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玉林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92205779
资源大小:289.9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6年广西玉林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docx
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祝你考试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2016年广西玉林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Fe56Zn65Ag10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相信你的选择(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1. 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舆论的讨伐。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 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B. 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C. 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D. 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2. 下列图标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3.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 21% B. 0.03% C. 78% D. 0.94%4. 氧化钙的俗名是()A. 苛性钠 B. 生石灰 C. 消石灰 D. 大理石5. 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 清洗糯米 B. 把肉切成小块C. 用粽叶包粽子 D. 烧火煮粽子6. 喷雾除尘车利用喷雾系统向空中喷射出水雾净化空气,其主要作用是()A. 减少粉尘污染 B. 治理水污染C. 防治酸雨 D. 缓解温室效应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8.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 碘 B. 汽油 C. 白糖 D. 碳酸钙9. “含氟牙膏”、“加铁酱油”中的“氟”、“铁”指的是()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10. 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A. 质地较软 B. 由碳原子构成C. 可做装饰品 D. 一定条件下能燃烧11. 倡导科学生活,提高健康水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发霉的大米蒸煮后食用B. 我们不要喝含汞、铅超标的水C. 用福尔马林保存海鲜D. 对于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越多越好12. 胃酸过多的人可适当多喝的饮品是()A. 苹果醋 B. 柠檬水 C. 苏打水 D. 碳酸饮料13.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B. 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14. 如图为甲和乙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14题图A. 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5.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青蒿素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B. 青蒿素是一种有机物C. 青蒿素含有42个原子D. 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6.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错误的一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CO2CO点燃BNaCl溶液泥沙过滤CCaCl2溶液盐酸加过量的CaCO3,过滤DH2OCa2、Mg2蒸馏第17题图17.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C.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18. 对某pH2的溶液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下列结果合理的是()A. KNO3K2CO3NaNO3CaCl2 B. KClNaHCO3K2SO4NaClC. NaClZnSO4KNO3KOH D. HClMgCl2Na2SO4NaCl19. 下列各组溶液,只用组内物质不能鉴别的是()A. NaNO3KClNa2CO3HCl B. HClNa2CO3K2SO4BaCl2C. MgSO4KOHKNO3CuSO4 D. KOHMgCl2H2SO4NaCl20.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像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考考你的知识和技能(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6分)21. 用化学符号填空。(1)两个氢原子_。(2)铝离子_。(3)硫元素_。 (4)二氧化氯_。22.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浓硫酸肥皂水碳酸钙活性炭稀有气体(1)可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_。(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3)可用于净水器吸附杂质的是_。(4)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5)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_。23.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它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3)原子序数为1、6、8的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其中6号元素的化合价是_。24. 广西是个美丽的地方,小华和家人来到广西旅游。(1)为了旅途舒适,小华选择了纯棉衣服,纯棉衣服的材料是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2)第一站他们到了玉林市的五彩田园,闻着荷花清香,心旷神怡。从分子的角度看,闻到花香的原因是_。午饭时,他们品尝了美味的荷叶蒸鸡,鸡肉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_。(3)第二站他们到了闻名遐迩的大新德天瀑布,小华情不自禁地捧起清澈透明的河水洗脸,河水是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为了保护水资源,请写出一种防治水体污染的做法_。(4)第三站他们到了中国金花茶之乡防城港市,了解到种植金花茶可以施用复合肥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二氢铵中起主要作用的营养元素是_。25. 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煤燃烧时将_能转化为热能。若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_气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人体中毒。(2)在一些农村地区,木柴仍然是常用燃料,燃烧木柴时,常把木柴架空,其目的是_,要使柴火熄灭,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3)不少家庭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的优点是_。三、测测你的推断与表达能力(本题包括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26.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_性,铁锅存放不当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_。(2)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其流程如图所示:第26题图纳米级铁粉在空气中易燃烧,其生成物的名称为_。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_。