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第03章-浸出药剂课件.ppt
第三章 浸出药剂(中中药药药药剂剂学学)河南大学河南大学 药学院药学院 药剂教研室药剂教研室 凌春生凌春生 2007年3月 12第第三三章章 浸浸出出药药剂剂|内容提要z第一节 概述 z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z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精制z第四节 中药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z第五节 汤剂z第六节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z第七节 糖浆剂z第八节 煎膏剂z第九节 酒剂与酊剂z第十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z第十一节 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3第第三三章章 浸浸出出药药剂剂|第一节 概述|内容提要|一、浸出药剂的含义与特点|二、药材成分与疗效|三、浸出药剂的分类 4第一节 概述|一、浸出药剂的含义与特点|1、定义:浸出药剂系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提取药材中有效部位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2、特点:|复合组分的综合疗效适应了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服用剂量小、使用方便;|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存在的主要问题z 污染细菌,甚至发霉变质。z 液体制剂体积大。z对于大多数药物,液体制剂的稳定性不如固体制剂5第一节 概述|二、药材成分与疗效z有效成分z辅助成分z无效成分z组织物质z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6第一节 概 述|三、浸出药剂的分类|按提取溶剂分类:z1、水浸出制剂:如汤剂、合剂等。z2、含醇浸出制剂:如酊剂、酒剂等。z3、含糖浸出制剂:如糖浆剂、煎膏剂等。|按制备方法分类:z无菌浸出制剂,如中药注射剂等。z其他:以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的中药新剂型、新品种如颗粒剂、片剂、气雾剂等,其制备方法详见各有关章节。7第二节 浸 提|内容提要:z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z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z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 8第二节 浸 提|浸提、分离与精制(前处理技术单元)目的:z缩小体积、减小剂量 z保证有效成分不损失、z提高疗效及稳定性。|前处理应注意:z1.根据中药复方多成分综合疗效的整体效应选择前处理方法;z2.符合生产实际,便于生产9第二节 浸 提|浸 提: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将中药材中有效成分或部位浸出的操作。|浸提目的:提取中药材中有效物质 10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浸出过程z1、浸润与渗透z2、解吸与溶解z3、产生浓度差而扩散z费克扩散定律:D:扩散系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R:摩尔气体常数 :溶质分子半径T:绝对温度 :粘度 :常数 式中,F值(粒度)需受到一定控制,D值、t值较为固定。所以:提高浸提效果最重要是保持最大的 浓度梯度dcdx.11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结论:z1、ds/dt F、dc/dx、Tz2、ds/dt z3、生产的关键是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dc/dx)。z措施:加强搅拌、更新溶剂和动态提取等。12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影响浸出的因素z1、药材的粒度z2、药材成分z3、药材浸润z4、浸提温度z5、浸提时间z6、浓度梯度z7、溶剂用量z8、溶剂 pHz9、浸提压力z10、新技术应用13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一)药材的粉碎度(F):z理论上F大,dc/dt大,但如果F太大导致其微粉学理化性质:z巨大表面能对药液成分有较大吸附性、使有效成分损失;z组织细胞破裂过分使浸出杂质多;z微粉的聚集性使流动阻力增加而难过滤。14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F 应以不同药材、不同溶剂选择适宜粒度:z溶剂为水:宜粗粒、薄片;z 溶剂为醇:宜粗粉(10-20目)z 疏松药材:粗末 z坚硬药材:粗粉(20目)z动物药材:绞碎 z粘性药材:使D减小15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二)浸提温度T:z D增大z适当提高温度 ds/dt增大z 有利于扩散浸出z 不耐热成分破坏z 挥发性成分的破坏z高温过高 浸提杂质多z 不利扩散浸出z 浸提应控制适当温度.16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三)浸提时间t:|ds与dt成正比,以扩散达到平衡的时间t即可.|太长时间会导致有效成分酶解、大量杂质溶出等.17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四)浓度差:|增大dc/dx、提高浸出效果 增加浓度差的办法:z1、搅拌 z2、更换新溶剂 z3、溶剂循环流动 z4、流动溶剂18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五)溶剂pH:z根据浸出有效成分(部位)理化性质调整浸提溶剂的pH值有利于有效成分提取。|(六)浸提压力:z使部分细胞壁破裂有利浸出 加速溶剂润湿、渗透、扩散 缩短浸提时间。