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课件汇编5篇.docx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课件汇编5篇 高血压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掌握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切入点。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状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一、特别人群高血压处理 (一)老年人:老年(65岁),降压药务必从小剂量开头,依据耐受性逐步降压,应测量用药前后坐立位血压;尤其对体质较弱者更应慎重。老年人有较多危急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状况也较多,常需多药合用。 (二)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时首选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及长效ACE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选用受体阻滞剂或ACEI;心肌梗死后病人用ACEI、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 (三)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病症少者用ACEI和受体阻滞剂;病症多的可将ACEI或ARB、受体阻滞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或与袢利尿剂合用。左心衰竭者的血压目标120/80mmHg。 (四)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伴糖尿病常需要严格掌握血压。要求将血压目标降至130/80mmHg以下,因此常以ACEI、ARB联合用钙拮抗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受体阻滞剂。要重视糖尿病的降糖和降压治疗,降压治疗削减血管疾病的净效益更好。 (五)慢性肾脏疾病:血压应严格掌握在130/80mmHg以下,尿白蛋白1g/d时血压应掌握在125/75mmHg以下,首选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重度患者须合用袢利尿剂。 (六)脑血管病后:急性脑卒中降压治疗有争议。如血压220/120mmHg的,可考虑适度降压治疗,但应缓慢降压和亲密观看病人反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非急性期)者,进展适度的降压治疗均能削减卒中的再发。降压后头晕加重者,应留意有无颈动脉狭窄问题。如双侧颈动脉严峻狭窄,则慎重或缓慢降压。 二、降压药物服用留意事项 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头,降压速度不宜多快。由于患者常为多种疾病并存,多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危急因素或靶器官损害,因此选择治疗药物也要慎之又慎,用药后要亲密观看疗效和副作用。 需要留意的是,在临床上有不少医生和患者治病心切,选择一种药物治疗几天之后,看到血压没有达标,就认为这种药物不适合,于是快速换药。其实,合理的老年患者降压治疗应当在4-8周内逐步将血压掌握到位,然后长期维持。因此使用降压药物短期内没有达标并不意味着该药对于这个患者无效,是否有效需要观看一段时间再下结论。 常用五大类的降压药物,到目前为止全部的老年人都可以选择,其中钙拮抗剂和利尿药降压效果更好,副作用少。钙拮抗剂长效CCB的副作用较少,对代谢无不良影响。无肯定禁忌症,与其他4类降压药物均可联合使用。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尤其是老年人群发病率很高,几乎50%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病。我国现有高血压2亿人,每年因高血压导致的死亡超过了150万人。而在我国目前群众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0%,治疗率25%,掌握率6,这对我们的高血压预防工作是极其不利的。及早的发觉和掌握高血压,对预防可能消失的脑出血、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都有很大的好处;而到着重要的一点则是要从根本上预防高血压病。 1、血压正常或增高是人为划定的。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状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为高血压。 2、高血压预防措施: 关键是要树立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世界卫生组织推举安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心理平衡。这四项措施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a合理膳食包括低盐:饮食宜清淡,每天食盐量以5g为宜,其他含钠佐料如酱油、味精较多时,应削减食盐摄入量;低脂:饮食中应掌握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主要是掌握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掌握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高糖饮食会引起糖耐量特别及胰岛素反抗,二者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危急因素。总热量摄入过多,会引起超重和肥胖,而超重和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三大危急因素之一;进食肯定量的优质蛋白,对血压有稳定作用。如牛奶、鱼、虾、瘦肉等优质动物蛋白或大豆、豆腐等植物蛋白;多吃富含钾、镁、钙和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特殊是胡萝卜、芹菜、海带、紫菜、丝瓜、木耳等蔬菜;对于中老年人,可以合理地食用一些调整血压、血脂、无毒副作用的保健食品。 b适量运动是指依据本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当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进展有氧运动。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头,循序渐进。如曾有心血管疾病者,宜先进展全面查体,在医生指导下开头有氧运动。运动要到达有效心率范围,即最大心率的60%。有氧运动过程中,到达有效心率范围后,在该区域必需保持2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45次。吸烟可使血压和心率一过性上升,同时伴有四周小动脉收缩,皮肤温度降低。虽然多数讨论显示吸烟与高血压患病率无明显的关系,但吸烟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并增加降压药物剂量。而且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的危急因素,应当戒烟。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急因素之一。 c心理平衡是高血压患者维系安康生态的重要一环。高血压患者假如精神压抑、心情抑郁,常使他们采纳不安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等,降低或对抗了高血压治疗的顺应性。