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设计(共7篇).docx
三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设计(共7篇)篇:三级下册数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教学难点: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具、学具:卡片学具、课件。师生活动一、情景引入。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播放课件)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1/11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继续播放课件)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二、教学新知。(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2/11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4×4=16(个)。生4:(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师:小朋友说得都对,(课件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课件)为什么呢?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生1:32个。(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生2:8个。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生3: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3/11以是8个。师:(略小结。)(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完成p10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第2小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4/11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能力目标: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意识和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难重点: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教学准备:口算题卡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师:谈话引入。同学们要想学好数学,除了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外,还要学习中善于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同学们对“乘法”这个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掌握地不错,可是有部分同学需要大家的帮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部分内容。5/11二、引导学生自己乘法中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师: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生:小组讨论交流。师:组织全班交流。1、交流乘法的口算方法。生1:变换算式。生2:把算式看作几个几相加。生3:先用零前面的数相乘,再添零。2、交流乘法估算方法。生1:四舍五入。生2:转变成已知乘法。3、交流乘法计算方法。生1: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成已知乘法或加法。生2:用竖式计算。师:通过回顾,同学们对乘法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都掌握的较好,现在我们就利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练习一的问题。三、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师出示题卡,学生算课本33页1题。让学生用估算方法:课本33页6、7题。先用估算方法:课本34页10题。用计算方法:课本35页12题。6/11师:用喜欢的方法计算。(运用比赛的形式,提高积极性,做完后小组内交流)2、先数填空:课本33页2题师:让学生独立填空,小组交流填法。交流填法把题中各数的0暂时划掉,选数填空。特殊化以简驭繁的策略3、利用知识解决实际性生活中的问题。课本33页35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课本中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4、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两步计算解答题。课本35页11、13、14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小组交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要想学好数学你以后应该怎么做?板书设计(1)几个几相加口算(2)变换算式(3)先剩零前数再添0估算7/11乘法(1)四舍五入计算(2)转变成整十数(1)转化成已知乘法或加法(2)用竖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重点: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2、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面积是1cm2小方格,课件、同图一样大的硬纸片教学过程:8/11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大熊组织竞赛,让小兔、小马、小羊来抢答以下几个问题,你们会吗?(1)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怎样知道图形的大小?(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2、点明课题:今天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二、探究新和。1、出示P48(图、图、图课件)让学生估一估哪个长方形面积大?要表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怎样来表示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2、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1)分组操作(一、二组用小方格摆图、三四组摆图、五六组摆图、并将摆放小方格每行个数与行数的数据填在下边表中相应的格中。)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让每小组汇报摆放的结果。(3)得出结论。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方格总数等于每行个数与行数的乘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为什么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找出回答)新课标第一网(4)应用练习9/11出示课件,求下面长方形的面积。长cm宽cm面积cm2100cm2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小组讨论,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它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交流时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小结:(1)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计算面积时注意什么?(面积单位的使用)三、思维训练、实践活动。10/11P49、1、2、3、4题四、课堂小结。1、生谈收获2、师强调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摆面积单位(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并能应用得出的面积公式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牢记这两个公式,解决更多的问题。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想.估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3平方米=()平方分米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指名说一说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通过测量来计算课桌桌面的面积。3.课件或投影仪展示84页体育场的画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体育场面积的应该怎样测量呢?(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互相说说并提出方法)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体育场.林场.首都*广场面积第1页都很大,测量这种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常常用到比平方米更大的单位,那就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平方千米(板书:公顷.平方千米)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公顷:师:公顷是较大的面积的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算一算。生: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师: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呢?(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如果我们的教师是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公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组中议一议。2.认识平方千米: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请同学们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面积呢?生1: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00平方米。