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docx
通用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通用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7篇 老师在开学上课前,会给自己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吗?关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怎样制定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通用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来阅读。 通用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作为指导,全面推动素养教育,以“激励学生、信任学生”为主线,以“进展学生,提高学生”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进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公平、团结协作、乐观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乐观性和凝聚力。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育儿童能够健康、平安地生活,愉快乐观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学情分析 一班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集体。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问题,部分学生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的学期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教材分析 1、从儿童真实生活动身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动身,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突诞生活指导意识,进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制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获和再制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妙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激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加生活、制造生活,展现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才智,培育乐观乐观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动身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老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四、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由第1课我们爱整洁、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3课我不拖拉和第4课不做“小马虎”组成,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前两课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育;后两课针对学生在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作业拖拉、马虎等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乐学、勤学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由第5课风儿轻轻吹、第6课花儿草儿真美丽、第7课可爱的动物、第8课大自然,感谢您四课组成。本单元利用这一学期主要处于相对平坦的春季,激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包括亲近来自大自然的风、植物和动物,帮助他们克服与大自然的疏离,建立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由第9课我和我的家、第10课家人的爱、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第12课干点家务活四课组成。本单元引导学生从了解自己生命的来历开头,进而了解自己与家人的血缘关系,以及家庭的结构,最后,落实到对家庭的爱与责任,引导学生学会不给家人添麻烦,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主动地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最终使学生成长为温馨家庭生活的.自觉建构者。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由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第14课请帮我一下吧、第15课共享真快乐、第16课大家一起来和第17课我们都是少先队员五课组成,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与习惯,针对一班级学生在同伴群体生活中乐群、互助、共享、合作四个基本的核心主题,引导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学习解决与同伴相处的这些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 1、专心备课,留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熬炼的机会。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育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奇怪心,引导儿童探究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留意因材施教。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留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观性。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准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措施 1、首先要理解教材,先备学生,根据单元或课文教学主题,了解学生思想脉搏,使教学有针对性。课前写教案,课后写随想反思,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遵纪守法,懂得规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育儿童的奇怪心,引导儿童探究的欲望。 4、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准时地把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和道德熟悉。 5、恰当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学生年龄小对有图像有声音的画面更感爱好,用信息化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有效课堂的达成。 七、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计划 20_年3月1日20_年7月2日 科目 道德与法治 授课老师 田艳延 周次 时间 授课内容 课时 备注 通用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九班级是整个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学年,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毕业班,其重要性非同一般。让学生顺利地通过中考进入高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是本学年的最重要的任务。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一切以服务中考为导向,深入讨论中考,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结合本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进展规律,合理高效组织日常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要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维度得到均衡进展。九班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又是整个初中三年知识难度大、涉及考点多的重点考查对象。其主要内容涉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种的五个方面,及五大建设。详细包括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政治建设(民主建设、法治建设)社会建设(共同富有),文化建设(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美德、精神、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人口、资源、环境),另外还要了解民族团结教育及民族常识的相关内容,最终落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需要学生关注国家时事,树立国家情怀,提高开放意识,树立全球观念,这是学好本册书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三、学情分析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学生眼中的副科,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受学生的 重视,这也是各个阶段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因此,一般情况下,从初中一入学开头,学生就没有在本学科上投入很大的精力,这种状态在七八班级时一直都存在。从而导致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上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的现实情况。加之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八班级上半学期几乎没有上课,耽误了很长时间的课程,这也为九班级的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更繁重的任务。要在一年的时间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并且补齐之前学生的短板,难度可想而知。网课期间,学生在家上课,自律性不高,态度不端正,纪律松散,学习效果较差,可想而知,学生入学后肯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适应学校正常的上课节奏,这将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全部这些都是以后正式上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奋斗目标 围绕学校“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再创辉煌,再造巅峰”的铮铮誓言,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的老师,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势必要奋发有为、力争上游,尽自己最大努力将自己所带领的班级打造成全校最优秀的班级队伍的一员,不为班级拖后腿,不为级部拖后腿。