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消防安全评估内容最新文档.doc

    • 资源ID:91787319       资源大小:2.10M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防安全评估内容最新文档.doc

    消防安全评估内容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最新文档,欢迎下载)评估内容一、消防安全合法性1、单位使用的建筑物、场所,应遵守消防技术标准和监督管理规定,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审核、验收、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合格,并取得相关法律文书。2、属于公众聚集场所的单位,投入使用、营业前应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检查合格,并取得相关法律文书。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在前台等醒目位置悬挂,未悬挂则为有缺陷。3、建筑物或场所的实际使用情况应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要求,与消防验收、竣工验收备案、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时确定的使用性质相符。办公楼已验收但擅自改为宾馆;饭店开业前检查合格但擅自改为娱乐场所;部分改、扩建也不可。二、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 1、总则单位应根据生产、使用、经营、储运等环节的实际,制定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打印或装订成册,并及时修订。2、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频次、培训对象(包括特殊工种及新员工)、培训形式、培训要求、培训内容、考核办法等内容。3、防火巡查、检查制度明确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检查频次、参加人员、检查部位、内容和方法等有关内容,并建立防火巡查、检查的统一表格。4、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明确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安全疏散部位、设施检测和管理要求等相关内容,并保存记录。对安全出口、楼梯间等疏散设施应统一编号并建立相应的台账。5、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明确包括责任范围和职责、火灾与故障处置程序、报告程序、工作交接、值班人数和资质要求等内容,建立值班记录并保存。6、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明确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设备登记、保管及维护管理要求等内容,建立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台账、记录并保存。7、火灾隐患整改制度明确包括火灾隐患认定、处理、报告和整改监控流程、整改责任和防护措施等内容,建立火灾隐患登记、整改记录并保存。8、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设施登记、施工人员资格、用火用电审批程序、检查部位和内容、检查工具、防护措施、发现问题处置程序等内容,根据实际建立用火、用电审批、实施人员、监护措施、处置措施等内容的工作记录并保存。9、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明确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易燃易爆危险品登记、火灾或爆炸危险性、发生事故处置程序和措施、预防措施等内容,建立记录并保存。10、专职、志愿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明确包括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和职责、接警出动、训练方式、考评方式、奖惩方法等内容,建立人员登记台账、装备配备台账和培训训练记录并保存。11、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明确包括组织机构和分工、联络方法、预案的制定和修订、救护和防护、演练程序、注意事项、演练频次、演练记录、改进方法等内容,建立记录并保存。12、燃气、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明确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设施登记、检查工具、检查频次、发现问题处置程序等内容,建立记录并保存。13、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明确包括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考评目标、内容和方法、奖惩办法等内容,建立记录并保存。14、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制度。15、消防安全操作规程1)消防设施操作规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防排烟设施、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的操作规程。2)与消防安全相关的操作规程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制定电气焊、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操作规程。以上制度、规程,火灾高危单位必须全部建立,且打印装订,妥善保管,悬挂上墙。检查评定时要注意是否照搬照抄,是否符合单位实际。三、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落实1、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消防工作领导机构1)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工作全面负责。2)单位应确定1名单位负责人作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协助消防安全责任人主管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3)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按国家规定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山东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263号)要求。注: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消防法)2、消防工作职能部门1)单位应明确负责消防工作的职能部门(可由安全保卫部门兼任负责,应以单位文件形式明确),并传达到每名员工,消防工作职能部门对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负责,按照下列规定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统一管理消防控制室和消防设施、器材、标志;组织每日防火巡查,及时发现、制止、纠正消防安全危险行为;每月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消除火灾隐患;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对新上岗员工及时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全员消防安全培训;组织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指导或管理专职、志愿消防队工作;单位授予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以上工作如有一项未开展或开展不力,不仅具体工作项目扣分,此处消防工作职能部门总体工作也要扣2)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企业的消防工作职能部门负责人,应按国家规定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暂时拖后,目前国家公布一级消防工程师名单,我省仅2名,待此项工作全面开展后。