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长安大学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优选版.doc

    • 资源ID:92161523       资源大小:23.0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长安大学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优选版.doc

    3、线状构造的产状通常用什么来表示?答:线状构造用倾伏向和倾伏角,侧伏向和侧伏角来表示。4、倾伏角、倾伏方向、侧伏角,侧伏方向各指什么?答:线状构造的倾伏角是指在直立面上量得的该构造线与其在水平面投影线的夹角;倾伏方向就是线状构造的水平投影线指向该线向下一端的方位。侧伏角是指在线状构造所在的构造面(或其它几何参考面)上量得的该构造线与该构造面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侧伏方向就是构成上述锐夹角的走向线的一端的方位。层理的识别标志 1、岩石成分的变化。在岩性均一的厚层岩层中,如果有薄层特殊的岩性的夹层时,可作为判断层理的标志。 2、岩石结构的变化。如果发现粗细颗粒相间成层,如云母片、扁平的砾石或扁平的原生结核成面状排列等,都可作为确定层理的标志。 3.岩石颜色的变化。在成分单一、颗粒较细、层理隐蔽的岩石中由于颜色的更替也可显示出层理。但要注意区别由于后生混染或褪色而形成的假层理。 4、岩层的层面原生构造。利用波痕、泥裂、雨痕、生物活动遗迹等层面构造,也可以判断层面,进而确定层理。3、剪节理的特征。剪节理的特征为: (1)产状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 (2)剪节理较平直光滑,有时具有擦痕 (3)发育于砂岩、砾岩等岩石中的剪节理,一般穿切砾石和砂粒的粒状物; (4)常形成共轭X型节理系,当发育良好时,将岩石切割成菱形或棋盘格状; (5)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羽状微裂面与主剪裂面一般为5°15°; (6)剪节理尾端常成折尾、菱形结环和分叉。4、 张节理的特征。张节理的特征为: (1)产状不甚稳定,延伸不远,单条节理多短而曲折,一组节理有时呈侧列产出; (2)张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3)发育于砂岩、砾岩等岩石中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和砂粒; (4)张节理多开口,常被矿脉充填,脉宽变化较大,脉壁不平直; (5)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的树枝状,各种网络状,有时也构成一定的几何形状; (6)张节理尾端变化或连接形式有树枝状、多级分叉、杏仁状结环及各种不规则形状。 5、简述不整合的形成过程。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如果有了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个沉积间断面称为不整合面。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下降、接受沉积(沉积了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 上升出露水面、沉积间断、遭受剥蚀 再次下降、接受沉积(沉积不整合面以上的地层),形成了不整合面。因此一个不整合面代表了在下伏地层沉积之后、上覆地层沉积之前产生了一次构造运动。如果构造运动为垂直升降运动,则形成的不整合为平行不整合,如构造运动为褶皱运动(水平运动),则形成角度不整合。9、简述逆(冲)断层的构造样式(组合型式)。逆(冲)断层的构造样式有以下几类: (1)叠瓦式逆冲断层(单冲式):一系列产状相似的逆冲断层,其上盘依次向上逆冲;(2)对冲式逆冲断层:由两条或两组倾向相反,相对逆冲的逆冲断层组成;(3)背冲式逆冲断层:由两条或两组相向倾斜的逆冲断层组成,自一个中心分别向两个相反方向逆冲;(4)楔冲式逆冲断层:由一条或一组叠瓦式逆冲断层与一条或一组正断层共同组成的上宽下窄的楔形断片。15、简述同沉积断层的主要特点:1、同沉积断层一般为走向正断层,剖面上常成上陡下缓的凹面向上的铲状; 2、上盘即下降盘地层明显增厚,这是同沉积断层最基本的特征和识别标志。3、断距随深度增大,地层时代愈老,断距愈大; 4、常在上盘发育逆牵引构造。因为断距是累积的,所以任一标志层的断距都反映了这层以前断层活动引起的断距之和; 5、逆牵引构造一般构成背斜,与断层走向一致延伸,背斜顶点向深部逐渐偏移,偏移的轨迹与断层面大致平行。什么是褶皱?褶皱要素的概念?答:褶皱是由岩石中原来近于平直的各种面(例如层理面)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而显示的变形或者原始产状的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力作用下发生永久性塑性变形所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1 核部: 指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简称核。 