸡肋他感受到了对一种东西食之不能、弃之可惜的心理苦楚,于是他的潜意识将长久思考的汉中问题与鸡肋等同了起来,加深了对鸡肋的感触,使他的心绪滞留于鸡肋而无法摆脱。在回答夏侯惇的口令时,他的潜意识仍保持着对鸡肋的感触。口令原本是随即编制的一种暗号,于是曹操不加思索地说出 “鸡肋”,以作为全军的口令。杨修听到口令后对夏侯惇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应该说杨修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他对曹操的潜意识状况进行了解剖,提出了正确的结论,夏侯惇当即对杨修赞同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曹操得知这些情况后,以惑乱军心罪将杨修斩首,这是因为,曹操的思考被凝化成“鸡肋口令”,完全是潜意识中进行的,尚未进入意识领域,曹操在意识中并没有接受这种凝化,因而他不承认杨修的分析。加之杨修“退恐人笑”的解释是对曹操自尊心的伤害,因而一怒之下杀了杨修。第二天曹操进兵时被魏延射伤,在他下令班师前突然想起了杨修的话,大概这时他感到了杨修关于退兵分析的正确性,觉得有屈杨修,遂下令将其尸体收回厚葬,以此作为对杨修处罚的情感赔偿。 人们说,人类的自尊受到过来自科学的 3次重大打击。第一次来自于哥白尼的日心说,他宣称地球不是人们原以为的宇宙中心,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第二次重大打击来自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他指出人类不是上帝创造的,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第三次重大打击就来自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他认为人不是什么理性动物,人的行为主要由潜意识所驱使。 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因此,弗洛伊德认为 , 心理障碍的原因不是来自意识, 而是来自潜意识的矛盾冲突。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 (id)是生理遗传的心理表现,代表人的生物本能,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 (ego) 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人格结构部分,代表人的理性,在人与现实环境交往中起着调节作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 (superego)是从自我中发展出来的人格结构部分,代表人的道德理想,是社会化的产物,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本我是求生存的原动力,超我控制主体按社会道德标准行事,而自我对上按超我的要求去做,对下满足本我的需要,对外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调节冲动欲望,从而维持人格结构的平衡。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3.性心理发展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 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生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自我本能是以食欲为基础的自我保存本能,性本能是以性欲为基础的种族保存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背后有一种驱力叫力比多(Libido), 力比多驱使人寻求快感的满足 , 弗洛伊德把各种快感都归之为性,也就是说“性”是身体的快感,这样性的概念就被扩大了,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性,它包括了与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有关的广泛内容 (泛性论)。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发展即是性心理的发展。弗洛伊德把性心理的发展划分为 5个阶段,即: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发展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极为重要,儿童将来的生活是否正常,5岁以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性欲在前3个阶段得不到满足,人格的发育就会受阻而停滞在这些阶段。因为这些阶段性欲的对象是错误的,所以影响了他的人格发展,成年以后成为性倒错者。 神经症就是由于性力固定在最初的性欲水平所引起的。例如婴儿从出生到一周岁为口唇期,此期个体的快感主要来自口唇的活动如吮吸、进食。如果婴儿口唇的欲求因某种外部因素而遭受挫折(如断乳过早等),可能会产生滞留现象( fixation),长大以后仍可能停留在以口唇活动(如咬手指、过食、吸烟)的方式来减轻焦虑,这被称为口唇期人格。 二、治疗方法 因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障碍是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所以精神分析疗法致力于挖掘病人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幼年创伤性经验,带入到意识之中,启发病人重新认识这些经验,使潜意识的矛盾冲突获得解决,从而消除病人的症状。这就好比,屋里的异味如果是由地毯下发霉的垃圾散发的,要想彻底消除异味,只在地毯上打扫是不行的,必须把地毯下发霉的垃圾清除掉。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精神分析心理疗法主要采用自由联想和释梦等技术。 1.