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pdf
-
资源ID:91976068
资源大小:7.92M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pdf
2021年4月高 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鲜(课程代码00037)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 0小 题,每小题1分,共3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艺术基础是()A.古罗马悲剧 B.古希腊悲剧2.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现为()A.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演变C.能够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C.古罗马史诗 D.古希腊史诗B.与人们的审美理想无关D.内涵是固定不变的3.认为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美学家是()A.康德 B.歌德 C.马克思 D.恩格斯4.在中国古代,黄色与王权相联系,说明色彩的审美意义具有()A.形象性 B.具象性 C.物质性 D.象征性5.认为审美对象是 灿烂的感性”的美学家是()A.休谟 B.哈奇生 C杜夫海纳 D.狄尔泰6.审美需要是()A.人所独有的生命需要C.人所独有的生理需要B.一切生物共有的生命需要D.一切生物共有的高级需要7.审美趣味的特点是()A.无可争辩 B.具有好坏之分 C.没有明显的个性色彩 D.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8.主体进行审美判断的总的原则和尺度是()A.审美理想 B.审美需要 C.审美趣味 D.审美态度第1页 共5 1页9.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美和美的规律 B.艺术C.审美活动D.审美经验1 0.书 不 尽 言,言不尽意 出自()A.周易 B.离骚C.淮南子D.乐记1 1.艺术接受过程的第一阶段是()A评 B.品C.观D.悟1 2.布瓦洛主张戏剧必须严格遵循()A.同一律 B.三一律C.矛盾律D.排中律1 3.介于审美和实用之间的艺术形态是()A.建筑 B.雕塑C.绘画D.音乐1 4.尼采认为,悲剧产生于古希腊的()A.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C.建筑和雕刻B.宗教精神和理性精神D.戏剧和音乐1 5.以讽刺和幽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审美形态是()A.悲剧 B.荒诞 C.崇高 D.喜剧1 6.下列诗句中,体现了优美这一审美形态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C.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 D.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1 7.康德把崇高划分为()A.伦理学的崇高和心理学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B.悲剧的崇高和喜剧的崇高D.社会的崇高和自然的崇高1 8.交感思考出现于审美经验的()A.呈现阶段 B.构成阶段C.评价阶段 D.回味阶段1 9.艺术欣赏能够帮助主体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表明审美经验具有()A直观性 B.非功利性 C.情感性 D.超越性2 0 .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A.象征 B.形象C.感性显现D.理性底蕴第2页 共5 1页2 1.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价值具有()A.同一性 B.差异性C.对立性 D.因果性2 2.提出 美育即情育 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王国维 B.胡适C.宗白华 D.朱光潜2 3.梁启超认为,美育是一种()A.道德教育 B.人格教育C.艺术教育 D.趣味教育2 4.对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理解正确的是()A.阴阳相得 B.道法自然C.习与性成 D.过犹不及2 5.认为灵感来自神灵凭附的美学家是()A.泰勒斯 B彳惠谟克利特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2 6.格式塔理论研究美学的角度是()A.伦理学 B.心理学C.艺术学 D.哲学2 7.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是()A.艺术家 B.艺术品C.批评家 D.艺术意象2 8.黑格尔把艺术分为()A.象征型古典型写实型C.象征型具象型浪漫型B.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D.象征型古典型抽象型2 9.下列观点中,出自陆机 文赋 的是(A.发愤著书 B.文以载道)C.诗缘情而绮靡 D.知人论世3 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席勒美育理论的是(A.从哲学高度解释了美育的独特目的C.回答了完善人性的方式)B.揭示了美育的价值是完善人性D.认为美育就是人格教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 题,每小题2分,共1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3 1.倡导 内在感官说 的美学家有()A.休谟 B.哈奇生 C.夏夫兹博里 D.博克 E.洛克第3页 共5 1页3 2.美育所培养的审美的人需要具备(A.敏锐的审美能力D.完善的心理结构B.良好的审美趣味E.丰富的个性魅力C.健康的人生态度3 3.以下学说中,属于审美发生理论的有()A.生物本能说 B.性欲升华说 C.劳动说 D.符号说 E.移情说3 4.对贺拉斯“寓教于乐 原则理解正确的有()A.德育与智育相统一 B.美育与智育相统一 C.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相统一D.美育与德育相统一 E.直接教育人3 5.悲剧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有()A.个体性 B.社会性 C.和谐性 D.超越性 E.肯定性与否定性的结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 题,每小题6分,共3 6分.3 6.简述布洛的审美距离说。3 7.简述美学的学科属性。3 8.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3 9.简述柏拉图的美育思想。4 0.简述卢卡契关于原始巫术与模仿艺术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4 1.简述审美惊异产生的条件。