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总结梳理.pdf
-
资源ID:92034165
资源大小:341.6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总结梳理.pdf
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一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 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远地)臣之壮也(壮,壮年人)今老矣(老,老年人)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二 一、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4、将焉取之(焉:哪里)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 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2、共其乏困(共:供)3、秦伯说(说:悦)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三、一词多义 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是寡人之过也(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四、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五、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六、特殊句式 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3、晋军函陵(省略句)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七、重点句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译:这是我的过错啊。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译: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3、焉用亡郑以陪邻?译: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使邻国增加土地呢?4、邻之厚,君之薄也。译: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 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互相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是没有什么损害的。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译: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三 一.一词多义 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 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敢以烦执事(介词,拿)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其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二.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秦伯说(同悦)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三.词类活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四.古今异义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五.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点 3 一、一词多义 “之”1、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2、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3、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4、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2、敢以烦执事(介词,拿)3、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4、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5、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焉”1、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3、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4、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其”1、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2、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3、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秦伯说(同“悦”)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3、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5、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7、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四、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