3)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管理单位消防工作,或将部分消防工作委托专门机构管理的,由受托方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单位的消防工作职能部门应定期检查物业服务企业或专门机构履职情况。受托方(物业、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委托方负责监督。3、消防管理人员1)单位的消防工作职能部门应确定负责防火检查(巡查)、自动消防系统值班操作、消防设施(器材)检验与维修、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的消防管理人员,其数量应与单位的经营规模和消防工作强度相适应。应以书面形式予以明确,核对是否及时变更,数量是否符合要求。2)防火检查(巡查)人员、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应经依法设立的消防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控制室值班员、巡逻员培训证书。4、消防安全重点部位1)单位应将下列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可燃物品的仓库,商场、市场的营业区域;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仓储、经营场所;燃气、燃油用房,厨房操作间;变配电室和计算机、空调机等集中用电设备用房;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避难层(间);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车间、加工车间、集体宿舍;医院高压氧舱室、手术室;根据单位火灾危险性质确定的其他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是否确定,是否准确、全面,是否按要求设立标识,标识颜色、名称、责任人等。2)单位应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实施以下管理措施:确定具体责任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根据实际制定专门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责任书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工作职能部门组织签订。5、防火检查1)单位应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和DB37/T 1645的要求,根据本单位实际确定定期防火检查的频次、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和检查记录。原则上至少每天全面检查一次。2)单位应将防火检查记录统一装订,存档备查,存档时间不少于2年。3)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等设施设备现场设置的检查卡在填写完毕后应统一存档,存档日期不少于2年。6、防火巡查1)单位应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山东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263号)和DB37/T 1645的要求,根据本单位实际确定每日防火巡查的频次、巡查人员、巡查路线、巡查内容和巡查记录。2)单位应将防火巡查记录统一装订,存档备查,存档时间不少于1年。3)使用电子巡更系统的巡查记录应可靠存档备查或打印存档,存档时间不少于1年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企业等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指定防火巡查人员在生产、营业期间进行不间断的防火巡查。会堂、剧院、博物馆、展览馆、档案馆、体育场馆等火灾高危单位承办会议、演出、展览、体育比赛等活动时,应当组织不间断的防火巡查。宾馆、饭店、养老院、福利院等火灾高危单位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2小时1次。防火巡查的时间和频次应当在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中规定并实施。7、火灾隐患整改1)总则单位应及时整改、消除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消防违法行为。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落实。2)火灾隐患确定由于引火源、可燃物和用于灭火、逃生的设施、器材、通道、出口、分隔、间距以及其他事项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要求,可能引发火灾、导致火灾蔓延、妨碍火灾扑救、造成疏散困难的危险状态,应确定为火灾隐患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20号),主要包括以下情形: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消防设施为保持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可燃危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性或危害性的情形。3)火灾隐患整改程序对能当场整改的火灾隐患,应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整改:对火灾隐患进行评估,判定其严重程度;根据火灾隐患的严重程度,制定整改措施及整改期间的防范措施;根据整改措施,由单位明确隐患整改的时间、人员、资金等资源,监督整改措施及防范措施的落实;隐患整改后,按照相关要求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当火灾隐患的整改未达到要求时,应对火灾隐患重新进行评估判定、制定整改措施并继续进行整改。查看有关记录,核实工作程序4)火灾隐患整改结果报送属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检查发现并责令改正、受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行政处罚的火灾隐患整改等消防违法行为,整改完成后,单位应及时将整改结果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并提出复查申请。询问,并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核实。单位应汲取教训,防止同一违法行为反复出现。5)火灾隐患整改档案对火灾隐患的整改应分类建立完整齐全的档案资料,其内容应包括:火灾隐患基本情况(包括情况描述、部位、照片资料等);火灾隐患确定的相关资料(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法律文书、单位防火检查记录等);火灾隐患整改方案(包括领导批示、资金落实、施工合同、相关设施设备的文件资料等);整改进度和责任人;整改结果(包括情况描述、整改后照片、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法律文书、中介机构检测报告等)。