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与评课的视角.ppt
听课与评课的视角听课与评课的视角彭彭 林林视角一:数学教育观念层面视角一:数学教育观念层面 无论是一个教学设计或是一个教学实施,其无论是一个教学设计或是一个教学实施,其中必然有一种特定的数学教育观念作为支撑中必然有一种特定的数学教育观念作为支撑数学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层是数学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层是数学观,另一层是教育观数学观,另一层是教育观,两者整合而成数学两者整合而成数学教育观教育观.作为听课者、评课者来说作为听课者、评课者来说,首先要思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应当对这节课做教育观念上的剖考的问题是应当对这节课做教育观念上的剖析析.联系实际和数学应用联系实际和数学应用 数学的有用性是否仅仅体现在能解决实数学的有用性是否仅仅体现在能解决实际问题上呢际问题上呢?同一数学知识同一数学知识,其价值的定位与审视价其价值的定位与审视价值的视角密切相关值的视角密切相关,数学的价值取向是丰数学的价值取向是丰富多彩的富多彩的,只有持全面的、科学的价值观只有持全面的、科学的价值观,才能正确地认识数学的有用性才能正确地认识数学的有用性.数学是量的科学数学是量的科学,数学是一种方法数学是一种方法,数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是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数学是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 的科学的科学.数学是无限的科学数学是无限的科学,数学是对结构的分析数学是对结构的分析:结结 构可能构可能是数系的、代数的、经济的、语言的或生物系统的是数系的、代数的、经济的、语言的或生物系统的.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数学是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概括数学是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形式化的模式而形成的形式化的模式,或由数学家或由数学家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的、具有一定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的、具有一定结构的模型结构的模型(即公理系统即公理系统).数学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数学的价值究竟是什么?首先首先,数学既来源于自然数学既来源于自然,用于解释自然现象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同时同时,数学又不是被动地依赖于自然数学又不是被动地依赖于自然,而是认而是认识自然的工具识自然的工具.其次其次,数学是培养理性精神的载体数学是培养理性精神的载体.再次再次,数学的文化价值也同样是值得重视的数学的文化价值也同样是值得重视的.联系实际联系实际,加强应用加强应用,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问题:一是是否与当前的数学学习内容有一是是否与当前的数学学习内容有直接联系直接联系,可以成为理解当前学习内容的可以成为理解当前学习内容的基础基础;二是是否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协调二是是否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协调.案例案例1 案例案例2 案例案例3让数学教学闪耀理性的光芒让数学教学闪耀理性的光芒 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一是“只讲结论只讲结论,不讲缘由不讲缘由”;二是二是“只讲推理只讲推理,不讲道理不讲道理”;三是不能站在系统的、结构的高度三是不能站在系统的、结构的高度,揭示知识的内在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性联系和发展的必然性,往往把知识讲往往把知识讲“死死”,而不是而不是讲讲“活活”;四是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四是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分析讲解不深、不透分析讲解不深、不透.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揭示数学知识产生的自然性与合理性揭示数学知识产生的自然性与合理性;既讲推理和结论既讲推理和结论,更讲道理和缘由更讲道理和缘由;要基于感性要基于感性,发展理性发展理性;加强数学问题的发现教学加强数学问题的发现教学.这节课是以什么数学观为基础设计这节课是以什么数学观为基础设计?就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而言就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而言,应当体现怎样的数应当体现怎样的数学观学观?而实际体现的情况如何而实际体现的情况如何?这节课的实施中是否体现了学生这节课的实施中是否体现了学生“学学”的主的主体性和教师体性和教师“教教”的主体性的主体性?这节课是否注重了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这节课是否注重了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对一节课的评析对一节课的评析,评课者应当思考如下一些问题评课者应当思考如下一些问题:视角二视角二:数学教学目标层面数学教学目标层面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质量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质量规格规格,其地位相当重要其地位相当重要.教学目标应当全面、合理教学目标应当全面、合理,要体现个性差异要体现个性差异.另外另外,既然是一种既然是一种“质量标准质量标准”,那么教学目那么教学目标必须是可观测的标必须是可观测的.