自由联想 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精神分析学说认为,通过自由联想,病人潜意识的大门不知不觉地打开了,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可以被带入到意识领域,医生从中找出病人潜意识之中的矛盾冲突,并通过分析促进病人领悟心理障碍的“症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的基本手段。 例如,一位女大学生,患有人际恐怖症,极度害羞,不敢见人。通过自由联想,回忆起童年时遭受的一起精神创伤,当时大约 45岁,出于好奇拉了一个小男孩的“小鸡”,正好被她爸爸看见,遭到爸爸的怒骂并打了一顿,造成精神创伤。这正是她长大后患人际恐怖症的“症结”。这种发生在很久以前曾引起过情感强烈波动的生活事件,表面上似乎遗忘了,实际上并未消失,只不过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了,与这些事件相伴随的被压抑的情感,可影响个体的行为,成为疾病的原因。让病人通过自由联想,回忆过去遭到精神创伤时的情景,重新体验当时的情景,使潜意识中被压抑的痛苦“发泄”(abreaction)出来,“症结”得以化解,从而使病人得到治疗。 2.阻抗 阻抗是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其表现多种多样,如正在叙述过程中突然沉默,或转移话题等。阻抗的表现是意识的,但根源却是潜意识中本能地有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当自由联想接近这种潜意识的心理症结时,潜意识的阻抗就自然发生作用,阻止其被真实地表述出来。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病人出现阻抗时,往往正是病人心理症结所在。因此,医生的任务就是不断辨认并帮助病人克服各种形式的阻抗,将压抑在潜意识的情感发泄出来。克服阻抗往往需要很多时间。 3.移情 移情是病人在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将童年期对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移情有正移情和负移情,正移情是病人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病人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阻抗和移情是精神分析治疗最显著的特征。 4.释梦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中冲突或欲望的象征”,“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梦是愿望的满足。人们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愿望,平时受着意识的控制,而在人睡眠时,意识进入休眠状态,对潜意识的控制松弛,于是埋藏于潜意识的愿望便冲破阻力,以曲折的形式在头脑中表现出来,它结合对现实情景的记忆碎片,形成梦的内容。也就是说,梦是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欲望趁睡眠时意识控制作用低弱而出来活动的心理现象,因此,我们发掘潜意识中心理症结的另一技术就是分析病人所做的梦。弗洛伊德还认为,人醒来以后所记得的梦是显梦,它虽然生动离奇但不代表真意,而梦的背后所隐藏的潜意识即隐梦才是真意。释梦就是通过梦的联想来求其隐意。 例如:曹操临终前有一段时间非常焦虑,向贾诩说“孤昨夜复梦三马同槽”。分析:显梦三匹马在同一槽上吃草;隐梦三匹马代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 3人,反映了曹操对司马懿父子的重视和担心,此即曹操焦虑的症结。进一步分析曹操梦见三马同槽而食,有两层隐意:其一,曹操佩服司马懿父子三人的才干,希望他们能顺服地为主子所利用,于是梦中三匹马驯服地站在槽边而没有乱踢乱咬的行为;其二,曹操喜欢用“供食”来表达自己对谋士的养育之情,比如他和谋士荀彧闹矛盾后,给荀彧送去一盒饮食,荀彧打开一看里面没有任何东西,他以此表示不白养活人,荀彧会意自杀。对于司马懿父子,曹操希望他们怀着知恩报恩的态度来接受他的供养,于是在梦中三匹马在槽边吃食。 再如:一女病人叙述她梦见一个蒙面的陌生男子闯入她二楼的卧室,偷走了放在抽屉中她所心爱的首饰匣,被她发觉大喊一声“谁”,那蒙面男子冲出阳台仓皇逃走,她追到阳台往下一看,发现他已跌死在楼下,因而被吓醒。医生通过交谈了解了她的家庭生活后就清楚这一显梦的象征意义,原来她的丈夫对她不忠实,隐瞒了有外遇的事实(蒙面的陌生男子),欺骗了她的感情(偷走了首饰匣),她很气愤,诅咒他没有好下场(他跌死在楼下)。通过对隐梦的分析使病人清楚了自己焦虑的根源。 5.解释 解释是医生在心理分析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一些心理实质问题,如他所说的话的潜意识含义进行解释、引导或劝阻,帮助他克服阻抗。通过解释帮助病人逐步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使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内容不断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暴露出来,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适应症和评价 精神分析疗法的适应症为各种神经症 (主要有癔病、强迫症和恐怖症)以及心身疾病的某些症状。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第一次不用躯体治疗而仅以心理疗法治愈了一些顽固病症,因此被公认为心理治疗历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但精神分析理论始终未能得到科学验证,而且缺乏评判标准,结果难以重复,时间太长,费用太高,少则半年,长则 24年,能把一个大富翁治成穷光蛋。 