8、消防安全培训1)总则单位应针对本单位的特点,采取岗前培训、重点岗位培训、内部培训、专门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全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2)培训范围单位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防火检查(巡查)人员;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消防设施检测、维护人员;专职消防队的消防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经营等特种岗位人员;国家规定的其他人员。其中a)、b)、i)规定的人员应参加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组织的专门消防安全培训;c)至h)规定的人员应取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3)培训要求消防安全培训应符合下列要求:单位应对新上岗和转岗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单位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消防安全培训,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单位对消防安全培训应有计划、有安排,培训程序、内容应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需要;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培训应有季度或年度总结。4)培训内容消防安全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知识和技能;其他应培训的消防安全知识。5)培训档案单位应建立消防培训档案,档案应包括培训影像资料、试卷、文字记录等内容。单位应将员工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证书原件或复印件统一存档,在消防控制室放置、张贴或悬挂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的证书9、消防宣传教育1)总则 单位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并使其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能力。2)形式针对本单位的特点,采取在公共部位张贴或悬挂消防宣传标语、消防文艺宣传、消防宣传画廊、消防宣传板、火灾事故现场会、典型火灾案例分析、消防演讲、季节防火宣传、消防报刊或杂志、消防影视节目、消防知识竞赛、重点工种教育、参观消防站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单位在消防宣传日、节假日或重大活动期间应通过张贴海报、图画、广播、光盘等方式,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消防常识。 3)宣传教育档案 单位应建立消防宣传教育档案,档案应包括宣传影像资料、文字记录等内容。10、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1)总则单位应根据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在火灾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减少火灾危害和人员伤亡。2)预案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组织机构(应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等)和职责;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通讯联络、安全防护的程序和措施。3)人员职责按照DB37/T 1645的要求,明确预案和演练各相关人员的职责。4)预案演练单位应按照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进行演练,并做好相关记录。每年6月和11月分别组织1次综合性消防演练;单位的内设部门、岗位应由消防工作职能部门指导,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适应岗位火灾危险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5)演练方式应按以下演练方式开展演练:局部演练:是指组织重点部位、部门全体人员进行演练;全员演练:是指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演练;指定演练: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起火点发生火灾事故时进行的演练;随机演练:是指随机指定起火点发生火灾事故时进行的演练。6)演练档案单位应建立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档案,档案应包括演练影像资料、文字记录等内容。7)预案修订单位应根据单位的人员、规模等变化情况,并针对每次演练发现的问题,不断修订和完善预案,使其更加贴近于实战要求。预案至少每5年修订一次。11、用火用电管理1)单位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施工,应制定消防安全措施,经消防安全管理人现场查验、确认并签发动火证后,方可施工;公众聚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易燃易爆场所不应在生产、营业时间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施工或使用可燃、易燃物品的装修施工;确需在生产、营业时间施工,应建设实体墙将施工区和生产、营业区进行防火分隔。检查评估过程中应询问、实地查验单位是否有近期装修、改造情况,是否落实动火审批制度和防范措施;有关场所是否存在生产、经营期间施工,或使用可燃、易燃物品的装修施工2)单位应在禁烟禁火部位张贴警示性标识,单位现场工作人员对在单位禁烟禁火部位违规动火或吸烟的人员,应实施劝阻;劝阻无效的,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举报。禁烟禁火部位,如宾馆、饭店营业区域,3)单位应加强对集体宿舍的管理,采取措施禁止吸烟、私接电器线路、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用炊具等妨害消防安全的行为。12、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品定义:遇火、受热、受潮、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容易爆燃的物质。按形态,气体、液体、固体、粉尘四类。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对其有详细阐述。1)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易燃易爆危险品、烟花爆竹等的安全管理规定。自身有无违反规定情况,大量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烟花爆竹,管理混乱2)人员密集场所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任何单位、个人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烟花爆竹等进入。如是否张贴标识,是否在员工培训时予以明确(查培训记录、抽查提问),现场模拟带入。3)对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燃放烟花爆竹的,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制止;制止无效的,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并采取防范措施。