19一、浸出过程与影响因素|(七)新技术的应用:|强化浸提 z提高浸提效率、提高制剂质量,浸提时间大大缩短。z超声浸提 z胶体磨浸提20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常用的浸提溶剂|选择溶剂的要求:应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z1、水(极性溶剂)z价廉易得优点;大极性、浸出范围广、选择性差;难过滤,易霉变、水解、不宜久贮,色泽差 z适用于:极性物质的浸提。21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z2、乙醇(半极性溶剂)z两亲性溶剂,利用与水的不同浓度可选择性浸提不同成分:20%:防腐 40%50%:延缓酯类、苷类水解;可沉淀部分大分子水溶性杂质,增强稳定性;50%-70%:提取生物碱、蒽醌苷类、黄酮苷类;沉淀更多水溶性杂质,增强稳定性;75%:杀菌、精制浸提物;90%以上:提取挥发油等、树胶、树脂等杂质,挥发性,易燃性,生产中注意安全保护;,价格较贵 u故以满足浸提目的的适当浓度即可。z适用于:半极性物质的浸提。22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z3、乙醚、氯仿:仅用于有效成分的提纯、精制。z4、丙酮、石油醚:动物药或药材的脱水或者脱脂剂,不宜做制剂溶剂。23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浸提辅助剂|加入浸提辅助剂目的:增加浸提成分的溶解度;提高浸提效能;增加稳定性(制剂,药液);去除或减少某些杂质。z1、酸(如硫酸、盐酸、醋酸、酒石酸、枸橼酸等)z促进生物碱浸出;z使酸性成分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z除去酸不溶性杂质;z常用浓度:0.1%1%z加酸操作注意:z(1)用量以维持浸提所需pH值即可。以免造成不良反应和成份的水解;z(2)一次性加于最初少量浸提液中,不可在全部浸提溶剂中加。24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z2、碱(如稀的氨水及碳酸氢钠溶液等)z使生物碱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z使酸性成分成盐便于水中浸出完全;z溶解内酯便于内酯成分浸出;z 防止某些甙类水解;z加碱的碱水溶液能溶解树脂酸、蛋白质而使酸性杂质增加。z常用碱:z氨水 :挥发性弱碱,成分破坏性小,宜控制用量 z碳酸钙、氢氧化钙:不溶性碱化剂 用于浸提生物碱、皂甙;z注意:z(1)不宜用NaOH z(2)一次性加于最初少量浸提液中,不可在全部浸提溶剂中加。25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z3、表面活性剂z可降低药材的表面张力,利于药材润湿及浸提。26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一)煎煮法z溶剂:水z操作方法:z常压煎煮,z加压煎煮z适用范围: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稳定的药材。z常用设备:一般提取器,多功能提取罐,球形煎煮罐。27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二)浸渍法z溶剂: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z方法类型:z冷浸渍法,z热浸渍法,z重浸渍法z适用范围:适用于粘性药物、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z常用设备:浸渍器,压榨器28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三)渗漉法z溶剂: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z方法类型:单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逆流渗漉法.z适用范围: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或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不适用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z常用设备:玻璃钢,不锈钢等渗漉筒。29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四)回流法z溶剂;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z方法类型:回流提取法,回流冷浸法。z适用范围:适用于受热不敏感药材成分的浸出。z常用设备:多能提取罐,循环回流冷浸装置(俗称索氏提取罐)。30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五)水蒸气蒸馏法z原理:道尔顿定律z方法类型:水中蒸馏,水上蒸馏,通水蒸气蒸馏z适用范围: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又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z常用设备:多能提取罐,挥发油提取罐。31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六)超临界流体提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CFE)z指利用超临界流体处于临界温度(Tc)与临界压力(Pc)以上的流体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方法。z优点:z速度快,效率高;z适于热敏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工艺简单,适于提取亲脂性,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32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伴仿生提取法(semi-doinic extraction method,简称:SBE)z是模仿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的转运过程,采用选定pH的酸性水或碱性水依次连续提取“活性提取物”的一种新提取方法。