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pdf

    • 资源ID:92213047       资源大小:420.6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pdf

    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摘要:当今,关于积极情绪已成为情绪研究的一个核心,并且已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回顾和总结了积极情绪研究的诸多方面,包括积极情绪的概念、相关理论及其功能和意义。以及积极情绪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培养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方法。关键词:积极情绪;90后大学生;心理生理健康积极情绪近年来在国外情绪心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有了相对比较广泛的研究,许多研究对于积极情绪的概念、积极情绪的功能以及积极情绪对于健康的意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分析,也开展了许多实证研究。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Kentucky大学的三位心理学家Danner,David和Wallace,以文献回顾作为主要方法对老龄化和老年痴呆症进行研究时,对19世纪30年代天主教修女的日记进行了再次查阅。他们通过研究发现,表达积极情绪最多【1】的人比表达最少的多活十年。在20世纪末的10年研究中,心理学家在对关于心理疾患预防的研究中发现,对于抵御心理疾患起缓冲作用的是人类的力量:勇气、乐观、人际技能、信仰、希望、忠诚、坚韧等。美国心理学家Martin EPSligman,在对这些研究结果回顾的基础上,认识到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是更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事情。于是他构想发起一场新的心理学运动种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的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在他就任APA主席后1998年的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明确的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2】念。之后在他的大力倡导下,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有了比较广泛的研究。Sligman指出,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积极情绪;第二【3】是积极性个体的个性特质;第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而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则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回顾和总结积极情绪的相关研究结果,对积极情绪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情绪”这一名词,在很多早期的情绪模型或理论中都有出现。在冯特的情绪三维模【4】型中,他认为情绪由三个维度组成:即愉快一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一松弛。Plutchik把情绪分为积极与消极,单一性与综合性,两极性,强度四个维度。积极情绪的概念,至今仍没有一致的结果。心理学家们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积极就是一种愉快和快乐的特性,如LKrsenDiener认为积极情绪就是一种具有正向价值的情绪;。另一部分心理学家则认为,积极情绪是能激发人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一种情绪,所谓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就是指产生情绪的主体对情绪的对象能够出现接【5】近或接近的行为趋势。比如戴维森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接近行为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我国心理学家盂昭兰(1989)则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6】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一 积极情绪的概述(一)积极情绪的概念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positive”即正性的、积极的。许多研究者给积极情绪给出过具体的描述或定义,如罗素(Russell)曾提出“积极情绪就是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7。Fredrickson 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8。情绪的认知理论则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所产生的感受”9。从分立情绪理论的观点来看,积极情绪包括快乐(joy,happy)、满意(contentment)、兴趣(interest)、自豪(pride)、感激(gratitude)和爱(love)等。快乐是指当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和熟悉的,或者事件被理解为个人目标取得进步和实现时而产生的情绪感受;满意是指被他人的接受和关爱所引起的感受,如果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高度确定的和需要低付出的,就会引起满意感;兴趣是指当个体技能知觉与环境挑战知觉匹配时产生的愉悦与趋近感,当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新颖的和改变的、神秘的以及一种困难感时就会引起兴趣;自豪是当目标成功实现或被他人评价为成功时产生的积极的体验。因此,概括地说,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二)积极情绪的相关理论 1.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传统的一般性情绪理论把所有的各种特种的情绪状态混为一谈,忽视了积极情绪的特殊功能。