第4页 共5 1页四、论述题:本题10分.42.试论审美形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五、分析说明题:本题14分。43.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第5页 共5 1页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符(课程代码0003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 B铅 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 0小 题,每小题1分,共3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中国古代诗人常常以香草喻君子,这属于美学理论中的()A.畅神说 B.比德说2.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属于()A.自然主义 B.科学主义3.下列美学家中不属于经验主义者的是(A.夏夫兹博里 B.荷加斯4.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A.悲剧 B.喜剧)5.黑格尔在悲剧研究中引入了()A.理性思维 B.辩证思维6.朗吉弩斯认为()A.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C.崇高令人感到愉悦D.崇高令人感到敬畏7.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A.紧张和期待突然消失于虚无C.对比较坏的人的摹仿8.判断力批判 的作者是()A.笛卡尔 B.歌德C.模仿说D.再现说C.解释学D.存在学)C.哈奇生D.奥古斯丁C.滑稽D.崇高C.抽象思维D.具象思维B.崇高源于人的安全需要B.内心突然的荣耀感D.把无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C.莱辛 D.康德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6页 共5 1页A.优美是阳刚的人生境界C.优美是和谐的人生境界B.优美使人感到紧张D.优美使人感到振奋1 0.在2 0世纪我国美学研究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审美发生理论是(A.游戏说 B.生物本能说 C.巫术说)D.劳动说1 1.和而不同 违而不犯”所描述的形式规律是()A.整齐一律 B.节奏韵律 C.对称均衡D.多样统一1 2.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A.生理遗传 B.先天气质C.家庭背景D.社会条件1 3.审美理想是一种相对稳定的()A.情感结构 B.价值取向C.生存状态D.道德修养1 4.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核心内涵是()A.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C.人的审美存在B.人的最基本的精神生产方式D.人的历史存在1 5.最早提出美的本质问题的美学家是()A.黑格尔 B.马克思C.柏拉图D.鲍姆加登1 6.对于 美育是情感教育 这种观点,正确的评价是()A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B.体现了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C.对美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做出了正确解释D.对美育的内涵做出了科学理解1 7.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是()A.美育与德育相互促进C.美育等于德育1 8.美育的特点是()A.诉诸理性、潜移默化、能动性C.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B.美育与德育相互冲突D.美育与德育无关B.强制教育、诉诸感性、潜移默化D.行政命令、诉诸感性、能动性1 9.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美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B.亚里士多德C.德漠克利特D.柏拉图2 0.提出乐教的作用在于“消融渣滓”的美学家是()第7页 共5 1页A.孔子B.朱熹C.孟子D老子2 1.荣格把无意识分为()A.民族无意识与人类无意识C.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B.个人无意识与个别无意识D.集体无意识与潜意识2 2.黑格尔认为,人类最初的艺术类型是(A.象征型艺术 B.古典型艺术)C.浪漫型艺术 D.具象型艺术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意境是一种形而上的人生境界C.意境与中国人的哲学意识无关B.意境是一种形而下的人生境界D.意境一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出现了2 4.五四时期的新诗鼓励青年参与社会变革运动,这主要体现的是艺术的()A.道德教育功能 B.社会干预功能C.宗教感化功能 D.娱乐消遣功能2 5.绘画对于生宣熟宣的严格要求,注重的是艺术的()A.意境超验层 B.形式符号层C.物质实在层 D.意象世界层2 6.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所蕴含的意象属于(A.抽象 B.仿象)C.兴象 D.喻象2 7.钱钟书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 中 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这说明审美经验中的理解活动具有()A.非概念性 B.非功利性C.多义性 D.超验性2 8.审美经验中的联想活动不包括()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 D.创造联想2 9.马克思所说的 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表 明,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包括()A.感知 B.想象C.情感 D理解3 0.英加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 体现了审美经验的()A.直观性 B.超越性C.直接功利性 D.间接功利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 题,每小题2分,共1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3 1.美育根本上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对于这种观点的正确理解有()第8页 共5 1页A.把审美境界看作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B.把造就审美的人作为美育的最高目的C.