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复习课案.ppt
-
资源ID:91989791
资源大小:1.90M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复习课案.ppt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上海有句老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浦东当时在上海人眼里,比起浦西的繁荣来讲简直就是荒郊野外,住在浦东的是下里巴人。而今,这句话已经被浦东的飞速发展冲刷得无影无踪。【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目标分解】1掌握交通线的发展、衰落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理解交通线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1交通线的变化引起聚落_的变化(1)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2)某种交通方式的_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2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_扩展,这些_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空间形态衰落交通干线交通干线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是影响聚落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交通线的延伸方向往往影响聚落的形态,具体分析如下:运输方式 城镇分布与发展 城镇形态以水运为主沿河、沿海集聚或伸展团块状、条带状公路、铁路运输为主沿交通轴发展条带状、星状综合运输 多方向分散发展 星状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具体总结如下图: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时间 交通方式变化嘉兴城形态的变化唐宋时期 团块状明清时期 城区河流淤塞沿环城河道向东、北两个方向伸展1909年 沪杭铁路通车 城市沿铁路延伸新中国成立初期陆路交通发展缓慢仍以沿河伸展为主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工业迅速发展,在城市外围建立了许多工厂城市向外扩张,呈松散状70年代后期公路运输迅速发展沿公路发展,呈星状1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提示:主要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2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形态有何影响?提示:聚落主要沿交通轴发展,城镇形态呈条带状或星状分布。1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各题。(1)1949 年以前株洲城市用地规模小,主要沿着_呈带状分布。(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_,_。(3)根据以上结论分析,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了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第(1)题,读图分析,株洲在解放前主要是沿湘江发展的,其主要区位因素是河流。第(2)题,现在的街区分布一方面面积规模有较大扩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城市沿河、沿铁路发展的特点。第(3)题,株洲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体现出了交通方式和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随着京广线的建成开通,城市沿河、沿京广线迅速发展,接着又随着湘黔线等干线建设,株洲街区沿铁路线发展的特点更为明显,这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同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变迁。同样的例子,还有石家庄、郑州等。答案:(1)河流(2)街区面积明显扩大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3)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随着京广线的建设,株洲临河布局变成沿河和沿京广线分布,湘黔线建成后,城区沿铁路干线发展的现象更加明显。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明显_于平原商业网点。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1)商业网点位置要求:_。小便捷的交通(2)很多商业网点以_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3)交通运输变化引起商业中心的繁荣或衰落。交通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表解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异同地区环境自然环境交通 人口商业网点密度相同点山区地势起伏大线路少、方式单一稀少 小都分布在人口稠密、交通相对方便的地区平原地势平坦线路多、方式多稠密 大2.表解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河流功能城市区位 区位优势 举例运输沿河设城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江西省赣州市河流江合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以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利上海、广州、加尔各答过河点位置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伦敦、布达佩斯、金边3为什么在广大山区现在仍存在“货郎担”、“大篷车”等流动式的商业网点?提示:因为山区面积广大,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商品流通量小,难以维持固定商业网点的存在。4所有的商业网点,都应建立在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附近吗?提示:不是,商业网点的布局有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两个原则,交通最优原则的商业网点应建立在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附近,如大型批发市场,既可以降低地租成本,又便于货物的集散。而市场最优原则的商业网点,一般布局于市中心,如零售商店,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2读下面山区商业网点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问题。(1)A、B 两图中表示山区商业网点的是_图,表示平原商业网点的是_图。(2)由图可以看出,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_(大于或小于)平原地区,原因是_。(3)山区与平原的商业网点大都设置在人口相对密集、对外联系方便的_两旁,靠近_地,有利于及时进货。(4)A、B 商业点的布局都体现了_最优原则。(5)图A 中居民点是沿_分布的,图B 中的居民点是沿_分布的。解析:本题通过学生对“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的阅读,考查商业网点布局的区位条件。从图中看出,A 图是地势起伏大的山地,B 图是地势平坦的平原。表示商店的符号A 图比B 图稀疏得多,这主要是与交通线的疏密及人口多少有关。商业活动要求交通便捷的区位,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口,所以两地区的商业网点均分布在交通线的两旁。居民点的分布可以通过读图解答。答案:(1)A B(2)小于山区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3)交通线商品生产(4)交通(5)公路、河流公路1(2011 江苏高考)图甲为我国某城市建成区示意图,图乙为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读图回答问题。图甲图乙(1)1988 年以来,该城市建成区的主要扩展方向为_、_和 _,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_。(2)M 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园区,其布局理由是_。(3)该城市拟在东南方向新建一条高速公路,试分析其原因。解析:(1)从图甲可以看出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8年到2007年的方向变化,结合图乙可以看出影响扩展的因素主要是河流与铁路。(2)重化工业大气污染与水体污染严重,M 地在河流下游,由风向玫瑰图可以看出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该地交通发达,可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3)东南部地区是城市的扩展方向之一,交通相对落后,所以新修一条高速公路。答案:(1)东北西南东南河流和铁路(2)位于河流下游;位于城市下风向;交通便利(3)位于城市发展的主要扩展方向之一;有利于加强城市与外部的联系。1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的时候,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石太、石德两条铁路又在此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了100万,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多人的小城。读下图,回答(1)(2)题。(1)石家庄得以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B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C 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 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2)上述事实说明了()A 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B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C 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D 能否成为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解析:要明确石家庄快速发展的原因,必须了解石家庄古今变化的过程,从而分析出影响该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由材料中的信息可知,铁路的修筑,是石家庄快速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至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政治因素(省会)等也对该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答案:(1)C(2)A2(2011 广州高一检测)读我国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 四点_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_;B 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_。(2)图中C、D 两处,分别设置了自来水厂和钢铁厂,请判断是否合理?C_;D_。(3)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_,判断理由是_。(4)为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污染问题,请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解析:据图可知,A 位于城市中心处,B 位于城市边缘高速公路沿线,故A 为市场最优原则,B 为交通最优原则。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结合自来水厂和钢铁厂的区位因素,可以判断C、D 两处的布置不合理,因为自来水厂要求水质清洁,而钢铁厂位于D 处会使城区遭受大气污染。铁路是长途运输线路,根据城市交通网的布局原则,应使过境线路从城市边缘通过。否则,会对城区造成交通安全和污染等问题。答案:(1)A 市场最优交通最优(2)不合理,位于河流下游水质差不合理,位于城区上风向地带,大气污染严重(3)铁路线经过城区,会造成城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4)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广种花草,绿化道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2右图是江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铺分布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1)(2)题。(1)图中杂货铺的布局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A 交通最优原则 B 市场最优原则C 经济最优原则 D 便民最优原则(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商业网点的规模大,密度小B 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山区大,与交通条件无关C 从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分析,杂货铺A 的经营规模比杂货铺B 的可能大一些D 交通线的变化对集市的兴衰没有影响解析:(1)A、B 两杂货铺均位于岔路口,交通便利,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交通最优原则。(2)该地具有乡村商业网点分布的一般特点,即规模小,密度小;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从图中箭头所指的客货流来看,A 地的流动量大于B 地,所以A 地的商业规模比B 地大;交通线的变化能够引起集市的兴衰。答案:(1)A(2)C教材P86活动1(1)略。(2)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交通发展使交通网络更加完善,通达性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出行范围不断扩大。现代商业发展对市场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商品流通速度的快慢影响着商机,商业场所的布局对交通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为了便于人流物流的集散,提高经济效益,新型商业场所对交通干线有重要的依附关系。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