z特点:z符合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特点。z体现了单体成分与活性混合成分的统一;z是中医治病特点与口服给药特点的统一。33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超声波提取法z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机械作用、热效应等增大溶质扩散、传质及溶剂的穿透力,一种高效率的方法。z特点:省时、节能、提取效率高。34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精制|内容提要:z 沉降分离法z一、分离 离心分离法 z 滤过分离法z 水提醇沉法z吸附澄清法z二、精制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z膜分离法z 其他35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 分离与精制|一、常用分离方法与设备|沉降分离法z适于物含量高的水提液的分离。|离心分离法z1、分类(按分离因数a分类)z常速离心机(a3000)z适用范围:粒子大的混悬液的分离及物料的脱水。z高速离心机(3000 a 50000)z适用范围:粒子细小、黏度大滤液及乳浊液的分离。z超高速离心(a50000)z适用范围:可用于微生物学、抗生素发酵液、动物生化制品等的固-液分离。z按离心机操作性质分类(略)z总之,可用于中药提取液的精制,液体制剂的澄清及超滤前的预处理等。36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 分离与精制|离心分离法z2、常用离心机z三足式离心机z上悬式离心机z卧式离心机z管式超速离心机z碟式离心机z真空冷冻离心机z离心沉淀机37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 分离与精制|滤过分离法|1.滤过机理:z表面滤过(过筛作用)z深层滤过z“架桥”现象|2.影响滤过速度的因素:z液体的流动遵守Poiseuille公式:z 或z式中:V滤液的体积,P滤渣层两侧的压力差,t滤过时间,r滤渣层毛细管的半径,l滤渣层毛细管的长度,料液的黏度,v/t滤过速度.38滤过分离法|影响滤过速度的因素:z滤渣层两侧的压力差(P)zP越大,滤速越快。z滤器的面积(r2)z在滤过初期:v/t r2z滤材与滤饼毛细管半径 rzv/t r,可压性滤渣加助滤剂以减少滤饼的压力。z毛细管的长度Lzv/t 1/L,料液预处理减少滤渣层的厚度,Lz料液粘度zv/t 1/,v/t,保温39 滤过分离法|3.滤过方法与设备z常压滤过法:z设备:常用玻璃漏斗,搪瓷漏斗,金属夹保温漏斗。z适用范围:一般适于少量药液的滤过。z减压滤过法:z设备:常用布氏漏斗,砂滤棒.垂熔玻璃滤器。z适用范围:常用于注射剂,口服液,滴眼液的精滤。z加压滤过法:z设备:常用板框压滤机.z适用范围:适于粘度较低,含渣较少的液体。40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 分离与精制|内容提要:|二、常用精制方法z水提醇沉法z吸附澄清法z大孔吸附树脂吸附z膜分离法z其他41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 分离与精制|二、常用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法(水醇法)|操作工艺:提取液 浓缩液(1:1-2)冷藏 精制液|操作注意事项:z药液浓缩适当z冷却后加乙醇z醇沉浓度z加乙醇应慢加快搅z密闭冷藏z洗涤沉淀浓缩添加乙醇滤过42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 分离与精制|吸附澄清法z吸附澄清法:是指提取浓缩液加入絮凝剂使高分子杂质絮凝沉降被除去。z常用的絮凝剂:壳聚糖、明胶、琼脂、蛋清、硫酸铝、101果汁澄清剂、ZTC天然澄清剂等。z适用范围:用于除去药液中粒子较大的及有沉淀趋势的悬浮颗粒。43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 分离与精制|大孔吸附树脂吸附z系指将经处理的中药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使成分被吸附后,先以水或低浓度的乙醇洗脱盐、小分子糖等杂质,再以适宜浓度乙醇洗脱有效成分。z特点:大孔吸附树脂其比表面积大及孔隙多,具有选择性好、解吸容易、理化性质稳定、机械强度好、可反复使用等优点。z树脂类型:按极性强弱可分为:非极性(芳香族吸附剂)、中等极性(脂肪族吸附剂)、极性和强极性吸附剂(含硫氮、酰胺等)四类;不同品种规格的大孔吸附树脂具有不同的极性,可选择性的吸附不同成分。44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 分离与精制|膜分离法z系指以细微孔径的薄膜为滤过介质,使药液中成分得以分离而精制。z方法;微孔滤过法、超滤法、反渗透法等。z特点:操作简单、无污染、易管道化、自动化。|其他:z醇提水沉法、盐析法、酸碱法、超分子包合技术等。45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内容提要z一、浓缩及干燥的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z二、浓缩及干燥的方法与设备z三、浓缩及干燥操作的注意事项46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浓缩|一、浓缩的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浓缩的基本原理|不断地加热以使溶剂气化和不断地排除所产生的蒸汽。|影响浓缩的因素|1.传热温度差|2.总传热系数47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二、浓缩的方法与设备z常压浓缩z减压浓缩z薄膜浓缩z多效浓缩48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常压浓缩:z特点:耗时较长,成分易破坏。z设备:倾倒式夹层锅|减压浓缩z特点:压力降低能防止或减少热敏性物质的分解增大传热温度差,提高效率不断排除溶剂蒸汽沸点降低密闭容器可回收乙醇等溶剂z设备:减压蒸馏器、真空浓缩罐、管式蒸发器。