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园小学德育品牌创建方案实用文档.doc
白果园小学德育品牌创建方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白果园小学德育品牌创建方案为了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我校德育特色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德育特色,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和谐发展。为了进一步突出我校德育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德育品牌学校,特制定我校创建德育特色学校方案。一、 学校背景兴山县水月寺镇白果园小学坐落于兴山县东部山区,这里群山环绕,人杰地灵,学校附近路边有许多白果树,每到秋天来临,树叶变黄,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我校的校名也是因为学校附近有一棵几百年历史的白果树而得名,白果树又名“银杏",根据我校所处周边地理环境,我校初步确立了我校校园文化以“银杏”为主题展开.而德育品牌则于银杏的品质“坚韧挺拔、正直向上、朴实无华、造福后人”为主题。培育学生“坚强、正直、奉献、踏实”的人格魅力.二、 学校德育的主要方面(一) 对银杏的认识1、 银杏的概述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枝近轮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较雄株开展).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无毛。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种皮肉质,被白粉,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等价值。 2、银杏叶的特点及作用银杏叶,又名飞蛾叶,鸭脚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一般为人工栽培。栽培地区北至辽宁,南达广东,东起浙江,西达陕西、甘肃、西南到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3、 银杏果的特点及作用种子核果状,椭圆形至近球形,长2535 毫米;外种皮肉质,有白粉,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胚乳丰富。花期45 月;果期710 月。银杏果成熟于9月份前后,成熟后果实呈金黄色,类似金橘外形,表面上有白色小点分布。银杏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具有益肺气、治咳喘、止带浊、缩小便、平皴皱、护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疗作用和医用效果。根据现代医学研究,银杏还具有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银杏抗衰老的本领在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影响很大.银杏果还可以保护肝脏、减少心律不齐、防止过敏反应中致命性的支气管收缩,还可以应用于对付哮喘、移植排异、心肌梗塞、中风、器官保护和透析。当代食疗专家胡珍珠、窦国祥等,应用营养学和医药学原理,给食疗以科学的阐释和分析。他们的著述将祖国食疗这一济世异宝,进行了认真的继承、系统的整理,使传统的食疗文化大放异彩。保留在各种医著和流传在民间的食疗方剂,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诚为至稳善之方也。4、 银杏根(白果根)的特点及作用根呈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可达1mm,直径0。5-3.0cm,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横 向皮孔及侧根痕。质硬,断面黄白色,有菊花心,呈放射状环。皮部带纤维。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木栓层明显,皮层较宽,散有纤维束及分泌细胞。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韧皮部排列成环状,木质部宽广,中心为薄壁细胞。 白果根,中药,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性甘,性温,有益气补虚的功效,主治遗精、遗尿、夜频多、白带、石淋等病症,出自重庆草药。(二)关于银杏的文化 1、银杏历史文化 银杏树是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古老树种。