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资源ID:92190985
资源大小:1.97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一、教学主旨(1)课标分析通过了解选官制度、中央官僚制度与赋税制度在隋唐时期取得的新发展,理解发展脉络与发展动力,感受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2)教材分析隋唐时代是于分裂中完成统一、发展繁荣的新时期,隋唐制度不仅作为成熟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并为中国古代历朝基本沿袭,也随着隋唐社会繁荣发展、中外文化融汇整合对西方各国产生深远影响,如繁星点点, 闪耀古今。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紧扣标题中“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部分,对第6课中关于隋唐时期的繁荣进行制度保障方面介绍,强调封建社会制度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与完善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 充分的制度保障也为隋唐社会带去兴盛的封建文化进而引出第8课。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与“赋税制度”,教材将三个子目依据并列结构分别介绍。落脚于“变化与创新”的动力“矛盾”,三个子目分别归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两大主要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选官制度”与“赋税制度”归为中央与地方的人才选拔权与财权的斗争,“三省六部制”属于皇权与相权的此消彼长在中央官僚制度的演变中体现。同时“选官制度”为中央官僚提供人才,“赋税制度”为“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的经济基础。因此三个子目分门别类,但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结构严谨。(3)学情分析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部分,有一定的初中知识基础,所以着重通过典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制度变化的意义。对学生而言,赋税制度较为陌生且难理解,所以需要通过情景设置、史料研读等重点讲解赋税制度的内容及其演变的背景、意义。(4)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选官制度、中央官僚制度、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过程,提高唯物史观核心素养。2.通过阅读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相关文字史料,掌握基本概念,认识到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的联系与作用,提高史料实证核心素养。3.通过观看图片史料对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的内在联系做出总结,提高历史解释核心素养。4.通过观看图示、时间轴,了解不同时期的赋税制度,着重理解租庸调与两税法存在的时间、条件差异,提高时空观念核心素养。通过了解隋唐时期不同社会制度的成熟,认识到隋唐时期的繁荣发展,获得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家国情怀核心素养。(5)重点难点重点:科举制的作用、三省六部制的完善、两税法的特点、作用难点:赋税制度的演变(6)教学策略1. 注重知识的系统架构,着重强调重点知识。梳理选官制度的几大变革,了解选官标准变化有着科学化、公平化的趋势,着重讲述科举制度诞生的作用意义。2.注意展示不同材料,以问题探究教学法为主。通过多种类型材料学习,结合图示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着重理解赋税制度演变与土地关系改变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历史解释核心素养。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史料,创设相应历史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隋唐时期的繁荣社会,以及社会制度保障。二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PPT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一段讲话)教师阐述:古人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PPT展示中国古代经历的4次改革)教师阐述: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我们经历了4次制度的革新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夏商西周时期,我们国家由部落国家过渡到了华夏国家。第二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大一统的郡县制国家逐渐的形成。第三个时期是隋唐和宋时期,这个时期制度的更新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最后一个时期就是晚清时期,这个时期我们面临着外部的压力,所以被迫进行了一些的社会变革。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回到隋唐时期,感受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二)【新课教学】一、 趋向开放公平的选官制度(PPT展示材料)教师过渡: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既然是制度的创新,我们先回忆一下,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在这个制度下选拔官员的标准主要是看家世,选拔的方式是中正官的评议,选拔的范围也主要集中在世家大族,如果选官只看家世门第会出现哪些问题呢?我们刚刚提到制度与人的关系,我们来看看这个制度之下具体的人是怎样的。(PPT展示材料)著名诗人谢灵运之父谢焕,“生而不慧”,智力有问题,但也能做秘书郎,靠的是什么?陈郡谢氏的门第。 琅琊王氏的王敬弘当了四十年官,一直当到宰相,竟然看不懂审案文书,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赵冬梅著: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教师阐述:举几个例子,著名诗人谢灵运,他的父亲叫谢焕,史书记载其生而不慧,实际说他智力有问题,但即便智力有问题,还能做秘书郎,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家世与门地,这不是孤立的现象。还有比如说琅琊王室,这也是一个高门的士卒,王敬弘当了40年的官,最后级别高到宰相,但是还看不懂审案的文书,他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现象今天看是不是觉得奇怪,因为今天我们的同学都是在通过努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九品中正制下,选官主要是看家世,个人就缺乏自我提升的动力。因此,九品中正制,造成社会活力缺失,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隋唐时期对选官制度的创新就是科举制。