生2: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第2页板书: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3.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师: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1公顷=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那么1平方千米里有多少个1公顷呢?新课标第一网生:100个,即1平方千米=100公顷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如果画面上的体育场约是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4.课件展示:中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北京*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是(40)公顷。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用()作单位。2.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3.5公顷=()平方米10平方千米=()公顷第3页20230平方米=()公顷10000公顷=()平方千米6平方千米=()公顷50000平方米=()公顷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公顷、平方千米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第4页第3篇:三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介绍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原义务教材在六年制七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在义务教材修订时,没有安排“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这一次根据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小数”,在实验教材的第六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2数的运算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五册。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算的内容。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第1页/共10页变化:改变口算乘法的编排;根据课标安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加强估算。3常见的量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空间与图形1测量。第六单元:面积。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七册。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2图形与位置。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统计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八册。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解决问题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第2页/共10页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3实践活动。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第3页/共10页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第4页/共10页三、编写特点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16个减少为9个)。(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体会估算的作用,等等。(5)更突出地体现了: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计算的意义,形成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发展起良好的数感;而且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计算教学的每一例题都有现实的问题情境,大都展示了多种计算方法;在“整理和复习”中则更为明确地设计为:让学生面对现实中第5页/共10页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进一步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等等。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传统的小学几何教学侧重于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和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而这些内容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无论在学习素材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这些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编排,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一方面获得丰富的有关空间方位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面积”的编排,与传统教学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第6页/共10页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在前几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学习了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等。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建立统计观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的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第7页/共10页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本册实验教材作为第一学段的最后一部分教学内容,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同时在“解决问题”和“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实践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在这里教材安排了需要应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呈现了不同的算法。在相应的练习中,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素材,如体育锻炼、货物装车、公园购票、集体租船、收集数据等等,有的题目中还蕴涵多种解决问题的信息。通过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第8页/共10页题、理解问题的思维习惯,并且为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提供了有效而丰富的资源。“数学广角”的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接触集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第9页/共10页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第10页/共10页第4篇:三级下册体育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设计三篇学习内容:短绳和仰卧起坐学习步骤: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教师活动:1、集合队伍,进行常规练习。2、组织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3、提示学生自主进行各种所学过的看过的或想到的准备活动练习,老师监督提示。学生活动:1、快速安静集合队伍,在老师的口令指挥下认真反复进行队列队型的练习。2、与小伙伴密切合作,积极快乐进行游戏活动。3、在准备活动中,能够相互观察学习和积极创编并充分展示自己,表现出良好的自主性。组织:如图: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重点: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难点:在活动中激发学生集体练习的活动氛围。教师活动:1、讲解达标的重要性,使学生知道达标是国家规定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给学生以清晰的目标。2、组织学生进行短绳活动,进行一次记时练习。3、组织学生进行仰卧起坐练习,并进行一次记时。学生活动:1、细心聆听老师的讲解,明确知道自己的任务,鼓足干劲。2、积极进行短绳和仰卧起坐练习。组织:短绳练习时四列横队,仰卧起坐时如图: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三、创新延伸、展示技能教师活动:讲解立定跳远的要求和练习数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学生活动:积极刻苦完成练习,高质优数完成任务。组织:无固定队型,在老师规定的范围内自由练习。场地器材:短绳36根田径场一片垫子若干本课依据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一般的体育活动转向快乐体育的思路出发,结合我校的武术学习和师资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设计了这堂课,提高教师的传授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运动技术,提高体育课中的武术的整体水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德相结合,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武术教学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中的内容之一。武术是中国民族体育的瑰宝,是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运动项目。该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应尽的责任。