千百年来中国人崇拜银杏树,形成了特有的银杏崇拜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视银杏树为福树而广为种植于宅院、祠堂、文庙、行道、名胜古迹、园林、坟地;视为神树而极力保护之;视为圣树和佛树而受僧道们推崇;视为神奇和科第的吉兆;视为图腾崇拜的象征;存在着有关银杏的画像石刻和有关银杏树的神话传说;用其作地名、省市县树。中国人崇拜银杏树的原因,是同其特殊的用途、寿命长、生命力旺盛、内在风韵及传其可帮助人们救难脱险和风水树的崇拜有关。中国人对银杏树崇拜的文化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视银杏树为福树而广为种植 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广植银杏树.在南北方各种版本的府州县志和宋代以后的农书及植物书谱中,均有银杏树的记载。银杏树被人们视为福树而广为种植,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主要种植在以下地方。 种植在宅院:古代人们为了荫护其庄园,许多地方都在屋前宅后种植银杏树,一用作荫蔽宅院,二以此获取银杏种实。安徽省歙县齐头镇金家岭村金川口有两株明代种植的雌雄古银杏树,在村宅的上、下冲口各一株,高40米左右,胸径在1米以上,是明代金川立村时所植的风水树. 种植在祠堂:祠堂是古代人们为供奉家族祖先而修建的宗祠堂以及为纪念圣贤先哲而建的类似庙宇的纪念祠。在祠堂内除了人们为祈祷、供奉而设置外,沿袭惯例培植树木。宗族人多选择树形高大挺拔的树种栽培,年久树大,浓荫广福,寓意福被于后世,恩泽及子孙后代。银杏树是重要的栽培树种,以增其森然威严之势。安徽岳西县主薄乡杨河村储氏宗祠有株千年古银杏树,高24米,胸围4。29米,主枝24根,虽久历沧桑,仍姿态巍峨,蔚为壮观,浓荫福祠.安徽宿州市闵公祠、贵州修水县的阳明祠、四川乐山眉州三苏祠内均有古银杏树的生长. 种植在文庙:文庙是历史上祭祀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春秋鲁人孔子的专门活动场所。银杏树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历史上人们在祭孔时,多栽植银杏树以示纪念,以取杏坛之意.现文庙中尚存有一些古银杏树可资佐证。晋代大司马陶侃在江西武冈任县令时,在中南正街文庙手植两株银杏树,现已1700年,俗称“双杏”。明朝进士彭而述赋双杏行诗序言:“昔陶侃令武冈手植双杏,干大如囷,数十围.”现两树摧残严重,仅剩有两丈高的树干,存枝仍生长旺盛。山东泰安岱庙“宗天贶殿”和曲阜孔庙承天门、安徽寿县城孔庙大殿均有古银杏树,长势良好。 种植在行道:古代人们为了荫护道路和指明方向,在行道路旁植树,“列树以表道”,这些树木自当得到人们的严加保护。银杏树因树冠浓荫大、易于遮阳和荫护道路,被历代人们选为行道树,种植在大道两侧以指明方向和为行人纳凉休息之所用。安徽歙县三阳乡境内慈坑至昱岭关的徽杭古道两侧曾种植了数百株银杏树,现残存有十多株古银杏在古道两侧。 种植在名胜古迹:古时人们出于怀古和游乐观赏的需要在名胜古迹的地方种植树木,以为自然风光添色增景.银杏树因叶秋天金黄,极受人们的喜爱,在一些名胜古迹之地 种植银杏树,构成了“风光添野景,黄叶缀成林”的优美图画。著名佛教圣地安徽九华山的九华街李太白读书堂“文萃轩”旁,有两株古银杏树,树高35米左右,树龄350年左右,是后人为怀念李白到此修建读书堂时,栽植两株银杏树以示纪念,经历代人们的保护而保存至今. 种植在园林:银杏树因具特殊的自然美感,被历代人们广为种植在园林中观赏,六朝时期种植在江南皇家园林和私人园林。春渚纪闻中曾载北宋元丰年间皇家园林中,有银杏树供玩赏消谴之事。明文震亨长物志、邹迪光愚公谷、清袁枚的随园、蒋恭裴的逸园,均有以银杏树作为私家园林中的景点。留存至今的古代名园中仍有一些古银杏树,岭南园林代表的广东清晖园和江南私家园林代表的苏州名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均有种植,至今仍生意盎然,肃穆苍劲,意境幽深。 种植在坟园墓地:西周时期中国人就有在墓地植树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先祖。银杏树高大挺拔,极具有象征意义而被种植在坟园墓地。江苏连云港市城西干渠村,有南宋人胡松年(卒于公元1112年)墓地,在墓地上有株古银杏树,是南宋遗物.江苏扬州市史可法墓有古银杏树两株. (2)视银杏树为神树而极力保护 中国人由于对银杏树的特殊感情,把它视为神,并为之造祠立庙供奉。如果有人肆意破坏必遭厄运而获得灾难。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扬州钞关官署东隅有银杏树一株,“乾隆四十八年冬月,有某观察使夜梦一人,长身玉立,手持一纸上书甲寅戊辰甲子癸酉八字,曰吾树神也,居此一千五百年余,兴之屡见,公知我乎?'后厄于火,凡一昼夜乃熄,既而复青.”安徽省临泉县城西沈子国故址上有株唐代古银杏,胸围7米、高32米,覆盖面积约920平方米,被当地人视为神树而崇奉之。在每年的清明节、农历正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等节日,或遇有大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之年发生,方圆百里的百姓均纷纷涌来,烧香、进贡、占卜、叩拜、许愿,古银杏树上挂满了红色和黄色的布条,布条上写着各种各样的大吉大利的语言。