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实用文档.doc
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化学名.(/乙酰氧基)苯甲酸,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135140,无臭或略带醋酸味,水中微溶,乙醇中易溶,氯仿或乙醚中溶解,遇湿气缓慢水解生成水杨酸,具弱酸性,最稳定ph值2.5.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经酰化制得。在生成阿斯匹林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副产物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由此可提纯阿斯匹林。实验过程中,阿斯匹林产量少,并且不易结晶析出,常常须采用摩擦杯壁、加入晶种、浓缩溶液等办法才析出晶体,实验现象成功率低,同时需要较长的处理及静置时间。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室制备阿司匹林本实验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使水杨酸与乙酸酐发生酰化反应,制取阿斯匹林。由于水杨酸中的羟基和羧基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反应必须加热到150160.不过,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或浓磷酸过氧酸等来破坏氢键,反应温度也可降到6080,而且副产物也会有所减少.原理如下:水杨酸在酸性条件下受热,还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酰化反应在100 mL干燥的园底烧瓶中加入4 g水杨酸、10 mL乙酸酐和10滴浓硫酸,采用搅拌使水杨酸尽量溶解,然后在水浴上加热,水杨酸立即溶解。如不全溶解,则需补加浓硫酸和乙酰酐。保持锥形瓶内温度在70左右.安装回流装置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8085,同时保持低速匀速搅拌, 20 min后停止加热。反应液稍微冷(50以下)却缓慢加入15 mL冰水用来水解过量的乙酸酐,冷却至室温,再将反应液倒入50mL冰水的锥形瓶,即有乙酰水杨酸析出,将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析出。产品的提纯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被收集到布氏漏斗,每次用少量冷水洗涤结晶3次,减压过滤,即得到粗产物。产品重结晶:将粗产物转移至烧杯,在搅拌下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直至无二氧化碳产生。减压过滤,用少量水冲洗漏斗,除去少量的白色聚合物,合并滤液,倒入预先盛有浓10mL浓盐酸和20 mL水的烧杯中,使溶液pH呈弱酸性,此时即有阿司匹林析出。将烧杯放置冰水浴冷却,待结晶析出完全,减压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结晶23次,抽干水分,产物自然干燥后称重,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阿司匹林.实验注意事项(1)乙酰水杨酸受热后易发生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2)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还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 mL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 FeCl3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3)乙酰水杨酸受热后易发生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熔点为136。在测定熔点时,可先将载体加热至120左右,然后放入样品测定。(4)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水温8085).工业制备阿司匹林工业制备阿司匹林原理与实验室制备类似酸性催化剂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机理如下:在酸作用下,乙酸酐中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增强,使乙酸酐中酰基容易向羟基转移形成酯基,即完成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催化剂酸性越强,氢质子流动性越好,越易于催化酯基的生成,但在乙酰水杨酸的合成中,催化剂酸性太强,也会造成水杨酸分子中羧基与另一水杨酸分子中的酚羟基脱水酯化,生成较多的酯聚合副产物。同时,科研人员发现除酸性催化剂之外,许多新兴催化剂也能对反应高效催化。碱性化合物为催化剂基于碱性化合物能与水杨酸反应、能破坏水杨酸分子内氢键、活化水杨酸的羟基机理,许多碱性化合物可以作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常见的催化剂包括强碱、弱碱和弱酸强碱盐。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收率为90。酸性化合物为催化剂反应温度均在75以上,较高的温度和酸性环境会导致聚合物乙酰水杨酸酐的生成,乙酰水杨酸酐可以导致人体过敏。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6065,产品中过敏性物质含量减少且产品收率高。以无水碳酸钠和吡啶弱碱性物质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收率分别为71和80.2%。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反应完毕可趁热过滤将其除去,减小了对设备的腐蚀和对环境的污染。吡啶催化效果优良,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但较易吸水形成共沸物,使反应温度较难控制,且反应中产生难闻的气味。