对于有精神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要转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需做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高血压是动脉血管内的压力特别上升,高血压若得不到准时有效的掌握,心、脑、肾可产生严峻的并发症,诸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堵塞;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糖尿病防治: 一、糖尿病的病症 糖尿病的典型病症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然而,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具有这些病症,有的人甚至仅消失并发症的表现,如突然食物模糊、反复感染、肢体溃烂、肾功能损害等等。 二、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综合作用导致的代谢性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进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糖若长期掌握不好,可导致多种严峻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急性较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血管疾病发生年龄提前,病变更为严峻。 2.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特别。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缘由。 4.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缘由之一。 5.糖尿病严峻可导致神经病变和下肢坏疽等。 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有典型的糖尿病病症、如口渴、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 3.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中,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4.没有明显病症者,只要2次血糖化验结果到达以上标准,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四、为什么要重视餐后血糖 由于糖尿病早期常仅表现为餐后血糖上升,而空腹血糖正常,仅查空腹血糖将会导致漏诊。因此,40岁以上者应每年查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以便及早发觉糖尿病。 五、掌握血糖的饮食方案 1.主食:依据自己的劳动强度或活动强度制定全天饮食。职业男性一天以350450克谷类食物为妥,女性为30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一天的主食量可酌情增加,反之应适当削减。休息或卧床者,男性的主食量为250300克,女性为200250克。肥胖者进食量限制应严格一些,而瘦弱者则可适当放宽。 2.蔬菜类:量及种类无特别限制。 3.肉食类:避开高脂食物,可选择少量瘦猪肉、牛肉、鸡肉、鱼等。 4.豆、奶制品及蛋类:此类食物富含蛋白质。与肉类一样,每顿适量便可。如早餐可食300毫升奶或豆浆,或一只鸡蛋(有高脂血脂应少吃蛋黄),外加50100克主食。 5.水果:血糖掌握良好者,每天可进食少量水果,但应避开吃含糖量高的橘、柑、葡萄、荔枝等,并适当削减饭量。血糖未得到满足掌握者,最好不吃。 六、哪些人简单患糖尿病 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生育过巨大儿;年龄超过40岁;肥胖者;糖耐量特别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或痛风;低诞生体重儿。 七、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目标 老年人:降糖不能过快过猛,一般建议将空腹血糖降至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8.910mmol/L。 年轻患者或有并发症者:血糖掌握应严格一些,建议将空腹血糖降至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6.7mmol/L。 第2篇: 高血压防治学问讲座课件 一、削减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供应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汲取,但是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急因素之一,膳食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亲密相关。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养分问题。为此,建议我国居民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减盐是一种既经济、效果又比拟好的预防心血管病的措施。 二、三餐安排要合理,零食要适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及食量,进餐定时定量。要每天吃早餐并保证其养分充分,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不暴饮暴食,不常常在外就餐,尽可能与家人共同进餐,并营造轻松开心的就餐气氛。 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养分补充,可以合理选用,但来自零食的能量应计入全天能量摄入之中。 三、高血压的防治及预防 1、削减钠盐的摄入 2、尽可能削减烹调用盐,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 3、削减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 4、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 5、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6、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7、掌握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上升的重要缘由之一,而以腹部脂肪积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上升的体重,削减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8、不吸烟不饮酒坚持熬炼,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急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上升。 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上升;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上升。 9、减轻精神压力必要时进展药物治疗。 第3篇: 高血压防治学问讲座课件 一、高血压的概念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特别状况。