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第27题图27.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A为_,B为_,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D为_,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四、进行你的实验与探究之旅(本题包括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28.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第28题图 (1)A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2)B中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在刻度_处。(3)C中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4)D中若加入的固体是NH4NO3,实验现象是_。(5)E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29.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第29题图1 (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_。(2)实验二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可证明CO2能与NaOH、Ca(OH)2反应,其中C瓶在实验中起_作用。(3)晓晓查阅资料了解到往Ba(OH)2溶液中滴加或通入下列物质会产生如下现象:A中溶液显红色,B、C、D中均产生白色沉淀。第29题图2写出D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上述关于Ba(OH)2性质的实验不能体现碱的相似性质的是_(填字母序号)。(4)冬冬发现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标签如图3所示,于是对其所含杂质进行了探究。第29题图3【提出问题】_。【提出猜想】猜想:查阅资料可知,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Cl。猜想: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2CO3,原因是_(用简洁的文字表述)。【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固体全部溶解样品中含有Na2CO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一开始无明显变化,一会儿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样品中还含有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五、试试你的思维与运算能力(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30. 工业盐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黄色,小红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HC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100 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测得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FeCl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 Fe(OH)33NaCl。请回答下列问题:(1)FeCl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g。(2)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取100 g该工业盐酸稀释成HCl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加多少克水?(写出计算过程)第30题图2016年玉林市防城港市崇左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快速对答案一、相信你的选择15 ABCBD610 AACDA1115 BCCDB1620 ACDAD二、考考你的知识和技能21. (1)2H(2)Al3(3)S(4)ClO222. (1)(2)(3)(4)(5)23. (1)9.012金属(2)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原子序数不同)(3)H2CO34价24. (1)天然(2)分子在不断运动蛋白质(3)混合物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等,合理即可)(4)氮、磷(或N、P)25. (1)天然气化学一氧化碳(或CO)(2)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用水浇灭(或沙土覆盖、撤走木柴)(3)环保(或可再生、节能等合理即可)三、测测你的推断与表达能力26. (1)导热与水、氧气(或空气)同时接触(2)四氧化三铁作保护气(或排进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FeCl2H2 Fe2HCl27. (1)氧气(O2)碳(C)不是(2)CO2(或SO2)H2SO42NaOH= Na2SO42H2O或H2SO4Ca(OH)2= CaSO42H2O(合理即可)四、进行你的实验与探究之旅28. (1)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而炸裂集气瓶(2)1(3)2H2O2 2H2OO2(4)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5)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9. (1)水分(或H2O)(2)对比(3)Ba(OH)2SO2= BaSO3H2OC(4)【提出问题】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含有什么杂质【提出猜想】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进行实验】稀硫酸AgNO3NaCl= NaNO3AgCl五、试试你的思维与运算能力30. (6分)(1)2.14(1分)(2)解:设100g工业盐酸中含有HCl的质量为x,与FeCl3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yFeCl33NaOH= Fe(OH)33NaCl 120 107 y 2.14 g y2.4 g (1分)所以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1分)NaOHHCl= H2ONaCl(1分) 40 36.5160 g×20% xx29.2 g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 ×100%29.2%(1分)(3)稀释溶液只是溶剂质量的改变,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改变,设需要水的质量为z100 g×29.2%(100 gz)×10%解得z192 g(1分)答:(2)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29.2%。(3)需加水192 g。超详解答案1. A【解析】纯天然的物质中也含有化学物质,如矿泉水中含有水、无机盐等化学物质,B错误;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C错误;化学生产中物质使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如大量使用燃煤发电会造成空气污染等,D错误;故选A。2. B【解析】A是毒性物质标志,B是国家节水标志,C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D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3. C4. B【解析】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5. D【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清洗糯米、把肉切成小块、用粽叶包粽子的过程均没有新物质生成,A、B、C错误;烧火煮粽子时,燃料燃烧、生米变成熟米的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D正确。6. A【解析】空气中的粉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向空中喷射水雾,水雾在空中下降的同时,可将空气中的粉尘微粒带到地面,达到除尘的目的。7. A【解析】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后一段时间内导管中有水柱出现,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A正确;取用粉末状药品应使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用于直接取不仅会污染药品,还可能腐蚀手,D错误。