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折弯机(常用版).doc
数控折弯机(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1 实习单位的情况1.1 公司简介 苏州德奥电梯 苏州德奥电梯是集设计、制造、安装、改造及维保的中外合资企业,具有电梯界最高级别的A级资质,是中国电梯协会会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公司正位于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处在长三角江、浙、沪三省市的中心地带,西频太湖,北连苏无常,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苏嘉杭和沪苏浙皖2条高速公路从公司门前相交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特别优越,环境非常迷人。公司占地60000多平方米,厂房面积20000多平方米,办公楼面积8000多平方米,建有78米高的电梯综合实验塔,现有职工21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8人,拥有数控多工位转塔冲床、数控剪板机、数控折弯机、加速测试仪、激光导轨测量仪等一整套先进的制造加工设备及完善的检测仪器,具备生产电梯、扶梯、人行道等各类电梯的条件。公司充分利用德国先进的电梯控制技术,使公司产品的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产品丰富,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涵盖乘客电梯、观光电梯、病床电梯、载货电梯、液压电梯、汽车电梯、小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杂物电梯等十一大系列产品。优质的服务是产品卓越表现的保障。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不同层次的需要,公司已建立起从电梯设计、制造、安装、维保一条龙的高校工作体系。从设计到制造、从安装到维保,我们矢志满足顾客的个性要求,遍布大江南北的服务网络,训练有素的工程人员依照既定的工作规范竭诚为顾客提供完善的服务。运用对电梯运行状况实施自我诊断、远程实时监控、远程维护等新技术手段,确保顾客无后顾之忧。公司引入最显见的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了集CAD、CAM、ERP为一体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并推行“5SIA”的现场管理模式。产品在IS9001质量体系保证下,严格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和欧洲标准组织生产,使企业具备持续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公司遵循“互惠共赢”的价值观,本着“让顾客感动”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尽善尽美的运载产品和服务。1.2 实习情况在单位里,我是在车间钣金线操作数控折弯机。经过我近半年在该岗位上的努力,现在我对数控折弯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在该岗位上熟练操作,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严把质量关;今后我希望在这个岗位上能够不断的完善和拓展自我,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以此为公司发展服务! 2 数控折弯机的介绍 对于钣金折弯机床领域,不同的厂家采用不同的技术,但绝大多数厂家都采用悬空折弯的技术,由于该技术成熟,并具用高性价比等优点而广泛应用。2.1 数控折弯机的特点 Bystronic AFM EP折弯机具有操作简单,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等特点。 Bystronic AFM EP折弯机采用成熟的悬空折弯技术,配以CYBELEC 高质量的DNC880S/ModEva12S控制器(图Fig.2),该控制器配置10.4/12英寸的液晶显示屏,并配备了CYBELEC专门为BYSTRONIC研发的软件,该软件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功能强大并具有产品二维/三维模拟折弯和防碰撞保护功能,从而免除了您繁琐的编程过程。 数控折弯机采用整块高质量的钢板拼焊而成,并配以2个活动梁主滑轨(图Fig.6)和副滑轨,从而保证机床安全平稳的运行。数控折弯机配置前滑动托料(图Fig.3),从而保证折弯机在折弯过程快捷方便。