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九章神经生理学课件.ppt
第一节 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第九章 神经系统第二节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第三节 神经递质与受体第四节 神经反射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第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第八节 脑的高级整合功能 为什么狂犬病人会出现恐水症?为什么破伤风病人会出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破伤风患者 为什么脊髓灰质炎患者患肢肌肉、肌腱萎缩、患肢变细?为什么肉毒梭菌毒素中毒,会出现进行性瘫痪?为什么有人用该毒素美容?重点掌握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 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传递的特征 ACh、NE及其受体熟悉 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第一节 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二)神经纤维及其分类 1.1.神经纤维的分类神经纤维的分类 2.2.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3.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4.神经纤维的营养性功能5.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一)神经元(neuron)一、神经元及其神经纤维 二、神经胶质细胞(自学)突触(synapse):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第二节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化学性突触:以某些特定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为媒介 电突触:以离子电流为媒介一、经典的突触性化学传递经典突触的微细结构突触前膜:7.5nm突触间隙:20nm突触后膜:7.5nm(一)突触的结构:前、后有紧密的解剖学关系 前、后有紧密的解剖学关系激活区:形态学上与其他部位具有明显区别的特定 膜结构区域。轴突-胞体 轴突-树突 轴突-轴突(二)突触的分类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1、根据突触发生部位:2、根据对后继神经元的影响:(三)突触传递的过程(电化学电)突触前膜去极化 进出突触后膜 突触囊泡中 释放 递质与突触后膜 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 变化 内流 突触Ca2+递质 受体带电离子通透性后电位突触传递的过程:骨骼肌N-M接头 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Ca2+进入突触前末梢内 与轴浆中的钙调蛋白结合 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和释放递质 递质入突触间隙 扩散抵达突触后膜 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 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使某些带电离子进出后膜突触后膜发生一定程度去极化或超级化(突触后电位)。(电化学电)突触后电位(postsynapic potential)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根据电位时程的长短分:快突触后电位慢突触后电位1、快突触后电位 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突触后膜受体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Na+为主)导致后膜去极化。(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ic potential,IPSP)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受体后膜对K和CL-的通透性(CL-为主)导致后膜超极化。2、慢突触后电位(自学)(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ic potential,EPSP)EPSP与IPSP的比较特 征 EPSP IPSP电位性质 局部电位 局部电位发生部位 后膜 后膜前膜释放的递质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抑制Na+内流为主K+外流 Cl-内流后膜电位变化 去极化 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 兴奋 抑制后膜离子通透性突触前轴突末梢爆发AP突触囊泡中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主)K+通透性 Cl-(主)K+通透性Ca2+内流去极化(EPSP)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超极化(IPSP)(四)突触传递的调制(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了解)1.对递质释放的调制:Ca2+:细胞外;到达突触前末梢AP的频率或幅度 突触前受体调节递质的释放 破伤风毒素(中枢)、肉毒梭菌毒素(N-M)2.对后膜受体的调制:受体上/下调-银环蛇毒、筒箭毒碱(N2型ACh受体通道)(五)突触的可塑性(自学)(六)突触传递的特征(熟悉)1.单向传播2.中枢延搁(递质释放、弥散、发挥作用)3.总和与阻塞(时间总和、空间总和)4.兴奋节律的改变5.后放6.局限化与扩散7.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概念:突触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化学递质来完成的,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被称为神经递质。第三节 神经递质和受体一、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一)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分布1.1.胆碱胆碱(AChACh)类递质类递质2.单胺类递质3.肽类递质4.氨基酸类递质5.一氧化氮6.一氧化碳7.三磷酸腺苷(ATP)(二)递质共存(transmitter co-existence)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包括调质)共存于同 一神经元内的现象。