在树根周围垒上一圈小洞穴,用砖瓦石块临时搭成简陋小屋,屋里置入各自崇拜的偶像,或神仙、或菩萨、或佛爷。以求神树显灵,消灾消祸,保佑百姓,赐福于民. 河南信阳李家集南有两株唐代开国功臣尉迟恭栽植的银杏树,胸围10。7米,高12米,被当地人视为神树,在树旁建有白果庙祭祀,焚香叩拜者数以千计,以求人寿年丰。银杏树因环境变异,树体有时可能产生红色液体树汁和特殊的木纹理,被古今人们视为有特殊的魔力而免遭砍伐,否则不死人即伤人。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记述了两则这样的神事:其一是“辛丑、壬寅间,京口檄造战舰。江都刘氏园中有银杏一株,百余年物也,亦被伐及。工人施刀锯,则木纹理有观音大士像二,妙鬘天然,众共骇异,乃施之城南福缘庵中。"另则是“康熙十八年,江南造战舰。凡千百年古树多被斧斤之厄.巡抚下令苏松道方参议(国栋)亲往伐之,树皆出血。方惊悸得疾,旬日卒。"足见银杏树的特殊魔力之大,能使人丧命。南京栖霞山栖霞寺古银杏,太平天国时有人曾砍过一枝,见树流鲜红汁如血,砍伐人害怕而作罢.江苏金坛县有株古银杏,四十年代日本兵曾伐树,见树流血汁而仓皇退去。说明银杏树的特殊魔力。湖南湘水流域的人们崇拜银杏树,称其为“大王树”、“将军树",并在神树下举行祭祀跳舞活动.宋沈辽踏盘歌:“湘水东西踏盘去,青烟白云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女儿带环着缦布,欢笑捉郎神作主;明年二月春社日,载酒牵牛看父母.”就是描写湘水流域的盘瓠子民,在银杏神树下面,跳舞乐神,纪念盘王,青年男女则在神树下自由择偶的情况。至今,沅湘间的明山古刹,仍以植银杏为神树,便是古越遗风。 (3)。视银杏树为圣树、佛树而受到僧道们的推崇 银杏树很早就被僧侣道徒们视为圣树、仙树、佛树,广为种植保护,其种子(白果)被视为“圣果”、“仙果”、“佛果”而备受尊崇。唐代僧人释处默有圣果寺诗:“路自中峰上,盘国出薜萝。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古木丛青蔼,遥天浸碧波。下方城郭尽,钟磬杂笙歌。”诗题中“圣果”就是白果,“古木”则是银杏大树。现今国内一些著名的寺庙、宫观、尼庵中均可以发现有许多古银杏树。南岳衡山福严寺殿西侧有近二千年的古银杏,陕西省楼台观宗圣宫遗址有西汉时植的古银杏,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有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陵手植的古银杏,江西庐山黄龙寺“三宝树”之一的古银杏,碑文载乃“晋(僧)昙铣手植”,明徐霞客游记中曾有记载.唐宋以后的古银杏树不计其数,如有据可考植于唐代有:江西九江市莲花乡刘家垄古银杏是唐代宝积庵寺僧所植,修水县六居山真如寺古银杏为唐道膺禅师手植,四川德阳白马乡罗真观古银杏是唐代建观时所栽植,河南光山县大苏山净居寺古银杏是唐代建寺时所植,济源县王屋山紫威宫古银杏是唐代建宫所植,安徽寿县报恩寺古银杏是唐贞观年间建寺所植,上海松江县佘山乡凤凰山三里庙(今凤凰小学)古银杏为唐代建庙而植,等等。今河北省元氏县还有以白果树作寺庙名称名白果寺。 (4)。视银杏树某一现象为神奇和科第吉兆 银杏树因天灾人祸如天旱、虫灾、雷击、火烧、人为破坏等,致使树体致使树体枝干部分死亡一两年或数年不发芽长叶,但是树的根部和生长层并没有死亡,一旦营养充足、外部环境适宜,又会重新发枝长叶,死而复生。古代人不明此理,视为神奇,并认为这种神奇现象是上苍传达给人间的一种科第吉兆的信息。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记载:“常州府学银杏,西南一株,嘉靖元年正月二十一日火发窳中,焰焰水不能沃,至二十六日而止,树亦无害。说者言本府解元之应,是科华钥也。” 可见,古银杏树体突然起火这一自然现象,人们不能解说,认为这是本地科弟解元之应的吉兆。 银杏树是裸子植物,雌雄异株,开花时间短,不注意一般很少见到花。所以人们就认为很神奇,必是科第吉兆。相传明正德年间,歙县出了个文魁唐皋,他一生九试才考中状元。第九次赶考那天早上,走到该县黄潭沅村时,忽然见到白果树(银杏)开花。来到县城,他把“白果树开花”的奇事告诉了朋友,朋友听后欣喜说:“此乃吉兆”。果然唐皋会试第一,金榜题名,中了头名状元。唐皋在感谢众亲朋好友贤达后,专程去黄潭沅村膜拜白果树,撰文竖碑以祀。此后,不仅唐家人如此,凡赶考者亦来此祭祀. 以后当地便流传“白果树等花开"的俗语,勉励后生凡事要有恒心、苦心,只要功夫深,白果树也会开花的。 (5).视为图腾崇拜的象征 “图腾”(Totem)是北美印帝安人中的鄂吉布瓦族的方言,意为一个民族或氏族的族徽标记,它相当于我国古代氏族社会的“姓"。在河南豫东地区存在有以白果树为图腾的现象,而且历史更为久远。豫东地区人们把白果树的崇拜与伏羲崇拜在图腾意义上连为一体,形成图腾世界中独特的现象。神话中的白果曾经是伏羲、女娲食用的圣药,或是他们路途中得到庇护的大树,因而也被神化、圣化,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迄今,人们仍因此而将白果称为神树,称为能显灵的“白果爷”。神树的图腾意义不在乎这种树的树龄长短,而在于它与伏羲、女娲创世神话、洪水神话中特殊情节的联系。