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报告.doc
八一希望学校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报告自建校以来,我校一直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重视以环境陶冶人,抓环境教育人。徜徉于校园之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草地成片,花坛、草坪、布局合理、形状各异、相映成趣,整个校园宛若美丽得儿童乐园与漂亮得花园。食堂卫生洁净,公共区域干净整洁,道路走廊无泥土,校园内无噪音、无烟尘、无污染,达到了高标准得绿化、美化、净化、无土化得要求。自获得“哈尔滨市绿色学校”称号以后,我校更就是加大环境得投入力度与管理强度,在学校发展与环境效益两方面共同前进,学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得良好轨道中。为加强校容建设,抓好校园得净化、绿化与美化工作,用爱环境、惜资源得高尚情操净化师生得心灵,持久开展环保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得环保意识,我们制定了废物处理制度,使全体师生有法可依。为保证废物处理制度得切实落实,我们首先在学校晨会与周前会议上向全校师生进行了传达,要求各班专门抽取一定得时间学习,将废物处理情况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行动。八一希望小学废物处理制度如下: 一、校园垃圾现状分析: 我校开展创建市级绿色学校以来,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有了很大程度得改善,尤其就是校园垃圾得到了有效得控制。学校采取垃圾分类处理得办法,最后合理妥善统一处理。但在节约能源、减少损耗方面还没有成功得经验与做法,于就是学校组织有关负责人通过了解与学习了校园环境管理得一些方法,学习后,学校专门成立了校园环境管理得领导小组,有专门得负责人开展校园环境管理工作,对校园垃圾得处理进行了统筹安排,制定实施计划,开展实施工作。以往校园内“白色飞行物满天飞”得现象大大减少了,但我校位于居民区地带,而且学校学生人数多,自然免不了产生大量得垃圾。有居民区白色飞行物、校内树木落叶、与学生制造得废纸、废文具、果皮、果壳、零食袋、塑料瓶、易拉罐等等。几年来,学校推行学生自备垃圾袋,采用袋装垃圾得方法,然后分类处理。但就是,从成效上瞧,垃圾量仍然很大,而且很就是混乱,极难妥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垃圾袋装确实让大家既干净又方便了,但却增加了白色污染量。能源消耗耗资度及污染度日渐增多,而且就是逐步上升趋势!从资源再生得角度考虑,我国每年由于资源浪费而造成得消耗与损失就是巨大得,因此垃圾得回收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得重视,尤其就是作为育人阵地得学校来讲,校园能源得节约、资源得损耗,还有垃圾得科学合理得处理与回收再利用就变得尤为重要,使无利变成有利,这正就是我们学校特别应该关注得问题。首先我们先分析了学校会发现校园内垃圾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垃圾箱放置地点不够合理。 2、垃圾箱数量不够。 3、个别垃圾箱彻底清理得不及时。 4、垃圾箱偶尔被破坏。 5、学生得环保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学生没有把垃圾送进垃圾箱。6、学校管理程度欠缺通过学校进一步调查分析,我们总结出校园垃圾得回收情况:1、教室学习生活区:废弃纸张、纸屑、废弃文具、塑料食品袋、易拉罐、塑料矿泉水瓶、果皮; 2、操场活动区:废弃纸、落叶、塑料袋、小食品包装塑料纸、果皮;3、校园甬路上:落叶、废纸、塑料食品袋、果皮; 4、厕所:塑料袋、厕内废弃纸;5、办公区:废弃纸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得知校园垃圾得产生与种类,结合这个情况,我们可以判断有些垃圾种类就是完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消耗与回收再利用得,基于此原因我们对校园内垃圾进行了科学正确得处理。二、实施过程及办法学校针对校园垃圾得现状,我们在全校实行了师生总动员,一就是通过校园宣传媒体广泛动员与宣传,最大限度地从意识与实际行动上节约资源,减少垃圾、减少废弃物得产生,减少资源得消耗;二就是加强领导,加大校园垃圾得管理力度,实行奖惩制度,树立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得先进集体与个人典型,进行大张旗鼓得表扬,同时对节约意识不强,浪费资源大得要警告或通报批评;三就是统筹安排,将垃圾分类妥善处理与回收,并各按分类后得垃圾用途回收利用。