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
-
资源ID:92189619
资源大小:138.4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
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课时同课异构【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工业区位因素。一、工业区位因素:先从工业生产一般过程开始,然后是工业区位因素列举及分析,最后通过“分析顺德家具产业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的活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教材先从科学技术进步对区位因素产生的影响进行概述,然后分析原料、信息、市场、运输等变化如何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说明区位因素的变化及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活动“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核心素养】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区域认知:结合区域资料,运用工业区位理论,能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具体原因。3、地理实践力:通过调查本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分析其合理布局的原因。4、人地协调观:分析合理布局工业,减轻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能够判断不同工业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引导、案列分析、多媒体辅助学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课程资源】课件、视频【教学重难点】1、说出影响工业成本的主导因素类型、布局原则,并举例说明。2、学会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教学课时】1个课时【教学过程】课时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阶段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材料:城区老工业区是指依托“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工业项目形成的、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城市特定区域,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老工业城市的形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仍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城区老工业区也出现了落后产能集中、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安全隐患突出、棚户区改造任务重、困难群体较多等问题。近年来,许多城市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发展改革委也组织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部分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发展定位不合理、搬迁企业承接地选择不科学、污染土地治理不彻底、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大拆大建、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亟待加强规范引导。科学实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对于老工业城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问题:上网查阅成都市老工业区改造的相关资料,分析老工业区改造的原因。学生结合之前所学人口、城市化、区位因素等内容,分析材料,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说明原因。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开启项目学习。小组讨论播放视频:杨浦近代工业的衰落。学生观看视频,发现视频中的转折:曾经创造百年辉煌的杨浦工业因为增速缓慢、效益下降而走向衰落。附加图表信息:杨浦的工业利润在1994年达到顶峰之后逐年下降,杨浦的工业增加值在地区增加值中的拉动作用在1996年和1998年开始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制造认识冲突:杨浦的传统工业为什么会在20世纪90年代走向衰落?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口头描述。各小组针对小组展示进行提问。通过视频和附加的图表信息,让学生意识到曾经辉煌的杨浦传统工业走向衰落的事实,引发学生的疑惑。抓住学生疑惑的契机,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得出学生的“思维冲突”,即特殊的时间点。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对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案例分析案例呈现:2006年,依据上海纺控集团与江苏大丰的协议,上海市第十七棉纺织厂搬迁至江苏大丰纺织产业园区,原厂房改建为时尚类服务业园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探讨:棉纺织厂搬迁到江苏大丰的原因。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基于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抓住这一可能产生的认知冲突,进行暗示、引导,希望学生自己问出由于认知冲突产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小组汇报的情况进行点评,并通过板书总结案例中体现的工业区位变化。跟随老师绘制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框架,反思小组讨论中的不足,完善小组研究成果。通过板书重新梳理工业区位因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迁移运用教师呈现教材69页的活动栏目(见下图),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完成教材中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若不够时间则安排成课后练习。完成练习。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知识的再运用,让学生加深对该地理规律的理解与认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