49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薄膜浓缩z特点:浓缩速度快,受热时间短成分不易被破坏能连续操作能回收溶剂z设备:升膜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刮板式薄膜蒸发器、离心式薄膜蒸发器。50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多效浓缩z特点:节省能源,提高蒸发效率。z根据药液加入方式的不同,三效蒸发分为四种流程:z顺流加料法z逆流加料法z平流加料法z错流加料法51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三、浓缩操作的注意事项z多效浓缩应注意的事项:z真空度不宜过大或过小。z浓缩至一定程度时,料液极易产生泡沫,出现跑料。z若一效加热器蒸汽压力明显升高,应打开加热器清除垢层。52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干燥z一、干燥的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z干燥的基本原理z1.物料中水分的性质结合水非结合水平衡水分自由水分53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2.干燥速度(P139)干燥速率曲线54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影响干燥的因素z1、物料的性质z2、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与流速z3、干燥速度与干燥方法z4、压力|加快干燥方法:z提高空气温度z减小湿度、减小压力z加大热空气流速z加大蒸发表面55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二、干燥的方法与设备|常压干燥|减压干燥|流化干燥|冷冻干燥|红外干燥|微波干燥56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常压干燥z1.烘干干燥:特点:方法简单易行,但干燥时间长,易引起某些成分破坏,且干燥品板结较难粉碎。适用范围: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设备:烘箱、烘房z2.鼓式干燥:特点:蒸发面大,速度快,成份不易被破坏,干燥品呈薄片状,易粉碎。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浸膏的干燥和膜剂的制备。设备:单(双)鼓式薄摸干燥器z3.带式干燥(略)57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减压干燥|特点z温度低,速度快z减少了物料与空气的接触,避免污染或氧化变质z产品呈松脆海绵状,易于粉碎。|适用范围:适于稠膏及热敏性或高温下易氧化物料的干燥。|设备:减压干燥器。58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流化干燥z1.沸腾干燥:z特点:热利用率较高,干燥速度快,产品质量好。z适用范围:适于湿颗粒物料的干燥.z设备:负压卧式沸腾干燥器。z2.喷雾干燥z特点:产品质量好,为疏松的细粉,溶解性能好。z适用范围:适于热敏性物料。z设备:压力式喷雾干燥器,气流式喷雾干燥器,离心式喷雾干燥器。59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冷冻干燥z原理:z特点:干品多疏松,易于溶解。含水量低,有利于长期保存。z适用范围:适于热敏性物品的干燥。z设备:冷冻干燥机水的三相点相图60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红外干燥z特点:速度快,效率高,成品质量好,但耗电大。z适用范围:适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尤适于中药固体粉末,湿颗粒及水丸等薄料层,多孔性物料的干燥。z设备:振动式远红外干燥机 隧道式红外线烘箱61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微波干燥z特点:z干燥时间短,对药物成分破坏少,有杀虫及灭菌作用。z应注意微波的泄露与防护。z适用范围:适于饮片,散剂,水丸,蜜丸等干燥。z设备:隧道式微波干燥器62第四节 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三、干燥操作的注意事项z应根据被干燥物料数量,含水量,耐热性,剂型制备等,选用适宜的干燥方法及设备。z1、箱式干燥物料堆放不可过厚过密。z2、减压干燥应控制好加热蒸汽压力、真空度及装盘量,避免起泡溢盘。z3、喷雾干燥应控制好药液的相对密度、进液速度、进风温度、出风温度,以防粘壁。63第五节 汤 剂|内容提要z一、汤剂的含义与特点z二、汤剂的制备z三、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z四、汤剂典型品种举例64第五节 汤剂|一、汤剂的含义与特点|概念z 汤剂:指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z 以药材粗颗粒入药者,称为“煮散”。z 以沸水浸泡药物不定时饮用者,称为“饮”。|特点z1、组方灵活,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要。z2、制法简单,溶剂低廉。z3、奏效迅速。z4、味苦、服用体积大,久置易发霉,携带不便。z汤剂主要供内服。65第五节 汤剂|二、汤剂的制备|煎煮法:|药材 浸泡 煎煮|滤渣 煎煮 收集合并滤液。加水加热滤过收集滤液加水滤过66第五节 汤剂|三、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1、药材品种:最好选用地道药材。|2、饮片炮制:|3、药材粒度:大小适宜。|4、煎药器具:使用惰性器具。|5、煎药火候:沸前“武火”,沸后“文火”。|6、煎煮用水:药材量的58倍。|7、煎煮茨数:23次|8、煎煮时间:1040分钟,视药性而 定。67第五节 汤 剂 三、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9、特殊药料的处理:P154z先煮:z后下:z包煎:z烊化:z另煎:z冲服:z榨汁:68|四、汤剂典型品种举例69第六节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剂|一、定义与特点:|定义:z 合剂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药剂。