现场模拟使用、查培训记录、抽查提问13、合用建筑管理建筑物由两家以上单位共同使用的,多产权或多方租赁,如多租户的商场市场,多产权的酒店式公寓,大型综合体等。前期督查情况来看,情况不佳。合用通道、设施,堵塞、锁闭、损坏无人问津,责任通通推到甲方或物业。三家单位合用一间控制室,由一家管理,信息不能及时互通。各使用单位应遵守下列规定:a)共同设立、明确或派员加入消防安全统一管理机构;甲方或物业服务单位牵头,书面形式设立,明确各单位人员,单位、人员变更及时补录更新。核对正式文件,提问单位和责任人姓名、联系方式等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约定书;明确责任和期限,单位变更应重新签订。c)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消防技术标准、当地消防安全规定以及消防安全统一管理机构的要求;是否按责履职d)接受消防安全统一管理机构实施的防火检查(巡查)、消防演练、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消防工作奖惩。按要求,统一管理机构应作以上工作,未标明次数。实际评估,如各单位自身做了以上工作,保障自身和合用部分安全即可。四、建筑防火、疏散逃生设施1、单位应在日常生产、营业期间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严禁锁闭;禁止在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避难层(间)、顶层停机坪等位置放置影响使用功能的物品、设置障碍设施。2、严禁占用防火间距,防火防烟分区设置合理,严禁改变防火防烟分区结构或设置障碍物,防火门、防火卷帘、水幕系统、挡烟垂壁等防火防烟分区分隔设施保持完好有效。3、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门诊楼和病房楼等单位3层以上的部位,应按规定配置救生缓降器、逃生滑道、逃生梯、自救呼吸器等逃生辅助设施;新建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置智能疏散逃生系统。五、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设施、器材1、消防控制室1)建设标准单位应按照GB 25506的要求对消防控制室进行建设。2)运行记录单位应按照GB 25506的要求建立相关记录,并存档备查。3)值班(1)消防控制室应实行每日24 h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2人。未提3班倒,但还是按6人来要求。(2)消防控制室值班的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应经国家法定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取得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检查是否持证上岗。(3)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消防控制室管理和应急程序以及自动消防设施控制、显示和信息传输要求。提问(4)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应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和其他联动控制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自动);应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消防储水设施水量充足,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确保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启动开关处于自动位置(通电状态)。2、消防设施、器材1)总则单位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应符合下列要求:a)选用消防产品符合市场准入规定和消防安全质量要求并安装合格;b)设置类型、数量、位置等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维修保养、更新及时,并确保完好有效;c)自动消防系统施工质量经具有规定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检验合格。2)维修保养单位应委托消防设施维修保养机构每月进行1次维修保养,并应自收到维修保养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报送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3)年度功能检验单位应委托消防设施检测机构至少每年进行1次建筑消防设施功能检验,并自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报送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4)消防设施档案(1)基础技术档案单位应建立相关消防设施技术资料档案,主要包括以下种类: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资料;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资料;c)室内消火栓系统技术资料;d)室外消火栓系统技术资料;e)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资料;f)泡沫灭火系统技术资料;g)其他灭火系统技术资料;h)防排烟系统技术资料;消防水幕、防火卷帘、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技术资料:j)灭火器资料台账;k)疏散指示标志资料台账;l)应急照明资料台账;m)其他技术资料及台账。单位的消防设施技术资料档案,包括以下内容:a)消防设计文件;b)消防产品市场准入证明;c)出厂合格证。(2)定期检查档案单位应建立消防设施检查资料档案,主要包括以下种类:a)按照GB 50166的有关规定,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检查、测试的有关记录;b)按照GB 50261的有关规定,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检查、测试的有关记录;c)对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进行检查、测试的有关记录;d)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检查、测试的有关记录;e)对泡沫灭火系统进行检查、测试的有关记录;f)对防排烟系统进行检查、测试的有关记录;g)对消防水幕、防火卷帘、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进行检查、测试的有关记录;h)对灭火器进行检查、测试的有关记录;i)对疏散指示标志进行检查、测试的有关记录;j)对应急照明进行检查、测试的有关记录;k)对其他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测试的有关记录。3)维修保养档案单位应建立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资料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与维修保养机构签订的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合同;b)维修保养机构每月对消防设施开展维修保养的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报告书;c)对消防设施故障及维修的相关记录和资料;d)消防设施改造相关技术资料;e)其他维修保养资料。4)年度功能检验档案单位应建立建筑消防设施年度功能检验资料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建筑消防系统检测委托书;b)建筑消防设施年度功能检验报告;c)不合格项目整改措施及记录。