研究人员报道了弱酸强碱盐醋酸钠、苯甲酸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反应,条件分别为65,30min和6065,2030 min,收率分别为81.9%和82.8%,均较高。这类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反应安全,后处理简单,是一类较好的环境友好催化剂,值得工业化借鉴。维生素C为催化剂维生素C是一种内酯类化合物,分子中有一双烯醇结构,呈酸性和还原性,对酯化反应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催化效率与温度有关。维生素C催化水杨酸乙酰化合成阿司匹林的反应,在6080下,反应1025 min,收率大于87.用维生素C为催化剂催化的该反应,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催化剂无需回收,反应条件温和,不腐蚀仪器设备,对环境无污染。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维生素类药,价廉易得,以其作为催化剂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以三氯稀土为催化剂三氯稀土是一种简单、便宜和易得的Lewis酸,具有可溶性强、可回收再使用、对设备腐蚀轻、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可望用来解决传统Lewis酸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友好催化剂,符合绿色化学的时代潮流。LaCl3, NdCl3, YCl3,GdCl3,YbCl3和PrCl3等三氯稀土催化阿司匹林的合成反应,在8090下,反应30 min,收率分别为65.7%,84.3%,89.5,87。6,87.2和85。7。用三氯稀土作催化剂与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效果相当,其中稀土中YCl3的催化效果较好。用三氯稀土作催化剂,其优点在于反应结束分离出产品后,将水溶液蒸干,剩余物可再次用于该反应的催化,采用相同的反应条件,重复利用3次,产率不变,但较贵的价格是其缺点.阿司匹林药剂制作现已上市的剂型有片剂、水溶片剂、肠溶片剂、栓剂、散剂、缓释片剂、复方制剂阿司匹林能减弱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导致胃肠道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胃肠穿孔和出血,上腹疼痛,恶心,消化不良,食管炎以及胶原性结肠炎。为了减少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副作用,阿司匹林单方制剂多制成肠溶剂型供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缓释制剂将阿司匹林及肠溶载体过100目筛,称取处方量的阿司匹林、优特奇L100、优特奇RD100,混合均匀,用适量的无水乙醇溶解,置于65水浴中加热,不断搅拌,待混合物至粘稠状态时,加快搅拌速度直至其完全固化,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温度保持在40至干燥,取出,研磨粉碎过80目筛。分别加入处方量的淀粉、糊精、酒石酸,用聚乙二醇4000作粘合剂制软材,制粒,40干燥,整粒,加适量的润滑剂压片,即得到阿司匹林肠溶缓释制剂。阿司匹林片剂粉末直接压片法:先将乳糖过60目筛,与微晶纤维素过筛混合3遍,使之均匀,再将阿司匹林过60目筛,与混和辅料按照等体积法混和均匀。将最终混合物在压片机上压片,采用椭圆形异型冲头,调节片重使之约每片500mg,调节压力使片子硬度为58kg,压制阿司匹林咀嚼异型片。将阿匹林片装于塑料瓶中,密封.阿司匹林软膏制作研和法制备工艺固体药物研细加部分基质或液体研磨至细腻糊状递加其余基质研磨成品。乳化法制备工艺油溶性成分搅拌下加热至约80,水溶性成分加热至略高于油相温度搅拌下混合搅拌冷凝至稠膏状(阿司匹林研细加入冷凝的基质中混合均匀)成品.阿司匹林栓剂制作制作明胶基质:取与明胶体积比例约1: 3的蒸馏水,将明胶浸渍约1 h,于70的水浴上加热熔解得明胶溶液.加入处方量的甘油,轻搅使之混匀,继续加热溶解,蒸发使明胶甘油溶液中的气泡消失为止,并控制其中的水分为处方量.趁热灌入涂好液体石蜡的栓模内,冷却成形,脱模即得.制作药栓:按明胶甘油的制备方法制备基质,于70水浴加热熔化,加入研细的阿司匹林细粉5 g,混匀,备用;栓模用棉签均匀涂上一层液体石蜡,将上述熔化基质与药物混合液灌入栓模中,液面稍溢出模口平面12 mm,用裁纸刀削平,待自然冷却至凝固,开启栓模,取出即得.1、 性状本品为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和耐磨性。2、 重量差异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重,与平均片中比较,按规定要求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1倍。3、 崩解时限仪器为升降式崩解仪,介质为37左右的水,取供试品6片,按要求操作,各片应在15分钟内全部崩解,另取6片复试,均应该符合规定。4、 鉴别利用阿司匹林的水解反应进行鉴别实验。取本品约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煮沸两分钟后冷却,加入过量稀硫酸酸化后析出白色沉淀,并产生醋酸的臭气。5、 检查3.1一般杂质检查3.2特殊杂质检查3.2。1澄清度检查 取本品0。50g,加热至约45碳酸钠试液溶解后,溶液应澄清.3.2.2游离水杨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阿司匹林原料药中游离水杨酸,限量0.1%。(1) 配制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a。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置于10ml容量瓶内,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适量,振摇使其溶解,并稀释至刻度.b.