在全校40个班级当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我所带领的班级都进入班级前十名的行列,对每个班的60多个孩子负责。争取在每次考试中,让我的学科成果全员及格,良好率达到60%以上,优秀率达到30%以上,历次考试中各项指标都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最终在_年的中考中再创佳绩,成就每一个学生,同时也成就自己。 五、方法措施 立志不难,口号谁都会喊,但关键在落实。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持之以恒的悄悄付出。除此之外,更要把握一定的方法技巧,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为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措施来实现我的目标。 1.讨论中考,尤其是命题规律,总结答题技巧,培育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2.讨论教材,归纳基础知识体系,让学生把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3.精选习题,题不在多而在,让学生从精练经典习题中学会运用知识。 4.注意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关注每个学生。 5.充分备课,充分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不能简洁依靠阅历。 6.注意反馈,让学生时刻重视老师的每一项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新学期的开头又意味着一个新的征程,新的面孔,新的班级,但不变的是奋斗的目标及常规的任务。只要我的教学工作始终围围着中考这个指挥棒,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赢得最终的胜利。 通用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篇3)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47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0人。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日都能按时上学,且能坚持较主动的进行早自习。但是他们的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专心,就可利用道德与法治,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仿照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构建了整体结构,理清各年段目标、内容和螺旋上升的规律关系,实现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目标内容的连续性和全都性,教材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道德教育和法制规章教育为核心,进一步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领土教育、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教育、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第二,凸显教材的课程性品性,提升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生活教育等多方面内涵,明晰教材中道德进展的线索。 第三,加强教材对当今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制规章问题、生活问题和社会适应性问题的针对性。 第四,重视融入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因素,提升德育品位和功效。 第五,重视初步的道德与法治思维的进展,开发问题意识和引导批判性思考。 第六,突出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和能力的培育,注意学生多元智力技能在活动中的参加,进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七,凸显道德与法制课程的自主多元的学习评价。第八,进一步加强教材的综合整体性建构。第九,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第十:制造新的教材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好。 本册教材一共有五个一级主题活动,分别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我可爱的家乡、环保行动、中国人了不起和我要上三班级了,在每个一级主题下还有若干个二级主题和活动内容;道德与法治学习指导提升、方法策略与知识技能指导;讨论沟通与发表、自主多元评价;穿插在相应活动中的学生作品案例;可能的主题延长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熟悉宪法法律规定的国家标志,初步建立公民、国家国籍的熟悉。 2、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知。 3、了解并遵守班级学校公共场所的规章,感受规章公平的意义和要求,初步树立规章意识。初步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公平意识。 4、熟悉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公安、消防、卫生等平安标志,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遵守基本交通和消防平安规章。 5、爱惜动植物节约资源遵守环境保护规章。四、教学重难点 四、重点: 1、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必备品行和关键能力。 2、遵循综合建构的原则,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在培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连续性、进展提升性和差异性。 难点:进一步确立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进展的核心地位。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学过程中全面地把握目标,转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加社会的能力,把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进展、阅历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留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阅历和体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阅历,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阅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进展 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乐观的参加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进展,价值判定得到初步的培育。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老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进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意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进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进展和变化,准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准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任、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5、拓展教学空间。 以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制造条件让学生乐观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阅历,逐步提高熟悉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意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养成。 六、奋斗目标: 1、争取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基本熟悉宪法法律规定的国家标志初步建立公民国籍国家的意识,知道国家名称和首都,知道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能熟悉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公安消防卫生等平安标志,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遵守基本交通和消防平安规章。班里争取不出现大的平安事故。 总之希望通过一学期的努力、能使本班的班风班貌有较大的变化,做一长放心,家长满意,孩子喜欢的老师。 通用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章,培育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_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熟悉,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老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班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四周,提高学生的道德熟悉。 4.协作学校教育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老师的业务素养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讨论的深入开展。 三、详细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气 抓好骨干力气,制造讨论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讨论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老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现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专心讨论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老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乐观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激励老师在教学中注意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长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激励老师乐观参加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沟通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老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颜色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比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备课 力求转变老师的备课方式,提高老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班级可针对班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老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准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老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老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讨论,主动探究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提倡“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殊要注意教后反思,准时捕获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沟通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老师转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讨论,进行行动讨论,有一套说课、备课、讨论实录、及案例资料,并乐观参加各类教学展现。