平常说的血压包含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使主动脉压急剧上升,在收缩期的中期到达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血管壁上的侧压力,使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也称为“低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 二、高血压标准值 分期收缩压(高压)mmHg舒张压(低压)mmHg抱负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限130-13985-89临界高血压141-15991-94高血压的分期: 1期140-159或(和)90-992期160-179100-1093期180110 三、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病症: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病症,间或体检时发觉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急,心情感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留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病症 (二)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心情感动,过度疲惫,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上升。猛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病症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四)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消失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四、高血压的并发症 (一)、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病势凶狠,致死率极高,即使不死,也大多数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狠的一种。 (二)、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高血压与肾脏有着亲密而简单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三)、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压持续性上升,增加心脏负担,形成代偿性左心肥厚。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时,即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四)、冠心病:血压变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平稳失调。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上升,左室后负荷增加,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随之增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血流储藏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削减,因此消失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五、高血压的指导护理 (一)、合理膳食 高血压病人应留意的饮食习惯 (1)首先要掌握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上升。 (2)限制脂肪的摄入。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分散,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裂开,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肯定的作用。 (3)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 (4)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由于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5)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渐渐减至6g以下,即一般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削减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削减体内的钠水潴留。 (二)适当休息 适当地休息和充分地睡眠对降低血压都有好处。高血压病患者要留意生活起居有规律,不宜过度劳累,不宜看情节恐惧、紧急的电影电视,不宜熬夜或通宵达旦的工作,留意劳逸结合。 (三)适量运动 1、进展运动的留意事项: (1)运动量不宜太大,以运动后心率增加不超过20次/分,且休息1530分钟后恢复正常为宜。 (2)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实行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3)留意四周环境气候:夏天:避开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留意保暖,防中风。 (4)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5)进展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四)掌握体重 肥胖简单发生高血压,患者应适当减重,掌握体重在抱负体重的百分之十五以内,有助血压掌握。 (五)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讨论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由于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上升。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渐渐硬化。 (六)用药护理 1.降压药物尽可能口服,逐步降压,以防血压聚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缺乏。 2.现有的降压药种类和品种许多,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同,用药要因人而异,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必需坚持长期用药,并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应用排钾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时留意低血钾的消失,卡托普利有干咳、味觉特别、皮疹等副作用。当消失副作用时应准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4.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位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殊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留意,以免血压 5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5、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七)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急、易怒、心情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上升的诱因。