积极心理学家Fredrickson(1998,2001),对传统的一般性情绪理论进行了发展,并对积极情绪的特定功能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积极情绪扩展一建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都能够扩展个体瞬间知行指令系统,并建构个体资源,这些资源从体力和智力资源到社会和心理资源。并且,积极情绪建构的这些个人资源是持久的。它认为,当个体体验积极情绪时建构的个体资源,可以被储存下来,在以后的情景中使用。因此通过体验积极情绪,人们可以将他们自己变成更有创造性,知识更渊博,更有弹性,更综合的社会交际和更健康的个体。不过积极情绪对思想和行为的扩建效应也受到它自身强度的影响。正如Fredrickson所说的,积极情绪通过扩展、建构个体即时的思想和行为资源而帮助个建构起持久的个人资源,这些资源倾向于从长远的角度、用间接的方式给个体带来各种利益。具体来说,它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特别是能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并把这些思想和行为迁移到其他方面。Fredrickson(2002)用相关的图表改变人们原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并实现螺旋式上升建构持久的个人资源扩展即使思想和行为指令系体验积极情绪来清晰的表达了“积极情绪扩展一建构理论”的作用过程,并且特别强调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就是,个体每一次的积极情绪体验都会使个体原来的思想或行为模式上升到个新的高度。图1积极情绪的扩展一建构理论简而言之,扩展一建构理论用扩展的知行指令系统来描述积极情绪的形式,用建构持久的个人资源描述他们的功能。2.积极情绪对认知影响的神经心理学理论艾施(Ashy,1999)提出的积极情绪的神经心理学理论认为,适度的积极情绪状态会使中脑边缘皮层、前扣带皮层的多巴胺水平升高,而这种神经递质会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使个体克服习惯化反应的能力增强这个理论对积极情绪促进了问题解决、决策制定等任务成绩的研究结果给予了很好的解释。3.有关积极情绪来源的相关理论对于积极情绪的来源,目前也没有一致的研究结果,主要有三种理论观点。来自临床心理学研究的结论认为,积极情绪是特质性的,这种特质是通过遗传或进化形成的,积极情绪的产生与多巴胺递质和教养因素有关,因此积极情绪是生来具有的,不可改变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积极情绪是环境的产物。身体的、社会文化、个人经历、环境刺激、外在事件,都会产【12】生积极情绪并影响它。第三种观点强调意志性变量,认为人们所主动做出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积极情绪的出现。如确定通过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全身心投入工作等都可以产生积极【11】情绪。(三)积极情绪的功能1.积极情绪激活一般的行动趋势研究认为情绪是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环境而被赋予或设置的,尤其是消极情绪(负性情绪),是在应对具有生存威胁的环境中逐渐进化而来。在进化的阶梯上,消极情绪与特定行动趋势密切联系,例如,愤怒生成攻击欲求,恐惧产生逃离欲求,厌恶引发驱逐欲求等。这种特定行动的趋势对于应对危险和生存挑战是必须的和关键的。但对于积极情绪,一般研究认为并不伴随特定行动趋势,只伴有一般性激活,如高兴、愉快伴随无目的激活;兴趣与注意定向相联系,兴趣引起个体一种希望研究、探索或卷入的感受以及通过整合新的信息到自我中和获得对于客体和他人新的经验;而满意与放松的状态相联系。尽管积极情绪不伴随特定的行动趋势,不产生具体的行动,但积极情绪会产生一种一般的行动激活,即接近或趋近倾向,积极情绪能够促进活动的连续性。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会保持趋近和探索新颖事物,保持与环境主动的连结。2.积极情的推销效应消极情绪发生时产生的一个显著改变是生成特定的行动倾向,而另一个显著改变是会导致个体各种相关的生理唤醒处于一种高水平的激活状态,使得有机体动员生理能量应对特定环境的挑战,这样就会使得有机体的体内生理活动水平暂时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消极情绪所造成的体内生理活动的不平衡状态的恢复就需要积极情绪过程的参与,积极情绪能够撤销和恢复消极情绪导致的各种心血管活动的激活状态,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基线水平。Fredrickson及其同事的研究证实了一点,他们首先采用压力任务(告诉被试用一分钟的时间准备一个演讲,一分钟后演出并由同伴进行评价)引发被试的焦虑情绪,引起被试的心率改变和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接着随机的让被试观看四部影片片断,两个影片片断引发积极情绪(欢乐和满足),一个是中性刺激,作为控制条件,另外一个影片片断引发悲伤情绪。然后测量从看影片开始被试的心血管活动恢复到准备演讲任务时的基线水平的时间。结果发现,观看两部引发积极情绪(欢乐和满足)影片的被试心血管活动恢复到基线水平的速度明显快于观看中性影片控制条件下的被试,观看引发悲伤情绪影片的被试心血管活动水平恢复的最慢。同时实验也发现在观看悲伤的影片时保持微笑的被试 比在观看影片时不微笑的被试在影片结束后心血管活动水平恢复的更快。积极情绪的撤销效应不仅表现在对于生理唤醒的撤销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对于消极情绪所造成的狭小的思维活动序列予以撤销,使得思维活动序列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能够缓解消极情绪造成的紧张。尽管这方面没有直接的研究支持,但研究表明主观报告积极情绪水平高的个体表现出更灵活的、更建设性的应对方式,表现出更抽象的、更持续的思维水平。研究也表明参加幽默干预活动的被试与控制组被试比较,报告了显著低的焦虑和抑郁3.积极情绪对于组织效能的促进作用积极情绪不仅对于个体的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组织内成员的积极情绪对于一个组【10】【11】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内个体的积极情绪可以相互感染和传递,对于营造积极的组织氛围是极为关键的,能够激励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组织的效能。与员工工作绩效相关的积极情绪不仅包括高唤醒的积极情绪如快乐、激动,也包括较低唤醒的积极情绪如满意、平静等。Staw、Sutton、Pellod 等研究发现员工的积极情绪水平能够预期后来受到管理者高的评价和增加薪金,同时能够预期后来受到管理者、合作伙伴的更多社会支持。StawSutton、Pellod 的研究也表明,员工最初报告的愉快水平能够预期后来的工作绩效。对于MBA 学生的研究发现,报告更高积极情绪的学生,对于相关管理情境的决策更恰当、更仔细。因此积极情绪能够使得组织中员工认知更加灵活,更加具有创造性和效率,甚至得到更高的报酬。