行为治疗行为疗法 (behavior therapy)是一类主要根据行为学习理论来认识和治疗临床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行为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病人适应性目标行为的数量、质量和整体水平。 行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为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广义的行为指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包括外部动作、内脏活动和心理活动。行为学习理论用的是广义的行为。行为学习理论( learning theories of behavior )认为,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如果对行为学习各环节进行干预,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一、理论基础 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巴甫洛夫 (Pavlov) 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 Skinner BF,1904-1990 )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班杜拉( A.Bandura )的模仿学习理论。 1. 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就是某一中性环境刺激(如玲声)反复与非条件刺激(如食物)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铃声),引起了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食物)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唾液分泌)。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过程示意如下: 由于这里的条件反射过程不能被个体随意操作和控制,属于反应性的行为,而且为了区别于后来发展起来的操作条件作用,此处的现象被称为经典条件作用( classical conditioning ) .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调环境刺激 S 对行为反应 R 的影响(即 S R 的关系)。根据这一理论的观点,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而获得。例如,儿童对打针( UCS )可引起疼痛、害怕等反应( UCR )。如果经常生病打针,某些本来与此无关的环境刺激,例如护士的出现( CS ),也可引起其害怕反应( CR ),这就是一种条件作用症状。 某些疾病的发生可以是因为“错误的习得性行为”的结果。例如华生曾做过一个实验,使一小孩对原来喜欢的白鼠产生害怕。开始时,每当他伸手玩弄他所喜爱的白鼠时,就在他背后敲击响器发出巨大声响,使之受到恐吓,这样经过反复强化后,每当白鼠一出现,就惊吓而产生恐惧,再经过泛化后,孩子对白色有毛的物体如白兔、白胡子老头等也产生恐惧反应。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许多恐惧症就是由于这类学习过程而形成的。 2. 操作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是根据斯金纳等人的实验而建立起来的。 斯金纳设计一个动物实验装置称为斯金纳箱,箱内安装一个杠杆,按压一次杠杆有一粒食物滚进。把实验动物大白鼠放进箱中,起初大白鼠在箱中盲目乱跳 , 偶尔碰到杠杆时大白鼠得到一粒食物,再次碰到杠杆再得到一粒食物,若干次以后大白鼠就形成了按压杠杆取食物的条件反射。由于这种反射有操作行为并产生一定的结果,所以斯金纳称之为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斯金纳还详细讨论了奖励和惩罚对操作性行为的影响,指出奖励可以强化操作性行为(按压杠杆食物增加按压杠杆的行为);惩罚可以消退操作性行为(按压杠杆电击减少按压杠杆的行为);此外, 回避惩罚也能强化操作性行为(例如训练小猴骑车子,给食物,打它,杀鸡给猴看)。 这种当行为反应 R (如压杠杆行为)出现时总能获得某种刺激结果 S (如食物刺激),则个体可以逐渐学会对行为反应 R 的操作,这就是操作条件作用。 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即 R S 的关系。任何与个人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种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 人类很多行为包括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都可以用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例如,一个小女孩由于进食少而得到平时不关心她的父母的关怀,于是少食行为被强化而固定下来,形成神经性厌食症。再如,小孩为要玩具而哭闹满足要求,久而久之养成耍赖的性格。来客人时儿童调皮被关注,久而久之养成“人来疯”。不愉快时喝酒放松,久而久之养成酒瘾。 3. 模仿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模型)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反应方式。 班杜拉做过这样的实验研究:把 66 名儿童随即分成三组,看成年人攻击塑料玩具人的录像。第一组儿童所看的录像中,成年人的攻击行为受到赞扬;第二组儿童看的录像中,攻击行为受到指责;第三组儿童看的录像中,攻击行为出现后就结束了。看完录像后,把三组儿童带到实验室,实验室里的情景与他们观看过的录像中的情景相同,并让儿童在实验室内玩 10 分钟。研究者发现,三组儿童都出现模仿成人攻击塑料玩具人的行为。这说明,不论有无强化,模仿学习都可能发生。 根据模仿学习理论,人类的许多行为特别是社会行为可以通过模仿学习而形成。