六、标识1、单位应在正门入口处悬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识。2、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按照DB37/T 1645的要求设置标识,并明确责任人。3、单位建筑消防设计总平面范围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防火间距及消防车登高作业区域,应设置醒目标识。4、对单位配置的消防设施、器材,应按照DB37/T 1645的要求设置以下标识:a)名称、位置指示标识;b)禁止占用、遮挡的标识;c)使用说明、操作方法。消火栓箱门、灭火器筒体、防火门七、电器产品、燃气用具1、单位选用的电器产品、燃气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市场准入规定,并符合消防安全质量要求;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应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2、易燃易爆场所电气设备、线路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且按照规定使用。3、电气线路敷设应采用不燃或难燃等级的电工套管进行保护。4、设有厨房的单位应至少每半年清理1次厨房烟道,留存情况记录并存档备查。5、人员密集场所应委托电气防火技术检测机构至少每年进行1次电气防火设施功能检验,并自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报送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八、室内装修、建筑外墙保温材料1、单位进行室内装修应严格按照GB 50222的有关规定,选取燃烧性能等级符合要求的装修材料,并经见证取样检验合格。2、单位进行外墙保温施工,应使用不燃保温材料。目前,在制定外墙保温地标,规范对热固、热塑材料的使用。九、专职、志愿消防队1、专职消防队(1)下列单位应组建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a)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b)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c)储备可燃的主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d)前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e)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2)单位专职消防队应参照建标 152的有关要求进行建设,并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收,其专职消防员数量和消防装备、器材配备应满足本单位火灾扑救需要。(3)专职消防队消防员应经依法设立的消防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4)专职消防队应组织实施专业技能训练,开展经常性(隔三差五)的灭火和应急疏散训练。单位组织综合性消防演练时,专职消防队应参加。核查演练记录、影像资料等。(5)专职消防队应接受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指导,每年向辖区公安消防队定期报告消防训练和演练情况;根据扑救火灾需要,专职消防队应服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动指挥参加火灾扑救工作。2、志愿消防队(1)不需组建专职消防队的单位应组织员工参加志愿消防队,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并为志愿消防员参加灭火和应急疏散训练提供便利条件、安全保障和适当补贴。(2)公共娱乐场所员工应全员参加志愿消防队,其他单位应有不少于20 %的员工参加志愿消防队。(3)防火巡查人员应参加志愿消防队,参与组织消防演练和灭火、疏散任务。(4)志愿消防队应每月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训练;单位组织综合性消防演练时,志愿消防员应参加。十、其他消防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下列消防安全技术防范措施:a)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城市远程监控系统联网;在厨房的规定部位安装厨房设备灭火装置;GA 4982021 厨房设备灭火装置易燃易爆场所按要求设置防雷、防静电、火灾报警装置。十一、火灾公众责任险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应按规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十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自我评估单位应按照DB37/T 1645要求,根据本单位情况,通过组织初起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演练、抽查员工岗位职责和消防设施使用情况,每月开展1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自我评估。核查评估内容、程序、打分、评定结论等。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查评估表单 位 名 称 (盖章):地 址:自 查 评 估 时 间:自查评估人员 (签名):审 核 人 (签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公安分局消防处制目 录 序 号内 容页 码备注1目录22单位基本情况3-43消防许可手续情况54消防安全制度体系自查评估表6-75单位员工素质自查评估表86建筑消防安全布局及建筑防火自查评估表97建筑消防设施自查评估表10-168消防疏散自查评估表179内装修自查评估表18-1910灭火器材配置及电气防火防爆自查评估表20-2111自查评估结论及整改情况2212公安消防机构复核情况及意见23单位基本情况表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建筑面积(m2)耐火等级消防安全责任人联系 消防安全管理人联系 建筑层数地上 层,地下 层建筑高度(m)消防供电负荷等级一级 二级 三级各层使用情况生产、储存、使用物品名称、类别、数量消防设施情况消防设施情况楼梯间有 无敞开楼梯间 数量 封闭楼梯间 数量 防烟楼梯间 数量 室外楼梯间 数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 无报警形式:控制中心报警 集中报警 区域报警温感探头数量: 烟感探头数量: 可燃气体探头数量: 红外光束探头数量: 火焰探测器数量: 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数量:自动灭火系统有 无系统形式:水 泡沫 气体喷头数量: 消防泵数量: 消防泵参数(流量、扬程): 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有 无排烟风机数量: 排烟风机排烟量: 排烟防火阀数量: 正压送风风机数量: 正压送风风机送风量: 通风空调风机数量: 防火阀数量: 自然排烟口数量及面积: 消火栓系统有 无室内消火栓数量: 室外消火栓数量: 消火栓泵数量: 水泵结合器数量:消防水源有 无市政供水:市政供水管径: 条数: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容积(m3):防火门有 无等级:甲级 数量: 乙级 数量: 丙级 数量:防火卷帘有 无数量:灭火器有 无类型: 数量:应急照明有 无形式:蓄电式 数量: 独立供电式疏散指示标志有 无形式:蓄电式 数量: 蓄光式 数量:消防许可手续情况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情况说明结果合格不合格新建、改建、扩建及内装修工程是否办理了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建筑施工为1998年9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前的可不用办理,1998年9月1日之后的建筑必须办理。