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老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激励老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动身,敬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激励为主的进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进展。 (三)促教研 1.常规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现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进展和终身进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究、新教材教法讨论、老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讨论、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进展。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讨论,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究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知识结构的建构依靠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究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沟通反思中促进进展,提高老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阅历。 (四)显特色 1.做好课题讨论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思品课注入新的生机。 (1)现代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老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乐观性,让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 (2)图书资源 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 (3)家长资源 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五、详细工作安排: 二月份: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 三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打算、提交“_区示范学科组评比”申报资料;第二届小课题结题。 四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申报第三届小课题。打算第一届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基本功大赛。 五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新教材培训。 六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 七月份:制订期末复习计划;上交各类总结和论文。 通用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以培育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为重心,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激励、评估手段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努力拓展德育途径,形成德育整体合力,组织未成年学生开展“文明礼仪、爱国守法、传统道德、理想信念、勤奋进取”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提升未成年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情感; 2.学生“养成教育,爱我碧小”深入开展,校园“三风”进一步好转; 3.形成更深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4.学生心理问题得到社会更高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新突破; 5.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帮教措施进一步落实,效果明显; 6.在校生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违法犯罪案件明显削减。 三、工作重点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组织开展好青少年“学雷锋, 做有道德的人”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系列活动。 2.专心上好“勤俭节约”这一课, 并组织开展好全校少先队员“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主题征文活动。 3.组织开展好全校“践行感恩,共创和谐”主题教育活动。 4.专心组织全体少先队员深入开展好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充分利用橱窗、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深厚氛围;专心开好队会,通过辅导员讲解、队员沟通、寻找身边好少年等方式,加强对“四好少年”的熟悉;乐观围绕争当“四好少年”,开展“3.5学雷锋”、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雏鹰争章等活动,创新工作,增强主题活动的教育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5.为使广阔青少年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乐观参加环境美丽乡镇、生态村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为实现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3月植树节前后,大力开展“碧小绿色提升活动”,为我们的校园,教室营造绿色、和谐、幸福之氛围。 (二)继续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努力实现学校“三风”进一步好转。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继续组织开展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以守则为“养成教育”的总目标,以分解细化、训练新规范为“养成教育”的详细方法,针对不同班级努力实现“养成教育”新突破。乐观组织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全校“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实践评价活动。 2.乐观开展“先进班集体”创建活动,在创建活动中,注意渗透“养成教育”内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使学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活动。 (三)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更浓的校园德育氛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卫生。通过划分卫生责任区,明确职责,责任到班、到人,不留死角。全年坚持开展卫生区评比活动,并纳入先进班集体等评比活动范围。把创建整洁、有序、优雅的校园环境作为突破口,使学校成为环境整洁美丽、秩序井然、生机勃发的育人场所。 2.加强校园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卫生,乐观开展“绿色学校”争创活动。利用3.12植树节、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7.11世界人口日、10.4世界动物日等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宣传环保知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3.加强校园走廊连廊文化、墙上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乐观参加全县中小学 “校园文化”评比活动。充分利用学校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力争体现本校校园文化特色。 4.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乐观开展相关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全员参加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育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继续组织开展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预防其违法犯罪。 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着眼点,从规范行为习惯入手,培育未成年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帮助他们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2.乐观探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防控工作机制,杜绝青少年儿童校外监管真空。 3.充分发挥校外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定期邀请他们每学期至少到学校上一次法制课或作一次法制教育讲座活动,进一步提升广阔未成年学生的平安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明确帮扶重点,把那些缺乏家庭教育的子女,家长没有能力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的学生作为结对帮扶的重点,明确关爱主体,发动“五老”人员、在职行政干部和心理辅导老师等与“问题学生”结对帮教。要拓宽关爱思路,做到学习上帮辅导,思想上帮解惑,法制上帮解读,生活上帮解困,心理上帮疏导。 (五)专心抓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特困生的帮扶工作。 