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培训ppt课件.ppt
师德培训以人格塑造人格的教育123 一、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 三、学校德育的机制与重心 四、教师的师德建设 一、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1.背景 2.特点 3.对重要性的认识 4.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三个高度去认识: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 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 4.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主要任务()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5.突出强调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把团队工作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 道德实践活动以体验教育为途径,整合资源,优化环境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 文汇报报道:某市日前在一项调查中发现,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同时这100%的学生也承认,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0年的一项调查,在对“看见歹徒持刀杀人时你会如何做”这一问题的回答中,6.8%的青少年选择“围观看热闹”,12.2%的选择“装没看见,绕道走开”,6.7%的选择“拼命跑开”,9%的选择“与别人一起阻止”,10.2%的选择“与警察一起阻止”,只有6.3%的选择“率先阻止”。一 是 学 生 对 学 校 教 育、自 身生 活 环 境 缺 乏 关 怀,缺 乏 兴 趣,精 神 上 无 所 依 恃,冷 漠 麻 木、无所依赖状态严重。二 是 青 少 年 道 德 意 识 滑 坡,缺 乏 维 持 社 会 秩 序 的 责 任 感,人格 精 神 呈 现 双 重 性,观 念 行 为 不一致。问题的归因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的问题 问题一:市场经济的两面性导致思想道德领域的双重效应,其表现是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异,功利主义的泛滥。市场经济在激励人们开拓进取、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使得人受利益支配,为物欲所困,出现了价值观念的变异,导致了一部分人见利忘义,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这些都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各个渠道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问题二:道德价值与道德选择方面出现困惑,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使未成年人处在一个不太优良的成长环境之中。孩子们普遍缺少自立自强、耐受挫折、艰苦奋斗的精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孩子说买什么就买什么,家长注意这方面的投资,却缺乏应有的精神奖励。”问题三:成才价值观发生了错位,一些人甚至社会舆论将高学历与高收入联系起来了,于是一窝蜂地追求高学历。一些家长注重智力投资、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孩子道德教育、良好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让孩子在双休日参加英语、奥数、作文、乐器等学习班,剥夺了孩子参加适度的劳动,走入大自然、参与实践,关心社会与他人的权利和机会不无关系。三、学校德育的机制与重心 春秋时代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赎回来,事后可由国家报销。子贡是孔门高徒,经商有方。一次他赎了一个同胞归国,事后却拒绝国家支付的赎金。(一)教例:子贡赎人 你对子贡赎人还拒领赎金作何评价?假如你是孔子,作为老师,你会对子贡说什么?又会对其他弟子说什么?从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上说,子贡的行为值得赞赏和推广吗?孔子听说后对子贡说:“你这是不对的,因为你开了个坏的先例,从此不会有鲁国人再肯为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你接受国家补偿的赎金,不会损害你行为的价值;你拒绝这笔赎金,只会破坏国家那条好法律。”孔子这么批评子贡对不对?为什么?按照今天的惯例,宣传部门和教育机构会大力表彰、宣传子贡同志的先进事迹。这样做在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上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现代学校德育从这则故事中可以得到何种启发?思考与讨论 鲁国立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哪怕你暂时没有预付偿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如果鲁国君主为子贡之举而龙颜大悦下令通报、嘉奖、宣传乃至推广,会有怎样的后果?一,社会表面的道德水准提高了,因为人人都在表态向大公无私一毫不取的子贡同志学习;二,道德水准的实际滑坡,因为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国家支付的赎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几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致影响自己的生活呢?(黄波:尴尬的道德高标)道德和道德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着眼多数,不能把个人化的抉择作为普通化的道德要求加以提倡和推广;道德和道德教育要区分层次,注重实效,从基础道德教育做起,如果道德上的高标准会妨碍人们履行道德基准,就应该摒弃这种道德高标;道德和道德教育要承认并尊重道德主体的合理利益,不能无条件地要求人放弃自身的合理利益,否认个人合理利益的道德要求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二)道德层次与教育1.道德理想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道德原则 大力倡导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3.道德规则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上海市民“七不规范”)德育层次 教育用语 教育功能道德理想教育 道德倡议 激励道德原则教育 道德指令 指导 道德倡议道德规则教育 道德禁令 约束 道德指令重视理想教育;轻视原则教育;蔑视规则教育。