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范文.docx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范文_高三语文优质课教案 课题:修辞(修辞方法)复习第一课时 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 :学会理清修辞方法局部的复习目标;学会把握修辞方法局部的复习重点;学会设计修辞方法局部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修辞方法局部的训练内容。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课前预习:学生解答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中有关修辞方法局部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察内容、考察形式,形成对修辞方法局部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争论。教学过程 :理清修辞方法局部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修辞方法局部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答复: 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依据高考说明答复“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学问点的复习目标,其依据有哪些?学生争论:教师小结:应当依据以下两方面考试说明(包括会考高考) B、考试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4个力量考核点:(幻灯投影) 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列出8种,会考列出12种);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依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展每一个学问点的复习时,都应当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根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二、把握修辞局部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确实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供应了范围。目标是针对全部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当是针对个人的。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争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依据学生的争论,小结如下:依据考试命题的倾向:会考的选择题中,修辞方法是必考题,题型已由单一的辨识题演化为辨识修辞方法与理解表达作用结合考的形式。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察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 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察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 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依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 依据自己的知能构造现状:在预习中,我们利用会考高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状况,分析自己在修辞方面把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我们要时刻都有学习效率观,并努力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地安排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时间,这样才是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争论一下如何设计有效的复习方法。2学生争论献策,教师点评。