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古代文学史:宋辽金文学课件.ppt

    • 资源ID:92226237       资源大小:1.89MB        全文页数:12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文学史:宋辽金文学课件.ppt

    宋辽金文学 p 绪论p 第一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p 第二章苏轼对词的贡献p 第三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p 第四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p 第五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p 第六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p 第七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第一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一、北宋前期词 p1.北宋前期词坛概况:p 北宋初词坛以晏殊、欧阳修、张先为代表,以小令为主,篇幅短小;基本上沿袭晚唐五代的传统词风,内容多写男女相思离别、宴饮游乐,风格柔媚艳丽。二、北宋前期词人1.晏殊的词p 晏殊的词虽多写男女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但已过滤了花间词的轻佻艳冶,而显得纯净雅致,温润秀洁。p 晏殊词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的理性观照。浣 溪 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感发起兴永恒无常闲淡、悠然共同悲哀宇宙循环理性圆融忧伤旷达2.欧阳修的词 欧阳修是北宋前中期的文坛领袖。欧词上承南唐遗绪,受冯延巳影响。风格婉丽,时有疏隽放旷气息。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朝中措p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p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3.张先的词p 张先的词贴近日常生活,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他的词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此后苏轼等人的词大量用题序表明创作的缘起、背景,即是直接受张先的启发。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三、柳永三、柳永p1.柳永的生平p 柳永青年时代在汴京游学时,常出入于烟花柳巷,与伶工、乐伎相往来,这种生活影响了他创作。后改名柳永,才考中进士,做过定海晓峰盐场督官、屯田员外郎等小官,世称“柳屯田”。他终生贫困潦倒,相传死后家无余资,是妓女们出资把他安葬的。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二、柳永的词p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p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p 创作慢词87 调125 首p2.市民情调的表现。p 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趣。定风波p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p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p3.俚俗语言的运用。p 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p 满江红:添伤感,将何计。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抵死难拚弃,等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p4.铺叙与白描。柳永词在表现方法上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p 雨霖铃(寒蝉凄切)p5.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p 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思考练习p 柳永对词的贡献第二章苏轼对词的贡献p 苏 轼诸城出土的明代苏轼刻像 苏轼手迹p 一、苏轼的一生(1037 1101)景祐三年景祐三年熙熙宁二年(宁二年(1037103710691069):):读书,读书,科考,入仕科考,入仕熙宁二年熙宁二年元丰八年元丰八年(1069106910851085):):出出离朝廷,历任四州,乌离朝廷,历任四州,乌台受审,贬谪黄州台受审,贬谪黄州元丰八年元丰八年元祐元祐八年(八年(1085108510931093):):回归朝回归朝中,再放外任中,再放外任(杭、杭、颍、扬、定颍、扬、定)元祐八年元祐八年建中靖国建中靖国元年(元年(1093109311011101):):远贬英、惠、儋,卒于远贬英、惠、儋,卒于常州常州文学创作最突出的两个时期p 二、苏轼的思想 儒释道三家,兼收并蓄,各有取舍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p 三、苏轼对词的贡献1.诗词一体的词学观: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提高词的文学地位2.对词境的开拓:词的士大夫化3.风格多样化:婉约 豪放4.以诗为词的手法: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用题序用典故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念 奴 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八声甘州(寄参寥子)p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江城子(十年生死)p 背景:p 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上面的这首词作。p 艺术上:p 写实情真,记梦意深 p 虚实相间,轻重结合 p 用词写悼亡,提升了词品水龙吟p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p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p 形神兼备、笔触细腻 p 形:似花非花p 态:飘落无归 p 神:忽飞忽坠 p 魂:忽往忽还p 春去无奈p 杨花之经雨 p 沾泥落水 p 杨花泪 p 王国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写杨花飞舞以人状物 杨花的归宿 惜意愈深思考练习p 豪放词p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第三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p 北宋中后期婉约词仍占据词坛,代表人物是秦观、贺铸、周邦彦。