教学目标的层级分类教学目标的层级分类 第一层级第一层级,主成分以记忆因素为主要标志主成分以记忆因素为主要标志,培养的是培养的是以记忆为主的基本能力以记忆为主的基本能力,目标测试应当看基本事实、目标测试应当看基本事实、方法的记忆水平方法的记忆水平,标准是标准是:获得的知识量以及掌握的获得的知识量以及掌握的准确性准确性.第二层级第二层级,主成分以理解因素为主要标志主成分以理解因素为主要标志,培养的是培养的是以理解为主的基本能力以理解为主的基本能力,目标测试看能否对解决常规目标测试看能否对解决常规性、通用性问题性、通用性问题,包括能否满意地解决综合性问题包括能否满意地解决综合性问题.这里这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理解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理解,是对知识的实质性领是对知识的实质性领会以及经过自己的检验因而具有广泛迁移性的领会会以及经过自己的检验因而具有广泛迁移性的领会.标准是标准是:运用知识的水平运用知识的水平,如正确性、灵活性、敏捷如正确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等性、深刻性等.第三层级第三层级,主成分以探究因素为主要标志主成分以探究因素为主要标志,培培养的是以评判为主的基本能力养的是以评判为主的基本能力,目标测试看能目标测试看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即检验过程的即检验过程的正确性、合理性及其优劣正确性、合理性及其优劣.标准是思维的深刻标准是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全面性、独创性性、批判性、全面性、独创性.数学教学目标应当反映数学学科特点数学教学目标应当反映数学学科特点.为了使为了使目标更加具体、实用目标更加具体、实用,应当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应当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陈述教学目标容陈述教学目标,阐述清楚经过教学阐述清楚经过教学,学生将学生将会有哪些变化会有哪些变化,会做哪些以前不会做的事会做哪些以前不会做的事,以以使目标成为有效教学的依据使目标成为有效教学的依据,防止教学中的防止教学中的“见木不见林见木不见林”,同时为检查学习效果提供依据同时为检查学习效果提供依据.数学教学科学化数学教学科学化,从制定教学目标上看从制定教学目标上看,一要全面一要全面,二二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学生数学这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学习规律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需要有对细节的不断需要有对细节的不断追求追求.当前当前,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高大全高大全”,一堂数学课所承载的目标太重一堂数学课所承载的目标太重.有的甚至是目标有的甚至是目标“远远大大”、空洞、空洞,形同虚设形同虚设.对一节课的评析对一节课的评析,评课者应当思考如下问评课者应当思考如下问题题:这节课是否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这节课是否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层次性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层次性?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视角三视角三:数学教学内容组织层面数学教学内容组织层面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组织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包括知识点如何包括知识点如何展开、例题的选取和搭配、习题质和量的确展开、例题的选取和搭配、习题质和量的确定等定等,都对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都对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对一节课进行评析的重要内容就是应当对这对一节课进行评析的重要内容就是应当对这节课教学内容组织的合理性进行考查节课教学内容组织的合理性进行考查.概念教学的内容组织概念教学的内容组织命题教学的内容组织命题教学的内容组织解题教学的内容组织解题教学的内容组织概念教学的内容组织概念教学的内容组织 一般说来一般说来,概念教学可分为概念引入、概念理解和概念教学可分为概念引入、概念理解和概念应用三个阶段概念应用三个阶段,相应地相应地,教学内容的组织就应考教学内容的组织就应考虑虑:以什么方式引入概念以什么方式引入概念?怎样组织内容才有利于学怎样组织内容才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生对概念的理解?应当选择哪些例题和习题来达到概应当选择哪些例题和习题来达到概念有效应用的目的念有效应用的目的?概念形成概念形成:人们对同类事物中若干不同的例子进行感知、分析、人们对同类事物中若干不同的例子进行感知、分析、比较和抽象比较和抽象,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获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获得概念的方式得概念的方式.概念同化概念同化: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以定义的方式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提出概念直接提出概念,并揭示其本质属性并揭示其本质属性,由学生主动地建立与原有由学生主动地建立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的联系去学习和掌握概念的方式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的联系去学习和掌握概念的方式.