意义:协调某些生理功能活动。(三)调质(neuromodulator)的概念 神经调质:对递质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物质。调制作用:增强或者削弱递质的信息传递效率。(四)递质的代谢 合成:神经元胞体合成。储存:突触囊泡内。释放:Ca2+依赖性释放。失活:重摄取(NE),酶促降解(ACh)再合成:二、受体(了解)受体:是指位于细胞膜上或胞浆内能与某些 化学物质特异结合并诱发特定生物学 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配体(ligand):能与受体结合的化学物质。受体激动剂(agonist):受体拮抗剂(antagonist)/阻断剂(blocker):(一)受体的分类(二)外周神经递质的受体1.1.胆碱能受体及其分布胆碱能受体及其分布2.2.肾上腺素能受体及其分布肾上腺素能受体及其分布Ach受体M型(毒蕈碱受体):M1-M5(G蛋白耦联)N型(烟碱受体):N1、N2(促离子型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受体:1、2受体:1、2、3 胆碱能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1、2)(1、2)(1、2)*多数副交感节后f*少数交感节后f(骨骼肌、汗腺)分布N1:自主N节后N2:N-M接头1:皮肤、肾、胃肠道血管平滑肌 2:突触前膜1:心脏2:肝脏、骨骼肌血管平滑肌HR虹膜环形肌、支气管、胃肠道、逼尿肌缩;消化腺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 节后N元兴奋骨骼肌收缩以兴奋为主(小肠平滑肌舒)以抑制为主(心脏兴奋)作用阻断剂阿托品六烃季胺(N1)筒箭毒碱(N2)十烃季胺(N2)酚妥拉明()哌唑嗪(1)育亨宾(2)心得安()阿替洛尔(1)丁氧胺(2)重点掌握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 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传递的特征 ACh、NE及其受体熟悉 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2.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错误的是 A.完整性 B.中枢延搁 C.相对不疲劳性 D.双向传导 E.绝缘性答案:B1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属于 A.静息电位 B.阈电位 C.动作电位 D.局部电位 E.超极化电位答案:D2006年考研西医综合入学考试试题A型题 21.下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局部去极化电位 B 具有“全或无”性质 C 是局部超极化电位 D 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 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答案:C19.脊髓灰质炎患者病愈后常有肢体肌萎缩后遗症,其主要原因是2010 A.病毒对肌肉的直接侵害作用 B.神经的兴奋性支配作用减弱 C.神经支配由兴奋转为抑制 D.肌肉失去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答案:D1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电变化是 2004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复极化答案:B2006年考研西医综合入学考试试题A型题 19.下列药物或毒物中,可阻断N型胆碱能 受体的物质是 A 筒箭毒 B 心得安 C 酚妥拉明 D 阿托品 E 烟碱答案:A2007年考研西医综合入学考试试题A型题 155.下列选项中,主要与毒蕈碱样有关的是 A 心脏活动加强 B 支气管痉挛 C 胃肠道蠕动减弱 D 瞳孔扩大答案:B答案:A1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A.可随突触前递质释放增多而加大 B.即突触后神经元是处于抑制状态的 C.由突触后膜K+电导增加而产生 D.由突触后膜Ca2+电导增加而产生 2007年考研西医综合入学考试试题A型题 答案:A19.支配小汗腺(温热性发汗)的自主神经和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A.交感神经,乙酰胆碱 B.副交感神经,乙酰胆碱 C.副交感神经,肤类递质 D.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2010年考研西医综合入学考试试题B型题 A 瞳孔开大 B 气道阻力增加 C 血压降低 D 血糖降低125.在周围神经系统中1肾上腺素能受体被阻断后,可出现的生理功能改变是126.在周围神经系统中,1肾上腺素能受体被阻断后,可出现的生理功能改变是答案:C答案:CM受体:A.位于神经肌接头的肌膜上B.位于自主神经节细胞膜上C.可被儿茶酚胺激活D.可被酚妥拉明阻断E.位于大多数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答案:EN1型受体的阻断剂是:A.十烃季胺B.六烃季胺C.阿托品D.心得安E.酚妥拉明答案:B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A.十烃季胺B.六烃季胺C.阿托品D.心得安E.酚妥拉明答案:C应用阿托品后可出现的生理活动改变是:A.心率减慢 B.气道阻力增加 C.汗液分泌减少D.肠蠕动增加 E.缩瞳答案:C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内凡能与受体结合的化学物质 都是递质B.其功能是调节突触传递效率C.一个神经元的全部末梢均释放同种递质D.细胞外液中的Mg2+促进递质的释放E.递质作用于受体产生效应后很快被消除 答案:E下列哪种神经递质属于儿茶酚胺类:A.乙酰胆碱B.腺苷C.甘氨酸D.阿片肽E.去甲肾上腺素 答案:E下列哪种神经纤维不属于胆碱能纤维:A.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B.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D.支配多数小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所有支配心肌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答案:E下列哪种神经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A.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纤维 B.骨骼肌运动神经纤维C.骨骼肌交感舒血管纤维D.交感缩血管纤维E.支配汗腺的神经纤维 答案:D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均属于:A.突触前抑制B.突触后抑制C.树突-树突型抑制D.轴突-轴突型抑制E.胞-胞型抑制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