3师生共同小结: 遵循的原则: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以训练带学问的原则, 查漏补缺准时矫正的原则。 详细的方法: 辨识题。我们要擅长抓住各修辞方法的特征加以辨析,特殊是几种不易区分的修辞。同时还要留意结合语境来分析。辨识题的复习要结合理解题同时进展。 理解题。对于理解语意,我们要考虑不同文体的特点,并且放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表达作用,我们则既要考虑各种修辞的一般作用,也要考虑在详细语言环境中的特别作用。 评价题。我们要把握各种修辞在详细运用中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握评价的标准。评价题虽不常见,但也应做好相应的预备。 运用题。往往是综合题,需要我们考虑各方面的命题要求,既有修辞上的,也有可能是句式上的,还有可能是内容上的。我们可以结合小写作练习进展。 调控训练内容教师提问: 大家都很反对“题海战术”,但缺乏必要的训练,也是不行能形成力量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把握好训练的“度”。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来调控自己的训练呢?大家不妨争论争论。 学生争论,教师教导以下内容:大家可以对强化训练精编中的修辞练习题作一分析,根据复习目标中的四个考察点,看一看这个练习题题型分布得合理不合理?(辨识题太多,运用题、评价题太少)每一个力量点大致需要训练多少次才能达标?我们还应当再增加一些什么题型才能复习到位?师生一起总结:对现有的训练材料,我们千万不能拿来就作,不加辨析,不加选择。否则既有可能造成无效劳动,也有可能造成训练不到位。要调控好训练,应留意几点:要留意题型分布的合理。要依据自己的现状确定训练的“度”。要会选择有效的训练题。要学会掌握训练的节奏。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没有在修辞本身的认知上作更多的争论讲解,而是着眼在如何复习修辞,其目的就是盼望大家能提高自我复习的力量,能够提高语文学科元认知的力量。这种力量才是我们要培育的终身需要的力量。这种元认知力量,详细地说,就是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清晰地熟悉到“我应当学哪些内容?”“我应当如何地学?”“我学的效果怎样?”“我应当怎样改良自己的学习?”等等问题。语文学科的学问是非构造性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只会被动的学习,而毫不讲究学习策略,决不会提高语文的素养。因此,盼望大家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元认知力量。这才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六、作业 布置: 用25分钟的时间作完强化训练题精编的修辞练习,并思索评价修辞运用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范文:字形专题复习 一、考点讲解 目标指导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所谓“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指现代汉语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标准书写字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区分形近字、音近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标准的简化字、连笔字等方面,这是汉语书面运用最根本的力量。大纲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A级。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二是工整书写汉字。关于错别字,既是作文评分因素之一(占5分),也是单独命题考察的重点内容(占3分)。重点难点 纵观近几年高考字形师可知,字形考试重点有以下几点: 1.音近致误的别字。2.形近到致误的别字。教学课时本专题共 课时。其中讲读课 节,练习课 节,讲评课 节。二、教学过程第1、2课时 重点难点:全面了解错别字考试的重点与解题的技巧(一)考点精析错别字产生的缘由1、因受形似字的影响而导致用字错误。如误将“眼花缭乱”的“缭”写作“燎”,误将“销声匿迹”的“销”写作“消”,误把“国籍”的“籍”写作“藉”等。2、因受同音字影响而导致用字错误。如误把“矍铄”的“矍”写作“攫”,误把“贪赃枉法”的“赃”写作“脏”,误把“纷至沓来”的“沓”写作“踏”,误把“人才荟萃”的“荟”写作“汇”等。3、因词语的意义理解不精确而导致用字错误。如把“川流不息”的“川”误作“穿”,把“稗官野史”的“稗”误写作“裨”,把“鸠占鹊巢”的“鹊”误写作“雀”,把“针砭时弊”的“砭”误写作“贬”,把“脱颖而出”的“颖”误作“颍”等,都 是由对词语意义不理解而造成的。