他们的词重格律,炼意境,语言工丽。1.晏几道p 一、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p 小山词主要是表现对爱情的刻骨铭心的相思和生死不渝的追求,并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p 二、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鹧 鸪 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2.秦观p 一、作者生平p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其淮海词被认为是地道的文人词。p 二、伤心人的伤心词p 内容写情和愁,即爱情与身世之感。p 代表作是 鹊桥仙(纤云弄巧)、满庭芳(山抹微云)。p 情韵兼胜p 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的本色和当时士大夫的审美情趣。p 宋人蔡伯世:“苏东坡辞胜乎情,柳耆卿情胜乎辞,辞情兼称者,唯秦少游而已。”(见孙兢竹坡老人词序)p 气格弱是其词的短处。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3.贺铸p 一、贺铸生平p 贺铸出身贵族,为人豪侠尚气,性格耿介,以好酒使气,不肯屈节于权贵,故沉沦下僚,有志难酬。他与苏轼及苏门弟子均有交往。p 二、贺铸的词p1、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p 贺铸词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或抒发自己落拓不遇的感概,风格兼具婉约和豪放两种,笔调多变,秾丽中寓有清刚之气。p2、深婉密丽的语言风格。p 贺铸词长于造语,多从唐人诗句中吸取精华。p 代表作是青玉案(凌波不过),并因此词的出名,而有贺梅子之称。鹧鸪天 p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4.周邦彦p 一、周邦彦的生平p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徽宗时,因其音乐才能,做了大晟府(管音乐的机关)提举,是大晟词人的代表。p 承前启后的词人。二、周邦彦的词p 善于写慢词,章法变化多样;p 多用铺叙手法,且铺叙善于变化;p 讲究用典,语言精工富赡;p 精通音乐,创制了许多新调;p 词严守格律,讲究平仄搭配。p 代表作是苏幕遮(燎沉香)六丑(正单衣试酒)。西河 金陵怀古p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谁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戢轻舟,梦入芙蓉浦。第四章南渡前后词第一节李清照一、李清照其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我国第一流的女作家。李清照诗词文成就皆高,有漱玉词。又善书法绘画。其集宋代就有,但清初失传。今李清照集是辑佚,杂有伪作。较好的有王仲闻(学初)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版)。另有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p“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p“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思项羽)p 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二、李清照词p 李清照词以靖康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p 前期词多写自己的闺阁生活。委婉细腻、清新明朗,如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等。p 后期词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风格凄凉压抑词,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了灰冷凝重。如声声慢永遇乐等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第五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一节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p 一、英雄的才情将略与“归正人”的苦闷怨愤p 二、“刚拙自信”的气质个性和“三仕三已”的人生经历p 三、抒写人生行藏的创作主张和追求雄豪壮大的审美理想p 辛弃疾的抗金愿望在战场上无法实现,将其苦闷、失意、激愤、爱国热情,英雄气慨入词,树立了词史上的丰碑。辛词情怀雄豪激烈,意象雄奇飞动,境界雄伟壮阔,语言雄健刚健,有一种雄豪壮大之美。第二节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p 一、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p 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文人,他首先是个有雄才大略的爱国英雄。他早年横戈跃马,奋勇抗金。因此辛词首先就是对英雄形象的展示。如南乡子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鹧鸪天p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p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p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p(娖chu:整理。胡簶:是装箭的箭筒)p 二、苦闷忧患与对社会的理性批判p 壮志难酬的苦闷与忧愤p 对南宋朝廷的妥协投降政策的批判谴责p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p 摸鱼儿(更能消)p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p 三、乡村中风景人物的剪影p 辛词中还有不少描写农村景物和农村生活的小令词,都能给人一种清丽柔美之感。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茅檐低小)、鹧鸪天(陌上柔桑)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第三节辛词的艺术成就p 一、意象的转换p 词中开始出现与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相关的意象。辛弃疾本就是一个军人,熟悉军事生活,又时刻期待着重上沙场。刀枪剑戟、戈箭弓矛、铁马、军旗、将军、士卒等意象就自然呈现于笔端。稼轩词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使词的意象群再一次出现大的转换。