(三)我国的道德理想主义传统(四)西方自由主义传统 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轨。雨果 个人自由,以不妨碍他人为度;起码规则是自由的基本保障。在遵守起码规则的前提下,个人享有充分自由,既可以选择做道德高尚的人,也可以选择做道德平庸的人。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使人理解并遵守为人的常轨,即起码规则和基本原则。在没有英雄的时代,要努力活成个人。(丁宁: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我想做一个人)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我意识到,机遇、自由降临同时,底线伦理亦直面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屏障!(何怀宏:底线伦理)(六)促进学校德育重心下移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 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叶澜: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四自要求:人格上自尊,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主。重建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机制降低学校德育的重心增强学校德育的说服力丰富和深化学生的道德体验改造学校的道德环境四、教师的师德建设 李老师讨厌小孩子,也不喜欢做教师。只是因为实在没有找到好工作,他才选择了做教师。虽然内心不喜欢这个行当,但他深知教育意义和责任的重大。他一再告诫自己:既然做了教师,就不能误人子弟。他认真备课、上课,尽心尽职,课外还不时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辅导。学生因为喜爱上他的课,有心事也喜欢跟他说。李老师耐心倾听学生诉说,还诚恳地给予指点、疏导。学生们喜欢他,觉得他上课有水平,对学生公平。有个家长还曾经特意赶到学校感谢他,说孩子很幸运,遇到了好老师。李老师备感欣慰,觉得在教育工作中也有一种价值实现感。他试着说服自己喜爱现在的工作,喜爱身边这帮学生,但无济于事。教例1:一个不爱生不爱岗的“好老师”李老师非常失望,心想自己也许确实不适合做教师。他一边尽力做好眼前的工作,一边在寻找机会调离教育部门。尽管如此,学校对他的工作和业绩相当满意,校长提议授予他“优秀青年教师”称号。这项提议得到了大多数同行的赞同,他的工作确实相当出色。可是有位教师提出了疑议:李老师公开宣称不喜欢学生,不喜欢做教师,不喜欢做教师,评他作“优秀青年教师”不合适。学校领导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可是李老师工作尽心尽职,成绩突出,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不评他当优秀青年教师,还能评谁呢?李老师究竟是不是一位好老师?为什么?大家在“李老师是不是好老师?”问题上存在分歧说明了什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好老师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吗?为什么?思考与讨论师德的层次、用语和功能师德层次 用语 功能师德理想 道德倡议 激励师德原则 道德指令 指导 道德倡议师德规则 道德禁令 约束 道德指令对待学生 对待教育专业 师德理想爱生n热爱学生n造福学生n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爱岗n热爱教育事业n献身教育事业n自我牺牲精神 师德原则n保护学生n尊重学生n平等对待学生n公平对待学生 敬业n忠诚于教育n忠于职守n克尽职守 师德规则n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n不得侮辱学生n不得歧视学生n不得有意泄露学生的私人信息n不得有意剥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尽职n安心教育工作n不得玩忽职守n不得失职n不得渎职 你可以不热爱教育工作,但你应该敬业,至少不能玩忽职守;你可以不热爱学生,但你必须把个人的好恶排除在工作之外,尊重并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成长和进步负责。你也许攀升不到师德的最高境界,但师德的底线必须坚守,那是教育的最后屏障!新加坡校长委任状 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和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道德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团结友爱的课堂中,耳濡目染,将习得关心他人、体谅他人、乐意合作、乐意分享等亲善品质。相反,学生长期生活在人际关系紧张、相互戒备、充满敌意和排他性竞争的课堂气氛中,久而久之,形成的将是自私、偏狭、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相互攻击等破坏性品质。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中敌意里,他将学会暴力;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他将学会害羞;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耻里,他将学到罪恶感。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将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将学会欣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里,他将学会处事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感里,他将学到信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将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被接纳和友谊中,他将学会喜爱这个世界。诺尔特(D.Nolte)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9)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谢谢MOMODA POWERPOIN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Fusce id urna blandit,eleifend nulla ac,fringilla purus.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感 谢 您 的 下 载 观 看专家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