工作台采用宽工作台(200MM)方式可以配置四面多V 型下模,从而保证您在折不同板厚和材料时方便的更换下模。 数控折弯机活动梁的上下运行是通过德国BOSCH高精度的伺服比例阀与HEIDENHAIN光栅尺组装的全闭环回路控制实现的,整个主阀上附有安全阀,具有很高的安全标准。机床的管接头全部采用PARKER 管接头,其管接头的静压爆破试验压力最小为4倍的公称压力,从而保证液压管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为了很好地保护灵敏的BOSCH数字阀系统,在机器上安装了10微米高压滤网。控制面板上的灯一直亮着来显示滤网工作正常。然而,当指示灯熄灭时,必须立即更换过滤器,否则液压油会流经溢流阀进入系统造成系统污染,并使BOSCH数字阀发生故障,从而造成数控折弯机不能正常工作。 数控折弯机Y 轴的位置反馈采用德国HEIDENHAIN 原装LS 系列线性光栅尺(图Fig.7),其最小分辨率高达5µm,从而保证数控折弯机的Y轴重复精度高达0.01mm。 数控折弯机的液压系统采用德国原装BOSCH 紧凑型阀块(图Fig.1),所有的阀全部集成在一个阀体上,即节约了空间又方便维修。由于BOSCH数字比例伺服阀采用NG6开口,从而提高了数控折弯机Y轴整体运行速度,其快降速度高达100mm/sec, 上升速度高达95mm/sec ,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Bystronic AFM EP系列 折弯机后挡规系统(图Fig.5)采用直线导轨加滚珠丝杠的结构,并配以瑞士CYBELEC公司的交流伺服电机(图Fig.8),从而保证了后挡规(图Fig.4)的定位精度,其后挡规正常的工作速度高达300mm/sec 。 由于数控折弯机在正常工作时侧板会产生变形而影响折弯精度,Bystronic AFM EP 折弯机采用了“C”型盖板结构,将HEIDENHAIN光栅尺稳定的固定在“C”型盖板上,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侧板变形对光栅尺反馈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折弯的整体精度和重复性。 轴X轴R轴速度300mm/s100mm/s定位精度±0.05mm±0.05mm行程650mm140mm 表1后挡规系统基本技术参数 Fig.1 BOSCH同步控制液压阀块 Fig. 2CYBELEC ModEva12S 控制器 Fig.3前滑动托料 Fig. 4 后挡规 Fig.5 后挡规系统 Fig.6 主滑轨 Fig.7 线性光栅尺 Fig.8伺服驱动卡及伺服电机2.2 悬空折弯的介绍 当数控折弯机的上模将金属板材压进V 型开口的下摸时则宣告一个折弯工步的完成。Fg° 所谓的悬空折弯是指:为了得到预先编制的角度,折弯机的上刀必须要将板材压到V型开口的下摸,上模所运行到的位置是经数控器计算的,而整个折弯过程金属板材都不会接触到下摸的底部。 因为整个折弯过程机床的上模不会接触到下模的底部,所以上模外形的角度和V型槽开口的下模角度允许不一致。因此,调整上模的不同行程,则会得到不同的角度。 高精度悬空折弯的完成主要依靠三点,其中的2点(红色点)是V开口下模的内边缘,另一点(绿色点)是上模的尖点。材料厚度的均匀性对于悬空折弯(图Fig.9)非常重要,而下死点(BDC)精确控制对于获得准确角度至关重要。为了保护模具,下模V型开口宽度必须依据工件板厚选择。 Fig.9 悬空折弯 下列为理论 计算公式: 板厚S3mm V=(68)×S S3mm V= (812) ×S 2.3 Y1 Y2同步工作原理控制器BOSCH 比例伺服阀 线性光栅尺主油缸Y1 & Y2 Fig.10 数控折弯机工作原理图 通常主油缸Y1 和 Y2 的移动取决于 CYBELEC数控系统。 Y1和Y2两侧的油缸分别由两侧的比例伺服阀和光栅尺独立控制,当活动梁移动时,CYBELEC数控器会分别发一个信号给两侧的BOSCH 比例伺服阀,BOSCH比例伺服阀接到这个信号后会依据这个信号调整比例伺服阀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流入Y1和Y2主油缸液压油的流量,而活动梁两侧的光栅尺进行位置反馈,并将反馈值传至数控系统,当数控系统发现两侧油缸的位置不一致时,数控系统会发出信号将运行较快的比例伺服阀开口减小,而将另一侧比例伺服阀的开口加大,直至两侧油缸的位置一致,从而保证了Y1和Y2两侧同步运行。2.4 机械WILA挠度补偿系统 当数控折弯机在折弯时,数控折弯机的上活动梁和下工作台均会产生变形,而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折弯时数控折弯机施力点在数控折弯机的两端,从而造成工件的两端与中间角度不一致。 有多种方式可以补偿挠度变形,下面是通常采用办法:a. 保持工作台具有较大的刚性,保证在大吨位时下工作台不变形。b. 马鞍形工作台,使工作台具有固定的挠度补偿。c. 在上活动梁加装斜铁进行补偿。d. 手工调整工作台下模。e. 在下模工作台加装电气驱动装置。 Bystronic AFM EP 折弯机采用荷兰WILA公司的下工作台专利挠度补偿技术,能够自动补偿整体活动梁的变形。