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子监孔庙课件.pptx
北京国子监孔庙鸟瞰 中国历代王朝都在京城设太学,又名国子监。北京国子监按照“左庙右学”的制度建在文庙西侧,它们都始建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明代重修,清乾隆三十四年全部大修,至四十九年又在院子中部增建了辟雍。北京国子监牌楼北京孔庙大成门国子监孔子行教像北京孔庙大成殿北京孔庙大成殿匾额北京孔庙大成殿石雕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孔庙北京国子监辟雍北京国子监辟雍水池 汉代儒生曾经推断西周的太学名辟雍,同时又解释明堂外环水为辟雍。但历代王朝都没有真正建过一座明堂形式的太学,乾隆时的北京国子监辟雍是唯一的一座。辟雍为方形,重檐攒尖顶,面阔每面3间带周围廊,另加一周擎檐柱。它建在一个圆形的水池正中,中心正对4座石桥。北京国子监辟雍北京国子监辟雍 辟雍实际上是一座没有什么实用功能的象征性建筑,所以很注意象、数的涵义。圆水在外,外为上,上为天;方殿在内,内为下,下为地;圆水方殿涵盖了天地宇宙。十字轴线正中设皇帝宝座,屋顶用攒尖形,表示皇帝位于天地中心之极。天为阳,水池周长为阳数9的倍数(967);地为阴,方殿边长为阴数6的倍数(6111);天九地六,也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数字观念。在建筑艺术上,整个建筑造型庄重,比例严谨,装饰精致,色彩典丽,是盛清建筑的典型代表。北京国子监辟雍.JPG日本长崎孔庙日本长崎孔庙一些书院也建有文庙。岳麓书院大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