p【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p 二、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p“以文为词”,即将古文词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以文为词,既是方法的革新,也是语言的变革。稼轩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信手拈来,如从己出,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力,而且空前的扩大丰富了词的语汇。稼轩词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语不可用,合乎规范而又极尽自由的艺术境地。沁园春p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p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p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鸩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p 三、多样的风格p 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秾纤婉丽,都兼收并蓄。其中最能体现他个性风格的则是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刘克庄辛稼轩集序:“公所作大声镗鎝,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沁园春p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p 四、苏辛并称p 文学史上向来苏辛并称,他们都极大的提高了词的地位,开拓了词的内容,在婉约之外别立一宗,都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苏辛的差别主要是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辛派词人在辛弃疾的影响下,与他同时的陈亮、刘过和稍后的刘辰翁、刘克庄等人,词作也多爱国的豪迈之音,后人称之为辛派词人。他们的词现实性强,充满爱国激情。词不拘格律,直抒胸臆,锋芒毕露,风格豪放纵姿。他们虽师承辛弃疾,但没有辛的战斗经历、胸襟抱负和文学修养,因此词有辛的豪壮,而没有其沉郁、含蓄和精警。思考练习p 名词:苏辛 辛派词p 问答:论述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p 论述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第六章姜夔及宋末词坛第一节姜夔与格律词派 p 格律词派p 格律词派又称风雅词派,承袭周邦彦的词风,格律精工,词句典雅,风格柔婉深细。代表人物是:姜夔、史达祖、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一、姜夔的生平p 耿介清高的江湖隐士;继苏轼之后的又一艺术全才。p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一生未仕,长期客游达官贵人之门,并与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名家交往。精通韵律、工诗词,善书法,尤以词著称,能自度曲。其词意境清空,格律严密,音韵婉谐,炼字精工。词集白石道人歌曲。p 二、姜夔词p 格调骚雅 p 意境清空p 格律精严p 张炎词源推尊姜夔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其他格律派词人p1.史达祖。词风与姜夔有神似之处,史达祖致力于炼句,许多词都有精警之句。p2.亦梦亦幻的吴文英p3.词风清丽的周密 p4.工于咏物的王沂孙p5.备写身世之感的张炎p6.别开生面的蒋捷p 第七章p 宋代诗歌第一节 宋初诗p1、宋初三体p 宋初诗坛承袭晚唐五代遗风,主要有:p 以王禹偁为代表的白体 学白居易p 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 学李商隐p 以林逋为代表的晚唐体 学姚合、贾岛2.欧阳修、梅尧臣与苏舜钦p 欧阳修:散文化的手法与议论入诗p 梅尧臣:追求平淡和题材的生活化,“开宋诗一代风气”(刘克庄)p 苏舜钦:豪放雄肆。p 在力矫西昆体之弊与开辟宋诗独特境界做出了贡献。第二节 苏轼的诗歌p 内容丰富p 关心国计民生。荔枝叹p 写景如画。如饮湖上初晴后雨p 议论精警。如题西林壁和子由渑池怀旧p 论诗题画。惠崇春江晚景对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和超越p 表达准确p p 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瓯北诗话)(瓯北诗话)p p黑黑云云翻云未遮山,白翻云未遮山,白雨雨跳珠乱入船。跳珠乱入船。p p卷地卷地风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水如天。如天。p p(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p pp p水光潋滟水光潋滟睛睛方好,山色空濛方好,山色空濛雨雨亦奇。亦奇。p p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 p(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湖上初晴后雨)p 想象丰富。p 游金山寺p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波涛。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中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p 以文为诗。p 洗儿:人皆望子成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p p 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p 苏轼主张诗歌风格要兼收并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互相调节,从而呈现出“清雄”的风格。p 苏轼是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p 一、黄庭坚的理论主张:p“无一字无来处”强调向前人学习p“点铁成金”语言上的出新。p“夺胎换骨”诗意上的出新。p“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材追无穷之思,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第三节 江西诗派二、江西诗派p 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的影响很大,追随和仿效的人很多。