整个WILA机械补偿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WILA补偿板和WILA电机。WILA补偿板又分为两部分,分别为上补偿板和下补偿板,两个补偿板的接触面部分为波浪形楔型结构。上WILA补偿板被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内并可以通过内六角顶丝手动进行局部调整,下WILA补偿板与WILA电机相连,WILA 电机运转驱动下WILA补偿板作纵向直线运动,从而通过波峰与波峰的叠加或者波峰与波谷的抵消实现挠度的凹凸变化。 Fig.11 WILA挠度补偿装置 WILA机械挠度补偿系统为全闭环控制,CNC系统控制WILA电机的正反转,同时WILA电机将其运转位置反馈给CNC数控系统,CNC数控系统将此反馈值作为挠度补偿是否到位的依据。而数控折弯机具体补偿量的多少受CNC控制器控制,只要在编程页面输入正确的板厚,SIGMA数值和板材长度,CNC数控系统会根据工件的大小和自动计算出挠度补偿量,从而保证挠度补偿的精度。3技术说明3.1 数控折弯机的组成 AFM EP系列数控液压折弯机通过精密多轴DNC控制器完成控制并以电气与液压系统为基础完成各项功能。 3.1.1 数控折弯机主要的零部件序号 描 述序号 描 述1 床 身10 脚 踏 操 作 台2 主 电 机11 活 动 梁3 油 箱12 控 制 阀4 电 气 箱13 油 缸 罩5 后 挡 规14 工 作 台 立 板6 后 防 护 门15 挠 度 电 机7 主 阀 总 成16 DNC 控 制 器8 光 栅 尺17 主 油 缸9 前 托 料18 工 作 台表2数控折弯机主要的零部件 3.1.2 测量与驱动系统 活动梁的上下运行是通过高精度的伺服比例阀与光栅尺组装的闭环回路控制实现的,整个液压驱动系统分为泵阀块和同步控制阀块,泵阀块位于油箱上部,同步控制阀块位于Y1和Y2 两侧油缸的上腔,每个同步控制阀块上附有一组安全阀,从而具有很高的安全标准。 Fig.12 驱 动 系 统 Fig.13 测 量 系 统 3.1.3控制器 DNC控制器是一种集成组件,可直接进行数字信号的计算处理。2)功能按钮4)标准薄膜键盘1) 12” 液晶显示器3)操作模式按钮5)启动/停止按钮6)快速鼠标 Fig.14 ModEva12S 控制器分布图 3.1.4后挡规 AFM EP系列折弯机有多种形式后挡规,轴的数量是依据机床类型变化,滚珠丝杠与直线导轨保证轴的定位精度,后挡规控制具有保证模具不被撞击的安全功能。 Fig.15 后 挡 规 注意事项: 所有人员绝对不能通过后挡规到达模具区域,如果要检修数 控折弯机,必须切断电源并且在机床的明显部位悬挂警示标识。 只能在后挡规区域手动调整挡指,在数控折弯机前进行Z轴 手动时只有在DNC特定模式下将X轴停在模具的区域。 数控折弯机后挡规区域为危险区域,并安装了安全防护门 ,禁止在数控折弯机工作状态下进入该区。进行挡指调整及维护 修理时应关断主电机,确保门在打开状态。 3.1.5 脚踏操作台折盒子按钮(仅安装AKAS II-LC F光幕才安装此按钮)侧安全防护门按钮(仅安装AKAS II-LC F光幕才安装此按钮) 急停按钮 活动梁上升按钮 脚踏开关 Fig.16 脚 踏 按 钮 功 能 说 明脚踏板各按钮功能描述活动梁上升按钮 当数控折弯机的活动梁需要上升时,按下此按钮,活动梁会执行上升动作。急停按钮 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压下此急停按钮,数控折弯机主油泵电机会停止运转,同时切断部分控制电路。 此开关为自锁式急停按钮,如需释放应顺时针旋转次按钮。折盒子按钮 此按钮与AKAS安全光幕配合使用,用于激活AKAS安全光幕的折盒子功能。 工件类似于封闭盒子时,最后一步折弯时往往会挡住AKAS安全光幕的光束,而造成数控折弯机无法正常折弯。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只需在工作前压下折盒子按钮就会激活AKAS安全光幕的折盒子功能,折盒子功能被激活后,AKAS安全光幕接受端的E1接收器将被屏蔽,但此时AKAS安全光幕的安全功能仍被激活。 折盒子功能每次只能激活一次,当活动梁返回上死点TDC时,折盒子功能被自动取消。如果仍需使用折盒子功能,只需再次按下折盒子按钮即可。 活动梁上升过程压下此按钮不能激活AKAS安全光幕的折盒子功能。 此开关只存在于安装了AKAS安全光幕的数控折弯机。蓝色带灯Reset按钮 此按钮与AKAS安全光幕配合使用,用于左/右侧安全防护门的复位。 当 Light Guard ON/OFF钥匙选择开关位于ON位置,打开数控折弯机的左/右安全防护门,此按钮的蓝色灯会自动亮起,即使防护门不关闭而进行强制复位,活动梁也只能慢速下降。如果关闭左/右安全防护门后复位,则活动梁具有快速和慢速,机床能够正常工作。当 Light Guard ON/OFF钥匙选择开关位于OFF位置,打开数控折弯机的左/右安全防护门,此按钮的蓝色灯会自动亮起,此时活动梁只能慢速下降。如果强制复位或者关闭左/右安全防护门后复位,则活动梁具有快速和慢速,机床能够正常工作。 