积极情绪会使员工以积极心态参与工作,与其他员工积极的互动,形成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情绪的表达,可以通过模仿、表情反馈引起与其互动的组织成员产生积极的情绪。组织内的领导者的积极情绪尤其具有感染性,组织内的领导者的积极情绪能够预期组织的二 积极情绪与健康(一)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1.积极情绪能够提高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扩展了心理活动空间,扩展了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而心理活动空间的扩展增加了个体对于后来有意义事件的接受性,进而增加了体验积极情绪的机会和可能性。积极情绪体验不仅促进了挑战的应对,缓解了消极情绪,而且积极情绪的反复体验,增加了个体的心理弹性,提高了社会关系的质量,能够增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大量的有关压力与应对的研究发现13,14,积极情绪促进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的运用,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能够促进压力的有效解决,进一步提高积极情绪的水平,促进主观幸福感。用“情绪体验取样法”研究也表明,在日常生活中报告的积极情绪或心境高于消极情绪或心境的个体具有更高的心理弹性,更有活力,生活得更幸福。2.积极情绪的表达能够促进心理健康研究认为,所有积极情绪共享一种表情符号即杜兴(Duchenne)式微笑嘴角上翘并伴有眼周肌肉收缩。Keltner和Bonanno研究了在对死去的同伴进行描述时发现杜兴式微笑的人和非杜兴式微笑的人相比,前者报告了更少的消极情绪和压力,特别是更少的愤怒;同时他们报告了更多的积极情绪,特别是喜欢15。研究结果表明,杜兴式微笑减少了人的痛苦而且使人能够更好的调整自己。Harker和Keltner在对女性情绪研究中发现,2021岁时照片上多杜兴式微笑的女性在30年后感到更多的幸福16。许多研究也表明情绪表达对健康有显著的促进功能,特别是把积极情绪的内容写下来时,如运用积极情绪词汇记录比较温和的压力和创伤,有利于个体面对创伤和压力,使个体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气氛和更少的抑郁心境。(二)积极情绪与生理健康积极情绪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也受到大量研究的关注,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愈起着重大的作用。1.积极情绪有利于身体康复研究表明乐观和希望对于健康非常重要,在心脏移植手术后,积极的期望预示着更佳的健康17。外科手术和其他疾病之后也发现乐观者比悲观者恢复的更快18。在对失去配偶的人研究中发现,能发现生活意义,有积极情绪的人更能战胜以后的困难,生活的时间更长19。还有一些对幸存者的研究也表明,积极情绪在促进康复中的作用。比如,团体心理治疗项目就显示了社会和积极的情感支持对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有多种效果:降低焦虑和抑郁,延长存】活时间和降低复发率20。此外在疾病治疗当中众所周知的一个现象是当主要的病症消失之后,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康复,疾病的复发率很高。Fava 和同事21针对这一现象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一个“健康治疗”,主要是增加参与者对日常生活积极方面的认识。两年的治疗表明参加治疗的人比接受正常医学治疗的人表现出了更低的复发率。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积极情绪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因而可以从认知改变的方向去影响健康。2.积极情绪的预防作用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影响。乐观的、焦虑少的成人比悲观的、焦虑的成人表现出更低的不稳定血压(ambulatoryblood pressure)和更多的积极心境(positive mood)22。个体如果和父母一起生活在温暖和亲密的关系中,35 年以后,即中年诊断出疾病减少(如冠心动脉疾病、高血压、溃疡、酗酒)23。大量的医学研究也显示了积极情绪对于疾病的预防能力,坚强、乐观、自信和冷静地对待疾病,可以通过大脑对丘脑、胸腺的调节,影响体内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功能,增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体内其他功能,从而增强体内抵抗疾病的能力。在情绪与癌症的大量实践中都证明了积极情绪不仅能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而且对于癌症的治疗以及降低复发率都有很明显的作用。Affleck 等通过访谈研究发现,在心脏病人第一次心脏病突发时,如果想到了生命的意义,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变得能够乐观生活,后来心脏病发作的次数大大降低24。3.积极情绪促进生理健康积极情绪促进生理健康主要是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的免疫系统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对主观幸福感以及笑和幽默的研究中。众多研究表明,人的主观幸福体验能够通过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与那些缺乏主观幸福感的人相比,一个主观幸福感体验更强的人,其免疫系统的工作也更为有效,更能确保人的身体健康。关于笑和幽默的研究表明,笑能增加人的积极情绪25和增加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这种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是通过积极情绪的主观体验来调节的,尤其对于老人26。这表明通过笑这种行为产生的积极情绪能促进健康。与笑相联系的幽默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认知结构。人们常用幽默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经常使用幽默来应对压力的人更容易有积极心境27。而且,在应对压力时,常使用幽默的人增加了唾液免疫球蛋白A(salivary immunoglobulin A,S-IgA)水平,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实验表明自我报告的积极情绪预示着S-IgA 水平的提高,因而增强了免疫功能28。这些结果表示能获得和维持积极情绪的人当面对生活压力时,可以通过笑,幽默来改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健康。