4、因受社会上不标准用字影响而导致 用字错误 。如将“家具”的“具”误作“俱”等。(二)方法精讲要避开写错别字,必需利用汉字的特点,把握必要的正字法:1、以义为纲,据义别形。如“交”与“缴”均有“交出”的意思,但“缴”有强调履行义务或被迫的意思,所以“交纳”“交税”也可用“缴”,但“缴获”“缴械”应当用“缴”。“杆”与“秆”,“杆”的一个义项是“器物的像棍子的瘦长局部”,组成词可有“枪杆”“笔杆”;“秆”的意思是“某些植物的茎”,组成词可有“麦秆”“麻秆”“烟秆”。2、读准字音,以音辨形。如“奴颜bì膝”用“婢”不用“卑”(bi)。“赝”yàn,意为“假的,伪造的”,组词有“赝品”“赝币”等;“膺”yng,意为“胸,承受”,组词有“义愤填膺”“荣膺”等。熟记字音,有助于区分形近字。3、分清笔画,认准字开形。将形近字集中起来细加比拟,找出特点,加强记忆。如:“炙”与“灸”、“茶”与“荼”等。4、抓住形旁,别义选字。如“燥”与“躁”,一从火有“干”的意思,“干zào”“zào热”取“燥”;一从“足”,有“急”的意思,“急zào”“烦zào”,取”、“躁”。(三)例题精析1、辨”与“辩” “辩”中间是“言”字,表示与“说、论”有关。而“辨”是辨别,不肯定“辩”和“论”。 “辨白”与“辩白”,“辨正”与“辩正”,可以通用,但某些专业术语却不能通用,如中医“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的“辨证”不能误为“辩证”。2、“采”与“彩” 要区分“采”与“彩”,关键在于辨清这两个同音字的字义。“采”主要表示人的容貌、姿势、神情和精神境地,如神采、风采、文采、神采奕奕、风采动人、无精打采、兴高采烈等。“彩”则主要表示颜色,在与颜色有关的词里,都用“彩”,如颜色、彩云、彩虹、五彩缤纷等。“剪彩”“张灯结彩”中的“彩”都指彩色的丝绸之类;“彩礼”指订婚用的各色财物。“彩”有时不表现颜色,如精彩、多姿多彩,是表示精彩、多样的意思。还有“喝彩”表示赞扬、夸奖的欢呼声:“挂彩”表示负伤流血:“彩排”表示演员扮装排练,这些词中的“彩”都不直接表示颜色。“光荣”本意表示颜色、光泽,后常用来表示荣耀的意思。3、“长”与“常” “长”指两点之间距离长,与“短”相对,既指时间也指空间。如长河、长途、长空、常年、长期、长跑、长篇、长卷、长寿、长眠、长逝等,都是指时间或空间“长”的意思。而擅长、一技之长、长于书画等,是表示特长、特长和优点。 “常”却不与“短”相对,它对时间长的表示是:时常、常常、经常。如常来常往、常受表扬,表示时常;常备不懈、常川往来,表示常常。主持日常工作的,如常务副市长,日常即常常。这里要留意,“常年”与“常年”的词义和用法的不同,应加以区分。“常年”指终年、长期,如山顶常年积雪、解放军常年驻守边疆。而“常年”常与“累月”组成词组,常年累月表示经受许多岁月。4、“词”与“辞” “词”与“辞”这两个字音同义近,有时可以通用,但并非全部语境中都可以通用,也应加以辨析,区分使用。如词典与辞典,词讼与辞讼均通用,按首选词型,应用前者。辞赋与词赋,辞令与词令,辞章与词章,辞藻与词藻亦通用,按首选词型,应用前者。词调、词法、词锋、词根、词汇、词话、词句、词类、词牌、词语、词曲、词人、词素、词尾、词性、词序、词义、词韵、词组、词缀等,不能用“辞”。辞别、辞呈、辞费、辞工、辞年、辞色、辞书、辞岁、辞职、辞退、辞行、辞谢、辞灶等,也不能用“词”。成语如义正词严、词不达意、理亏词穷、陈词滥调等,也都用“词”。5、“趁”与“乘” “趁”为利用时间、时机,如趁早、趁便、趁手、趁机、趁热打铁、趁火打劫等。方言为富有、拥有意,如趁钱;也作追逐解,如趁逐。“乘”表示在数与数之间或其他运算对象间进展乘法运算,如乘除、乘法、乘方,亦指佛教的派别,如大乘、小乘。除上述两层意思外,主要还指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如乘车、乘船。“乘”也可解释为利用时机,如乘机、乘隙、乘兴、乘虚而入、乘人之危、乘风破浪。6、“淳”与“醇” “淳”用于指人的品质,如说这个人很淳厚,或说此人淳朴:也可形容音色,如音色淳美。“醇”是指浓度高,一般指含酒精度高的酒,酒精就叫乙醇,“醇厚”说的是酒的气味、味道纯粹浓郁,不用来表示人品。与“淳”“醇”音同义不同的还有“纯”,也需认真辨别,不能混用。如纯粹、纯度、纯净、纯洁、纯良、纯美、纯情、纯贞、纯真、纯粹等,均不能用“淳”或“醇”,只有“纯朴”和“淳朴”可以通用。7、“担”与“耽”“眈” 要正确使用这两个同音字,必需辨清它们的字义。“担”有两层意思:一是用肩挑,如担水、担柴:二是担负、担当,如担保、担待、担当、担负、担当、担忧、担忧等。“耽”的词义主要是拖延、停留、拖延,如耽搁、耽误,也作沉溺、入迷解,如耽于梦想。 “耽”与“眈”是同音字,字义不同,但形较接近,简单混淆,如将“虎视眈眈”误写为“虎视耽耽”。“眈眈”形容眼睛凝视,所以要用目字偏旁。8、“倒”与“捣” “倒腾”与“捣腾”可以通用,以用首选词型“倒腾”为好。若把“捣鼓”写成“倒鼓”,把“捣乱”写成“倒乱”,就错了。由于,“捣”表示撞击、捶打、搅乱的意思,如捣蛋、捣鼓、捣鬼、捣毁、捣乱、捣麻烦;“倒”则表示转移、转换、倒下、倒过来以及失败、倒台的意思,如倒把、倒毙、倒仓、倒戈、翻江倒海等,都不能写成“捣”。