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湖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面试备用学案)11 白 桦.doc
-
资源ID:91806720
资源大小:4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湖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面试备用学案)11 白 桦.doc
11 白桦语文要素阅读: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白桦的形象。人文主题朗读诗歌,感受白桦的形象,体会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能借助关键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白桦的形象。教学准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要求1按要求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2搜集有关白桦树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诵读,引出课题1图片导入:同学们,这是什么植物?你认得吗?(出示白桦树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就跟白桦树有关,齐读课题白桦。2介绍作者:这首诗歌的作者是俄罗斯田园派诗人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他的代表作有安娜·斯涅金娜天上的鼓手等。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了解内容1初读诗歌: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学生自读)2检查字词,学生认读。绣花潇洒齐绽朦胧金晖徜徉姗姗来迟白雪皑皑白桦涂上毛茸茸花穗寂静朝霞抹一层领读个别读齐读。3重点指导“徜徉”“白雪皑皑”两个词语。4指名分小节展示朗读,随文识写生字词。(1)读准“绽”,读出“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的节奏。(2)读准“朦胧”“徜徉”。(3)读准叠词“姗姗”“皑皑”,读好“姗姗来迟的朝霞”“白雪皑皑的树枝”。5再读诗歌,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词分小节朗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提示词:洁白的流苏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6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梳理四个小节的主要内容,理清本首诗歌的脉络。师:同学们真会倾听!这首诗歌就是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先写了白桦的特点,是(洁白的),紧接着写了白桦的树枝,以及在寂静中的白桦、朝霞中的白桦的美好形态。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地走进诗歌,走进白桦。三、再读诗歌,想象画面1回顾黑板上记录的关于白桦的“初印象”,引导学生抓住“初印象”再默读诗歌,圈画关键的词语,想象画面。出示要求:默读诗歌,有没有一些语句,特别能让你“感受”到白桦的样子?圈画出来,然后把你“感受”到的画面在小组中交流分享。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借助“晶亮的雪花”“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与前一组短语的对比想象,感受白桦在朝霞里光泽变化的美。然后顺势引出诗中描绘环境的短语“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白桦玉立于“朦胧的寂静”中,玉立于“灿灿的金晖”里,玉立于“姗姗来迟的朝霞”下的画面,从而感受其高洁、自在的形象。2.全班交流分享,根据学生的分享随机点拨:(1)第一小节。教师引导:“涂上银霜”,素白而又光滑的枝干,质感、色泽都很独特,再加上“披了一身雪花”就更富有光泽,不负它的名字白桦。教师引导:“披了一身雪花”,白桦素白的枝干与雪浑然一体。一袭银装的白桦立在窗前,让人眼前一亮。如果把白桦看作人,你觉得是什么人?预设:少女、少年、仙女等。教师引导:读出这种亭亭玉立、鲜活生动的风采。指名朗读。(2)第二小节。教师提问:其实诗中不止这一处写到白桦身上的雪,读第二小节,你发现了吗?学生汇报,教师依次在第二小节中勾出“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串串花穗”“洁白的流苏”。教师提问:细细品读这些词语,都是在写白桦一身雪花,但你“看”到的画面一样吗?读好词语,引导学生抓住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白桦树上的雪不同的形态美。教师点拨:在诗人叶赛宁眼中,这花边,这花穗,这流苏,不是人工的刻意装饰,而是大自然的浑然天成,那么自然又无拘无束,用诗中一个词说就是“潇洒”。“洒”字的韵母为a,读时口腔打开。指名读、齐读这小节,感受“洒”“画”的押韵,读出节奏和韵味。(3)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教师提问:诗的最后两节依旧写到了白桦身上的雪,你发现了吗?(学生汇报,教师依次勾出,出示:晶亮的雪花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教师提问:细细品读,对比前面写雪的这些词语,你“看”到了什么?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串串花穗洁白的流苏引导学生体会白桦身上的雪在朝霞的光泽里发生着变化。教师引导:而这变化都是因为(圈画出)灿灿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教师提问:朝霞终于来了,它在白桦的四周徜徉。“徜徉”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出示),哪一种最符合这里的情境呢?徜徉:a.徘徊或者盘旋往返。b.彷徨,心神不宁。c.陶醉于事物中,自由自在,悠闲自得地走。教师引导:你能将这种陶醉、悠闲自在的感觉读出来吗?3朗读整首诗,感受雪中白桦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的形态之美,感受它在朝霞里晶莹闪亮的色泽、动态之美。四、补充资料,丰富诗中白桦的形象设计意图:本课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为学习重点,拓展也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有利于提升学生品读诗歌的能力。1.出示叶赛宁另一首诗歌早安(节选)。早安(节选)睡梦初醒的小白桦微微一笑,晨风缭乱它那丝样的发辫。嫩绿的花序发出瑟瑟的喧嚣,泛着银光的露珠忽闪连连。篱笆旁丛生着一簇簇荨麻,它用晶亮的珠母盛装打扮,还摇晃身子淘气地低声说话:“你好啊,祝你早安!”2读一读这首诗,和同学交流你从中感受到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2收集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和同学们分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为主线,环节清晰,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我立足于单元组教学,设计了形式更加多样的朗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形象美,并在朗读中走近诗人,领悟诗歌的情感美。在本课教学中,我对学生诵读、想象以及品悟的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此类文体的品析和鉴赏能力。如果在朗读中还能引导学生探究诗歌分节以及每小节四行的结构之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现代诗形式美的特点,会使本课教学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