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刘向《说苑》.docx

    • 资源ID:92190584       资源大小:42.0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刘向《说苑》.docx

    文言文专题训练-刘向说苑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缯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让对曰:“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已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选自刘向说苑)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B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C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D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弓而祝鸡矣”与“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箜篌引)两句中的“张”字含义不同。B“害之必也”与“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害”字含义不同。C“贱不能临贵”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两句中的“临”字含义相同。D“今君有士见过人矣”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认为朝廷没有贤人,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有飞翔千里的愿望,但不能达到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B田让认为卫国国君不能招致贤士的原因是:臣子既不能凭借功绩获得赏赐,也不能够依据情理去躲避惩罚。C正是由于齐桓公为管仲提供了治国理政所应具备的条件,管仲才得以帮助齐桓公取得了天下霸主地位。D杨因曾因品行差而三次遭乡人驱逐,因对国君不忠而五次被撤职,而赵简主还是接见了他并授给他相位。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2)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5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国君应如何对待人才。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春秋之义;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易曰:“建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故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魏武侯问元年于吴子,吴子对曰:“言国君必慎始也。”“慎始奈何?”曰:“正之。“正之奈何?”曰:“明智,智不明,何以见正?多闻而择焉,所以明智也。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庶人有谒必达,公族请问必语,四方至者勿距,可谓不壅蔽矣;分禄必及,用刑必中,君心必仁,思君之利,除民之害,可谓不失民众矣;君身必正,近臣必选,大夫不兼官,执民柄者不在一族,可谓不权势矣。此皆春秋之义,而元年之本也。”夫君臣之与百姓转相为本如循环无端夫子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行成于内而嘉号布于外是谓建之于本而荣华自茂矣。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首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项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歌令曾皙听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冬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闻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子之门,有罪不自知处义,难乎!(节选自刘向说苑,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臣之与百姓/转相为本/如循环无端/夫子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行成于内而嘉号布于外/是谓建之/于本而荣华自茂矣/B夫君臣之与百姓/转相为本如循环/无端夫子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行成于内/而嘉号布于外/是谓建之于本而荣华自茂矣/微信公众号C夫君臣之与百姓/转相为本/如循环无端/夫子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行成于内而嘉号布于外/是谓建之于本而荣华自茂矣/D夫君臣之与百姓/转相为本如循环/无端夫子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行成于内而嘉号布于外/是谓建之/于本而荣华自茂矣/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此处指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通常又指春秋经,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B大夫,古代官阶名称,地位低于公和卿。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C民柄,指统治者对臣民的赏罚之权。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既有利权,又执民柄,将何惧焉?”杜预注:“赏罚为民柄。”D曾子,名参。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学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重要代表。其父曾皙,孔门七十二贤之一。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先引用孔子名言,强调“本”的重要性,然后引证诗和易,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建立根本的观点。B吴子认为“国君必慎始”,认为国君要重视确立良好的开端,这与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大意相同。C曾参恭顺地对待盛怒的父亲的棍棒击打,选文运用这一事例,意在证明人之行莫大于孝的观点,这也是为人处世的根本。D“舜之事父也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孔子认为舜的行为是可歌的,舜是用坚守道义的方式来行孝。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庶人有谒必达,公族请问必语,四方至者勿距,可谓不壅蔽矣。(2)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曾皙是温婉的君子,而在选文中却变成了严苛的父亲,他的思想主张是自相矛盾的吗?请简要说明。答案1、C句意: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之人,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子不知也”,主谓结构,“也”为句末语气词,后面断开,排除AB;“盛德之士”和“正直之行”结构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排除D。2CA.拉开弓弦/调好弦,准备调奏。句意:拉开弓去逗引鸡/在深秋的夜晚,调好吴丝蜀桐制成的箜篌。B.危害,伤害/嫉妒。句意:伤害是一定会出现的结果/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C.