以这两种获得概念的方式为依据以这两种获得概念的方式为依据,实际上就形成了两种不同实际上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引入概念的方式的引入概念的方式,可称为可称为“形成方式形成方式”和和“同化方式同化方式”.对一节概念课进行评析时对一节概念课进行评析时,评课者应当思考评课者应当思考:这节课用什么方式引入概念的这节课用什么方式引入概念的?就这节课所讲授的概就这节课所讲授的概念而言念而言,适宜采用什么方式引入概念适宜采用什么方式引入概念?这节课中是否考虑到了组织相关材料这节课中是否考虑到了组织相关材料,以激活学生以激活学生已学过的相关概念已学过的相关概念?这节课是否考虑到了如何帮助学生去形成概念体系这节课是否考虑到了如何帮助学生去形成概念体系?概念应用的材料组织是否有梯度概念应用的材料组织是否有梯度?是否能体现从知是否能体现从知觉水平的应用到思维水平应用的自然过渡觉水平的应用到思维水平应用的自然过渡?案例案例1 案例案例2对一节命题教学的课进行评析时对一节命题教学的课进行评析时,评课者应当思考评课者应当思考:这节课中所讲授的命题与哪些命题有关这节课中所讲授的命题与哪些命题有关?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数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数学抽象关系学抽象关系?这节课中命题是采用什么方式引入的这节课中命题是采用什么方式引入的?就该命题而言就该命题而言,这种引这种引入方式是否恰当入方式是否恰当?命题证明的思路是否清晰命题证明的思路是否清晰?难点是否突破难点是否突破?是否充分揭示了数是否充分揭示了数学思想学思想?该命题是否宜用多种方法证明该命题是否宜用多种方法证明?例题选得恰当吗例题选得恰当吗?习题配置恰当吗习题配置恰当吗?案例案例1 2对一节解题教学课进行评析时对一节解题教学课进行评析时,评课着应当思考评课着应当思考:这节课中组织的题目是否表现出了一种明确的教学这节课中组织的题目是否表现出了一种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效果如何效果如何?例题与习题的组织是否体现了启发性例题与习题的组织是否体现了启发性?例题与习题的组织是否可以在解题方法或问题的变例题与习题的组织是否可以在解题方法或问题的变通方面做更深入的挖掘通方面做更深入的挖掘?这节课中是否可以增加开放性问题这节课中是否可以增加开放性问题?应该增加什么具应该增加什么具体的开放性题目体的开放性题目?这节课应该突出什么数学思想方法这节课应该突出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实际效果如何实际效果如何?案例案例视角四视角四:数学教学过程层面数学教学过程层面 对一节课的评析主要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对一节课的评析主要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合理程度做出分析施等方面的合理程度做出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效果 课堂管理情况课堂管理情况 教学的艺术教学的艺术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考虑的因素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考虑的因素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的外显性标志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的外显性标志教学中应当克服教学方法单一化的倾向教学中应当克服教学方法单一化的倾向对一节课的评析对一节课的评析,评课者应当思考评课者应当思考:这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教学目标和这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教学目标和谐谐?是否与教学内容匹配是否与教学内容匹配?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方法是否做出了相教学方法是否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应的调整?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活动情况如何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活动情况如何?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效果如何?课堂管理情况课堂管理情况教师是否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作了恰当管理教师是否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作了恰当管理?课堂上的人际关系、心理气氛情况如何课堂上的人际关系、心理气氛情况如何?教学各阶段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各阶段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恰当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恰当?教学艺术教学艺术 该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该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创新之处表现在哪些方创新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面?教师的课堂调控方面做得如何教师的课堂调控方面做得如何?有哪些长处和不足有哪些长处和不足?教师的语言艺术表现如何教师的语言艺术表现如何?有哪些长处和哪些不足有哪些长处和哪些不足?教师是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是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最适合这种风格最适合哪种类型学生学习哪种类型学生学习?课堂提问采用了哪些方式课堂提问采用了哪些方式?提问的效果如何提问的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