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品教案.pdf
-
资源ID:92039358
资源大小:375.6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品教案.pdf
1 年级 高一 时间 中心发言人 二次备课 学科 历史 4 课时 课题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 材 地 位和作用: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3、理解: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国家制度、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通过情境做选择题。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观察 1977 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懂得提取有效信息 2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学生懂得分析历史要从表象看到本质,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学生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参与讨论,锻炼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到人类文明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进步的,努力吸收其它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教 材 重 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自主整理资料、阅读教材、合作研究问题,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与交流。按照师生互动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情 我校高一学生只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历史知识不广,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对于该课内容,主要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一些简单的分析上,学生的分析、归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 回忆上节课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提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 预习教材 (教师预设问题)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阶段的理论、特点、实质是什么?第二阶段点措施是什么?2、.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内容、作用、评价是什么?3、第三产业的含义是什么?兴起原因是什么?作用如何?4、“新经济”的含义、动力、特征各是什么?5、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6、20 世纪 70 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调整?直接 2 原因是什么?结果呢?7、思考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8、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第一阶段(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70 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30 年代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以上两点成为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战后的 20 多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在战后普遍出现,是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产物,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而产生的。1936 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说明资本主义通常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他主张由国家实行旨在刺激总需求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达到充分就业,缓解经济危机。凯恩斯的理论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在 6070 年代以前,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70 年代以后,西方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的原有理论难以进行解释和提出相应政策,并受到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等的严重抨击。(1)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第二阶段,20 世纪 70 年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1)特点:“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其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等。(2)措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说明凯恩斯主义受到了挑战)(3)结果:实行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二、建立“福利国家”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建立“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实质是什么?(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2)实质:把国家看作是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国家干预财富分配)(3)内容:涉及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和教育等各个方面。(4)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5)评价: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弊:财政开支过大,政府负担过重;带来社会道德危机(培养懒汉);贫富差距仍然存在;穷人的心理仍不平衡。第二课时 二次备课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3 1、第三产业的兴起(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2)兴起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3)作用: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2、“新经济”的出现“新经济”最早起源于美国,首先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及时应用,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美国自 1991 年 4 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 4,经济已持续增长了 120 多个月。商业周刊1996 年底的一篇文章这种经济现象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一词就来源于此。新经济出现的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1)含义: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新”是不同于传统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巨大贡献。“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的实质: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经济”影响: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2)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发展(3)特征: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第三产业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将继续提高;新经济源于美国,但新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着全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它不可能只属于美国,在亚洲和欧洲已经看到了“新经济”的模式。师生交流 探究点拨【问题探究 1】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提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国家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70 年代初又出现了“滞胀”现象,那么应当如何解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滞胀”现象呢?【问题探究 2】20 世纪 70 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调整?直接原因是什么?结果呢?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直接原因:“滞胀”;4 结果:混合经济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实质:第一,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第二,“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问题探究 3】【学思之窗】:思考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解题关键:“梯子”与“安全网”的关系 答案提示:“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安全网”就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课堂 小结 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第三产业的繁荣和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第一、二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部门,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课后 反思 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在提高,在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又转向各种服务性的需求,使很多服务型劳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并实现了产业化,导致很多新兴服务业的产生,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又以其新技术改造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第三课时 二次备课 小组互动探究 出示探究目标 出示探究题目(导学案互动探究题)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互动题目 小组展示 其他小组质疑、答疑 教师点拨总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行的影响(1)积极意义: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有限性以及与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得到缓解,在一定时期内减轻经济危机,促进生产的发展。(2)消极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剧,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第四课时 二次备课 出示练习目标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解放战争等方面问题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出示练习题 导学案中学生及时运用和学业限时达标自测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小组合作讨论纠正答案 5 交流展示 质疑答疑 教师点拨总结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1)原因: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战后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凯恩斯主义的盛行罗斯福新政的启示。课后 反思 (2)启示:注意学习和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注意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