例如,甲孩子在幼儿园吃完饭后,主动把椅子放整齐,其他小朋友观察了他的表现,也学习他的样子,吃完饭后把椅子摆放好;明星们的仪表仪态,直接影响一代年轻人的行为;家庭中父母的粗暴行为,对儿童有不良的示范作用;疑病症的儿童多来自特别关注疾病的家庭。 二、治疗方法 人的正常行为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异常行为也是通过学习形成的。 既然人的异常行为是通过学习形成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运用学习理论使之消退,这便是行为治疗。行为治疗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消除行为缺陷。行为治疗有很多方法,最常用的有: 1.厌恶疗法 此疗法是根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用引起躯体痛苦反应的非条件刺激与形成不良行为的条件刺激结合,使病人发生不良行为的同时感到躯体的痛苦反应,从而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而使其逐渐消退。 厌恶疗法通常采用三种方式:电击厌恶法:使用电击对病人实施厌恶刺激的技术简单方便,也易于控制产生厌恶反应的时间和程度。对病人施加的电击强度要能引起足够的疼痛,但应该是病人能够忍受的。药物厌恶法:恶心呕吐会使人感到痛苦,把使用呕吐的药物与病人的不良行为联系起来,当病人出现不良行为时给予呕吐药物,使其产生难受和痛苦的感觉。想象厌恶法:当出现不良行为,由医生口头描述某些厌恶情境,使病人在想象中建立一种对不良行为的厌恶。 厌恶疗法通常用于治疗酒精成瘾、药物依赖、性变态等疾病。 例如:治疗酒精成瘾。在酒中放入戒酒硫,戒酒硫能引起严重的恶心呕吐,只要酒精成瘾者一饮酒,就会产生痛苦的反应,从而使其厌恶饮酒,达到戒酒的目的。 再如:治疗同性恋。将同性和异性各 10张彩色照片让病人逐张看,观看同性照片每张超过10秒,就对其进行一次电刺激;观看异性照片每张超过10秒不对其电刺激,想看多长时间就看多长时间。如此反复训练,可以治疗同性恋。 2.操作性行为矫正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当适应性行为出现时给予奖励,当异常行为出现时予以惩罚,使病人的行为逐步趋于正常。 例: Ayllon(1963)曾应用这一原理治疗一名女病人的古怪行为,她坚持要穿很多衣服,多达11.3kg。Ayllon决定以食物为强化手段,告诉这个女病人,每次进餐前必须先称体重,只有比要求的体重低,才能被允许进餐。起初病人为此曾几顿未吃,但坚持要她执行,她不得不减少衣服使体重减轻,不断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让她执行,数月后衣服减至1.4kg,病人的行为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参与示范 其根据是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利用模仿学习,帮助某些具有不良行为的人,以适当的反应取代其不适当的反应,或帮助某些缺乏某种行为的人学习这种行为。 例如:儿童回避小动物或者害怕登高是通过观察他人在这些情况下出现的回避行为和恐惧表现而得来的,因此在示范过程中,也应该用同样的原则来帮助病人克服恐怖和焦虑。如果儿童害怕狗就可以让他看一个不怕狗的示范,这个示范是同他相同年龄和同性别的儿童走近狗,并抚摸它,和它一起戏耍,然后鼓励怕狗的儿童按照同样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做。 再如:一个怕与异性交往、也不会与异性交往的男青年,可引导他看男女青年交往的录像,或由治疗者做示范怎样与异性交往。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来访者要注意看别人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听别人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通过这种模仿学习,学会与异性交往。 4.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疗法是由沃尔普( J.Wolpe )创立,用于治疗焦虑病人。系统脱敏法利用的是交互抑制原理,将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反应的过程称交互抑制。交互抑制原理认为,人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状态是对抗的过程,通过生理上的放松能抑制焦虑情绪,如果病人能在放松状态下接近一个引起焦虑情绪的刺激,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刺激就会失去作用,病人不会再因为它的出现而感到焦虑;然后再逐渐增加刺激的强度,直到出现最强的刺激也不引发焦虑为止。系统脱敏法对有明显环境因素引起的某些恐怖症、强迫症特别有效。下面以治疗乘机恐怖症为例来说明系统脱敏法的步骤: ( 1)使病人学会放松: 放松可以产生与焦虑反应相反的生理和心理效果,如心率减慢、外周血流增加、呼吸平缓、神经肌肉松弛以及心情平静, 以此来对抗病人的焦虑反应。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 系统脱敏 中最常用的放松方法是对照法。 对照法就是 通过对肌肉进行反复“收缩 - 放松”的循环对照训练,使被试觉察到什么是紧张,从而更好地体会什么是放松, 体验肌肉紧张与肌肉松弛间感觉的差别,便于主动掌握放松过程及心理体会。然后按照指导语进行身体各部分先紧张后放松的训练,直至达到能主动自如地放松全身的肌肉。 每次训练大约 2030 分。在安静的环境中,被试采取舒适放松的坐位和卧位,做 3 次深呼吸,每次呼吸持续 57 秒。然后按指导语以及规定的程序进行肌肉的“收缩 - 放松”对照训练,每次肌肉收缩 510 秒,然后放松 3040 秒。“紧握你的右手,慢慢地从 1 数到 5 ,然后很快地放松右手,特别要注意放松时的感觉。再重复一次,注意放松后的温暖感觉。”某一肌群放松后,再转换到另一组肌肉群,其顺序为:左手、双臂、头颈部、肩部、胸部、背部、腹部、大腿、小腿、脚部。经过反复训练,使被试能在对放松感觉的回忆后就能自动放松全身时,该训练可以逐步停止。