取水杨酸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于100ml容量瓶,加冰醋酸甲醇溶液适量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5ml,置于50ml容量瓶,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2) 色谱条件及测定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3nm。理论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不低于5000,阿司匹林峰与水杨酸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R1.5)。立刻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m,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水杨酸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超过0。1。易碳化物 取本品0。5g,碳化后如呈色,与对照液(比色用氯化钴液、比色用重铬酸钾各0.25ml、比色用硫酸铜液0。40ml,加水成5ml)比较,不得更深.6、 含量测定(1) 硫酸滴定液的标定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5。3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及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2)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 取本品10片,研细,用中性乙醇70ml,分数次研磨,并移入100ml量瓶中,充分振摇,再用水适量洗涤研钵数次,洗液合并于量瓶中,再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10ml(相当于阿司匹林0.3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至溶液显粉红色,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40ml,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本品含阿司匹林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性状 本品为片剂,外观要求冠捷,色泽均匀,呈白色表面无污块. 释放度释放介质的选择 .的盐酸溶液,.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 吸收波长的测定经全波长扫描显示.盐酸溶液中阿司匹林在处有最大 吸收。 .及。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阿司匹林在处有最大 吸收。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约的阿司匹林对照品,精密称定,分别用。项下的释放 介质溶解定容。盐酸介质的标准曲线:。 . , .,表明阿司匹林质量浓度在. 范围内与吸光度 线性关系良好。 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标准曲线为:。 .,。 ,表明阿司匹林质量浓度在。 . 范围 内线性关系良好。阿司匹林在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标准曲线 为: . ,。 ,表明阿司匹林质量浓度在 。 .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 .回收率实验 分别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 . 、 。 、 。 置容 量瓶中,依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处方加入辅料混匀,分别用盐酸溶液、 . 和。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溶解稀释至刻度,滤过,分别精密量取续滤液 、 、 于 容量瓶中,分别稀释至刻度。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 吸光度。经计算 值分别为 . 、 .、。 ,回收率为 。 、 。 、 。 。 。释放度试验 取本品,照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分别以盐酸溶液 、 .磷 酸盐缓冲溶液, .磷酸盐缓冲溶液为介质,转速为 ,分别在 、 、 、 、 、 、 、 ,取溶液 ,滤过,续滤液作为供试品;另取 上述阿司匹林对照品溶液,分别在最大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溶出百 分率.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肠溶片在。 盐酸溶液.、 .的磷酸 盐缓冲溶液中。 均未溶出,而在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 累积释放度达 以上。 . 含量测定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剂:流动相乙酸甲醇(: ),检测波长 ,流速 ,柱温 。 . 。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阿司匹林肠溶片 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粉末适量,置 容量瓶中,加乙醇适量溶解,加乙醇至刻度,定容,摇匀, 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 ,加 乙醇制成每含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阿司匹林对照品溶液,在 范围内进行波长扫描,结果 显示在 处有最大吸收。 .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阿司匹林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量瓶中。