统治,控制/靠近。句意: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地位高的人/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D.均为“责备”或“指责过失”。句意: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遭别人责备了/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3D“杨因曾因品行差而三次遭乡人驱逐,因对国君不忠而五次被撤职”错误,原文为“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品行差”“对国君不忠”是近臣的主观看法,而非赵简主的看法。4(1)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2)有才能的人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5依功论赏,以理责罚(赏罚有道);尊贤而下士;明察善辨,独具慧眼;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参考译文: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卫国国君问田让说:“寡人分封爵位时用尽千里之地,赏赐贤士时用尽国库里的丝绸布帛,可是贤士仍不前来,是什么原因呢?”田让回答说“您的赏赐,臣子不能够凭借功绩获得;您的惩罚,(臣子)不能够依据情理去躲避,这就像拿起棍棒去呼唤狗,拉开弓去逗引鸡;虽然有香饵去引诱,它们却不会到来,原因就在于它们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伤害是一定会出现的结果。齐桓公命令管仲管理国政,管仲回答说:“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地位高的人。”桓公任命管仲做上卿,可是齐国还不安定。桓公说:“国家为什么还不安定呢?”管仲回答说:“贫穷的人不能差遣富有的人。”桓公赐给他齐国一年所征收的税,可是齐国还不太平。桓公说:“国家为什么还不安定呢?”管仲回答说:“跟君主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控制跟君主关系亲近的人。”桓公升他到极高的地位,尊称他为仲父,齐国就变得国家太平,人民安乐,终于称霸天下。孔子说:“像管仲那么有才干;若是他得不到这三种权柄,那么也就不能使他的君主成为天下霸主。”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近臣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遭别人责备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之人,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有才能的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没有才能的人却不能罢免他们;有才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有才能的人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6、C句意:君臣与百姓之间,彼此转化互为根本,好像围绕圆环运动没有尽头。孔子也说:“人的行为中没有比尽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孝敬父母的德行在内心养成,而美好的名声传播在外,这就好比在好的根基上生长花朵自然会繁茂。“转相为本”结构完整,后面断开,且“云”的主语应是“夫子”,而不是“无端夫子”,故应在“无端”的后面断开,排除BD;“于本”是介宾短语,应作“建之”的状语,两者之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7A“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错误,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8AB.“这与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大意相同”错误,老子中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强调慎始慎终,吴子之言“国君必慎始”只说到了“慎始”,无“慎终”之意。C.“意在证明人之行莫大于孝的观点”错误,根据原文中的“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可知,曾参不讲道义的孝,会陷父亲于不义,反而是不孝,选文运用曾参的事例,意在论证孝行与道义须结合的观点。D.“孔子认为舜的行为是可歌的”错误,原文“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并没有认为舜的行为是可歌的。9(1)因此古代国君刚治理政事时,有来拜见的老百姓,必定使其通达无阻,有来求教问题的公族大夫,必定会与他们交谈,从四方来的人不要拒绝,这样可以说不会被蒙蔽。(2)之前我得罪了父亲大人,您耗费力气教训我,(您的身体)该不会有什么损伤吧?10不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曾皙有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向往和谐美好社会,所以是温婉君子;选文中曾皙秉持以孝治家的理念,所以成了严苛的父亲。这看似矛盾,但礼、乐、孝、悌在儒家思想主张中是高度统一的。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道就随之产生了。”根本不端正的细枝末节必然会歪斜,开始就不兴盛的最后必定衰败。诗经中说:“高田低地修整之后,泉水河流也就清澈了。”说的就是根本建立起来道就随之产生的道理。春秋中的道理是:(一年中)有了正常的春季就不会有糟糕的秋季,有了正直的国君就不会有危亡的国家。易经中说:“建立了根本万事万物都能有条不紊,开始时错了很小的一点,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失误。”所以君子崇尚建立根本并重视确立良好的开端。魏武侯向吴子问什么是“元年”。吴子回答说:“说的是国君在开始的时候就必须小心谨慎。”“怎样在开始的时候就小心谨慎呢?”吴子说:“端正自身。”“怎样才能端正自身呢?”吴子说:“明达智慧。智慧不明达怎么能端正自身呢?广泛听取建议而善于抉择,所以能明达智慧。因此古代国君刚治理政事时,有来谒见的老百姓,必定使其通达无阻,有来求教问题的公族大夫,必定会与他们交谈,从四方来的人不要拒绝。这样可以说不会被蒙蔽;应该分赏俸禄的一定要给予,动用刑罚一定要公平适中,国君的内心一定要仁厚,常想着百姓的利益,消除百姓的祸害,这样可以说不会失去民心;国君自身一定要正派,身边的大臣一定要谨慎挑选,大夫不兼任其他官职,掌握对臣民的赏罚大权的人不集中在某一家族,这样可以说不会独揽权势。这些都是春秋中的道理,并且是元年的根本。”君臣与百姓之间,彼此转化互为根本,好像围绕圆环运动没有尽头。孔子也说:“人的行为中没有比尽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孝敬父母的德行在内心养成,而美好的名声传播在外,这就好比在好的根基上生长花朵自然会繁茂。曾参在瓜田除草不小心锄断了瓜的根。他的父亲曾皙很生气。拿起一根大棍击打他。曾参跌倒在地,过了一会儿才苏醒,急遽地站起来。上前对父亲说:“之前我得罪了父亲大人。您耗费力气教训我,(您的身体)该不会有什么损伤吧?”曾参退下后弹琴唱歌,想要让曾皙听到他的歌声,让父亲知道自己身体无恙。孔子听说这件事,告诉门人说:“如果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参自认为没有过错,托人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你没有听说瞽叟有一个儿子名叫舜吗?舜侍奉父亲,父亲想找他来使唤他,他没有不在父亲身边的,但他父亲想找他来杀掉,从来没有找到他过。父亲用小的刑杖打他他就等着忍受,用大的刑杖打他他就逃跑,来躲避父亲的暴怒。如今你把身体交给你父亲处置,等待你父亲的暴怒,站立在那里而不离开,以自己的死来使你父亲陷入不义的境地,不孝的行为有比这更大的吗?你不是天子的臣民吗?杀了天子的臣民罪过该是怎样的呢?”凭借曾参的才能,又处于孔子的门下,有了罪过自己却不知道,想要行为合乎义真是难啊!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刘向《说苑》.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