他们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诗风瘦硬,形成了宋代较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北宋末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在黄庭坚下列陈师道等25 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倾向基本一致,又因黄庭坚是江西人,故称江西诗派。江西诗派写诗以杜甫为宗,元人方回瀛奎律髓提出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第四节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第四节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p 一、陆游的创作道路p 陆游生活经历的三个时期:p(1)45 岁前,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p(2)46 岁入蜀从军至65 岁被罢官;p(3)66 岁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 年。p 仕途坎坷、诗人、抗金志士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p 一、陆游诗歌的题材p1、抗敌复国主题。陆游今存诗九千三百多首,题材非常广泛,尤以表现自己爱国热情的诗数量最多,质量也最高。p 关山月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p2、隐逸情趣。p 游西山村临安春雨初霁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p3、爱情诗。主要写他与前妻唐婉情事,数量不多,但极有价值,千载而下,令无数读者动容。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二、陆游诗歌的特点p1、诗风雄浑豪健,气势奔放,境界壮阔。兼李白豪放飘逸与杜甫沉郁顿挫为一炉,而又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p2、善于凭借幻境、梦境来表达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p3、陆游最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其中七律对仗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七绝笔致流转,情韵深长。中兴四大诗人p 南宋前的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等一批诗人摆脱了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的牢笼,以自己的创作赢来了诗歌的中兴,因而被称之为“中兴四大诗人”。p 中兴四大诗人的提法最早见于元人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给尤袤诗的跋语中。一、杨万里和“诚斋体”p 杨万里的诗歌自成一家,被称之为“诚斋体”。诚斋体的艺术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诗人每每从平常的事物中敏锐地捕捉到富有情趣的瞬间,并用浅近自然的语言把他的所见所闻表现出来。p 强调主观情感p 想象奇特p 语言浅近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小 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二、范成大及其田园诗p 范成大诗中最有价值的是使金诗和田园诗。p 他的使金诗记载自己在沦陷区的亲自见闻,描写了山河破碎的景象,中原人民遭受蹂躏、盼望光复的情形以及凭吊古代爱国志士的遗迹以表示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p 他的田园诗把反映隐逸情趣和农事生活两个传统合为一体,全面、真切的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使田园诗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之诗。p 范成大诗的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州 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四时田园杂兴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第五节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p 一、“永嘉四灵”p“永嘉四灵”,是指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个诗人。因为他们的字或号中都有一“灵”字,故称“四灵诗派”。又因为他们都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所以又称“永嘉四灵”。四灵诗人反对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的生硬晦涩的诗风,推崇晚唐的贾岛、姚合讲究字句声律的作诗方法和野逸清瘦的诗风。内容狭窄,以描写身边眼前的山林景物来表示自己的清高脱俗。代表了南宋后期的一种诗歌创作倾向。p 二、“江湖诗派”p“江湖诗派”得名于南宋后期杭州书商陈起所刻江湖集,收109 人的作品。江湖诗人大多是落第文人,不少人奔走于权贵之门,但也有关心现实,忧愤国事之人。江湖诗派是在四灵的影响下出现的一个诗派。以戴复古、刘克庄的创作较为出色p 三、宋末爱国诗人p 文天祥的指南录p 谢翱书文山卷后p 汪元量湖州歌p 郑思肖墨菊 四、元好问与金代诗歌p 一、金诗发展的三个阶段p1、建国初到海陵朝,重要的诗人有宇文虚中等;p2、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此期的主要诗人有蔡珪、王庭筠、党怀英等;p3、金朝在蒙古的进逼下被迫南渡直到金亡前后的重要诗人元好问。二、元好问p 元好问亲身经历了亡国的惨痛,他个人的遭遇与民族、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他的纪乱诗生动的展示了金、元易代之际的历史画卷。他的纪乱诗特点之一,是他对国家灭亡、人民遭难的现实不是一味的哀叹悲泣,而是把悲壮慷慨的感情表现于苍茫雄阔的意境之中。特点之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p 元好问全面的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熟练的掌握了各种诗体的艺术形式,尤以七律的成就最为突出。同时,元好问还是金代最杰出的词人。在文学批评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论诗绝句三十首相当全面的评价了自汉魏下迄宋季这一千余年间的重要诗人及诗派,表现出重视自然天成的意境和雄放庄伟的风格的诗学主张。思考练习p 江西诗派 中兴四大诗人、诚斋体、江湖诗派、永嘉四灵p 苏轼诗的内容p 苏轼诗的艺术特色p 陆游诗的内容p 陆游诗的艺术成就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文学史:宋辽金文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