z 单剂量包装者称“口服液”。|特点:z合剂:浓度高,体积小,便于服用、携带和贮藏。但合剂的组方没有汤剂灵活。z口服液:具有服用剂量小,吸收快,质量相对稳定,服用方便,适应于工业生产等特点.70第六节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剂|二、合剂与口服液的制备z合剂的制备:z浸提 纯化 浓缩 分装 灭菌。z口服液的制备:z提取 精制 配液 灌装 灭菌。z合剂和口服液剂型应该加入适当的防腐剂、和矫味剂。71第七节 糖浆剂|内容提要z一、糖浆剂的含义与特点z二、糖浆剂的分类z三、糖浆剂的制备z四、糖浆剂的质量要求72第七节 糖浆剂|一、糖浆剂的含义与特点|定义:糖浆剂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z除另有规定外,中药糖浆剂含蔗糖量不低于60%(g/ml)|特点: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改善口感。|二、糖浆剂的分类|矫味糖浆:z 1、单糖浆:为蔗糖的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l)或64.74%(g/g).z 2、芳香糖浆:用于矫味。|药用糖浆73第七节 糖浆剂|三、糖浆剂的制备z热溶法:适用于单糖浆及对热稳定的药物汤浆的制备。注:本法溶解速度快,加热可灭菌,成品易保存。但成品色泽易变深。z 冷容法:适用于有活性成分的不宜加热的糖浆的制备。z 混合法:指药物与单糖浆直接混合制成。74第七节 糖浆剂|四、质量要求z糖浆剂应为半透明的 黏稠澄清液体,贮存期间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与60。75第八节 煎膏剂|一、煎膏剂的含义与特点z定义:煎膏剂系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的浸出制剂。一般将加糖的称为糖膏,将蜂蜜的成为蜜膏。z特点:具有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优点。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二、煎膏剂的制备z 药材煎煮 浓缩 收膏 分装z 炼糖(炼蜜)76第八节 煎膏剂z炼糖(炼蜜)目的:在于去除杂质,杀灭微生物,减少水分,防止“返砂”。z制法:煎煮、浓缩、收膏、分装浓缩:将越加热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或者趁热将浓缩液低于桑皮纸上,以液滴的周围无渗出水即可,即得清膏。收膏:取清膏,加入规定量的炼糖或者炼蜜,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加入量不超过清膏量的倍。77第八节 煎膏剂|三、煎膏剂的质量要求z煎膏剂外观应质地细腻,稠度适宜,有光泽,无浮沫,异味器相对密度、不溶物、以及卫生学检查应符合药典标准。78第九节 酒剂与酊剂|一 定义z酒剂又名药酒:系用蒸馏酒浸提药材而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一般多内服,可加入糖或者蜂蜜矫味和着色。适用于治疗一些风寒湿痹、祛风活血、散瘀止痛的方剂。z酊剂:系指药材用不同浓度的药用乙醇经浸提或溶解药物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酊剂的浓度:z一般药材酊剂:浓度为20(gm1)。z含毒剧药材酊剂:浓度为10%(gm1)。79第九节 酒剂与酊剂|二、酒剂与酊剂的制备|酒剂的制法|1、冷浸法|2、热浸法|3、渗漉法|4、回流热浸法|酊剂的制法|1、溶解法和稀释法|2、浸渍法|3、渗漉法80第九节 酒剂与酊剂|三、酒剂与酊剂的质量要求z酒剂的质量要求:z质量应符合要求,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z酊剂的质量要求:z质量应符合要求,在贮存期间不允许有沉淀。z注意:请总结酒剂与酊剂的区别。81 第十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内容提要|一、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含义与特点|二、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制备|三、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82 第十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一、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含义与特点z流浸膏剂或浸膏剂: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媒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并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浸出制剂。蒸去部分溶剂呈液状者为流浸膏剂。流浸膏剂至少含以上的乙醇,如果是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其产品中应该加入的乙醇作防腐剂。z蒸去全部溶剂呈粉状或膏状者为浸膏剂。z除另有规定外:z流浸膏剂每1m1相当于原药材1g。z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83 第十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二、制备方法z流浸膏剂的制法大多用渗漉法,还可用稀释法。z浸膏剂的制法常用渗漉法和煎煮法。|三、质量要求(略)84第十一节 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一、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P180|二、浸出药剂的质量检查85|完z2007.3谢谢大家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