把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作为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D.恢复了长期以来被遮蔽的美与人生实践的真实关系E.强调了审美活动与日常活动的不同3 2.先秦儒家认为,美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A.天人关系的和谐D.国家关系的和谐B.人际关系的和谐E.人神关系的和谐C.家国关系的和谐3 3.艺术的非核心功能有()A.审美功能 B.娱乐功能C.认识功能 D.教育功能 E.道德功能3 4.按照布洛的 审美距离说,在审美经验中作用较大的感觉方式有()A视觉B.听觉C.触觉 D.嗅觉 E.味觉3 5.关于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的正确说法有()A.审美经验与对象的实际存在无关B.审美经验与对象的实际存在有关C.审美经验的主要功能是让主体产生感官的快适D.审美经验的主要功能不是让主体产生感官的快适E.审美经验能够间接地满足主体的功利需要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 题,每小题6分,共3 6分。3 6.简要说明美学属于人文学科而不属于社会科学的原因。3 7.简述理解美育内涵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3 8.简述审美态度在审美呈现中的作用。3 9.简述丑成为审美形态的原因。第9页 共5 1页40.简述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41.简述审美形态的历史性。四、论述题:本题10分.42.试论审美对象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五、分析说明题:本题14分。43.根据下面张孝祥的词,谈谈你对 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 这一命题的理解。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第1 0页 共5 1页2020年 8 月 高 酗(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符(课程代码0003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 铅 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 题,每小题1 分,共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审美体验的深度主要取决于审美主体()A.卓越的想象能力 B.饱满的审美情感 C.丰富的人生体验D.高远的审美理想2.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必然带来审美活动的变化,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A.自律性 B.他律性 C.功利性D.物质性3.审美趣味的两重性主要是指()A.先天性与后天性 B.观念性与实践性 C.个体性与社会性D.现实性与理想性4.下面关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A.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再到美学学科的漫长历史过程B.审美意识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C.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D.审美意识奠基于美学思想5.美学学科确立的标志是鲍姆嘉通1750年出版的()A.判断力批判 B.审美教育书简 C.诗的哲学默想录D.美学6.在西方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对悲剧做出完整定义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朗吉弩斯)D.西塞罗7.巴赫金的 狂欢化”理论所讨论的审美形态主要是()A.悲剧 B.喜剧 C.荒诞D.崇高8.在 审美教育书简 中主张 崇高能产生令人惊异的激情”的美学家是()A.席勒 B.叔本华 C.尼采D.西美尔第1 1页 共5 1页9.荒诞引起的主要是()A.虚无感 B.悲剧感1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丑引起的情绪感受不是一种审美情感C.丑不是人们生存实践的表达形式1 1.审美形态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的()A.道德实践 B.精神实践1 2.博克认为,产生崇高感的本能是(A.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C.社交的本能C.滑稽感 D.厌恶感B.丑主要表现为反常、混乱等形式D.丑在美学中没有意义C.生存实践 D.宗教实践B.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D.性的本能1 3.杜夫海纳认为,要使审美对象获得现实的生命,审美主体就必须使自己()A.现实化 B.非现实化 C.理想化 D.审美化1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体现的形式美因素主要是()A.色彩 B.线条 C.形体 D.音响1 5.艺术存在于()A.从艺术创造到艺术品到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B.作者的创作活动中C.艺术作品中 D.读者的接受活动中1 6.艺术的教育功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A.宗教功能 B.认识功能 C.道德功能 D.审美功能1 7.黑格尔认为,在各种艺术类型中成就最高的是()A.象征型艺术 B.古典型艺术 C.浪漫型艺术 D.现代型艺术1 8.”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主要描述的是()A.艺术观察能力 B.艺术理解能力 C.艺术想象能力 D.艺术情感能力1 9.在各种空间艺术中,最具主观性和精神性的是()A.建筑 B.绘画(:.雕塑 D.戏剧2 0.言有尽而意无穷”说明了审美理解具有()A.直观性 B.超越性 C.多义性 D.超验性第1 2页 共5 1页21.孙悟空等神话形象的产生主要是通过(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再造性想象D.创造性想象22.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科学主义者的是(A.托马斯门罗B.叔本华)C.尼采D.伽达默尔2 3.美育的特征是()A.以刺激的方式娱乐人C.以理性的方式教育人B.以感性的方式陶冶人D.以道德的方式感化人24.提出 净化说”的古希腊美学家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 德谟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2 5.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是()A.