当DNC转换模式时位于脚踏上的RESET按钮就会自动亮起同时DNC右上角显示“暂停轴”的报警信息,必须将此按钮复位,然后按下DNC控制器上的绿色Start键,数控折弯机才能正常工作。脚踏开关踩下此脚踏开关,数控折弯机活动梁会执行下降动作。3.2 数控折弯机轴的描述 AFM EP系列数控液压折弯机通过精密多轴DNC控制器完成控制并以电气与液压系统为基础完成各项功能相关轴的名称移动方向的描述零点位置实际值Y1, Y2活动梁上、下移动(左右侧)工作台表面工作台表面到活动梁上刀安装面的距离。X 轴 或 X1, X2后挡规前后移动上模具中心上模具中心到后挡指停靠面的距离R 轴 或R1, R2后挡规上下移动工作台表面后挡指停靠面下边缘到工作台面的距离Z1, Z2后挡指左右移动工作台面左侧工作台面左侧与每个后挡指接触面中心的距离 表3数控折弯机相关轴描述 4 数控折弯机的操作4.1 启动数控折弯机1. 在数控折弯机开始工作之前,必须检查周边是否会对机床造成损害。2. 确保数控折弯机的周边区域的清洁。3. 确保后挡规部分周边区域的清洁。 .4. 检查油箱中的油标位置。5. 检查液压部分有无泄漏。6. 将数控折弯机的后防护门关好。7. 将数控折弯机的侧防护门关好。注:只有在数控折弯机安装光帘或特殊要求时,数控折弯机才加装侧防护门。8. 打开数控折弯机主电源。9. 释放所有的急停开关。10. 压下脚踏上的蓝色“Reset”按钮和电箱上的“RESET REARGUARD”按钮,必须保证两个蓝色复位指示灯熄灭。 注:只有在数控折弯机安装光帘时,数控折弯机才会提供上述蓝色的 “RESET“和“Reset Rearguard”按钮。11. 将功能转换开关打到“AUTO”位置。12. 在CYBELEC控制器 自检结束后,按下马达启动按钮。 只有控制器自检结束,马达才能启动。13. 数控折弯机寻找参考点。14. 调入相应的折弯程序。15. 确保数控折弯机所装的模具与编程的模具一致。16. 确保板料与编程页面一致。17. 开始折弯。 4.2 数控折弯机在进行折弯过程中所要注意事项我所操作的数控折弯机只能折小于等于2.5mm厚的板料,对于数控折弯机来说,折不同板料(不锈钢、冷轧板、镀锌板)与不同板厚时所选用的上下模不同。当折不锈钢时,1mm、1.2mm、1.5mm厚的不锈钢板料通常用2号上模、1号下模进行折弯,在编程中以“4”代表不锈钢板料。注:在折电梯吊顶组件时要用2号上模、3号下模。当折冷轧板、镀锌板时,1mm、1.2mm、1.5mm、2mm冷轧板、镀锌板通常用2号上模、1号下模进行折弯;在折板厚为2.5mm的冷轧板时要用2号上模、7号下模进行折弯。在编程时以数字“1”代表冷轧板、镀锌板板料。注:在用板厚为2.5mm冷轧板折工件门楫草管时,要用3号上模、7号下模进行折弯。总体注意:在折弯工步中若有折弯工件后保证尺寸小于16.5mm时,在编程时要把后挡规高度尺寸R调为8mm,大于16.5mm将其高度调为06mm均可。4.3 将所要折弯工件进行编程操作对于折弯机编程方面,我所操作的数控折弯机的控制面板里有固定编程模板,所以我就简单描述一下。编程步骤大体为:角度编程选择 :ma= 1 a厚 度 :TH= _mm材 料 选 择 : M=_ 展 开 长 度 : L= 0.0 mm连接 :CN= 0上模 : UP= _下模 :UN= _ 折 弯 方 式 :BM= 0 自由折弯 宽度 :B L= _ mm 角度 : a = _度 开 口 高 度 : DY= _ mm 后 挡 料 位置 : X = _mm 退 让 距 离 : DX = _ 0.00 mm 代码 :CX = 2 保 压 时 间 : TX = 15 循 环 次 数 : CY = _ 工 进 速 度 : V = 30.00 mm/s 压 力 : P = _ 保 压 时 间 : T = 0.1 sec 缷 荷 速 度 : BS = 30.00 mm/s 缷 荷 距 离 : DC = 0.04 mm 平 行 度 : Y2 = 0.00 mm 后挡料位置号 : XN = 0 机床上部外形 : M1 = 1 机床下部外形 : M2 = 1 R 轴 : R = _ mm上述编程步骤是编程模块,只要根据所需折弯工件的折弯工步数及每一工步折弯后要保证的尺寸、板料、厚度、长度等,然后将其相应输入上述编程模块中进行编程,上述中有的参数是自动生成的;每一工步的编程都大同小异,大多数只要改变后挡料位置参数,对于角度、退让距离、循环次数、R轴还得依据现实折弯图进行修改。4.4 关闭数控折弯机1. 在折弯页面将折弯力设定为 0.1Ton.将折弯力设定为0.1Ton而不设定为0Ton,是因为防止DNC发出一个错误信号。 2.将CYBELEC控制器 转换为手动模式。3. 将CYBELEC 控制器转换到1号钥匙位置。4. 压下脚踏开关,使上模缓缓进入下模。当上模完全进入下模后,压下急停开关。5. 按下主菜单的“F1” 键。 6. 选择 “退出” 选项。选择退出选项会使控制器退出折弯程序。7. 将控制选择开关转换到 “Off” 位置。8. 关闭数控折弯机主电源。 实习岗位总结及实习体会我现在在苏州德奥电梯工作,现在在钣金组从事数控折弯机操作一职,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看图纸对各种电梯部件进行折弯,使其保证所要求的角度和尺寸。