白果树在民间信仰中有时代替了人祖伏羲、女娲的职能,享受人们虔诚的香火。在有些地方所立的白果庙,其实就是人祖庙,如项城的南顿,人们信奉白果树神为生育大神,甚至将树皮剥下,作为求子的神药。白果神在图腾中的位置是树的历史造成的,更是树的药性,以及特殊的社会、自然因素所造成的。(6).存在着大量的银杏石刻画像 在中华大地上存在有大量的石刻,其中很多有关于树木和植物的形象的石刻图像。表现银杏树的石刻也有出现,证明古代人曾经有崇拜银杏树的习俗。1986年6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徐州汉画像石一书,收录了汉画像石270余幅。其中表现树木的只有22幅,在这22幅中,表现银杏树的多达16幅。其中,邳州出土8幅,睢宁出土6幅。邳州出土的汉画像石刻,反映银杏内容的有占城果园的炮山、白山三座汉画像石墓,八义集的过满山、燕子埠尤村、戴庄的李圩、杨庄等地汉画像石刻墓,睢宁的张圩、双沟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石刻也有表现银杏树内容的。另外,鲁南的临沂地区、枣庄地区也都有较多表现银杏树的汉画像石刻出土。这些汉画像石刻中的银杏树,大都刻画在院内亭旁,并都是两株银杏树干缠绕共生。有的树上有小鸟在叫,老鸟围银杏树盘旋飞翔;有的树上刻鸟多达10只,如邳州炮山、睢宁张圩出土的汉画石刻中即是。有的银杏树上拴一马,侍立者一旁,宾主饮宴、乐人弹琴、舞女在舞.有的银杏树旁一南一女在亭内交谈。亭外银杏树毕真生动,叶似鸭掌,重重叠叠,显得枝叶茂盛,生机勃勃。10 这些内容大都是用来炫耀墓主人生前显赫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也有是刻画历史传说故事和鬼神迷信的,都是对当时现世的反映。徐州和鲁南地区是古代东夷部族的活动区域。东夷部族崇拜植物和树木,从新石器时代的大墩子、刘林遗址中出土的彩陶装饰画中可以得到证实。此外,在江苏南京地区也发现有关银杏树的画像石刻。远古的部族中对大自然与自然力的崇拜,围绕着与自己的生存密切相关的事情,在长期生活中形成自己的宗教习俗。画像石刻中的银杏树形象,无疑就是这些远古部族崇拜银杏习俗的反映. (7)。其它崇拜银杏的文化现象 其它崇拜银杏的文化现象还有如下方面。 用银杏树作地名:取用银杏树(或白果树)名作为一地方名称的现象有:湖北麻城市有白果镇、鄂西鹤峰县走马坪镇街有银杏苑,浙江诸暨市有银杏街、枫杨银杏村、孝四白果树下,临安市顺溪乡有白果车站,江苏丹徒县石桥乡华山村有银杏山房村落,安徽金寨县果子园乡有白果村、白果树湾,河南嵩县和西峡县有白果坪、安阳市有银杏巷,山东郯城县有白果树村,四川青城山有银杏阁,甘肃省徽县有银杏乡,等等,多不胜举. 用银杏树作省、市、县树:省树、市树、县树是一个省、一个城市或一个县的象征。所以许多地方把银杏树作为省、市、县树,如北京市,辽东丹东市,江苏邳州市、泰兴市、扬州市、姜堰市、盐城市、东台市、如皋县,浙江省的临安市、诸暨市、临海县,安徽省的利辛县、合肥市、六安市、金寨县,湖北省的安陆市、随州市,广西的灵川县、兴安县、桂林市,四川省的成都市、都江堰市,山东省的郯城县、荣城县、日照市、泰安市,河南省的新县、嵩山县,广东省的南雄市,等等。 存在着关于银杏树的传说:在民间有许多以银杏树为题材,将银杏树人格化的民间传说故事。徐州邳县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春秋时秦穆公将女儿嫁给一个善吹箫、名叫箫史的青年,夫妻喜欢吹箫,酷似凤鸣。一日,有一对凤凰飞来和他们相伴。为感谢知音,凤凰携带他们寻找宝地,于是飞到邳州沂河旁的港上。当时,这里是一片汪洋,凤凰便泅入水中,用嘴衔出一片陆地,自身相继变成为银杏树。凤为雄树,凰为雌树,相望而生,叶如鸭脚,枝似禽胫,果若凤眼。后人便将银杏又称之为“凤眼”,将凤凰所啄之“坻”(水中的陆地)叫做港(读蒋)上。从此,这个地方就以栽培银杏闻名,世代相传。11 此外,还有庐山“三宝树的传说",湘西苗族传说银杏树是名凤姑的姑娘所化生,公孙树传说是爷孙二人从井中所化生,等等。这些均反映了中国人崇拜银杏树的美好愿望。 2、关于银杏的诗词中秋既望观园清 张敬葳出门无所见,满目白果园。屈指难尽数,何止株万千。跟蟠黄泉下,冠盖峙云天.干粗几合抱,猿猱愁攀援。下流遮高树,林荫苔成斑。蹼叶和风舞,累子压枝弯。虫豸怯神奇,蝮蜾岂敢沾。沧桑时多易,古木麻彭年。天物假造化,沂滨有奇观。晨兴书所见宋 葛绍体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瑞鹧鸪双银杏宋 李清照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夜宿七盘岭 初唐 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宫守陈全国在银杏树下立碑志铭大树龙盘会鲁侯,烟去如盖笼浮丘。 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此层层螺髻头。 史载皇王已廿代,人经仙释几分流。 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银杏歌清 李善济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我来树下久盘桓,四面荫浓夏亦寒。石碣仙踪今已渺,班荆聊当古人看。故国从来艳乔木,况甘隐沦绝尘俗。