9、“叠”与“迭” 国家语委会1986年10月10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少数字作了调整,其中就有“叠”不再作“迭”的繁体字处理。两个字的区分是:“叠”有两层意思,即一是加层、重复,如重叠、叠印、叠罗汉、叠石为山、叠床架屋等;二是折叠,如叠衣、叠被、把纸叠好等。而“迭”有三层意思,即一是轮番、交替,如更迭、弟兄迭为君等;二是屡次,如迭次、迭出、迭起、送有发觉、迭挫强敌等:三是及,如忙不迭。“妙对迭出”是说妙对一个接一个不断地出来,而不是一个个重叠起来。10、“定”与“订” “定”在表示打算、确定、规定、必定等意思时,不会误写为“订”。但在表示商定、制定等意思时,就与“订”关系亲密,有时可以通用。如订购与定购,订户与定户,订婚与定婚,订货与定货,订阅与定阅,均通用,但习惯上用“订”不用“定”。在表示改正的意思时,如订正、修订、校订等,只能用“订”,不能用“定”。 “订”含有协商之意思,经过讨论商讨而立下条约、协定、合同并签字,这时只能用“签订”“订立”,不能用“签定”“定立”。 而往往简单混淆的是“制定”与“制订”,这两个词词义是有区分的。 “制定”表示确定、打算的意思,如“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制订”则表示制造拟定的意思,如“初步制订汉语拼音方案”。11、“度”与“渡” “度”与“渡”音同而词义有明显区分,报刊上经常误用。仅在标题上消失的例子就不少,如欢渡国庆节、初渡老人节,还有XX渡假村建成X X航线喜渡X周年等,都把“度”错成“渡”,要人们在水中“渡”假过节,岂非笑话。也有的报刊把“渡关”“过渡”错写成“度关”“过度”。其实,要精确运用“度”与“渡”并不难,只要分清两字的字义即可。 “度”,指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如度日、度年、度假、度命、度活等。“渡”,却是指与空间相关的概念,说明从这里到那里,从今岸到此岸。如渡口、渡头、渡船、渡轮、渡槽、渡河、渡海、过渡、渡过难关、远渡重洋等。应留意“普度众生”的“度”作度化与超度解,故不宜用“渡”。12、“烦与“繁” 要区分“烦”与“繁”的用法,主要把握“烦”表示人的心态,有三层意思:一是郁闷,如烦乱、烦躁、心烦意乱等;二是厌烦,如不耐烦、这些话都听烦了等;三是烦劳,如烦劳您捎个信等。又可以表示又多又乱,如烦杂、要言不烦等。而“繁”主要表示事物的繁多、简单,如繁博、繁复、繁华、繁丽、繁茂、繁密、富强、繁重、纷繁等。也可以表示生殖的意思,如繁衍、繁育、自繁自养等。除了通用的几组词(烦冗与繁冗、烦琐与繁琐,繁杂与烦杂、繁难与烦难)以外,要认真分清不同意思,正确使用“烦”与“繁”。13、“分”与“份” “分”在读fn时,表示分别、分别、分布、分寸、分红、分析等意思,这时不会和“份”混用,但“分”在读fèn时,就简单和“份”混淆,引起误用。在报刊上常看到:“过份”“缘份”“份量”“份内”“份外”“看在朋友的份上”等等,这些“份”都用错了,应当用“分”才对。 “分”和“份”所表示的意思不同,一般不能通用。“分”在读fèn时,表示的意思大体上有:表示物质成分,如水分、盐分、糖分等:表示重量,如重量超重、重量缺乏等;表示不同身份、职业,如工人成分、农夫成分等;表示工作上本分以内或以外的事,如分内事、格外事;表示非常的意思,如格外快乐、格外光明等;表示职责和权限,如守本分、太过分、恰如其分等;表示属于一阶级、阶层和某种特征的人,如学问分子、先进分子、落后分子、不法分子等。 “份”表示的意思大体有:表示行政区域和年月,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等;表示量词,如一份报纸、一份礼品、一份账单等;表示整体的一局部,如股份、有我的一份等。 “分”和“份”也有通用的地方,如“成分”与“成份”,“身份”与“身分”均通用,用首选词型“成分”“身份”为好。14、“复”与“覆”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1986年10月10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原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编印的字表的少数字作了调整,指出“覆”不再作“复”的繁体字处理,应依据不同语境,精确地运用“复”或“覆”。 “复”仅作为“復”和“複”的简化字,如复原、恢复、简单、重复、答复等。 “覆”的使用,通常表达下面两层意思:表示盖住,如掩盖、被覆:表示倾倒,如覆舟、覆没、覆灭、天翻地覆、重蹈覆辙、覆巢之下无完卵。15、“含”与“涵” “含”与“涵”都有包含、包涵的意思,但用法不尽一样。“含蓄”与“涵蓄”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蓄”;“含义”与“涵义”也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义”。反映概念的内容,称“内涵”;某一事物包括、包涵的内容,称“涵盖”,这里都只能用“涵”。表示人能掌握心情的修养功夭叫“修养”,与此有关的“涵容” “海涵”等,不能用“含”。