折弯这一块是钣金线较为繁忙的区域,它不仅要我们折弯的工件众多,而且样式复杂多变,所以我身为这一职务极为重要,也深深的意识到了每个岗位都是紧密相连的,哪个岗位效率跟不上、质量保证不了就直接影响了我们钣金线交货进程,也间接的影响了公司的信誉和利益。这样就不断敦促我平时要不断掌握操作技能,而且还要不断通过自己刻苦学习夯实自己的基本功。经过近半年在这个岗位上的实习,我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一岗位,正是带着这种喜爱,使我对数控折弯机的操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我能熟练操作这也离不开师傅们对我的精心指导;从而使我对折弯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从最初只知道折弯机的基本组成,结构特点和基本编程操作,到现在对其工作原理和机床的保养维修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相信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通过近六个月的实习,我基本上掌握了电梯上所有所需折弯部件的折弯方法,并且能够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我对实际工作的认识:首先,作为员工,工作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尤其是要学会严肃认真地工作;而且新来的员工一定要多做事,与此同时还要与同事搞好关系,与同事相处一定要礼貌、谦虚、宽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忙和相互体谅,尤其作为一名实习生,周围全都是比自己强很多的员工,更应该谦逊。特别不要与上司发生口角,这对自己将来的发展会很有阻碍。其实,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只有大家团结融洽,才能顺利地完成每项工作。 经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在个人能力上有所提高,更加带给了我新的体验和体会,相信此次实习将是我今后生活的一个良好开端,我一定会更加努力,才能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积累更加宝贵的经验。 本次实习使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生产实习对于我以后的工作也是受益匪浅的。在短短的半年实习中,让我初步使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初步的认识了这个社会,对于我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参考文献 1陈立定.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l 2雷天觉.液压工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3孟红军.三菱变频调速器FR-A500使用手册,2004 4官忠范.液压传动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陈宴鸿、符刚.折弯机的CNC .上海机床,1990(2) 6夏萼辉.WC67K-DNC系列数控板料折弯机 .锻压机械,1993(1) 谢 辞三年的大学生活已经快结束,在本专业的学习中使我掌握了不少专业知识,锻炼了自己。毕业设计可以说是三年学习的总结和体现,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完成了这篇毕业设计。她热心的帮助和循循善诱的指导深深感动了我。这篇设计和三年中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也是分不开的,没有他们的传授的知识我也不可能完成这个课题的。我无论是在课程学习阶段,还是在论文的选题,资料查询和撰写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得到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我为我几个月来静心学习,并取得较好成绩而感到欣慰,欣慰之余,我要感谢母校,向关心和支持我学习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真挚的谢意!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心和支持!