其他选项分析如下:8. C【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汽油、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白糖溶于水可以形成溶液。9. D【解析】元素常用于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物质中的“氟”、“铁”指元素。10. A【解析】金刚石是自然界存在最硬的物质,A错误。11. B【解析】A×霉变食物中含黄曲霉毒素,普通加热不能将其除去,故发霉的大米蒸煮后也不能食用B汞、铅等重金属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有害人体健康,故不能饮用含汞、铅超标的水C×福尔马林是甲醛溶液,有毒,不能用于保存海鲜D×人体所需的元素,须合理摄入,摄入过多或不足均不利于健康12. C【解析】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食用酸性食物,苹果醋、柠檬水、碳酸饮料都呈酸性,故不宜饮用;苏打水是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以中和胃酸。知识回顾: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13. C【解析】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性质未发生改变,是该反应的催化剂,A正确;二者均是固体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发生装置相同,B正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D正确。14. D【解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NH3、CO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CO(NH2)2和H2O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A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原子不可再分,B、C正确;由图中微观反应示意图,可得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 CO(NH2)2H2O,由此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D错误。15. B【解析】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可知,青蒿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青蒿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22542个原子,故A、C错误;青蒿素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B正确;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错误。16. A【解析】A×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O在大量CO2存在的情况下无法点燃B泥沙不溶于水,过滤可使泥沙与NaCl溶液分离C盐酸与CaCO3反应生成CaCl2,CaCO3不溶于水,过滤可以使多余的CaCO3与CaCl2溶液分离D蒸馏可使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即可得到纯净的水17. C【解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因此比较溶解度须指明温度,A错误;溶解度的单位为“克”,不可省略,故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t1甲、乙溶解度相等,故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正确;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提纯混有少量甲的乙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错误。18. D【解析】pH2的溶液显酸性,含有大量氢离子。A×K2CO3能与酸反应,酸性溶液中不可能检测到K2CO3B×NaHCO3能与酸反应,酸性溶液中不可能检测到NaHCO3C×KOH能与酸反应,酸性溶液中不可能检测到KOHDHCl、MgCl2、Na2SO4、NaCl互相不反应,也不与酸反应,可共存易错点突破:本题易忽略题干中“pH2”这一条件而误选B或C,突破的方法是认真审题,提取有用信息。19. A【解析】将各组中的溶液分别两两混合,A中只有Na2CO3和HCl反应,不能鉴别组内其他物质;B中两两混合,其中与其他三种物质混合,有一种无明显现象,有一种有气泡产生,还有一种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2CO3,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生成气体的是HCl溶液,无现象的是K2SO4溶液,可鉴别;C项中显蓝色的溶液为CuSO4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KOH溶液,与K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另一种溶液是KNO3,可鉴别溶液;D中两两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OH和MgCl2,向沉淀中分别加入另外两种物质,使沉淀溶解的是H2SO4溶液,不能使沉淀溶解的是NaCl溶液,向其中一种未知溶液(X)中加入少量H2SO4,然后滴加另一种未知溶液(Y),若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则X是KOH溶液,Y是MgCl2溶液,若反应一会才有白色沉淀生成,则X是MgCl2溶液,Y是KOH溶液。难点突破:本题D选项较难,KOH溶液和MgCl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后,利用此沉淀对其余物质进行鉴别,再根据鉴别出的物质对前两种物质进行鉴别,即可鉴别整组物质。方法指导:对于此类鉴别题,要将其中一种物质作为反应指示剂,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若无法鉴别,则再尝试另一种试剂,逐一尝试;若用其中一种试剂无法鉴别出其他物质,则可考虑将某两种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反应指示剂,用上述方法进行鉴别;若组内有特殊物质,如有颜色等,可首先考虑作为反应指示剂。20. D【解析】锌、铁、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锌铁银,所以将锌加入到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先置换出银,再置换出铁。根据ZnFe(NO3)2= FeZn(NO3)2、Zn2AgNO3= 2AgZn(NO3)2可知,65份质量的Zn可以置换出56份质量的Fe,65份质量的Zn可以置换出216份质量的Ag,所以锌先置换出银,固体质量增加,硝酸银反应完全后,锌开始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固体质量减小,且溶液最终变为无色,即锌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全部置换出来,D正确。其他选项分析如下: 21. (4分)(1)2H(1分)(2)Al3(1分)(3)S(1分) (4)ClO2(1分)22. (5分)(1)(1分)(2)(1分)(3)(1分) (4)(1分)(5)(1分)【解析】(1)向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2)碳酸钙中含钙元素,可作补钙剂。(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吸附色素和杂质。(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5)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填充霓虹灯。23. (5分)(1)9.012(1分)金属(1分)(2)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原子序数不同)(1分)(3)H2CO3(1分)4价(1分)【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012;铍元素名称含“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3)1号元素是H,6号元素是C,8号元素是O,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许多种,但最常见的是H2CO3,H2CO3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24. (6分)(1)天然(1分)(2)分子在不断运动(1分)蛋白质(1分)(3)混合物(1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等,合理即可)(1分)(4)氮、磷(或N、P)(1分)【解析】(1)纯棉衣服由棉花做成,棉花属于天然纤维。