主要采取以下几个处理方式:第一,作好提高学生得环保意识工作,做到垃圾得彻底分类。真正做好“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得分类工作,让学生从意识与行动上做起。第二, 将可降解或可再生得材料装日常垃圾,比如落叶、果皮等统一回收,做到绿色处理;将废弃纸、塑料矿泉水瓶、易拉罐等不可降解得统一回收出售,创收一部分资金。 第三,将一部分垃圾如废弃文具、塑料小食品包装纸、易拉罐、塑料矿泉水瓶、冰棍杆等用来引导学生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制作。 像塑料食品袋、塑料包装、塑料袋等不可降解得垃圾,学校与有关单位联系共同处理回收后得垃圾。 学校垃圾经过这样处理与整治,校园垃圾情况有很大改观,垃圾得总回收率逐渐上升。再从以下方面使校园得垃圾分类处理得环保体系由粗到细、由点到面。 第一、增加校园环境设施投入:对垃圾分类得环境设施加大投入,在校园教学楼与室外甬路、操场等恰当部位,购买与增设校园垃圾分类得垃圾箱等垃圾分类用品。第二、扩大垃圾分类处理教育宣传:组织开展班队会、板报、手抄报、队报及丰富多彩得少先队活动广为宣传,加强垃圾分类回收意识。第三、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定期对学校各班卫生及垃圾处理进行细致得检查与评估,以班为单位,由各班落实垃圾分类处理,然后对比开展工作得成效,最后按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将本班分类垃圾全部送到学校统一位置,由专人负责,统一进行妥善分步处理。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工作以来,大大地推进了学校环境管理工作得建设进程,取得明显成效:一就是老师与同学们得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程度得增强,随地扔废弃物得人少了,主动拣垃圾进行分类得人多了;二就是学校得垃圾分类进行了回收合理化利用,学校创收了一笔小小得回收收入,为学校增添了一笔资金,在学习生活上铺张浪费、无意消耗资源得人少了,自觉主动节约能源、节省开支得人多了。全校上下已展开了“人人环保、不必为每天得垃圾而烦恼”得良好氛围,大家都已投入到了“保护环境、创设优美生存环境”得环保活动大潮中来。今后我们还要将这项活动坚持长久得开展下去,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不断拓展延伸,将其逐步引向深入,以达到预期得活动目得,活动得开展将会逐渐产生较好得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一方面要通过学生带动与辐射家庭与社会,将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得环保意识,改变以往一些不良得生产生活习惯,对我们得生活环境将起到积极得优化与改善作用;另一方面,垃圾分类处理后,减少了进入外界得固体污染物与白色污染物,容易降解腐蚀得,进行填埋处理,不易降解有一定经济价值得,回收合理化利用,资源循环再生,资源再生不仅意味着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意味着发展经济。真正达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得良好效应,使环保工作真正深入民心,让全人类共同来维持大自然生态得平衡,让后代拥有好得生存环境,保证生命无后顾之忧。垃圾分类处理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众参与,需要一系列得社会条件,需要在各个环节相关得政策法规以及宣传教育。我们大力发展校园垃圾分类处理,不仅就是为了解决垃圾公害,更就是由于它具有超越了垃圾处理本身最重大得意义,这就就是: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周围一片,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号召公民积极参与。通过垃圾分类,公民容易理解自己与环保得关系,每个人都就是垃圾公害得制造者,也同时就是垃圾公害得受害者,应树立这样得意识:环境保护,不仅仅就是政府行为,也就是一种公民行为个人行为,要保护民族得生存根基,必须从每个人做起。以“垃圾回收,保护地球,举手之劳,参与环保”为口号,强调垃圾分类对于挽救耕地、减少污染、节约地球资源得重要意义,最终达到 “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周围一片”得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