美育就是德育C.美育与德育相互区别、相辅相成B.美育与德育无关D.美育与德育相互冲突、无法调和2 6.淮南子 中说,“动诸琴瑟,形诸音声,而能使人为之哀乐。这段话体现出的美育的特点是()A.诉诸感性 B.潜移默化 C.能动性D.无目的性27.梁启超把小说的感化作用概括为()A.熏、观、感、讽 B.熏、浸、教、乐C.熏、浸、刺、提D.兴、观、群、怨28.荣格的艺术观不同于弗洛依德,他认为艺术起源于()A.集体无意识 B.个人无意识 C.性本能D.艺术表现29.艺术意象的特征主要是()A.现实性、社会性、感性和联想性C.虚拟性、直观性、想象性和情感性B.现实性、情感性、联想性和想象性D.虚拟性、现实性、想象性和情感性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B.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没有终点C.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会随着“期待视野 的变化而变化D.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可以分为观、思、评三个阶段第 1 3 页 共 5 1 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 题,每小题2分,共1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31.对于 美育是人格教育”这 种 观 点,下列评价正确的有()A.把美和善混为一谈 B.使美育沦为德育D.忽视了美育对完善人格的作用C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E.对美育内涵做出了科学的理解32.在中国先秦时期的美育思想中,美育的途径主要包括()A.诗教B乐教C.家教D.言 教E.身教3 3.下列有关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的表述正确的有()A.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B.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原动力C.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E.审美想象是一种理性推理能力D.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对象34.用来描述优美的词主要有(A.轻盈B.淡雅C.精致D.娇小E.纤巧35.史前时期就已出现的原始艺术形式有()A.雕刻B.绘画D.舞蹈E.戏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 题,每小题6分,共3 6分.36.简述审美经验与美感之间的差异。37.简述美育的功能。3 8.简述美学史上关于审美情感的几种主要观点。39.简述普列汉诺夫关于劳动与审美之间关系的基本看法。第1 4页 共5 1页40.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41.简述美学史上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四、论述题:本题10分。42.试论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与作为戏剧艺术的悲剧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五、分析说明题:本题14分.43.鲁迅在谈到 红楼梦 时说道: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 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试结合这段话,谈谈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第15页 共51页2019年 10月高级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符(课程代码0003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 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 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时间是()A.1850 年 B.1750 年 C.1650 年 D.1550 年2.维特根斯坦认为,与美学相联系的、最重要的可能是所谓的审美反应,这实际上是强调美学研究的重点是()A.审美经验 B.审美关系 C.审美形态 D.审美现象3.对审美趣味产生制约作用的主要因素是()A.审美需要 B.审美理想 C.审美情感D.审美经验4.”兰 亭 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这说明()A.美是先于人而客观存在的 B.美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性C.美是因为人才显现出来的 D.美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5.艺术品赖以存在的媒介属于艺术品的()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6.鲁迅说: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作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 诗美 杀掉这段话说 明,在审美经验中()A.想象应受情感的制约C.情感应受想象的制约B.理智应受情感的制约D.情感应受理智的制约7.美育主要是一种 化育,即()A.说教感化 B.强制灌输 C.潜移默化D.消遣娱乐8.劳动说”主张审美起源于人类的(A.物质生产 B.石器生产)C.陶器生产D.精神生产第1 6页 共5 1页9.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错误在于()A.夸大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B.肯定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C.把美与善混 为 一 谈D.把美育混同于人格教育1 0.下列诗句体现出 崇高”特点的是()A.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B.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D.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1 1.下列著作中属于西方美育理论经典的是(A.拉奥孔B.论教育之宗旨C.审美教育书简 D.谈美书简1 2.认为最美的图形是球形和圆形的是()A.毕达哥拉斯学派 B.柏拉图学派 C.亚里士多德学派D.智者学派1 3.主张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的中国近代美学家是()A.王国维 B.鲁迅C.梁启超D.蔡元培1 4.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A.