2 翼部: 指褶皱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简称翼。3 翼间角:构成褶皱两翼的同一褶皱面的拐点的切线的夹角称为翼间角 4 枢纽: 同一褶皱岩层的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5 轴面: 一个褶皱内各相邻褶皱面上的枢纽连成的面,它是大致平分褶皱两翼的对称面。 6 轴迹: 褶皱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7 转折端: 褶皱一翼向另一翼过渡的的部分。 8 脊、脊线、脊面: 背斜或背形的同一褶皱面的各横剖面上的最高点称为脊;它们的连线称为脊线;若干相邻褶皱面上的脊线联成的面称为脊面。9 槽、槽线、槽面:向斜或向形的同一褶皱面的各横剖面上的最低点称为槽;它们的连线称为槽线;若干相邻褶皱面上的槽线联成的面称为槽面。10 脊迹和槽迹: 脊面和槽面与地面的交线。褶皱的分类?答:(1)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可以描述为:直立褶皱 斜歪褶皱 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 (2)根据枢纽产状,褶皱可以分为: 水平褶皱倾伏褶皱 倾竖褶皱(3)根据翼间角分类:平缓褶皱: 翼间角>120°开阔褶皱: 翼间角70°120°闭合褶皱:翼间角30°70°紧闭褶皱:翼间角0°30° 等斜褶皱:翼间角近于0°两翼产状近于平行。(4)根据褶皱面的弯曲形态可将褶皱描述为: 圆弧褶皱 尖棱褶皱 箱状褶皱 扇状褶皱 挠曲构造阶地断层的分类?答:(一) 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1 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类。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基本直交。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斜交2 根据断层走向与所切割岩层走向的方位关系分类。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顺层断层 断层走向、倾向与岩层走向、倾向基本一致 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关系分类。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平移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方向作水平位移的断层。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叫滑动断层3、断层的识别标志。断层的识别标志有:1、地貌标志:如断层崖、断层三角面、错断的山脊、山岭与平原的突变、串珠状湖泊、洼地、泉水的带状分布、水系的急剧转向、瀑布、跌水等(1分)。2、构造标志:(1)任何沿走向延伸的线状、面状地质体沿走向突然中断或被错移。(2)断层破碎带的出现,如构造透镜体、断层角砾岩等;(3)断面及断面构造的出现,如见到断层面、摩擦境面、擦抹晶体、阶步,擦痕等;(4)断层影响带的出现,如构造强化带、岩层产状突然变化、节理化、劈理化带的突然出现、小褶皱急剧增加、挤压破碎现象、牵引构造等3、地层标志:地层的重复与缺失。4、岩浆活动与矿化作用(1分):矿化带或硅化蚀变带成线状分布、环状、放射状岩墙的出现等。5、岩相和厚度的急变:岩相和岩层厚度的急剧变厚常由断层造成。简述正断层的组合型式。正断层的组合型式有以下几类:(1)地堑:主要由两条或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下降盘; (2)地垒:主要由两条或两组走向基本一致、倾斜方向相反的正断层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上升盘;盆岭构造:由不对称的纵列单面山、山岭及其间的盆地组成的构造地貌单元。阶梯状正断层: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断层的上盘依次向同一个方向断落,构成阶梯状。(5)放射状断层和环状断层:若干弧形或半环状断层围绕一个中心成同心圆状排列,构成环状断层。若干条断层自一个中心成辐射状排列,构成放射状断层。(6)雁列式断层:若干条近平行的正断层呈斜向错列展布。(7)块断性断层:两组方向不同的大中型正断层相互切割,构成方格状或菱形断块。不整合的识别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答:()地层古生物方面:上、下地层间缺失某些地层或化石带; (2)沉积方面的标志;上、下两套地层在岩性和上岩相上截然不同,两套地层间往往有古侵蚀面,并保存着古风化壳、古土壤或与之有关的残积矿床等。上覆地层的底层常有由下伏地层的岩石碎块、砾石组成的底砾岩。()构造方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构造变形强度不同,褶皱、断裂情况也各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上、下两套地层经受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期次、强度、类型及特征不同。