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健全留守儿童与特困生档案,准时正确把握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到底数清,工作有计划,有措施,肩负起留守儿童的监管责任。 2.乐观动员学校党团员教职工及学生报名参加关爱留守儿童及特困生志愿者行动,与他们“结对子”,开展“关爱、帮扶”活动,激发他们自强自立,树立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意识和信心。 3.专心抓好“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根据县教育局下发的实施方案及档案名目内容开展系列活动,把党的平坦、学校师生的关怀准时送到留守儿童心里,努力把“留守儿童之家”办成留守儿童的“家”。同时,专心做好“留守儿童之家”的档案建设工作。 4.高度关注未成年学生、特殊是留守儿童、特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做好其疏导工作,并在全班、全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活动,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进展,促进校园和谐。 (六)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德育网络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多管齐下,提升教育合力。 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继续深入办好家长学校。通过课堂授课、举办讲座、开放日等活动,树立广阔家长的现代家教理念和法律意识,有效协作学校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2.充分发挥省、市家教名校的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通过观摩、沟通、研讨,学习把握更好的教学策略、形式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家长学校授课水平。 3.重视家访工作,加强家校沟通。切实提高全体老师特殊是班主任的家访意识,乐观探究新形势下学校家访的有效形式与途径。对班级每学期的家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学校的集中家访活动做出周密安排,力求取得实效。 通用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1、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将坚持“立德树人”,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持续改进教学行为。 2、结合学校育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讨论,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结合本学科特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提升老师专业进展。 二、主要工作 1、基于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管理。专心执行学校课程计划,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道法课程教学工作,努力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2、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进展,结合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和劳育教育,坚持“五育并举”。深入课堂、潜心讨论是教研立足学科的根本,促进教学与评价的融合,明确以评促教,促进学生“五育”全面进展。 3、20_年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市教委教研室领导下,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切入点,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统编教材实施为契机,学习道德与法治基本教学要求,备课规范化,期末整理成档形成校本化备课。 4、继续推动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试验项目的讨论,乐观探究课程评价,以学科项目推动为抓手,提升老师专业素养,不断扩大骨干老师队伍。 三、详细措施 (一)基于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管理 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老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究课程的新天地。 根据区教研室和学校要求,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优化教研制度,除时间、数量上保证外,应注意活动质量和实效。乐观创设教研氛围,开展说课、研课、新课程知识竞赛等活动,也可以实行主题研讨等形式加强学习,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联系生活,以评促教,关注学生全面进展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老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乐观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意与学生生活和本学科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乐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教学要面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实行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进展。活动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仪式教育、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教育效益化。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动身,敬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德智体美劳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老师应根据详细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明确以评促教,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三)以统编教材为契机,转变教学方式 随着道德与法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本学期,一至五班级全面使用道德与法治教材,老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制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进课堂。执教广阔老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本学期,教研组将组织老师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基本要求,加强统编备课规范化,期末整理成档形成校本化备课。 (四)加强校本培训与讨论,不断壮大骨干老师队伍 1加强校本培训与讨论 乐观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加强对老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养的训练,提高老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增强对学科教学的讨论,在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师资的配备上努力实现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相对专业化,便于稳定任课老师队伍和青年老师的培育。多为青年老师多创设亮相、展现的机会,促进青年老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骨干老师队伍。 通用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研工作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进展共同体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老师专业进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任务与目标: 1.加强学习,领悟课程转型的本质与实施要求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适应新时期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要求,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部编教材、科学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进行了修订。本课程教育教学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育中国学生进展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根本。 2.加强建设,提升学科进展内涵 (1)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进展共同体建设。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进展共同体结合盛泽实验小学、吴绫实验小学、程开甲小学等集团内8所学校一起讨论。他们在完成主任学科和班主任等工作的同时,潜心讨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讨论,不仅自身育人水平得以加强,也带动了校内同学科老师的教学水平。本学期,要继续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进展共同体建设,通过会课、研讨、读书沟通等活动,强化共识,打造队伍,提升内涵。 (2)加强校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建设。学校品德学科教研组是品德学科老师成长的摇篮,是提升全市品德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在前几年提倡成立教研组的基础上,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强落实,做好过程性指导和期末检查工作。 (3)组织开展一课三磨活动。组织集团内各学校一课三磨活动,主要以青年老师为主。 (4)组织青年老师参加省市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一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二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三是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老师新教材培训活动。 3.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队伍建设 本学期要以提升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科进展共同体建设。乐观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沟通,为青年老师提供学习、沟通、展现的机会,发挥同伴合作,资源共享的作用,促进青年老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老师队伍,努力实现“骨干带整体”的愿望。 (1)平台的准时沟通 (2)举办好学科进展共同体教学成果展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