完善的感性 B.灿烂的感性C.自然的感性D.直观的感性1 5.中国古代的 比德说 总是把自然物(A.艺术化 B.科学化)C.理论化D.人格化1 6.关于审美经验,表述正确的是()A.纯粹的感性直观活动C.抽象的理性思维活动B.纯粹的理性直观活动D.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的统一1 7.审美主体在头脑中重新形成事物形象的心理功能是()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 C.再造性想象 D.创造性想象1 8.柏拉图描述审美经验的高峰状态的学说是()D.洞穴说A.迷狂说B.模仿说C.分有说1 9.艺”在 说文解字 中被解释为(A.文字 B种植)C.艺术D.舞蹈2 0.意象的基本结构是()第1 7页 共5 1页A.知与意B.意与象C.情与意D.言与象21.克罗齐主张()A.艺术是情感符号B.艺术是巫术仪式C.艺术是理念 D.艺术是直觉22.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A 形式B.内容C.质料D.结构23.陆机在 文赋 中说:若夫应感之会行 犹 响 起 ,这是指艺术创作中的(),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A.表达B.灵感C.动机D.叙事24.认为“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的美学家是()A.鲍姆嘉通B维柯C.克罗齐D.温克尔曼2 5.认为艺术是“对理念的模仿”的古希腊美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B芝诺C.柏拉图D.恩培多克勒26.”如 清 风,如 云,如 霞,如 烟,如幽林曲润”所描述的审美形态是()A.自然美 B.社会美 C.优美 D.崇高27.强调 天才 的艺术观是()A.表现说 B.形式说 C.模仿说 D.游戏说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审美形态既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逻辑分类的形式B.审美形态的形成与社会文化无关C.审美形态首先是一种理性存在形式D.审美形态与审美经验无关29.恩格斯认为悲剧冲突的实质是()A.好人遭受了不该遭受的厄运B.怜悯与恐惧C.永恒正义的冲突D.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30.荀子认为人性和文化的生成是通过()A.怡情养性 B.化性起伪 C.消融渣滓 D.美育群材第 1 8 页 共 5 1 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 题,每小题2分,共1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3 1.下列美学家中,属于自然主义的有()A.桑塔亚那 B.托马斯门罗 C.柏格森 D.克罗齐 E.叔本华3 2.下列关于艺术想象力的说法正确的有(A.能够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C.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E.是一种理性推理能力)B.能够融合与整合形象D.主要靠概念来判断3 3.正确理解美育的内涵,要遵循的原则有(A.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原则C.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B.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D.形象性原则 E.独特性原则3 4.下列关于柏拉图美育思想的正确表述有(A.美育可以陶冶心灵C.艺术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E.要重视音乐教育)B.美育应该寓教于乐D.强调宽松教育、趣味教育3 5.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有()A.色彩 B.线条 C.形体 D.音响 E比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 题,每小题6分,共3 6分.3 6.简述划分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3 7.简述艺术品的开放性。3 8.简述康德的崇高理论。3 9.简述美育的主要特点。第1 9页 共5 1页40.简述艺术的功能。41.简述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四、论述题:本题10分.42.试论想象力在审美经验的构成阶段所起的作用。五、分析说明题:本题14分。43.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论书法时指出:至若数画并布,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o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遗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与方圆,道钩绳之曲直;乍显乍骑,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结合这段话,分析审美对象多样统一”的形式规律。第2 0页 共5 1页2021年4月高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符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考点】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翳:B解 析: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乃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由此选B。他 认 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工这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2.【考点】审美形态的历史性答 案:A解 析:审美形态的历史性,首先表现为:审美形态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3.【考点】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第:C解 析:原始意识中的神秘性是人类意识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属性,它反映了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社会条件下原始人渴望认识自然、战胜自然,而实际上又不能正确地解释自然的真实的心理状况。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 然 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4.