以后,被试凭着对放松感觉的把握,条件反射性地使自己放松。 ( 2)建立焦虑反应等级表:通过仔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建立包括问题情境和情节在内的事件反应等级表,按照刺激最小、焦虑反应最弱到刺激最大、焦虑反应最强的层次顺序排列。每一个等级均可从时间和空间方面来加以考虑,即不断改变病人与引起焦虑的刺激在时间上长短或空间上远近来划分。等级的数目及每一个等级的具体内容应视病人的不同情况而定。临床上,等级数目通常以不超过20个为宜。 例如,来到机场大门口;进入候机大厅;排队检票;进入飞机舱内;飞机开始起飞;飞机进入天空。 ( 3)重新学习:将引发焦虑的刺激与放松反应结合起来,实施治疗。在病人处于放松状态下,呈现一个等级的刺激,当病人没有焦虑反应时,再进行下一个等级的事件刺激;如果病人出现强烈的焦虑反应,就要停下来让病人进行放松,直到没有焦虑反应,再进行下一个等级的刺激。如果全部等级的刺激均能通过而没有焦虑反应或反应很弱,病人就得到了较好的治疗。具体实施可采取三种方法:想象刺激:即医生口头向病人描述等级刺激;观看刺激:即通过图画、幻灯、影视等方式向病人展示等级刺激;现场刺激: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病人到现场进行实际等级刺激。 例如,让病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在深度放松状态下,生动逼真地想象第一级刺激情景,当这一情景不再引起恐惧,再转入第二级刺激情景;依次训练。当病人通过了全部想象情景不出现恐惧时,可向现实情景转移,即陪伴病人乘车去机场,在现场中重复上述情景。在现实中能够完成全部情景而不再出现恐惧,治疗即告完成。 三、适应症和评价 行为治疗适用于各种神经性障碍(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等)、性变态、药物依赖和心身疾病等。 行为治疗的实质是抓住病人所显露的问题,通过改变行为来影响其情感的调节。这种方法技术手段多,容易实施,适应范围也较广,被称为心理治疗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人本主义学派,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决定论,也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而主张从人的意识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心理。在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以罗杰斯 (C.Rogers 1902-1988)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最具代表性。来访者中心疗法即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后来罗杰斯又提出将此疗法进一步延伸,改称为人本疗法,更强调以人为本,突出被治者是正常人。 一、理论基础 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每个人天生的、固有的内在倾向,这种倾向不仅要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地发展自己。只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人就能自我引导、自我调整、自我控制 ,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如果一个人自我实现受阻, 人性被扭曲,就将出现心理问题。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排除各种阻碍,从而使患者沿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罗杰斯把自我与自我概念区分开来。所谓自我 (self)是指一个人现实的、真实的自我,而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主观知觉和认识。当自我与自我概念完全一致时,即达到了自我实现,人的心理就是最健康的;反之,如果自我与自我概念相互矛盾,人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自我与自我概念相互矛盾的原因在于价值的条件化。罗杰斯认为个体内部存在两种评价过程:第一种是有机体的评价过程,这一评价过程对于诸如安全感、新奇感等有利于维持和发展自身的体验产生积极的评价,而对于诸如疼痛、饥饿等不利于维持和发展自身的体验产生消极的评价。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可以真实地反映出自我实现的倾向。第二种评价过程是价值的条件化,这是个体为了满足“积极评价的需要”,而把他人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并据此去行动。例如:为了让别人说美而节食;为了讨好别人而去做违心的事。价值的条件化这一过程不能真实地反映自我实现的倾向,相反却在妨碍着自我实现。自我意识不良和他人施加的价值条件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 总之,罗杰斯认为个体内部蕴藏着自我实现的强大推动力,医生只要提供适宜条件,患者就能发挥其内在的潜能,自发地开始改变和成长,消除心理问题,达到心理健康。正是基于这种观点,罗杰斯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这是一种以来访者为主导的治疗方法,而医生的作用退居其后,在治疗中医生主要是创造一种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环境气氛。 二、治疗方法 人本主义认为,别人施加种种价值条件,一个人自我实现受阻,就将出现心理问题。人本疗法的基本理论可以简单的表达为“假如 -那么”,即假如医生提供了正确的情境,即无条件的积极尊重、通情和真诚,那么患者就会开始改变和成长。来访者中心疗法将医患关系视为最重要的治疗因素,所以医生的任务在于坚持和表达3种互相关联的态度以促进形成平等协作、坦诚信赖的亲睦关系,决不试图代替病人解决问题。