患者可通过转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育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力量,避开心情感动及过度紧急、焦虑,遇事要冷静、镇静 (八)自我治理 1.血压的监测:不能以发生的病症来进展血压水平的估量。必需通过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状况,做为调整用药的依据。 2.高血压往往与肥胖、血脂、血糖特别并存,应定期监测血脂、血糖变化。 3、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念、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4、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留意劳逸结合、留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稳定、睡眠充分。 5、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掌握在140-159mmhg为宜,削减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6.突发血压上升时,应全身放松,静卧休息,马上舌下含服伤心定1片或口服其它降压药物,稍觉缓解后即到医院就诊。如消失心前区痛苦或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以及夜尿增多、少尿等,均应准时就诊。 第4篇: 高血压防治学问讲座课件 大家都知道现在高血压病人许多,而且得了高血压它的并发症也许多,甚至很难治愈,有的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高血压呢?它有哪些病症或者表现,我们该如何去预防或者治疗高血压?下面我就上述问题一一来讲解。 一、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1. 原发性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上升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病因 不明确的独立性疾病,占总共高血压的90%,由于动脉血管硬化,血管调整中枢特别所造成的动脉压持续上升。 2、 继发性高血压,这类疾病病因明确,高血压只是这种疾病的一种表现, 血压可临时上升或者持续上升。如肾病引起的肾性高血压。 3、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什么样的血压才为高血压? 依据2023年修订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化分以下几级: 正常血压:收缩压(高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 (低压)小于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39,舒张压80-89 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舒张压大于等于90 轻度:收缩压140-159,舒张压90-99 中度:收缩压160-179,舒张压100-109 重度;收缩压大于等于180,舒张压大于等于110。 二、 高血压的现状及特点 1.患病人口众多:目前高血压患者是发病率最高,对人民安康危害最 大的疾病之一。全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每年新增患者约600多万,其中有150多万人死于由于高血压引起的中风。现患人数约为1.6亿, 涉及几千万个家庭,平均每4个家庭就有1个高血压病人。 2、居民知晓率、治疗率、掌握率低,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却很高。 全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仅不到高血压病人的二分之一,有一半的人不知道;治疗率低,不按标准服药;掌握率低,不能标准治疗导致高血压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居高不下。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死亡率居心血管疾病的首位,致残率每年约有150万脑卒中患者有100多万都丢失了劳动力量。 3、人群分布特点:男性普遍多于女性,而且年龄越小患病比老年人更加明显,35-49岁人群高血压年增长率比其他年龄组都高。 4.地域特点: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但是近年来农村高血压患者也普遍增多。 三、高血压的危急因素:引起高血压的因素许多 1、年龄:随着年龄的上升患病率随着上升。且发生冠心病的机率也增高,每增加10岁,患脑卒中增加1-4倍。 2、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3、吸烟:吸烟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急因素。 4、饮酒:饮酒过量饮酒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 5、饮食:高盐饮食易引起高血压。 6、血脂高: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高血压。 7、超重肥胖: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因素 8、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比血糖正常人的10倍以上。 9、缺少体力活动:脑力劳动都患病高于体力劳动者。 10、遗传性:家族史中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危急。 四、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表现多样化,有的毫无病症,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无病症,有的表现头晕头痛烦燥等。 早期:病人有头晕头痛,口渴、乏力、心悸、心慌。渐渐进展有的病人有视力障碍、眼底充血,恶心、呕吐、多尿、夜尿、甚至血尿,蛋白尿,未经治疗后期可进展为心衰、肾衰、急性心肌梗死,动脉血栓形成等。 五、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 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 1、对因治疗即治本,从源头上防止高血压,针对高血压的危急因素,明确病因,转变生活方式是降低血压相关怀血管大事危急的适当方法。常常运动(至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通过减轻体重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进食低脂肪低盐饮食、多食高纤维膳食,特殊是多吃水果和蔬菜;戒烟限酒,掌握血糖等等。 2、二级预防:即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该如何治疗,我们要早发觉早诊断,正常人每年至少要量两次血压,发觉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标准服药,而且每周要测量血压一次,血压稳定后每1-3个月测一次,标准服药不能乱停药,多服或者少服停服。