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曲时起伏。姿如凤舞云千霄,气如龙蟠栖岩谷.盘根错节几经秋,欲考年轮空踯躅。辋川二十泳。文杏馆唐 王 维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当作人间雨。清代遵化州进士史朴到禅林寺巡视时亦留下赞颂诗句:五峰高峙瑞去深秦寺云昌历宋金代出名僧存梵塔名殊常寺号禅林岩称虎啸驯何迹石出鸡鸣叩有音古柏高枝银杏实几千年物到而今 遐迩闻名的四川省灌县青城山天师洞轩辕旁的古银杏,据传为东汉道人张道陵手植,仰首目测,高达数十米;拉手合抱,足有五围。树姿雄奇,枝叶婆娑.树旁有一古碑,上面刻着:状如虬怒 势如蠖曲姿如凤舞 气如龙蟠垂乳欲滴 状若玉笋苍翠四荫 雅若图卷银杏王 乾隆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七言律诗吴 宽错落朱提数百枚 洞庭秋色满盘堆霜余乱摘连柑子 雪里同煨有芋魁不用盛囊书后写 料非钻核意无猜却愁佳惠终难继 乞与山中几树栽咏银杏张无尽(北宋)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城中朱门韩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破壳玻璃明。答友人梅尧臣(宋)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多此以为豪。种树三十年,结籽防凶猱。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初闻帝苑夸,又复王第褒。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鏊。打 银 杏骆崇泉屋前有棵银杏树,屋后有棵翠竹林,屋后采来一枝竹,屋前树上打银杏.手中翠竹轻轻摇,银杏树下遍地金。屋前有棵摇钱树,屋后有片聚宝林,屋后编成大竹框,屋前树下装笑声。手中竹筐沉甸甸,银杏树下喜盈盈。七绝五首 银杏心语(蝉联体)一又见金风绣锦杉,一生炫彩最开颜.虽惜迟暮才圆梦,终把辉煌戴桂冠.二既把辉煌戴桂冠,当思风雨度经年。赢得丽日多光顾,青涩始成十月妍.三青涩始成十月妍,难消梦醒几潸然.畅游谁问金光道,铺锦可知一寸丹?四铺锦见知一寸丹,肯将金色洒故园.痴情仍恋钟情处,故遣黄蝶舞碧天。五虽遣黄蝶舞碧天,不曾别去枉寻欢。相思缠在虬枝上,再聚精魂写灿然!(三)银杏精神品质中华银杏精神,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华银杏精神,应该从中华民族精神中找到根基,寻其脉络,并加以丰富、扩展。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另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友邦善邻的和合精神等,都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思想材料。概括起来,中华银杏精神大致有以下几点: 1、坚韧不拔的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反映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丰富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凝聚力。这里面,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作为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具有着重要的根基.中华民族历来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因坚韧不拔而永葆活力,因昂扬向上而独领风骚。上下五千年,虽历经磨难而不衰,以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银杏的起源久远,栽培历史悠久,现存一科一属一种,虽历经第四纪冰川的毁灭性浩劫仍幸存于我国。因其与发掘出来的银杏化石状貌仿佛,极少变异而被称为“活化石”。银杏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生生不息,成为“历史的精华,永恒的标志”,成为“解读大自然奥秘的里程碑",成为阐释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见证。中华银杏的坚韧不拔是其他任何动、植物所很难比拟的。银杏,伟岸挺拔,铁骨铮铮,具有苍劲之美、沧桑之叹、传神之韵,站在银杏树下仰视静观,会增添骨气、志气和灵气,消减傲气、惰气和浮躁气。银杏,栉风沐雨,傲雪凌霜,挺拔撑天,风骨峭拔。没有什么植物能像银杏这么气宇轩昂.在任何条件下,它都能欣然受之,不卑不亢。风摧之,雨淋之,烈火烧之,战争毁之,雷电击之,动物撞之,河水淹之,干旱渴之,樵人伐之,皆不予置之,依然故我,生而长之.似胡杨,生而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却比胡杨更雄壮;似青松,姿而不妖,翠而不媚,苍而不朽,却比青松更挺拔;似水杉,耸而不弯,美而不艳,密而不攀,却比水杉更坚强.