若表示内藏而不外露的,如含笑、含怒、含苞欲放等,只能用“含”,不能用“涵”。应留意,包含与包涵,两个词经常误用,包含意为里面含有,包涵一般用于客套,表示请人原谅。16、“候”与“侯” “候”的使用范围较广:等待,如等候、候车、候诊、你稍候一会;问好,如问候、致候、敬候起居;季节,如时候、气候、留鸟;表示状况,如征候、火候等。 “侯”的用法较简洁,只有两种:一是表示姓氏,也用于地名,如福建闽侯;二是表示封建社会爵位,如公侯伯子男、封侯。 这两个同音字只要认真区分字义,就不会用错。 17、“慌”与“惶”“慌”意为惊慌,常用词语有慌张、心慌、恐慌、慌促、慌乱、慌张、慌神、慌手慌脚等。“惶”意为恐惊,常用词有惶恐、惊惶、惶惶、惶惑、惶遽、惶然、惶惊等。这里慌张与惊惶、恐慌与惶恐可以通用,其他均不能通用。由于紧急、焦急或担忧而心慌、惊慌、慌手慌脚,都不能用“惶”。人心惶惶、惶惶不行终日,都是指恐惊担心的心情,惶惑是指怀疑恐惊,这里也不能用“慌”。18、“恍”与“晃” “恍”表示恍惚、恍然、突然和仿佛的意思,如精神恍惚、恍然大悟、恍如隔世等。“恍”不表示一闪而过的意思,不能说一恍而过,也不表示摇摆,不能用“摇恍”。而“晃”表示摇动、摇摆的意思,如晃荡、晃动、晃悠、摇头晃脑。“晃”又表示闪烁、闪过的意思,如晃眼、虚晃一刀、一晃眼就不见了。19、“籍”与“藉” 这两个同音字的字义很不同,认真区分,就不会用错。“籍”是竹字头,用法有三:书籍、册子,如古籍、簿籍;籍贯,如原籍;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如国籍、党籍、厂籍、学籍等。“藉”是草字头,意为垫、衬,如枕藉。有时用法同“借”。杯盘狼藉,则表示杂乱不堪。“籍”与“藉”均可作姓氏,不要弄错。20、“即”与“既” “即”表示靠近,如若即若离;又表示临时,如即兴赋诗;也表示当下,如即日、即期、胜利在即;还当就、就是、就着讲,如一触即发、非此即彼、即景生情等。在表达上述意思时,“即”与“既”不会混用,问题出在“即使”与“既然”“既而”的用法上。 “即使”作为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如即使你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不能傲慢自满。“即便”“即或”“即若”,也表示“即使”的意思。“既然”作连词用,用在上半句话,下半句往往和副词“就、也、还”相连,如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当赶快订正。“既是”同“既然”,如既是他不情愿,那就算了。“既而”是时间副词,表示上句所说的状况发生之后,如既而雨霁,欣然登山。“即使”可用“就是”代替,“既然”“既是”“既而”均不能用“就是”代替。21、“记”与“纪” 一般说来,“记”的使用范围广,如记得、记分、记工、记功、记挂、记过、记恨、记号、记取、记事、记诵、记性、记叙、记忆、记账、记载等。“纪”的使用范围较小,如纪纲、纪律、纪元、纪年、纪传等。 “记”和“纪”有时也可以通用,如纪念和记念、记录和纪录、纪要和记要。所谓通用,即是说用了哪个都不算错,但不等于说可以任意使用。人们在习惯上,是加以区分的。如“纪念”不用“记”;“会议记录”不用“纪”,而“纪录片”就不用“记”;“会议纪要”“纪实文学”又不用“记”。这是商定俗成的。例如,书名、文章名均用“记”,如日记、笔记、传记、游记;而记载旅行的文章,却称之为“纪行”,不能用“记行”。“游记”和“纪行”意思差不多,用词有分工,不能混用。22、“捡”与“拣” “捡”表示拾取的意思,如捡东西、捡破烂、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等。“捡”可用“拾”来代替,有捡拾、拾取、拾荒、拾物等词。“拣”表示选择、选择的意思,如拣选、拣择、挑肥拣瘦、挑三拣四等。“拣”不表示拾取的意思,所以不能用“捡”或“拾”代替,不能说“挑肥捡瘦”或“挑肥拾瘦”。23、“交”与“缴” 当“交”表示到达、连接、穿插、结交、交往等意思时,不会与“缴”混淆。当“交”表示转移的意思时,就简单与“缴”混淆了。区分这两个近音字的关键在于:当把事物转移给对方时用“交”,如交班、交差、交白卷、交代工作、交付订金、交换商品等:而当这种转移是指履行某种义务或被迫交出时,就应当用“缴”字,如上缴、缴费、缴纳公粮、缴纳党费、缴获敌人武器、缴枪不杀等。24、“决”与“绝” 区分“决”与“绝”的用法,关键在于:“决”作为副词用时,表示肯定、坚决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异言、决无例外、决没有好下场等;“绝”作为副词用时,表示完全、肯定的意思,如肯定正确、绝没有错、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一样等。两者所表示的意思是有差异的,不能混淆。比方“绝不同意、绝不动摇、绝不等闲视之”都误用了“绝”,本意是“坚决”,应用“决”而不能用“绝”。“决无此事、决无次品、决没恶意”,本意是“肯定”“完全”没有的意思,所以应用“绝”而不能用“决”。此外,“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我们的同志绝大多数是好的、这位艺术家的技艺绝高、他的比方绝妙等。