加 乙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不同浓度溶液,精密量取各浓度对照品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 )为横坐标,峰 面积为纵坐标,结果表明,阿司匹林 . .范围内峰面积呈良 好的线性关关系。回归方程为 。 . (。 ). .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线性关系考察项下的对照品溶液 ,重复进样次,记录 峰面积,计算平均值和 。结果:经计算 .%。 . . 重现性试验 取。项下的对照品及供试品按含量测定法操作,进行次平行 取样,测定峰面积。结果经计算。,该方法重现性良好。 。 。 回收率试验 取本品片,精密称定,研细,分别精密量取适量置量瓶中, 加 的乙醇 ,超声处理 溶解,用的乙醇溶液稀释至刻 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结 果:经计算. ,回收率为 .。 . 。 样品含量测定 按照. 。项下的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对阿司匹林肠溶片 的含量进行检测,分别吸取供试品及对照品各,注入液相色谱仪,记 录峰面积,结果样品含量为. ,结果表明,本法的准确度较高,回收 率合格,重现性和精密度较好。 结语实验考察了在不同溶出介质中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释放度,结果 显示 .的磷酸盐缓冲液对阿司匹林的溶出效果较好,含量测定试验 采用法测定,结果显示出高度的精确度、灵敏度,为生产部门的监 测,控制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保障。石河子大学小学期制实验结课论文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姓名:王义西班级:药学(3)班学号:2021515073指导老师:李乐日期:2021年9月3日乙酰水杨酸抗炎药物的分析王义西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小学期药学第三组第三实验组摘要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 乙酰氧基) 苯甲酸,作为主要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收载于中国药典 (2021 年版)二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 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 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用药物。本品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幽门痉挛及刺激胃黏膜的胃肠道反应, 长期服用导致胃肠出血.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片剂、肠溶片、肠溶胶囊、泡腾片和栓剂等多种剂型,以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复方制剂也层出不穷,形成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的各异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仪器设备、新方法也应用到了阿司匹林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中,本文对其作一综述。关键词:阿司匹林 鉴别 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HPLC 紫外分光光度法 TLC阿司匹林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 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 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用药物。本文主要对阿司匹林做一综合论述,通过对阿司匹林的性状、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四个方面对乙酰水杨酸进行药物分析。1 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Cintra404,GBC)、电子天平(AB135-S,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METTLER TOLEDO)、微孔滤膜(尺寸25mm,孔径0。8,上海半岛实业净入器材厂)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自动进样器、色谱数据处理机、U V 一26 0 分光光度计、HPLC 色谱柱、 超纯水器、展开槽、水浴锅、研钵、移液管(1、2、5、10ml)、吸耳球、容量瓶(25、50、100ml)、烧杯(10、100、500ml)、胶头吸管、直尺试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25mg/片):阿司匹林贮备液溶液(1。5368mg/ml)、无水乙醇、氯仿、丙酮、冰醋酸、甲醇、95%乙醇、酚酞指示液、碳酸钠试液,稀盐酸、稀硫酸、三氯化铁试液、乙醚、硫酸铁铵试液(新制)、蒸馏水1.2 性状阿司匹林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遇湿气即缓缓水解。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溶解,但同时分解.酸性: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具有邻为取代苯甲酸结构,故具有酸性.水解性:本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具有酯键,可发生水解。吸收光谱特性:本类药物中有苯环和特征取代基,均具有紫外和红外特征光谱。1。3 鉴别试验1.3。