【考点】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答案:D解 析:象征性是指在不同民族中,由于传统习惯,某种色彩与某种特定内容形成较为固定的联 系,从而使色彩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如在中国古代,黄色与王权的联系,在基督教中,红色与圣餐的联系,等等。5.【考点】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登:C解 析:审美对象不只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属性,同时这些物质属性本身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价 值。诚如杜夫海纳所说:审美对象不是别的,只是灿烂的感性。6.【考点】审美需要答 案:A解 析:与人的一般需要中的其他需要相比,审美需要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审美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第2 1页 共5 1页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7.【考点】审美趣味踞:B解 析:无论审美趣味有多么明显的主观性和个性色彩,它仍然是有好坏高下之分的。在审美问题上那种所谓的 趣味无可争辩 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8.【考点】审 意 想答 案:A解 析:所谓审美理想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它实际上是主体审美判断的总的原则和尺度。9.【考点】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登:C解 析: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10.【考点】艺术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答 案:A解 析:周易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指出了符号不能完全表达出主体的意义;而在艺术接受中,主体亦不能完全理解符号,这不是简单的理解力的问题,而是符号与意义的根本矛盾。11.【考点】艺术品的鉴赏过程-前言M C解 析:艺术的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其中阶段性的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之关系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我们可以初步把这个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品、悟。12.【考点】时间艺术辞:B解 析:布瓦洛主张戏剧必须严格遵循 三一律,即要求戏剧必须做到时间,地点、事件的严格统一。13.【考点】空间艺术答 案:A解 析:建筑可以说是一种介于审美和实用之间的艺术形态。建筑被赋予一定的审美功能,正好反映了人类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这一基本规律。第2 2页 共5 1页14.【考点】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答 案:A解 析:尼采在 悲剧的诞生一 书 中,对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有关,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阿波罗代表梦境状态,代表着造型艺术的静态;酒神代表迷醉状态,代表着音乐艺术的振奋。15.【考点】喜剧的内涵与特点会:D解 析:喜剧有两种形式,一是讽刺,一是幽默。讽刺是对丑的事物的揭露和嘲笑,体现了对正义行为的肯定和信任。幽默则是一种轻度的讽刺,它常常是对人自身的缺点进行善意的讽刺,包含着对人类弱点的宽容和对人的善良本性的肯定。16.【考点】优美-前言辞:D解 析:优美一般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的形式特征,对于优美的对象,常常以清新、秀丽、柔媚、娇小、纤巧、精致、幽静、淡雅、素静、轻盈等加以描述.优美的审美形态使人产生优美感,优美感一般具有和谐、平静、松弛、舒畅的心理特征。D 项符合题干要求。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如巍巍泰山、滔滔长江等 ABC项属于崇高。17.【考点】对崇高的理论探讨稣:C解 析:虽然巨大不等于崇高,但崇高的事物却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积的大或数量的大,被康德称为 数学的崇高,一是力量的巨大和不可抗御,被康德称为 力 学 的 崇 高 ,它们是崇高的两种主要类型。18.【考点】评价阶段级:C解 析:交感思考是发生在主体之间的一种精神交流,出现于审美经验的评价阶段。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之所以也会发生交感思考,是因为审美对象的特殊存在方式实际上使它成了一种准主体。19.【考点】超越性磊:D解 析:题干表明审美经验具有超越性o 审美经验能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古往今 来,许多仁人志士正是从艺术作品当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从而确立起了远大的人生理想。20.【考点】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第 2 3 页 共 5 1 页答 案:A解 析:康德认为,崇高感不在于客体本身,而在于主体的内在心灵。也正是由于审美经验与道德实践的这种密切关系,康德才把审美判断看作认识活动与道德活动之间的中间环节,并得出了 美是道德的象征”这样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21.【考点】第五节美育的目的答 案:A解 析:美育与审美活动是一种同源共生的关系,我们为审美教育设定目的,并不是要从外部强加给审美活动,从本源上看,这种目的内在地就属于审美活动。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所追求并形成的价值根本上具有同一性。这 样,我们如何理解审美教育的目的,实质上也就成了应如何理解美的问题。22.【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答 案:A解 析:王国维认为,美 育 即 情 育 也,美育能陶冶人的性灵,丰富、发展人的情感,培养起人们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同时又能成为德育、智育的手段,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实施和发展。23.