另外,国外大量关于修女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有利于长寿,Ostir等人研究的结果同样表明了这一点,他们研究发现具有积极情绪体验的、幸福的人的身体机能状况明显好于那些不具有积极情绪体验的、不幸福的人,幸福的人在65 岁以后的寿命时间几乎是不幸福的人的2倍29。三 培养90大学生积极情绪(一)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90后作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极其特殊的一代,同80后一起成为社会舆论经常讨论的群体。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社会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阶段,也是90后大学生从出生到成人的完整生活阶段,同时也是信息时代来临的阶段。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30】环境的渗透及家庭观念的影响,造就了90后一代特殊的心理特点。从李启铭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到药家鑫的肇事后杀人事件,再到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打人事件,均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影响巨大,大学生和90后群体也因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研究表明,有54.9%的“90后”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仅有3.3%的学生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青年常模,“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作为极其特殊的一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心理的假早熟及矛盾性。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 90后,接触面广泛,信息量大,获取信息途径多元化,这使得他们的思想与心理相比于同年龄时期的80后、70后更为早熟。他们有主见,不喜欢盲从,追求个性,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更加注重实际,更加追求现实利益以彰显自己成熟、稳重的一面。但是,这看似成熟的做事风格并不能代表90后大学生的心理已经趋于成熟,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决定常常显得简单、不成熟,往往把事情想象得过于简单和美好,对未来的估计有偏差,成功想象居多,缺乏落实环节,同时,由于90后多为独生子女,虽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因此,他们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性较强,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换位思考。在每年新生开学报到日,不乏见到一个90后大学生入学随行家长五人以上,各位家长为其忙前忙后而“主角”大学新生则怡然自得、无所事事的现象。(二)培养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方法积极情绪往往伴随着某种愉悦和幸福的主观体验,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90后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其主观幸福感,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和成熟。1.多方合作,共同营造积极环境在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过程中,仅凭辅导员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是远远不够的,家长,教师,班集体,社团组织,社会舆论,公共媒体等应该全面配合,共同营造积极的生活学习环境。90后大学生带着这个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尽管他们还有不足和缺点,但毫无疑问,随着逐渐成熟并且融入社会,他们必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不论是全民赈灾的汶川大地震,还是举国同庆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民族大事中,80后、90后所表现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这个社会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力量和希望,也让社会大众见证了90后的成长与担当。2.运用多种方法,引发学生积极情绪的产生和升华开展各类心理团体辅导活动;鼓励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成立心理互助小组,给予组织支撑。3.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4.注重大学中特殊群体积极情绪的培养,以点带面90后作为极其特殊的一代,其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管理中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的理论,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90后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体验,以使他们获得持久的主观幸福感,从而缓解现阶段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避免因心理问题而引发悲剧这一现象的产生,这一探索仍然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研究中,希望通过对积极情绪的深入研究,以积极情绪对生理心理的影响,意义,帮助受情绪困扰的一代人。四 结语当今社会,大量的“绝症病人在获知自己的病情之后,很快死去,这与病人对自己病情的态度有关。换句话来说,正是由于病人的消极态度加重了病情。与之相反的是,有些病人,在医生宣告命不久矣之后,依然过着正常生活。而这些病人,恰恰能积极对待,乐观生活。所以,希望之后的研究更多的指向积极情绪和绝症治疗,我相信,将会有很多病人在心理学家和医生的共同合作下康复。

    注意事项

    本文(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pdf)为本站会员(蓝****)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