25、“恳”与“肯” 要正确使用这两个字,必需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恳”表示真诚、恳切的意思,例如恳切、勤恳、恳切、请求、恳请、恳谈等,这些词里的“恳”,都不能写成“肯”。“肯”表示的意思是愿意不愿意、成认不成认,例如肯去、不愿去、肯承受、不愿承受、肯干、不愿干、确定、不愿定,还有表示同意的首肯。 这两个字的使用,还要详细状况详细分析。表示恳切恳求,用“恳请”或“请求”,但在答复“你肯不愿求我、肯不愿请我”时,就可以用“我肯求你”“我肯请你”,固然这两种用法意思是很不一样的。 “恳”和“肯”在用法上,也是有明显区分的。“恳”常常作为一个词素和另外的词素构成词语,作形容词或动词用。如恳切、恳切是形容词,请求、恳请是动词。“肯”除了构成确定、肯干等词之外,一般是单独作为一个词,作助动词用。如肯来、肯去、肯担当、肯承受等,这些都是词组,其中的“肯”作为一个词。26、“兰”“蓝”“篮” “兰”指兰花、兰草,不表示颜色,该用“兰”不能用“蓝”。“蓝”指颜色,如蓝色、蓝晶晶等,又如感光后变成蓝色的图纸叫“蓝图”,著作所依据的底本称“蓝本”。“兰”“蓝”也作姓氏,不行混淆。花篮、菜篮、篮球等,都要用竹字头的“篮”,与颜色无关,不能用“蓝”。 蘭、欄、攔已简化为兰、栏、拦,但“澜”并未简化成“栏”,不能混写。颜色斑斓,不能写成“斑澜”。“阑干”与“栏杆”可通用。衣衫褴褛的“褴褛”可写成“蓝褛”,但不能写成“篮褛”。27、“愣”与“楞” “愣”为竖心旁,意为失神、呆、鲁莽,常与人的性格、情态有关,如发呆、愣神、愣怔、愣头愣脑、愣小子、愣头青等。而“楞”是木字旁,与“棱”字同,表示棱角或物体突出局部。所以两个字字义不同,是不能混用的。 28、“练”与“炼” “练”主要表示训练、练习的意思。如练功、操练、练兵、练武、勤学苦练等。凡表示训练、练习的,都用“练”,不能用“炼”。还有,表示人的老练、娴熟;表示语言的精练、简练,也用“练”。 “炼”则是锻造和冶炼的意思,人的各种熬炼均用“炼”,如体育熬炼、思想熬炼。“精炼”是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如精炼石油。炼字炼句,表示反复锤炼,使语言精致,所以用“炼”不用“练”。29、“蔓”“曼”“漫” “蔓”“曼”是一对同音字,义相近,但有微小区分,不能混用。“蔓”是一种草,叫蔓草,是具有攀援茎的植物。“扩散”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四周扩展,如荒草扩散滋长、火势扩散等。“曼”表示长、远的意思。“曼延”表示连绵不断,如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没有向四周扩散开来的意思。“漫”也有集中的意思,但一般是指水过满,向外流,如漫溢。也有“漫延”,虽有远的意思,但集中的范围广,如沙漠始终漫延到遥远的天涯,这里不能用“曼延”,也不能用“扩散”。30、“渺”与“缈”“渺”意渺茫,表示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如渺若烟云、渺无人迹、渺无声息;“渺”也指小,如渺小、渺缺乏道。而“缈”常与“缥”组成“缥缈”一词使用,形容隐模糊约,若有若无,如虚无缥缈、云雾缥缈,也作飘渺,但不能用缥渺。渺茫与淼茫、渺远与邈远,可以通用。31、“模”与“摹”“模”与“摹”音同,义近,有时可通用,有时不能通用,要认真区分,避开误用。仿照与模仿、模拟与摹拟通用,用前者为好。摹写与模写也通用,用前者为好。“模”除了仿效的意思外,还指法式、标准、标准,如模型、模本、模式、楷模、模特儿等,这里用“模”,不能用“摹”。“摹”指照着样子写或画,如描摹、临摹、摹写、摹本等等。32、“磬”与“罄” 这两个字从字形上就能辨清它们的区分。“磐”下从“石”,指古代打击乐器,外形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也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外形像钵,用铜制成。“磬”下从“缶”,缶是一种装物品的瓦器,类似缸。“罄”原指瓦器中空了,后引申为空、尽的意思,如告罄、罄尽、罄竹难书、罄其全部等。33、“溶”与“融” “溶”表示溶化、溶解,“融”也表示溶化的意思。冰雪化成水,可用“溶化”,也可作“溶化”。但“溶解”与“融解”意思不同,就不能通用。“融解”仅指积雪溶化,而“溶解”意思更为简单,是指一种物质匀称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如糖溶于水、溶液、溶剂等。 “溶溶”与“融融”也往往混用,其实意思不同,不能通用。“溶溶”表示宽广,如月色溶溶、江水溶溶:“融融”则形容和谐欢乐,如春光融融、其乐融融。 凡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称“融合”。融洽、融会、融通等,都用 “融”。“溶”表示溶解,成为溶液,而不用“溶合”。34、“擅”与“善” “擅”与“善”同音但义不尽一样。它们都可以与另外的词素构成表示“长于、擅长”意思的词,但用法不同,若不加以细辨,就简单混用。