【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答案:D解 析:梁启超认为美育是一种“趣 味 教 育 ,这趣味对人的感发和影响,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强制教育。他明确提出他的美育观与欧美的美育观是不同的,西方拿趣味当手段,是教育的一种方法,借用趣味以强化教育的效果;而拿趣味当目的,才是真正的美育。24.【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答案:D解 析:孔子赞赏 关雎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他认为“过犹不及,讲究中庸之道。25.【考点】灵感修:C解 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 伊安篇借苏格拉底之口将灵感说成是一种磁性的疯狂,一种神灵的凭附,一种非理性的迷狂状态,在此状态下,诗人能不由自主地写出最美妙的诗;罗马时期的朗吉弩斯则在 论崇高 中把创作的源泉归结为神赐的神秘灵感。26.【考点】构成阶段统:B解 析:格式塔理论十分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于审美活动来说无疑是极第 2 4 页 共 5 1 页为适用的,因此格式塔理论研究美学的角度是心理学。27.【考点】艺术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踞:B解 析: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 旦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则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28.【考点】艺术形态的划分标准统:B解 析:黑格尔把艺术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o象征型艺术是人类最初的艺术形式,”在建筑里达到它的最适合的现实和最完善的应用;古典型艺术以古希腊的雕刻为代表,这也是人类艺术的最高成就;浪漫型艺术是近代的产物,它以 绘画和音乐作为它的独立的绝对的形式,诗的表现也包括在内。29.【考点】对优美的理论探讨登:C解 析:陆机在 文赋 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这就是道出了诗歌与优美的关系。A项:司马迁总结历史上许多伟人逆境著书的事迹,提出 发愤著书 说。B项:文以载道,意思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出 自 通书文辞。D项:知人论世,意思是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出 自 孟子万章下。30.【主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 副考点】第二节美育的内涵踞:D解 析:本题属于选非题.ABC项均为席勒美育理论,D项当选.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事实上是把美和善混为一谈o这种观点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西方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中国先秦的诗教与乐教,更开启了将艺术作为教育手段促成人格之美的传统。二、多选题31.【考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答案:BC解 析: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 内在的感 官 或 内 在 的 眼 睛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第六感觉。在他看来,这是五官之外的另一种感官,它可以通过直觉把握到对象的美,而不必经过思考和推理。他的学生哈奇生对这种看法又做了进一步的发挥。32.【考点】潜移默化第2 5页 共5 1页答 案:ABCDE解 析:美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 求,这就注定美育是一个长期实施和发展的活动,并且其目的体现和实现在美育的全过程中,其过程本身就是目的。33.【考点】审美发生理论的历史回顾答 案:ABC解 析:在两千多年的美学史上,关于艺术和审美发生的研究不绝如缕,曾先后出现过数十种理论学说。在本题的五个选项中,ABC当 选。生物本能说:认为审美的发生源于人的某种本能。从本能角度探索审美发生问题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o弗洛伊德认为,审美与艺术的活动,就是人的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想象的替代性满足。劳动说:认为艺术和审美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34.【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答案:CD解 析:贺拉斯寓教于乐的原则实际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的统一,同时又符合文艺的规律,要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在 他 看 来,文艺的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不应该是彼此游离、相互外在的关系,而应该水乳交融、有机统一。故选CD。35.【考点】悲剧的内涵与特点答案:BDE解 析:悲剧作为审美形态,所体现的主要特征有:悲剧审美形态是否定性与肯定性的结合,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悲剧的审美冲突具有社会 性,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悲剧的情感体验具有超越性,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三、简答题36.【考点】构成阶段答 案: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的作用在于使主体摆脱了利害关系的束缚,转而以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事物。主体只有与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才能在意识中构成对象,并对其做出具有普遍性的审美评价。37.【考点】美学是一门研究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答 案: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等有着交叉和渗透关系。38.【考点】感知第2 6页 共5 1页答 案:审美感知总是与情感活动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审美感知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审美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