1 与三氯化铁反应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1.3。2 薄层色谱鉴别样品溶液的制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取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片,研细,加氯仿15mI,振摇溶解,滤过,滤液作为样品溶液。空白溶液的制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取片剂辅料(按生产厂家提供的一片处方量称取)加氯仿15mI,振摇后滤过,滤液作为空白溶液。乙酰水杨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称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含水杨酸10mg的单一对照品溶液。制法: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照薄层色谱法 精密量取乙酰水杨酸标准品溶液、乙酰水杨酸对照品溶液各5 ul,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氯仿一乙醚一丙酮一冰醋酸(27:18:1:2)为展开剂,展距为10cm,展开后,晾干,置紫外灯(254nm)下检视.样品溶液所显的1个斑点的位置与颜色分别与相应的对照品溶液所显的斑点一致,均显暗黄色.乙酰水杨酸Rf一085。1.4 杂质检查比色法 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取本品0.1g,加乙醇1ml溶解后,加冷水适量使成50ml立即溶液1ml(取1mol/L盐酸液1ml加稀硫酸铁铵2ml后,再加适量使成100ml摇匀,30秒钟内)。如颜色与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g,加水溶解后,加冰醋酸1ml,摇匀,再加水使成10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乙醇1ml,水48ml与上述新制的硫酸铁铵溶液1ml,摇匀比较.不得更深(0。1)。1。5 含量测定1.5。1水解后滴定法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乙酰水杨酸应为0。2090.231g。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乙酰水杨酸0。4g),置分液漏斗中,加水15ml,摇匀,用氯仿振摇提取4次(20,10,10,10ml),提取氯仿液用同一份水10ml洗涤,合并氯仿洗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0。1mol/L氢氧化钠液滴定,即得(每1ml 0。1mol/L氢氧化钠液相当于18。02mg的C9H8O4)。按下式计算每片含乙酰水杨酸的克数g/片=(T·V·f/W称样量)×平均片重高效液相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 色谱条件:ODS为填充剂, 流动相:甲醇-冰醋酸水(8:4:1)检测波长:276nm理论塔板数不低于3000 流速:0.8ml/min柱温: 室温测定方法:精密称取2.1864g药品,置50ml容量瓶中,加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适量,在4050摄氏度的水浴中充分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放冷,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贮备液,再量取贮备液5ml,置100ml容量瓶中,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过滤膜过滤,进样,记录色谱图。取阿司匹林对照品,精密称取1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同法测定.标示量=(CrAx/ArD*W)/(W*标示量)*1001.5。3 紫外分光光度法平行称量样品101.0mg、101.8mg、106.0mg,分别用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即得.设定好参数后,转换进入计算模式。先进行空白调零,分别对3个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进行3次平行检测。标示量=AD*W*1000/E100W*B*100%2 结果与讨论2。1 鉴别2。1。1 阿司匹林与三氯化铁试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紫堇色。2.1.2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产生醋酸的臭气。2.1。3 薄层色谱 阿司匹林标准品:Rf=5.1/7。30。699 阿司匹林供试品:Rf=5.0/7。30.685 两者的Rf值基本接近,由此可得供试品中含有阿司匹林.2。2 杂质检查2。2。1 比色法 如图所示: 左: 标准品 右: 供试品2。3 含量测定 2。3。1 两步滴定法 g/片=(T·V·f/W称样量)×平均片重=(18。02mg/ml×22.1ml×1/0。9162g)×0。5039g=0。219g/片2.3.2HPLC法含量测定(图见附件1)标示量=(Cr×Ax/Ar×D×W)/(W×标示量)×100% =10×1565247×0。5039/100×41316533×0.2 =(782623.5 /826330。66)×10095.0%2。3。3紫外分光光度法编号浓度(mg/ml)A(平均值)标示量B12。0160.65262.94%22.0260.68323。0732。1140。7253.26%计算得平均标示量B=3.09%。药典规定制剂规格范围为95%105%,所以该药品不合格. 本品不合格可能的原因:在制备样品时,样品未完全溶解;样品制备后没有立即测量,可能有样品分解。3 结论3。1鉴别实验3。1.1 与三氯化铁反应 本方案设计加热使阿司匹林水解成水杨酸,水杨酸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加热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酚羟基与三价铁结合生成紫堇色铁配合物。