理论上,地层不整合是研究地质发展 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和时期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划分地层单位的之重要依据之一,有助了解古地理古环境变化;实践上,不整合面及其上下相邻岩层中,常形成铁锰磷及铝土矿等沉积矿床;是构造上的薄弱带,有利于岩浆及含矿溶液活动,有利于形成交代和充填矿床;对油、气、水的储集也具有重要意义。另工程上可作为稳定性评价的条件之一。 。何为岩浆岩体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答:侵入岩体和喷出岩体的原生构造是指岩浆向上运移,侵入上覆围岩或喷溢地面并逐渐冷凝固结形成岩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构造。岩浆冷凝固结形成岩石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粘稠的含晶体的液态岩浆流动阶段,这时形成了原生流动构造;二是岩浆凝固化阶段,形成原生破裂构造。 岩体形成后,由于地壳运动使岩浆岩体形态和产状发生变化,引起新的构造变形,从而形成岩浆岩体的次生构造。 。简述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其确定标志答:侵入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分为侵入接触、沉积接触和断层接触三种类。侵入接触是接触关系的主要类型,其接触面形态多样,有平直状、港湾状及顺层贯入等形态。其岩体中可见围岩捕虏体,并存有接触变质带。沉积接触的接触面常有古侵蚀面或风化壳,无接触变质现象,上覆岩层大致平行于接触面。断层接触多平直,两边岩石有突变现象,并可能有断层岩或破碎带及擦痕等断裂带特征。 。如何确定侵入体的时代.答:侵入体形成时代的确定,可以用同位素法,也可以用地质法。前者确定其绝对年龄,后者确定其相对年代。 地质法的依据:()接触关系,侵入体晚于与其呈侵入接触的最新地层时代,早于不整合接触面上覆盖的最老地层时代,也早于断层接触的断层时代;(2)岩体差异,同期同源之岩体的岩石特征、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特征有相似性;()岩体间的穿插关系,被穿切的岩体形成时代较早;()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岩浆活动意是伴随某一时代的构造运动而产生。因此,根据控制岩体发育区的构造发育期次及其与岩体的关系可以判断岩体的形成时代。答:1.岩石在地质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弯曲现象成为褶皱;褶皱要素的主要有:核部、翼部、轴面、枢纽等,其定义在此略去;基本类型为背斜和向斜,判别方式就是看沿平面上的某点两侧地层的对称重复;组合型式有:全型褶皱、断续褶皱、过渡类型三种;全型褶皱呈线状一致延伸,呈带状分布,背向斜同等发育,在平面上常呈雁列;断续型中常以背斜为主,多为平缓开阔的褶皱,短轴,向斜不明显,构成穹隆和构造盆地为主的构造格局;过渡型褶皱组合介于两者之间,背向斜的发育程度相差特别明显。什么叫韧性剪切带?答:韧性剪切带指具断层状位移,但没有明显断层发育的强烈变形带,带内岩石遭受强烈剪应变,常发育成具劈理或片理的断层岩表现出来的韧性变形特点,是变质岩区断层构造的主要表现形式。但由于韧性剪切带不易识别而常常被忽略。在变质岩区应变突然增强的线性地带,包括强片理化带、糜棱岩带常是韧性剪切带的宏观标志。 (1)同一地层在转折端和两翼厚度明显不一致,背斜转折端厚,向斜转折端薄;(2)从转折端向两翼,岩相由规律的发生变化;(3)随地层变老,两翼产状也发生规律变化,越老两翼越陡;(4)多为开阔褶皱。 2.变质岩区的构造置换过程分哪些阶段?每阶段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变质岩区的构造置换过程分早、中、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阶段层理的连续性没有破坏,层理S0清楚,并起控制作用; 中期阶段S0遭到强烈的破坏,其连续性已破坏,并产生新生的面状构造; 晚期阶段S0完全破坏,并与S1平行,岩石变成“均一”的面理或层带 3.角度不整合的概念、它所代表的区域地壳运动过程。 它所代表的地壳运动过程:稳定缓慢下沉的沉积环境地壳水平运动,褶皱和差异隆升,遭受剥蚀改造,可能伴随有岩浆浸入或喷发、动力变质和成矿作用稳定缓慢下沉接受沉积。什么叫叠加褶皱? 如何判别叠加褶皱存在.答:同一变形面(层理、劈理等)经历两次以上褶皱作用所形成的褶皱叫叠加褶皱。它是变质岩区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构造现象,也是进行构造解析的主要研究对象。 其识别标志()早期褶皱轴面有规律的弯曲;(2)以劈理为变形面的褶皱;(3)两期以上的透入性劈理; (4)系统分布的穹窿、盆地系列,以及广泛发育的环形、蘑菇形、新月形等复杂褶皱形态,以及倾竖褶皱、重斜褶皱的大量出现;(5)赤平投影解析图上,出现线理、劈理产状的规律性变位或褶皱变形面图解出现多环带、多轴组构。

    注意事项

    本文(长安大学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优选版.doc)为本站会员(教****)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