适应地休息, 3、三级预防:即并发症后的康复治疗,减轻精神压力,合理膳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4、降压留意事项:降压要平稳,药物开头用小剂量,逐 渐递增,直至血压能掌握在正常范围内。忌突然换药或忽服忽停,否则因血压大幅度波动易导致意外。故有人建议,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初始降压目标可将收缩压高于180毫米汞柱者降至160毫米汞柱以下,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之间者使之降低20毫米汞柱。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六、高血压防治的误区 中国的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在接诊高血压患者时,常常遇到患者问:“我 能不能换个药啊?”不管刚得高血压的患者,还是老病友都会提这个问题。除了上述问题,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也有不少误区的存在,下面是常见高血压熟悉及治疗的几个误区。 1、高血压是一种可治可不治的疾病。由于高血压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以毫无病症,或病症稍微,甚至有的病人一生无临床病症。所以很多病人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可治可不治的病。血压高了就服点降压药,稳定了就不再服药,这是错误的。其实血压的正常就是服了降压药治疗的结果。停药后血压必定又会增高,甚至更高。这种血压的明显波动,正是导致脑中风、心力衰竭的重要缘由。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应积极地治疗,以免重要靶器官受损,致残后而懊悔莫及。 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持续不断治疗的慢性病,绝大多数病人需要坚持长期或长时间服药,甚至有的的病人需要终身服药。所谓终身服药,就是指确认为高血压后,医生给病人以终身治疗。以药物治疗而言,病人就要吃一辈子的药。即使血压正常后,仍应使用合理有效的维持降压药物剂量,保持血压稳定,切不行吃吃停停。正确的治疗原则应当是“长期服药,可以少吃,不行不吃”。因此有高血压病的病人肯定要有打“长久战”的思想预备。 长期坚持服药,不仅能使血压稳定在抱负水平,还可以保障重要器官不受损 害。而间歇性服药,或频繁换药,会使血压波动更加明显,结果导致动脉硬化,使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最终形成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殊是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上升又服药。此点务必引起全部高血压病病人的高度重视。因此,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贵在持之以恒。 调查发觉:有的高血压病人由于无病症,仅在查体时发觉血压增高,长期 不服药,使血压始终处于高水平。其主要缘由是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熟悉缺乏,加之无明显病症而不服药。有的人则认为自己血压只是偏高,血压处于边缘状态,不值得治疗,也未引起重视。事实说明,这种轻度高血压同样对人体会发生危害。还有的病人因长期适应了较高水平的血压,一旦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至肯定水平反而不适应,则可能消失头痛、头晕等病症,随后则不再用药。岂不知,持续高血压会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正确的做法是,不但要用药治疗,而且要坚持长期用药治疗。因此,对于高血压病病人应坚持“三心”,即信念、决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或推迟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2、服不服药无多大差异的误区。要知道,高血压病人中除5%左右(病症性高血压)可通过手术等方法得到根治外,其余90%以上的病人都是高血压病,这些病人是一种慢性病,往往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有些人虽然已经发觉高血压,但不在乎,甚至认为治疗不治疗均无所谓。 甚至还有的朋友说:血压高点有什么了不起,不误吃,不误睡,什么也不影响,甚至会对苦口婆心劝他的医生产生一种“虚张声势”的感觉,仍旧我行我素。持这种态度的人,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极端错误的,肯定要予以避开。 医学家认为,其服药与不服药的结局是截然不同的,坚持长期用药者由于 使血压降至正常或抱负水平,可以削减和推迟器官的损害,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而长期不服药者则由于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其本身可促进或加速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引起致残或死亡。因此,要认清降压治疗的重要意义,积极、有效、长期地掌握血压至正常或抱负水平。 3、单纯依靠药物,不做综合治疗的误区。有人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章地服药就准好,其实不然。由于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高血压病病人发生并发症的缘由除了血压上升外,尚有其他很多因素,这些因素医学上称为“危急因素”,如吸烟、酗酒、摄入食盐过多、体重超重、血糖上升、血脂特别、缺乏运动和体育熬炼、性格急躁等。所以,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实行综合措施,否则就不行能取得抱负的治疗效果。故治疗高血压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特殊还要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一般地说,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非药物治疗有:一般治 疗(合理休息、适当冷静)、饮食治疗、运动等。早期、轻度高血压病人,应在用降压药物前可先试用非药物治疗。3-6个月后复查血压,如屡次测量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可连续非药物治疗,并定期测血压;如病症明显,则应同时应用降压药物。对于中、重度高血压病病人在实行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协作非药物治疗,才能有效地掌握血压。 4、 以感觉估量高血压的误区。血压的凹凸与病症的多少、轻重并无平行 关系。有的病人,特殊是长期高血压病人,由于对高血压产生了“适应”,即使血压明显上升,仍可不消失任何感觉不适。误认为只要没有不适感觉,血压就肯定不高。还有相当一局部高血压病病人没有任何病症,甚至血压很高也如此,但当血压下降后反感不适,此时只要使降压速度减慢些,坚持一段时间其不适感会渐渐消逝。所以,有时血压降低也会消失头昏等不适,若不测量血压而盲目地加量,反而不利,为此可能延误治疗,而此种现象对病人的安康却潜在着严峻的威逼,甚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为此,高血压病人应主动定期测量血压,如1周至2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以便实行相应的措施,不能“靠着感觉走”。固然,最好是自己有个血压计,并学会自测血压,这样既便利又能准时了解血压变化状况。 5、 不按病情科学治疗的误区。有少数病人,把别人降压效果好的药物照 搬过来为己所用,这是既不客观又不现实的。由于,同样是高血压的病人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却是大不一样的。