因之,银杏向为先民所敬仰,视为图腾而崇拜,更有后人把轩辕黄帝的复姓“公孙"之美名比之,一脉相承,千年流芳.我们从银杏自身衍生出来的精神内涵,从其历史与现实散发出的文化底蕴,都可以发现中华银杏精神和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互为作用的.如今,国家评选银杏为“国树”的活动,国家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的设立,文学艺术家们以银杏为题材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无不彰显“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2、质朴无华的务实精神 银杏不仅以它优美独特的外形、高贵典雅的气质、刚正不屈的品格赢得了人民群众、文人墨客的赞誉,引发诗人逸兴,触发哲人沉思,激发凡人感悟,更以其质朴无华的务实精神、内凝厚重的性格品质鼓舞和激励着人们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银杏质朴,就像一块璞玉,无须雕琢,华光四射,天然去雕饰,无言品自高。银杏质地优良,品质高尚,集踏实、求实、务实于一身,具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银杏以扎实、厚重、内凝的性格彰显着务实精神,之所以粗壮挺拔,傲然向上,是因为它既吸纳日月精华,又吸吮大地营养,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根扎大地,根系故土。银杏,不择土壤,不论环境,只要有块落脚的地方,有一片温暖的阳光,有一掬雨露的滋养,就会生长,就会茁壮,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为人们遮荫蔽凉.银杏饱经风雨沧桑,淳厚古朴,本色天然,从不炫耀张扬.其根深扎大地,将生命和意志凝结于地底,汲取营养,奉献内力,无不令人心生敬意.浙江天目山“五世同堂 ”的古银杏,生长在悬崖上,一代又一代繁衍,朴实无华,初衷不改,精神永在,每年都吸引数万名朝拜者。当人们举目仰望时,无不领悟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向往。 3、友邦善邻的和合精神 中华文化孕育了崇尚和谐、友邦善邻的民族品格.“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的理想追求。早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和”字;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宣示了“和为贵”的价值,颂扬了“和而不同”的理念;孔子更是提出了“仁者爱人”说.可以说,“和合”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始终,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与人为善,推己及人;相互交融,和衷共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中华文化“和合"思想所蕴含的经世哲理源远流长,传承至今,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正是这种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崇尚和谐,友邻万邦"的中华民族精神在银杏身上也有充分体现.从另一个角度讲,银杏的和合精神也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使中华文化的“和合”思想更趋完善,更臻和美。 例如,银杏不欺不压,与其它树木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公元六七世纪,中国银杏就作为文化使者传至韩国、日本,到十七世纪传至欧、美、澳洲.我国现有的银杏群落及泰山古银杏、四川青城山天师洞古银杏、江苏昆山淀山湖古银杏、湖南沅陵县杜家坪乡木王村古银杏等,树龄都在千年以上,这些长寿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其周边环境看,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古银杏就像一位倍受尊重的老者,华盖擎天,覆荫满地。银杏周围的各种树木受其惠泽,郁郁葱葱。 又如,中华民族具有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江苏泰兴森林公园的“婆媳树"、江苏邳州的“联姻树”等都是这一民族性格的写真.更值得称道的是“公孙树”(银杏别名)之名,既有爷爷栽树、孙子得食之意,又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喻。银杏树的多代同堂吻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寄托了中国人尊老爱幼的品格特征。 