实验结果出现了如上陈述的紫堇色。说明供试品中含有阿司匹林。3。1。2 水解反应 本方案利用的是阿司匹林的水解反应,但在实验操作后只出现了气泡和醋酸的臭气,并未析出白色沉淀。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四点:实验室准备的稀硫酸经PH试纸测试为深红色,表明并不是符合实验使用的稀硫酸,浓度较高;所取用的药片中阿司匹林含量较少,加热水解后产生的水杨酸就会相应的更少;水解不充分致使生成的水杨酸很少,无法产生明显可见的白色沉淀。3.1。3 薄层色谱法 TLC法为鉴别阿司匹林方法中最优先选择的鉴别方法,本实验结果标准品与供试品试液的Rf值极其相近,说明供试品中含有阿司匹林。3.2 杂质检查3.2。1 比色法 阿司匹林的杂质检查采用了较常用和主观的比色法,由上图所示,左(标准品)颜色比右(供试品)颜色深,供试品颜色不得比标准品颜色更深,说明供试品中的杂质限量符合药典规定,为合格品。3.3 含量测定3.3.1 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 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利用阿司匹林酯键在碱性环境下易水解的特性,加入估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加热水解酯键后,再用硫酸滴定液回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实验结果计算所得阿司匹林的平均片重为0.219g,而使用的药片的规格为0。2g,说明所测定的阿司匹林的含量合格。3.3.2 HPLC法 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色谱图见附件一,将原来高浓度的试液稀释了10倍和100倍再进针后,色谱图较之前更理想,面积的值高达100,说明所测供试品中杂质含量减少,相应阿司匹林的含量较高。数据处理的结果百分标示量约为95,则表明供试品的阿司匹林含量合格。 由于制剂的含量限度较宽,因而对于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应以专一性为主,可更好地测定制剂的成分,以便更好的控制质量,而HPLC法可以满足所有的要求。故我组采用了专一性与精确度都较好的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3.3。3 紫外分光光度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计算得平均标示量B%=3.09%。药典规定制剂规格范围为95-105%,所以该药品不合格,说明实验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有:在制备样品时,未完全溶解;样品制备后没有立即测量,可能有样品分解;过滤不充分,仍有杂质残存,影响测定仪器操作不当。实验心得:通过本次试验,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药物分析的全部过程,对一个药物质量的评定,首先通过鉴别,再通过杂质检查,最后含量测定,每一步都特别关键。我们组实验的完成靠的是我们大家的一起动手,一起思考,团结在一起。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哪里出现了问题,是药品不对还是方法不对,如果一个方法分析三次而且做了三次,还是有很大的问题,我们会选择另一个方案,并且努力去分析上次实验的错误点.在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实验中,我们小组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连着做了四次,吸光度一直都在1以上,出现相同的错误.最大原因就是前面没有认真思考,只是盲目的在做。后来询问了老师,也分析出了原因。在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前,因为我们小组了解到前面小组做很多次都是失败,于是在做此HPLC法之前我们就去了解别的小组失败的原因,他们的溶剂试剂,流动性成分及比例。等全部了解完之后,再开始动手,结果一次性成功了,我们出的峰(见附件一)很理想,第一个样品的峰可能由于杂质太多,出的峰也比较多。后来我们给样品稀释,分别稀释10倍和100倍。使杂质浓度减少,出的峰更是理想.实验中需要我们严谨的态度,发现问题要耐心分析。感受实验的过程,让自己通过一次实验真正有所收获。参考文献1 朱景申.药物分析/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M.西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63167.2 何英梅,贺军权。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测定商榷J。中国药事,2005,19(2):110111。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83284附件一阿司匹林HPLC色谱图标准品HPLC:峰保留时间面积面积%分离度拖尾因子理论塔板#12。6184131653310000.695800。063样品HLPC:峰保留时间面积面积%分离度拖尾因子理论塔板#10。35693920。524801。72617。80221。42530940。17292。158076.30732。62156524787。4652。550.7531350。51643.535364252.03540。861059。05653.959218061.21850.186033.95764.399137810。770100074。85245761.37330010。67385。506118500.66220.159089。67597.5871033980.57781。4551.0263204。758峰保留时间面积面积分离度拖尾因子理论塔板#12.08388290。8658001258。83222.657101090999。13422。240。9751470.222 稀释10倍后样品HPLC峰#保留时间面积面积%分离度拖尾因子理论塔板12。21893181。0333001458。90122。52513090.14510。6870234.37232.79389106698。82150。5710。9781617.386 稀释100倍后样品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