如某人用某药降压效果特别明显,则另外一人却效果不显,甚至无效。 再如服用短效硝苯地平常,有一小局部人会即刻发生心悸、脸红等不适病症,而多数人则感觉良好。因此应当依据病情,因人而异,合理选用药物,最好在有阅历的医生指导下进展。还有极少局部人则信任那些毫无依据的道听途说:什么“保治保好”什么“可以铲除”等等骗局,或者轻信某些虚假广告和偏方。由于高血压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这些都对坚持治疗有弊无利,以致失去合理的治疗时机,是不行取的。 要知道高血压是严峻威逼人类安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这是确定的,也是 无可非议的。欲走捷径肯定是不行能的,甚至酿成不良后果。 面对多种降压途径无所适从。当前社会上降压方法甚多,诸如降压鞋、降压帽、降压仪等,而国内外专家目前认定,只有降压药是牢靠的降压途径,其他方法均处于试用阶段,目前只能作为帮助或精神劝慰治疗。 6、 走出不求医、自行治疗的误区。目前,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多 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各有其适应证和肯定的副作用,不仅药物种类繁多,制剂简单,降压机制等各不一样。其中有些已经过大规模临床应用其疗效予以确定,而有些药物,尤其是新药的疗效则有待于临床进一步证明。况且高血压的合理治疗,需要依据全身状况选择最正确药物,这些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展。自行购药服用,带有肯定盲目性、片面性,也有肯定的担心全的因素存在。所以,应先经医生诊断,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及对心、脑、肾等功能的测定,然后进展治疗。千万不要凭想象,或认为只要是降压药难能用,更不能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或认为价格越是贵的药越是“好药”。 7、走出只顾服药、不顾效果的误区。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目标是不仅要将血压降至正常或抱负水平(小于130/85毫米汞柱),而且要长期稳定,进而到达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目的。由于种种缘由(如怕麻烦、出差),不定期测量血压,一味“坚持”服药,此为“盲目治疗”,会使得血压忽高忽低,或者消失不适感,并且易产生耐药性或副反响。初服药者,可三天测一次;血压稳定后可每1-2周测一次。依据血压状况,调整药物种类、剂量、服药次数,将血压降至较抱负的水平。还有更多的人,不仅不复查血压,更不去检查血、尿等化验,不讲究实效。全然不顾血压是否掌握抱负?器官有否损害?应当说,这种治疗在某种程度上是徒劳的,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的结局,即当发生严峻并发症时方感到懊悔莫及。因此,必需予以订正。 8、走出长期服用一类药、每日一次的误区。有的病人盲目长期服用一类降压药,服药只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任何药物长期服用都会降低疗效,产生耐药性,并易产生药物副作用。同时,有不少病人的血压往往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才能有效地降低其血压。 另外,不同的病人应依据病程、年龄、个体差异、脏器损害的有无以及程度等状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加以治疗,千篇一律或长期服用一类药物是不行取的。所以,肯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准时选择和调整药物。 有的人出于省事,或嫌麻烦,不管是短效降压药还是长效降压药都实行每日1次的服药法,其实是不科学的。由于短效降压药服药数小时后,随着药物在血液中浓度的下降,降压效果也随之降低或消逝。如不能定时服药,血压也随之上升,不能有效地掌握24小时血压。而只有长效降压药或缓释、控释制剂才能维持12或24小时平稳降压。故每日一次的服用法不是适合于全部的降压药,而是仅限于长效、缓释或控释片 9、走出贵药就是“顶药”的误区。有些高血压病人把一些价格比拟贵的降压药称为“顶药”或“厉害的药”,认为只有病情很严峻时才需用。其实,这些药多为钙拮抗剂或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的缓释、控释片,或长效的制剂。这些药的降压作用有时不如硝苯地平、复方降压片等常用价廉药物的作用强和快,但正是由于目前更强调24小时缓慢、平稳地降压,以及早期爱护心脑血管免受持续血压上升的损害。所以,医生有时会依据病情开出上述的“顶药”。 10、走出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的误区。有的高血压病病人一味追求血压到达正常水平,甚至认为降压应当是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一般来讲除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外,其余高血压病病人均宜平稳而逐步降压。由于,血压下降过快、过低,不但会使病人消失头晕、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的不适病症,也称“脑贫血”,还极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甚至诱发脑出血,这种状况尤其在老年人为甚。由于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此时偏高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的血液供给,假如一味要求降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因此,降压治疗时必需要把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 11、走出睡前服降压药的误区。有的高血压病人,常将一天的降压药放在睡前或仅在临睡前服一次降压药,这种作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危急的。由于当人入睡后,人体处于静止状态,可使血压自然下降10%-20%,称为血压昼夜节律。而且以睡后2小时最为明显。如果病人临睡前服了降压药,两小时也正是药物的高浓度期,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缺乏,而使病人发生意外。这种状况在老年人高血压病者表现尤甚,必需加以避开。因此,高血压病病人降压药物应在晨起时服用,目的在于掌握上午血压增高的峰值,以及预防与血压骤升有关的心脑血管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于长效降压药物也应选择晨起一次服用为宜。所谓“两峰一谷”即是上午8-9点钟血压顶峰,下午2-4点血压顶峰,晚上10点左右血压最低。所以要避开在睡前服药。 以上是今日我们学习的高血压的有关学问。其实高血压虽然是一种严峻威逼人类安康的的杀手之一,但也不是不行防的,高血压并不行怕,关键是要引起各阶的重视,从社会、家庭乃至个人都要下大力度。个人要从源头上做起,针对各种有害的危急因素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而提高服药率及掌握率,是当前治疗高血压成败的关键因素。 第5篇: 高血压防治学问讲座课件 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病马上成为人群中最主要的死亡缘由之一。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安康的最常见、最严峻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这次高血压病学问讲座目的是介绍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