四、多予少取的奉献精神 在中华文化中,多予少取、无私奉献是一种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使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团结,形象更伟大,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银杏的无私奉献体现在其自身所具有并衍生出来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其经济价值反映在市场上,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摇钱树”,是绿色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它的叶、核、花粉皆可入药,正成为新兴食品、保健品和医药材料的良好选择,效益越来越可观;其历史价值用“活化石 ”形容足矣;其科学价值已为世界有识之士所关注并悉心研究;其生态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惠人甚多,效益甚大;其文化价值是民族精神的寄托和源泉;其旅游价值已为广大游客所称颂。而银杏取之于人者甚少,只一抔黄土,一口晨露,一丝雨水,即可安身立命,展蓬勃机。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进一步树立和弘扬宝贵的中华银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升我们民族道德体系的建设和道德水准,有利于激励我们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民族创新力,这正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所必不可少的动力。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熔铸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与之水乳交融的中华银杏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奋力前行,共同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四)我校围绕银杏开展的活动1、开展银杏叶和银杏果手工艺品2、 开展关于银杏的诗词诵读(银杏文化中已有整理成册)3、 开发关于银杏的校本课程(以上阐述内容整理成课本)4、 设计关于银杏的校徽三、 相关人员安排组长:胡启鹏副组长:杨华艳万静成员:全体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人员安排:1、校长负责监督各项工作完成2、副组长负责策划工作 3、经费开支由余圣瑶老师与范延安老师负责 4、校本课程内容和诗词经典课本由杨华艳负责 5、特色美术以及手工艺品制作由万静老师负责 6、校徽设计胡启鹏校长负责联系设计 7、其余人员安排见附件四、具体工作事宜 1、确定并通过我校关于“银杏”的德育品牌方案2、确立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3、采购KT板,过塑塑料片,叫学生带银杏叶及银杏果4、将学校十星班级和社团以及校训与“银杏”文化结合5、所做的手工制品可以作为挂饰放在校园走廊处及教室关于组织开展“零事故小班、零事故班组、零事故区队"活动月的通知公司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11月19日班子扩大会议精神,强化落实“零事故小班、零事故班组、零事故区队”建设要求,在抓好安全生产上下功夫,突出瓦斯、顶板、机电运输管理,严格按章作业,严肃劳动纪律,狠反“三违”行为,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集团公司决战后60天任务的顺利完成,经集团公司研究决定,12月份,组织开展“零事故小班、零事故班组、零事故区队”活动,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活动目标1、突出瓦斯治理,杜绝“一通三防”事故.加大“三风、一尘、一闭"管理力度,坚决实现通风系统零隐患、瓦斯治理零超限、通风设施零失效、粉尘治理零堆积、防火管理零漏洞、安全监控零误报“六个零”目标.2、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定和制度措施,坚决实现顶板支护零失效,支护操作零失误,支护质量零缺陷,安全管理零冒落 “四个零”目标。3、进一步加强机电运输管理,严格设备检修、安装、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设备防爆管理,保证供电、供水、压风、排水、提升、通风、井下小绞车、机车运输、煤流皮带运输、人员运送 “九个系统”正常运转,坚决实现系统运行零隐患、设备状态零缺陷、各种保护零失效、电气设备零失爆、文明生产零死角 “五个零”目标.4、各专业一级达标率100。生产矿井所有采掘工作面“精品工程”达到更高的水平,实现“全天候”开放。5、地面单位:小班、班组、区队零事故率分别为100%,实现 “零事故小班、零事故班组、零事故区队”“三个零”目标。