这三种态度是: 1. 无条件的积极尊重(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s) “无条件”是对患者不加判断地接受,避免对患者做任何评价;“积极”是指医生对患者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示信任,不代替患者作决定;“尊重”是对患者关心,但决不试图控制患者,避免使患者能力受损,如认真倾听,对患者所说的话题感兴趣等。罗杰斯认为,自我不协调的原因是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所以,提倡用“无条件性积极关注”,创造平等、真诚、协调、理解的环境,从而帮助来访者实现态度和行为转变。 2. 通情(empathy) 指设身处地地理解,罗杰斯说:“把患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为好象是自己的,能分享患者的情感,这就是通情”。要做到准确的通情,医生应从患者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体验患者的内心世界,按照患者看待世界的方式理解他的行为,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患者内心体验的理解,引导患者对其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 3.真诚(genuineness) 指医生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把患者视为朋友,相互信任,使患者能自由地吐露自己的内心体验,医患双方有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 罗杰斯把上述几点称为“心理治疗中人格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患者中心疗法与植树的道理类似,要使小树成长,只需浇水、施肥和防治病虫害,而不是代替小树成长。 三、适应症和评价 来访者中心疗法主要适用于正常人群的心理咨询。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是通过医生的媒介作用,帮助患者弄清自己的问题,引导其增强自我了解与适应的能力,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这种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人格与行为的显著改变,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被称为心理治疗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认知治疗认知治疗( cognitive therapy)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认知治疗不直接纠正病人的情绪障碍,而是通过改变病人的不良认识来消除其症状。在认知治疗中,以艾利斯(A.Ellis)的“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 一、理论基础 1.ABC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基础是“ABC理论”。ABC来自3个英文单词的字首。A是指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是指个体对诱发事件的认知、评价所产生的信念(Belief);C是指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后果(Consequence)。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评价所引起的。即认知影响情绪和行为,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与认知不良有关。 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事件引起的,因此,常常把自己的心理障碍归结为受了某种外部刺激,即 AC,其实这是一种误解。ABC理论指出, 诱发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的认知、评价所产生的信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即ABC。因此,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有的人出现心理障碍,有的人却不出现。 例如,两个人一起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一个熟悉他俩的人,但对方没与他俩打招呼径自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考虑问题,没注意到我们,所以没有与我们打招呼”;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就是不想理我,就是看不起我,他凭什么这样对待我 ?!”这样以来,他们两个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就会不同,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而后者则可能越想越生气。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的深层,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信念。在上述例子中,第一个人可能持有待人宽容的信念,而第二个人可能持有待人苛刻的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 , 前者是“合理的信念” , 后者则是“不合理的信念”。 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由此可见,不合理信念是心理障碍的症结。