对于江苏地区的学生来说比较新奇,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就可以事半功倍。另外,武术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发展,开发他们的大脑,启迪他们的智慧,也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还能使他们在活动中逐渐懂得如何区分个人和集体,从而树立集体观念,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一些良好品质。三、学生分析水平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直观思维能力较强,模仿能力较强。但学生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创新力也不够完全,武术动作虽然简单,可对于中低年级的同学来说武术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一定的指导形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四、设计思路1、引发兴趣本课开始讲解一些武术明星事迹并以教师展示武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练结合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动作模仿能力较强,而且也愿意模仿。本课在教学上积极引导学生,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以教师的教为主导,进行直观教学,不停的给予学生鼓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3、勇于创新,树立自信针对低年级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努力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体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4、游戏结合主题游戏作为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中以马步、弓步、并步来代替学生常玩的猜拳游戏,有利于结合和加深、巩固本课的主题,又有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渲染气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五、教学目标:(水平二)1、能对武术感兴趣,并能积极的配合教师参与练习,培养认真学习的品质。2、发展学生协调、柔韧、灵活等素质,提高体能3、通过学练,激励学生喜爱武术运动,启发学生进一步去了解中华瑰宝武术。六、教法、学法与组织形式1、教法:课中运用讲解示范、引导提示、游戏、激励表彰等教学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各教学环节逐步深入,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练的学习氛围。2、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集体练习,单独练习和创新练习的方式,以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3、组织形式:结合本课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分组练习的教学模式,便于模仿、观察、对比,充分为学生活动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真正感受到在运动中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1.学习生字新词。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肘、饶、憋、握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2.能正确书写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自主预习1出示(预习提示):第一步: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第二步: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三步:画出自己不懂的内容。2学生自主预习三、检查预习1听写伤疤膝盖碍手碍脚双臂碟子握住2掌握部分词语意思:3课文主要讲了谁?(涅利)写了涅利的一件什么事?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围绕涅利上体育课,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锲而不舍地爬上横木这件事,分几部分来写的。(默读、分段)2讨论、交流五、再次读书,提出不懂的问题六、布置练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体育课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因为涅利太瘦弱了,妈妈认为他做不了那样的活动,所以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但涅利硬是不同意。在体育课上,涅利用他那瘦削的手抱住横木往上爬,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涅利终于爬到了横木顶,站到了平台上。)2谁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一)默读课文,找出写上体育课的段落,多读几遍,用笔画出描写涅利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文章边上。(二)组织交流1读句子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涅利太弱小了,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2)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使出全身憋紫汗珠滚落)(3)抓住这些重点词,读出感受(学生抓重点词练读)(4)假如你就是涅利能告诉大家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吗?(一定要坚持)(5)读出你的坚定,再来读读这句话(6)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涅利的坚持不懈,找出来读读。2换位体验(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鼓励他、帮助他)(2)我们一起来鼓励涅利,用鼓励的语气来读读同学的话。(3)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处时,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3提炼中心文章读到这儿,评价一下文中人物。三、深入探究,引发讨论1文章的题目是体育课,整个第二大段把体育课上的故事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要写第一和第三部分,那不是画蛇添足吗?2学生讨论3组织交流四、总结归纳五、布置作业1、积累词语。2、完成大作业。板书设计17、体育课涅利:爬横杆自强自立妈妈、老师、同学:鼓励关心、爱护第5篇:三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设计课前激趣1、猜谜:“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2、背诵古诗江南等。一、激趣导入1、课前播放音乐,学生闭上眼睛欣赏。要求:音乐带给你怎样的的画面?交流:请你用最简洁的话告诉我,音乐带给你怎样面?2、过渡导入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的对象,描写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课文,是中国教育学家、文学家叶圣陶爷爷写的。板书课题:1、26、荷花(看老师板书,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因为他们都属于花。)2、齐读课题,指导朗读。(荷花这么美应该怎样读,再来一遍。)3、初看荷花。A、想看荷花吗?(播放荷花录象)要求: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畔去看看,老师有个建议看的的时候同桌可以指指戳戳讨论以下,看你能用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你所见到的荷花。B、学生交流。4、过渡进入第二小节。相看两不厌,唯有白荷花,我觉得大家都是伟大的诗人,把荷花描写的那么迷人,想看看爷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二、教学第二小节。(出示内容)1、带问题自由朗读第二小节。要求;用心去感受感受,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怎么样?交流。2、带着问题再读第二小节。要求;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读,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交流: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课件出示图片)你能把你的感觉读好吗?(指导朗读)b、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抓“冒”(a)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来写在这里你用一个什么字?(肯定用冒字的精确)(b)荷花从这么多的荷叶中冒出来想干什么呢?(鼓励)c、有的有的有的(每种姿态的荷花配图,指导朗读。)3、齐读课文。多美的白荷花啊,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赞美这迷人的荷花。三、教学第三小节。1、叶圣陶爷爷写了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其他姿态的荷花吗?想看吗?(播放图片)学生带着要求看图片。要求:仔细观看图片,把你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一朵深深地印在脑中,呆会讲给我们听。要是给你讲的荷花再加上动作那就更好了。交流。(师辅导为荷花加上动作表示。)2、导读9这么多的白荷花那一朵也很美。把眼前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A、学生读第三小节。猜猜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交流。(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神奇。)4、齐读课文。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让我们热爱的大自然的同学一起与这位伟大的画家对话吧。四、教学第四小节。(出示内容)1、播放录音带。2、激读想不想与录音带比一比。学生自读课文。3、交流朗读。A、谁来作第一荷花?第二多朵?第三朵?B、还有更多的荷花吗?齐读课文。4、内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