(2)人闻到香味是因为花香分子不断运动进入人的鼻子;鸡肉主要为瘦肉,瘦肉富含蛋白质。(3)河水中含大量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很多,如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工业上将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生活上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等合理即可。(4)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主要有N、P、K元素,磷酸二氢铵中含有N、P、K三种营养元素中的N、P,故N、P起主要作用。25. (6分)(1)天然气(1分)化学(1分)一氧化碳(或CO)(1分)(2)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分)用水浇灭(或沙土覆盖、撤走木柴)(1分)(3)环保(或可再生、节能等合理即可)(1分)【解析】(1)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煤含有的主要元素是碳,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2)把木柴架空,可以增大木柴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要使柴火熄灭,可以用水(或沙子)扑灭等。(3)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26. (6分)(1)导热(1分)与水、氧气(或空气)同时接触(1分)(2)四氧化三铁(1分)作保护气(或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1分)FeCl2H2 Fe2HCl(2分)【解析】(1)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良好的导热性;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2)纳米级铁粉由铁元素组成,具有铁单质的化学性质,纳米级铁粉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反应条件是高温,生成物是纳米级铁粉,铁粉在高温条件下易与氧气反应而燃烧,此处氮气作保护气;高温条件下,H2与FeCl2反应生成纳米级铁粉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H2 Fe2HCl。27. (6分)(1)氧气(O2)(1分)碳(C)(1分)不是(1分)(2)CO2(或SO2)(1分)H2SO42NaOH= Na2SO42H2O或H2SO4Ca(OH)2= CaSO42H2O,合理即可(2分)题眼定位:(1)(2)【解析】(1)由以上推断可知A为O2,B为C,C是CO2,D为CO,E为CuO,D与E都是化合物,两者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2)由推断可知D为CO2或SO2,A为NaOH或Ca(OH)2,B为HNO3或H2SO4,则AB的反应为H2SO42NaOH= Na2SO42H2O或H2SO4Ca(OH)2= CaSO42H2O等。28. (6分)(1)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而炸裂集气瓶(1分)(2)1(1分) (3)2H2O2 2H2OO2(2分)(4)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1分)(5)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分)【解析】(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高温熔融物,加入少量水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等于氧气的体积,所以水位约上升至刻度1处。(3)C装置是固体和液体常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4)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装置内压强减小,导致U形管的液面,右端下降,左端上升。(5)a处没有酒精灯加热,b处有酒精灯加热,通入氧气,可以观察到a处红磷不燃烧,b处红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9. (10分)(1)水分(或H2O)(1分)(2)对比(1分) (3)Ba(OH)2SO2= BaSO3H2O(2分)C(1分)(4)【提出问题】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含有什么杂质(1分)【提出猜想】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1分)【进行实验】稀硫酸(1分) AgNO3NaCl= NaNO3AgCl(2分)【解析】(1)实验一刚从瓶中取出的NaOH露置5分钟,表面变潮湿,说明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2)实验二A瓶中有CO2、NaOH、水,B瓶中有CO2、Ca(OH)2、水,C瓶中有CO2、水,该实验能证明CO2能与NaOH、Ca(OH)2反应,那么C瓶中的水起到对比作用,排除掉A、B瓶中溶液含有的水对实验的影响。(3)D中产生沉淀,反应物是SO2和Ba(OH)2,参考CO2与Ba(OH)2的反应,SO2和Ba(OH)2反应生成的沉淀是BaSO3,还有一种生成物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SO2= BaSO3H2O;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中含有OH,C中Ba(OH)2与Na2SO4反应的实质是Ba2与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没有体现碱的相似性质。(4)【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猜想】可知,要探究的是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的其他物质。【提出猜想】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所以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a2CO3。【进行实验】步骤开始无明显变化,一会儿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CO2,CO2是加入的酸与样品中含有的Na2CO3反应生成的,常见的酸有稀盐酸或稀硫酸,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而所得结论为“样品中还含有NaCl”,说明与硝酸银反应的Cl是样品中的,不是中加入的,那么中加入的是稀硫酸。硝酸银和NaCl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Cl= NaNO3AgCl。难点突破:本题【进行实验】较难,学生得出步骤加入的是酸,根据步骤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而轻易判断中所加酸为稀盐酸,忽略了只有与硝酸银反应的Cl是样品中本来存在的,才能得出“样品中还含有NaCl”这一结论。30. (6分)(1)2.14(1分)(2)解:设100 g工业盐酸中含有HCl的质量为x,与FeCl3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yFeCl33NaOH= Fe(OH)33NaCl 120 107 y 2. 14 gy2.4 g(1分)所以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1分)NaOH HCl= NaClH2O(1分) 40 36.5160 g×20% xx29.2 g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 ×100%29.2%(1分)(3)稀释溶液只是溶剂质量的改变,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改变,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z100 g×29.2%(100 gz)×10%解得z192 g(1分)答:(2)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29.2%。(3)需加水192 g。【解析】(1)向含有FeCl3的H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NaOH溶液先与HCl反应,此时没有沉淀产生,直到HCl反应完,NaOH溶液开始与FeCl3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Cl3反应完全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由图可以看出,NaOH与FeCl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1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