目录摘要1第1章 绪论1 1.1数控系统发展简史1 1.2数控机床现状21.3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31.4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必要性 41.5主要技术指标4第2章 华中HNC-21数控车削系统介绍4第3章 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可行性论证11 3.1技术可行性11 3.2机床本身11 3.3加工对象分析12 3.4市场可供性12第4章 总体方案的确定12 4.1总体方案设计要求124.2设计参数13第5章 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165.1 脉冲当量的确定165.2 切削力的计算175.3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纵向)175.3.1 工作载荷Fm的计算175.3.2 最大动载荷FQ的计算175.3.3 初选型号175.3.4传动效率的计算185.3.5 刚度的验算185.3.6 压杆稳定性校核185.4 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纵向) 18 5.4.1 计算加在步进电动机转轴上的总转动惯量Jeq185.4.2 计算加在步进电动机转轴上的等效负载转矩Teq19 5.4.3步进电动机最大静转矩的选定21 5.4.4步进电动机的性能校核21 5.5 主轴交流伺服电机的计算与选型22 5.5.1主轴的变速范围22 5.5.2初选主轴电机的型号22 5.5.3主轴电机的校核22第6章 绘制进给伺服系统的机械装配图22第7章 元件的选择23结论24致谢25参考文献26英文摘要27卧式车床C6140数控化改造设计摘要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机械制造大国,但其装备水平落后,特别是一些老的机械制造厂大多还是比较旧的机床,远远不能满足加工的要求。针对目前制造业的技术装备现状,对传统机械制造业装备进行改造,解决机械制造业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用现代先进技术对旧的设备进行改造和提升,是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本课题是针对己报废的C6140普通废旧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其现实意义在于如何寻找一种可行的、有推广价值的设备改造方法,对传统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装备进行技术提升,以解决目前设备老化所带来的问题。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论、总体设计方案的拟定和验证、主传动部分的改造设计、伺服进给系统的改造设计、自动转位刀架的选择设计、编码盘安装部分的结构设计等几个部分。改造后的机床,主运动实现自动变速,纵向、横向进给系统进行数控控制,并要求达到纵向最小运动单位为0.01mm /脉冲,横向最小运动单位0.005mm/脉冲,刀架要是自动控制的自动转位刀架,要能自动切削螺纹。关键词:机床改造 数控技术 进给系统 滚珠丝杠 自动刀架 第1章 绪论1.1数控系统发展简史1946 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6 年后,即在 1952 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1.1.1 数控( NC )阶段( 1952 1970 年) 早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低,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 “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WIRED NC),简称为数控(NC)。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历经了三代,即 1952 年的第一代电子管;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 1965 年的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 1.1.2 计算机数控(CNC)阶段( 1970 年现在) 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业已出现并成批生产。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把计算机前面应有的“通用”两个字省略了)。到1971年,美国 INTEL 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理器(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