表示长于的,如擅长书画、擅长刻印;表示擅自的,如擅自做主、擅离职守,这里都要用“擅”,不能用“善”。表示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除了用“擅长”,也可以用“擅长”,如擅长辞令、擅长公关、擅长团结群众。但不能用“擅于”“善长”,如“擅于书画”“善长(于)辞令”,这样就用错了。35、“生”与“身”“诞生”与“出身”的词义完全不同。“诞生”是动词,如诞生地、诞生日、诞生证等。“出身”有其独特含义,指家庭出身成分,又可表示人的地位、身份、职业、职务的来历,如行伍出身、科班出身等。“终生”与“终身”都用得非常普遍,二词大同小异,区分较微小。“终生”指生命的全过程,即过去、现在和将来,整个的一生,且多就事业说,如终生劳累、终生从教、奋斗终生等。“终身”往往指生命的将来直至生命完毕即“死”,且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不娶、终身残疾、终身伴侣、抱恨终身、终身制等,均指“后代子”,非“一辈子”。弄清两词的“微殊”,才不致用错。36、“厮”与“撕” 要正确使用“厮”与“撕”这两个同音字,必需辨清宇义。“厮”除了指男性仆人如小厮,对人轻视称呼这厮、那厮外,主要意思为相互,多见于早年白话小说,如厮打、厮杀、厮混等。“撕”是用手撕裂东西,泛指使事物分裂。如撕书、撕布、撕掉画稿、撕毁协定,还有绑票的匪徒讹诈钱财未得逞把掳去的人质杀害,叫撕票。 与“厮”“撕”同音的还有“嘶”,意为马叫,如人喊马嘶,亦指声音嘶哑,如声嘶力竭。37、“滩”与“摊” “滩”指河、海、湖边水深时沉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海、湖边比岸低的地方,如河滩、海滩、沙滩等;也指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急的地方,如险滩。而“摊”主要有四层意思:摆开、铺平,如摊牌、摊场、把凉席摊在床上,把事情摊到桌面上等;指设在路边的售货处,如地摊、菜摊、水果摊等;分担,如分摊、摊派等;指烹饪时把糊状食物倒在锅中摊平,如摊鸡蛋、摊薄饼等。这两个字的区分还在于:“摊”可以作为量词,而“滩”不作量词。“摊”作为量词时,用于指摊开的糊状物,如一摊血、一摊水、一摊稀泥、一摊污渍等。38、“详”与“祥” 要正确使用“详”与“祥”就要区分这两个字的字义。“详”有三层意思,即:具体、说明、清晰。如详谈、详尽、详密、详明、详情、详悉、不厌其详、这本书的解释详略不一、这些人的生享年月不详等。“祥”主要指吉利、吉凶之兆,如吉利、不祥、祥云、祥瑞等;也用于丧祭名,如大祥、小祥等。39、“象”与“像”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1986年10月川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原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编印的字表中的少数字作了调整,其中就有“像”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两字的区分如下:“象”表达下述三种意思:表示动物,如白象、象牙、象鼻山;表示外形、样子,如景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表示仿效、仿照,如象形、象声、象征。 “像”表示下述四种意思;表示人像,如肖像、画像、绣像:表示相像,如两人很相像、他像他父亲、这只猫画得不像:表示犹如,如天像要下雨了、工地上的灯火似乎布满天空的星星:表示比方,如瓜子的种类许多,像西瓜子、南瓜子、香瓜子等。“想像”与“想象”通用,首选词型为“想像”。40、“须”与“需” 要区分“须”与“需”这两个同音字的用法,主要把握:“须”表示人的意愿,如必需努力、务须留意、必要坚持等;也表示对所从事活动必需知道的事项,如大会须知、考试须知、参观须知等。“需”则表示需要、需求的意思,如需要空气、需要粮食、需要学问、按需安排、从群众的需要动身,等等。 书报刊上最易相混的是“必要”与“需要”,“必需”与“必需”。其实要加以区辨别别也不难。“必要”是肯定的意思,而“需要”则表示需求的意思,如教育儿童必要急躁,教育儿童需要时间,这样就分清了。“必需”有肯定要的意思,而“必需”则有肯定得有的意思,如学习必需刻苦钻研,学习必需合理安排时间。41、“意”与“义” “意”与“义”音同,义并不完全一样。“意”在表示心愿、愿望(中意、满足)和意料、料想(意外、出其不意)的意思时,不会与“义”混用。“义”在表示正义(道义、大义灭亲)、符合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和因抚养而成亲属(义父、义女)等意思时,也不会与“意”混用。 但“意”常构成“意思”一词,“义”常构成“意义”一词,这时其意思差不多,简单混淆,必需加以辨析。 用“意”构成的词语许多,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多方面的,如“意表、意会、意见、意匠、意境、意念、意趣、意识、意图、意味、意向、意象、意译、意志、意蕴和词不达意、言不尽意、心慌意乱、心猿意马等,这里只能用“意”,不能用“义”。 