(PPT展示科举制的形成过程与特点)教师阐述: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大致经历了5位皇帝,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发生哪些变化了,首先在选拔方式上科举制以考试为主,在选拔标准上,主要看才学,在选拔范围上,使出身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因而科举制的推行带来了极其深刻的社会影响。课堂探究:依据材料,概括科举制产生的影响(PPT展示材料1材料4)材料1 隋炀帝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材料2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 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材料3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4 “(科举制)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教师总结:1.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做官大权的局面。2.扩大了统治基础3.社会形成尚学的风气4.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要影响(PPT展示材料)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旧唐书 卷一百四·文苑传其陈情表:“请陛下召天下才子三五千人,与臣同试诗、策、判、笺、表、论,勒字数,定一人在臣先者,陛下斩臣头,粉臣骨,悬于都市,以谢天下才子”。全唐文·卷一六五教师阐述:下面我们看看科举制下下一个个鲜活的人,此人名叫员半千,家境普通,他得到一个机会给皇帝上陈情表,说明自己的情况,我们来看,他是怎么说的其陈情表:“请陛下召天下才子三五千人,与臣同试诗、策、判、笺、表、论,勒字数,定一人在臣先者,陛下斩臣头,粉臣骨,悬于都市,以谢天下才子”。同学们读完之后员半千给我们一个什么感觉?学生回答:非常自信教师阐述:这种自信的背后折射出了科举制下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激发了人更多的潜能,让大家都能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PPT展示材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向更高的社会地位爬升,是个人的梦想;而对于国家来说,无数人梦想的集合,则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教师总结:所以社会学家有一句句话,就我觉得说的非常好,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就像刚才一个个的员半千,向更高的社会地位爬升,是个人的梦想;而对于国家来说,无数人梦想的集合,则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所以当我们看到隋唐盛世那样璀璨绚烂景象的时候,缔造盛世背后是一颗颗像元半千这样跃动,拼命的想绽放自己的心。而这样的心是由舞台城舞台呈现的,就是科举制。二、趋向规范科学的中央政务制度(PPT展示秦汉以来中枢机制的演变图)教师过渡:接下来进到官场里就要看这个国家最高的行政机关,中枢机构是怎么运作权力的。下面就来看这个时候的的中央行政制度。老师给出来的三个图分别是秦朝、汉朝和东汉时期的中枢之制的演变,我们通过回顾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朝推行的是三公九卿,像御史大夫和太尉加强皇权的主要中枢机构,到了汉代,汉武帝为了进一步的强化君主专制,推行了内朝和外朝制,他是用身边的人做尚书令和侍中,从而达到了加强皇权的目的,到东汉时期尚书取代了内外朝,逐渐的成为了的决策机构。尚书台权力的增加与皇权的加强产生了极其强烈的矛盾,到隋唐时期的时候,政府普遍的推行的应该是三省六部制。(PPT展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分工流程图)教师阐述:我们来看一看在三省六部制的具体运作,在三省六部制下,中枢机构分成中枢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长官同为宰相,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其中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起草,在政令草拟完毕之后提交给君主。君主同意后就交给门下省审议,审议一定会产生两个结果。如果审议通过,门下省就交给尚书省执行,所以六部主要就成为了尚书省下属的执行机构,如果不同意门下省可以行使其封驳的权利,将政令驳回中书省,中书省就需要重新起草。这样的流程就最大程度的防止了决策的失误,但是任何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这样的流程有没有局限性了?如何一个地方有什么突发事件,文件在不同的部门当中来回的运转,反而会降低行政效率,所以为了协调三省的行动,三省长官宰相就定期召开会议,召开会议的地方就是政事堂,后面政事堂演变为一个正式的机构中书门下,三省也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提高了行政效率。(PPT展示材料) 上(唐太宗)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 上从之。敕出,(门下省)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 上怒,(魏征)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 资治通鉴·唐纪 八教师阐述:下面我们来看看在三省六部制下具体的人是什么样。咱们讲一个唐太宗时候的故事,唐太宗说我要扩充军队,当时一个很重量级的大臣叫丰德仪,觉得扩充军队是好事,就建议可以将未满18岁,但身体精壮的男丁,扩充到军队里来。唐太宗觉得有道理的,便让中书省起草政令,这个时候在门下省工作的一个名人魏征觉得不可以这样做,于是不肯属实,这个文书也不能成为正式的政府公文发布。唐太宗怒了,魏征怎么回复的了,他认为,夫兵在御之得其道,.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也就是说军队最重要的是作战要有力量,而不是弄一堆乌合之众。教师总结: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魏征不仅善于纳谏,唐太宗虚心接纳,放在三省六制度下,你发现什么?魏征也在出色的完成他自己作为门下省一个官员的职责,因而我们之前看到隋唐盛世的那种开明的政治局面,实际上有像三省六部这样的制度设计做依托,做保障,因而政府行政日趋理性。三、趋向自由经济的赋税制度教师过渡:而接下来一个问题,政府非常重要,不能离开他,你觉得政府靠什么运转?赋税,所以我们接下来咱们先讲魏晋到唐初赋税的调整,农业社会国家的赋税主要来源于农业,而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所以我们要讲赋税制度,就先要讲土地制度,我们看看魏晋到唐初是均田制,何为均田制。(PPT展示材料)均田制将部分国有土地(包括户绝田、罪没田、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户。农民依法占有少量土地,成为自耕农,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唐前期日益强盛与均田制的推行有一定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P242教师阐述:这一时期赋税制度就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首先北魏的时候是租调制,简单来说租调就是什么?