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优选版.doc
1、氧化还原反应:某些物质被氧化,同时某些物质被还原的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包括得失与偏移)。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元素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可从“热冷”(温度)、“浓稀”(浓度)、“易难”(反应条件、剧烈程度),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电池原理、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等角度判断;还要学会从化学反应方向的角度判断“剂物”(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3、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HClO的氧化性强于HClO4,稀硫酸无强氧化性。4、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是相对的,如H2O2与MnO4反应作还原剂,与I、Fe2、S2、SO32反应作氧化剂。5、反应环境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有影响。NO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强氧化性,而ClO无论在酸性、中性、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有强氧化性。6、利用原电池正、负极判断金属的还原性时,要注意Al和Fe的特殊性。如Mg、Al、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Mg作正极、Al作负极;Al或Fe、Cu、浓硝酸形成的原电池中,Al或铁为正极、Cu为负极。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判断7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8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如果物质中某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某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某元素具有中间价态,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9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 10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11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12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低),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13不同的还原剂(或氧化剂)与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时,条件越易或者氧化剂(或还原剂)被还原(或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还原剂(或氧化剂)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就越强。14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a根据原电池原理判断: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其还原性:负极>正极。b根据电解池原理判断: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液时,若混合液中存在多种金属阳离子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相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较弱),若混合液中存在多种阴离子,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相应的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较弱)。15其他条件 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16价态变化规律(1)归中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的元素化合价降低,低价态的元素化合价升高,但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不能相交。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这里的中间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谓之“靠拢”),但此时必是高价转变成较高中间价,低价转变成较低中间价(谓之“不相交”)。(2)歧化规律:同一种物质中的同一元素部分化合价升高,另一部分化合价降低,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即中间价态高价态低价态。如: 一般有:中间价态物质可以在碱液中歧化,而歧化产物又可以在酸液中发生归中反应:3S6OH=2S2SO32-3H2O, 2S2SO32-6H=3S3H2O。17优先规律 在同一溶液里存在几种不同的还原剂且浓度相差不大时,当加入氧化剂时,还原性强的还原剂优先被氧化;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氧化剂且其浓度相差不大时,当加入还原剂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优先被还原。如:把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由于还原性Fe2Br,当通入少量Cl2时,根据先后规律,Cl2首先将Fe2氧化;但Cl2足量时,就可将Fe2、Br一并氧化。18得失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一定相等。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抛开烦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能更快、更便捷地解决有关问题。19、邻位价态规律: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其价态一般先变为邻位价态。如Cl一般被氧化成Cl2,而不是更高价态的氯元素;S2一般被氧化成S单质,而S单质一般被氧化成SO2。但ClO、ClO3-作氧化剂时,一般被还原成Cl,而不是Cl2(ClO、ClO3-与Cl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l2除外)。记忆口诀:“高氧低还中两性,归中靠拢不交叉;歧化反应价升降,相邻价态不反应。”20.守恒规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失电子总数相等21.强弱规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还能比较物质间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22.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23.转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推测变化产物24.难易规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其阳离子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其阴离子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优先反应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25.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典型的计算: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价态的变化值等计算的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计算公式如下:氧化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26.氧化还原的几组概念:(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3)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4)还原剂(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7)氧化性得电子能力,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8)还原性失电子能力,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取决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如:Na、Mg、Al的还原性强弱依次为NaMgAl;浓HNO3、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为浓HNO3稀HNO3。27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8重要的氧化剂一般有以下几类:(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Br2、O2等。(2)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3)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4)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等。(5)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29重要的还原剂一般有以下几类:(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Al、Zn、Fe等。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3)元素(如C、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等。 (4)元素(如Cl、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HCl、H2S等。(5)元素(如S、Fe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