(A)经消防审核的建筑工程竣工后是否办理了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建筑竣工为1998年9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前的可不用办理,1998年9月1日之后的建筑必须办理。(A)该场所开业前是否办理了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为1998年9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前的可不用办理,1998年9月1日之后开业的必须办理。(A)是否进行了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并取得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有建筑消防设施的建筑必须办理。(B)是否进行了防雷检测,并取得防雷检测报告。每年不少于一次。(B)评估人员: 消防安全制度体系自查评估表消防安全制度检查标准检查情况说明结果合格不合格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公众聚集场所对每名员工的培训每半年一次,其他单位每年一次;(C)2、员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C)3、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要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C)4、要有制度、记录、证书及其他资料。(C)防火巡查检查制度1、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期间防火巡查每二小时一次,营业结束后要对现场进行检查,其他单位须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需进行夜间防火巡查,其他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C)2、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C)3、防火巡查检查要有制度、记录。(C)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1、明确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C)2、对现有疏散设施要有详细登记;(C)3、要有制度有资料。(C)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1、消防值班要有制度,有记录;(C)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不少于2人,并持证上岗;(C)3、其他消防值班人员要保证24小时在岗在位。(C)火灾隐患整改制度1、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时予以消除;(C)2、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要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隐患未消除之前,要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C)3、火灾隐患整改完毕,经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C)消防安全制度体系自查评估表消防安全制度检查标准检查情况说明结果合格不合格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1、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期间禁止动火施工;(C)2、对用火要实行严格审批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和现场监护人;(C)3、对电气线路、设备定期进行检修,禁止违章使用电热器具和私拉乱接临时线;(C)4、要有制度有资料。(C)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1、明确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C)2、对现有消防设施、器材及维修情况要有详细登记;(C)3、要有制度有资料。(C)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建立制度,落实人员,严格管理。(C)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成立专职或义务消防队并制定相应制度。(C)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重点单位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其他单位每年一次,演练要有预案,有记录。(C)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定期对燃气和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要有制度,有记录。(C)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考核、评比,对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违反单位消防安全制度的要给与处分,考评奖惩要有资料。(C)评估人员:单位员工素质自查评估表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情况说明结果合格不合格员工消防安全素质所有员工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措施,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懂得火场逃生方法;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B)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要熟悉和掌握消防控制室设备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操作规程,按照规定测试自动消防设施的功能,保障消防控制室设备的正常运行。(B)重点工种人员要熟练掌握岗位操作规程,做到持证上岗,无违章行为。(B)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要熟悉岗位消防安全职责。(B)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消防专业知识,了解掌握有关消防法律法规,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B)评估人员:建筑消防安全布局及建筑防火自查评估表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情况说明结果合格不合格消防安全布局及建筑防火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A)单位内部的总平面布局合理。(B)与周围建筑的防火间距符合规范要求。(B)消防车通道的设置符合要求。(B)消防扑救面符合规范要求。(B)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注意事项

    本文(消防安全评估内容最新文档.doc)为本站会员(教****)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