农民给国家交的税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同时还需要服徭役,然后到唐朝,做了一个局部的调整,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以庸代役产生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对农民,保证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对政府,保障赋税收入,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教师提问:租调和租庸调制是以什么为征税标准?学生回答:人丁或人口教师阐述:以人丁为征收的标准,国家要征税,就需要及时掌握户籍的更新,类似于今天的全国人口普查,而唐朝户籍每三年才更新一次,并且看注:官吏、僧道、和流动性强的商贾等为不课户。不向政府负担租税徭役的人,这就影响国家赋税的征税,同时以人丁为征税依据,就意味着尽管农民家庭的条件各不相同,但他们向国家纳税的数量却完全一样,显然并不合理。因此同学们可以发现,在租庸调制下,土地制度,赋税制度,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它们是严密捆绑在一起的。(PPT展示材料) 基于小自耕农经济的租庸调制以丁身人口为课征对象,前提是人口的土著和身份的固定,以此保证国家的财政资源。王小甫著: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P223教师阐述:因而我们看这段学者这句话,这是基于小字耕农经济出现的租庸调制,它以定身人口为课程对象,所以前提是人口的土著提是人口的土著和身份的固定,以此保证国家的财政资源,唐朝中后期赋税制度的调整就是两税法。课堂探究:依据材料,概括两税法实施的背景。(PPT展示材料1-材料3)材料1:其间亦有豪富兼并,广占阡陌,十分田地,才税二三,致使穷独逋亡,赋税不办。唐元稹元氏长庆集卷三八当州两税材料2: 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重,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 宋刘羲仲:通鉴问疑材料3:据统计,天宝十三载(754)全国户口近九百万,而肃宗乾元三年(760,当时安史之乱尚未结束)就降到了一百九十三万。代宗大历年间(766-779),政府只掌握了一百三十万户,而这些户口当中不课口(有各种官爵名分的人)又达百分之八十。王小甫著: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P218学生回答:1. 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2. 均田制无法推行3. 政府财政收入锐降教师总结: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土地兼并的加剧,使均田制被破坏,人地矛盾突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无力承担国家的赋税负担,安史之乱后,户籍破坏,人口统计少于实际人口,国家的赋税收入在减少。国家掌握的实际人口大幅减少,唐朝中后期实行了两税法.(PPT展示材料)教师阐述:两税法是指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按夏秋两季征收,一收户税,二收地税,与租庸调制相比,两税法的征税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租庸调制按人丁纳税,两税法以土地、财产为主,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PPT展示材料)教师阐述:我们刚才说,以人丁为征税的依据,需要人口的土著和身份的固定,最好世代都束缚在土地上,哪也别去,而两税法按照资产来征税了,人口可以不一定只固定在这个地方,你可以去其他的地方流动,而且可以不一定非得从事农业,我去从事手工业,从事商业,只要我交税就可以了,因而,它扩大了征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如果说科举制促进了人的纵向流动,人命运的跃升和改变。那么两税法虽然从主观上来说,政府国家是困而行之,但是从客观上却带来了人更广泛的横向流动。从这个职业到另一个职业,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两税法改税丁为税产,有利于人口的社会流动。也就拓展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空间。(PPT展示材料)教师过渡:在今天所学的内容当中,我们看到隋唐制度前后相继、不断发展,这些不断变化的制度也释放了更多的福利,社会朝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它反映的是国家在中央、在地方、在基层治理的变化与创新,这些创新利于当时,功在后世,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教师过渡:这些变化与创新又给当今我们国家治理提供哪些历史借鉴和历史智慧呢?请同学们课后进行探究。(PPT展示材料)教师过渡:我们只有探究后才会更加深刻的明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期待同学们的探究成果。三 、结构板书1、趋向开放公平的选官制度2、趋向规范科学的中央政务制度3、趋向自由经济的赋税制度四、作业设计1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答案】B【解析】由材料“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八百孤寒齐下泪”可知科举制扩大了选材取士的范围,使出身贫寒的才能之人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故选B项;材料强调科举制的影响,并未提及君主集权的强化,排除A项;“取消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李逢吉作为士族,同样为出身低微的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2.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科举制【解析】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D项正确;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没有阻止贵族入仕,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宗室特权在科举取士中无法体现,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故C项错误。【答案】D3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五代时期科举制【解析】据材料“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说明科举对于寒门和王孙的公平选拔,故选C项;材料表明的是在科举选拔的平等不是寒门和王孙的绝对平等,排除A项;科举制是促进阶层流动不是改变社会结构,排除B项;据材料“五代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处于分裂,排除D项。【答案】C五、资料附录:无六、教学反思本课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出发,强基固本,注重挖掘教材史料信息与内容,构建国家治理的认知系统,明确指向大单元主题“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较好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两大核心素养。但深层次探究不足,开放性的思维能力训练有待提升加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