6、建设矿井:小班、班组、区队零事故率分别为100,实现 “零事故小班、零事故班组、零事故区队”“三个零”目标。7、生产矿井:小班、班组、区队零事故率分别为98%,向“零事故小班、零事故班组、零事故区队"“三个零”目标奋斗。8、干部员工做到: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无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实现“零事故”目标。二、活动时间201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三、组织领导为了顺利实现活动目标,公司成立领导小组组 长:XXX副组长:XXX XXX XXX XXX成 员:安全、生产等部室有关人员四、措施和要求1、进一步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各级党群组织要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增强在安全工作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工会群监员、共青团青安岗员的职能作用,开展好“收好尾做贡献、坚决实现安全年”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员工做到防骄满、防松劲、防麻痹、防懈怠、防侥幸、防疲劳,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安全生产。 2、对开展“零事故小班、零事故班组、零事故区队” 活动实行包保,包保单位(矿井)的专业,必须顺利通过吉煤集团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必须达到一级,所有采掘“精品工程”达到更高要求。3、建设项目及地面“6S”管理:建设项目要安全高效施工,地面要继续巩固和提高“6S"管理水平,必须达到集团公司有关要求。4、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抓落实。加强“五个狠抓”“一个强化”,确保实现包保工作目标和决战后60天任务的顺利完成.“五个狠抓”:狠抓重大灾害防治、杜绝安全事故,狠抓薄弱环节管控、遏制零打碎敲事故,狠抓安全设施管理、增强系统防控能力,狠抓安全行为控制、提升遵章作业能力,狠抓预案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个强化”:对“三违”行为在严格执行集团公司有关文件基础上强化升级管理,加大打击力度。5、继续加强班前安全教育录音与记录,严格执行关于班前安全教育实行录音和记录的规定要求,筑牢安全前沿阵地。6、各单位根据工作目标,要成立包保领导机构,制定出详细的包保方案和具体保障措施,实行层层包保,量化到每一名员工头上.具体方案在12月1日前报公司安全部备案。7、符合集团公司11月1日印发的关于开展质量达标全面升级活动月的通知(XX字2021220号)标准条件的,对生产、建设矿井井下员工进行奖励,每人奖励;对11月份不符合条件没得奖励的员工,12月份达到条件的补发11月份奖励。五、包保分工1、公司领导包保人:2、矿领导包保人:3、公司部室包保人:发至:集团公司副总以上领导 公司机关各部室 存档2珲春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2011年11月29日印发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汇报材料吴林萍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交流工具,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日益关注的今天,一所百年老校,教育和普及国家语言文字义不容辞。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的各项目标、任务,我校根据语委办和教育局的要求,在“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的工作中,保障组织,更新理念,营造氛围,开展活动,跟进制度使我校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有了明显的突破。现将近两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组织保障为更好地落实语言文字相关工作,我校成立了语言文字领导小组,组员由主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科研主任、教研组长组成,并形成了“学校领导教科室教导处教师”的四级管理机制,实现了工作层级管理。横向上,领导组实行工作分管制,即针对不同领域进行细致分工。领导组成员分别负责语言文字的理论收集和组织等工作.纵向上,领导组实行了年级分管制度,即每个成员分管低、中、高年级不同段.他们与各年级段教研组长一起深入学习语言文字相关法律和意见,深入开展语言文字研究工作。确保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