也就是说,心理障碍来源于自己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紊乱。 2.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不合理信念具有 3 个特征: ( 1 )绝对化要求( demandingness ):这是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报有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因为 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可能依个人意志为转移。当某一事件的发生与绝对化要求相悖时,就无法接受,难以适应,从而陷入情绪困扰。 ( 2 )过分概括化 (overgeneralization)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一方面,表现为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自己做错了一件事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以某一件或几件事来评价自己的整体价值,其结果往往是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从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另一方面, 表现为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别人稍有一点对不住就认为他坏透了, 完全否定他人,一味责备他人,从而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按照 艾利斯的观点,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的价值,是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强调“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艾利斯指出,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的一员。 ( 3 )糟糕至极 (awflizing) :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这种 不合理信念 ,常使人陷入忐忑不安和不能自拔的情境中,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等极度不良的负性情绪。 例如:对方提出中止恋爱关系,就认为这是无法接受、无法忍受的现实,活着也没意思了。艾利斯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可能有比之更坏的情形发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百分之百地糟透了。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要努力去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时则应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 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具有不合理的信念,而那些具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具有这种不合理信念的倾向更为明显。 二、治疗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目标是思维的合理性和适度的情绪反应。因为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于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因此,这一治疗简要地说就是要用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病人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以改变认知的方式来帮助病人消除其情绪障碍。 1. 基本步骤 合理情绪疗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心理诊断(psychodiagnosis):这是治疗的最初阶段,首先治疗者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其次,搞清病人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将这些问题根据所属性质和病人对它们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分类,从其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 (2)领悟(insight):这一阶段主要帮助病人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或症状是什么,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要寻找产生这些症状的思想或哲学根源,即找出它们的不合理信念。 (3)修通(working through):这一阶段,治疗者主要采用辩论的方法动摇病人的不合理信念。用质疑或夸张式的发问,要病人回答它有什么证据或理论对A事件持与众不同的看法等等。通过反复不断的辩论,病人理屈词穷,不能为其不合理信念自圆其说,使其真正认识到,他的不合理信念是不现实的,不合乎逻辑的,也是没有根据的。开始分清什么是合理的信念,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并用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