用“义”构成的词语也不少,其表达的意思也是多方面的,如字义、词义、语义、广义、狭义、同义、反义、歧义、引申义、比方义、言不及义、义形于色等,这里只能用“义”,不能用“意”。42、“阴”与“荫” “阴”的义项较多,其中有一层意思指不见阳光 的地方为“阴”,如阴天、阴沉、阴暗、阴凉、阴森、树阴、绿阴等。而“荫”主要指“荫庇”,比方尊长照看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也指遮挡,如荫蔽、荫翳。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版)对这个词的区分未加统一,存在冲突。如第1175页的“树阴”是对的,但到了第1499页却成了“树荫”。第1499页的“阴凉”是对的,到了第1507页,却变成了“荫凉”。应当标准化,不要混用。 43、“鱼 与“渔” 鱼的本身、鱼吃的饵料及鱼制品等,均用“鱼”,如鱼饵、鱼白、鱼刺、鱼肚、鱼肝油等。另外,鱼雷、鱼雷艇及鱼贯入场等,也用“鱼”。而人们捕鱼的活动、工具、场所及从业人员等,一般都用“渔”,如渔场、渔船、渔村、渔夫、渔港、渔歌、渔家、渔业等。谋取不正值的利益,叫渔利。鱼具与渔具,鱼竿与渔竿,鱼网与渔网,鱼汛与渔汛可以通用,用首选词型(前者)为好。44、“园”与“圆” 要正确使用“园”与“圆”,首先要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园”的使用范围较小,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如菜园、果园、园艺、园圃,以及从事园艺工作的园丁;二是指供人游乐的场所,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圆”的使用范围较广,主要有六:圆周所包围的平面,如圆桌、圆柱、圆筒;圆周的简称;像球的外形,如滚圆、滴溜圆;圆满、周全,如这事做得很圆、此话说得不圆;使圆满、使周全,如圆场、圆谎、自圆其说;货币单位,如一圆、银圆,也作元。45、“躁”与“燥” “躁”是表示人的性格、心情等状态,如急躁、烦躁、急躁、急躁。不骄不躁等。而“燥”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其词义是指缺少水分,如空气枯燥、天气燥热、山高地燥等。要区分这两个字可先从偏旁入手,火字旁,表示枯燥;足字旁,表示急躁。46、“账”与“帐” 为了使汉字标准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版)把“账”与“帐”分列条目,并将义项加以区分。“账”为贝宇旁,其义一是关于货币、货物出人的记载,如记胀、查账;二是指账簿,如账本、账册、账单、账房:三是指债务,如欠账、还账、放账。“帐”为巾字旁,指用布、纱或绸做成的遮挡用的东西,如蚊帐、营帐、帐篷、帐幕、青纱帐等。现在应当标准地使用这两个字,不能混用。47、“涨”与“胀” “涨”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固体汲取水分后体积增大,如豆子泡涨了;二是指头部充血,如脸涨得通红。而“胀”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膨胀,如热胀冷缩:二是指人体内部受压而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如肿胀、胃胀、肚子发胀等。“涨”还表示多出、超出的意思,如物价上涨、河水暴涨等。48、“诊”与“疹” “诊”表示医生对患者诊察、诊断的意思,如诊疗、诊脉、诊视、诊治、出诊、门诊、会诊等。而“疹”表示病人皮肤上起的许多小疙瘩,如丘疹、疱疹、麻疹等。这两个字字义完全不同,是不能通用的。49、“震”与“振” “震”表震惊的意思,如震惊、震荡、震波、震源、震中、震耳欲聋、震古烁今、威震四方等。“振”也有振动的意思,如振动、振荡、振幅、共振、谐振、振聋发聩等。两者的区分是:震惊指抖动、使抖动,如大地震惊、房屋震惊了一下、春雷震惊了山谷等;振动则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往复运动。震荡有动乱的意思,如社会震荡、回声震荡;而振荡,除有振动的意思外,还指电流作周期性变化。“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而“振聋发聩”则是说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两者是有区分的。50、“至”与“致” “至”有三层意思:表示“到”的意思,如至今、至此、自始至终、至死不渝等;表示“最”和“极”的意思,如至多、至迟、至上、至理、至德、至高无上、欢送之至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如甚至于、以至于、不至于等。 “致”则有四层意思:表示赐予,如致函、致电、致谢、致敬、致辞等;表示集中于某一方面,如致力、致使、用心致志等;表示招致的意思,如致病、致残、致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