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精选]【安全课件】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pptx

    • 资源ID:92229860       资源大小:997.30KB        全文页数:10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选]【安全课件】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pptx

    化學品平安知識教育深圳EHS 委員會目 錄一危險化學品的分類二危險化學品的火災与爆炸三危險化學品對人体的毒害 四危險化學品的預防与控制五危險化學品泄露應急處理一危險化學品的分類 依据GB1369092 和GB694486 兩個國家標准將化學品按其危險性分為8 大類。第1 類爆炸品第2 類壓縮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 類易燃液体第4 類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第5 類氧化劑和有机過氧化物第6 類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 類放射性物品第8 類腐蝕品第1 類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 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時產生大量的气体和熱量使周圍的壓力急劇上升發生爆炸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無整体爆炸危險但具有燃燒拋射及較小爆炸危險或僅產生熱光音響或煙霧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煙火物品。爆炸品的主要特性 爆炸性是一切爆炸品的主要特性 對撞擊磨擦溫度等非常敏感 与酸鹼鹽金屬發會生反應注意 由于爆炸品具有以上特性因此在儲中要防止磨擦撞擊顛簸震蕩嚴禁与氧化劑酸鹼鹽類金屬粉末和鋼材料器具等混儲混運。第2 類:壓縮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類化學品是指壓縮液化或加壓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面兩种情況之一者臨界溫度低于50 時其蒸气壓力大于294KPa 的壓縮或液化气 体溫度在21.1 時气体的絕對壓力大于275KPa 或在54.4 時气体的絕對壓力大于715KPa 的壓縮气体或在37.8 時蒸气壓力大于275KPa 的液化气体或加壓溶解气体。按其性質分為以下三項第一項易燃气体 此類气体极易燃燒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常溫常壓下遇明火高溫即會發生燃燒或爆炸。第二項不燃气体 不燃气体是指無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但高濃度時有窒息作用。助燃气体有強烈的氧化作用遇油脂能發生燃燒或爆炸。此類气体有毒毒性指標与第6 類毒性指標相同。對人畜有強烈的毒害窒息灼傷刺激作用。其中有些還具有易燃氧化腐蝕等性質。第三項有毒气体 所有壓縮气体都有危害性因為它們是在高壓之下有些气体具有易燃易爆助燃劇毒等性質在受熱撞擊等情況下易引起燃燒爆炸或中毒事故。第3 類易燃易体 本類化學品系指易燃的液體、液體混合物或含有固體物質的液體,但不包括由於其危險性已列入其他類別的液體。其閉杯閃點等於或低於61。按閃點上下分為以下三項:第1 項 低閃點液體 指閉杯閃點低於18 的液體;第2 項 中閃點液體 指閉杯閃點在18 至23 的液體;第3 項 高閃點液體 指閉杯閃點在23 至61 的液體。易燃液體具有以下一些特點:高度易燃性 易燃液體的主要特性是具有高度易燃性,遇火、受熱以及和氧化劑接觸時都有發生燃燒的危險,其危險性的大小與液體的閃點、自燃點有關,閃點和自燃點越低,發生著火燃燒的危險越大。易 爆 性 由於易燃液體的沸點低,揮發出來的蒸汽與空氣混後,濃度易達到爆炸極限,遇火源往往發生爆炸。高度流動擴散性 易燃液体的粘度一般都很小不僅本身易流動還因滲透浸潤及毛細現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有极細小的裂紋易燃易体也會滲透出容器壁外泄露后极易蒸發形成的易燃蒸气比空气重能在坑洼的地方積聚從而增加了燃燒爆炸的危險性。易積聚電荷性 局部易燃液體,如苯、甲苯、汽油等,電阻率都很大,很容易積聚靜電而產生靜電火花,造成火災事故。受熱澎脹性 易燃液體的膨脹係數比較大,受熱後體積容易膨脹,同時其蒸氣壓亦隨之升高,從而使密封容器中內部壓力增大,造成“鼓桶,甚至爆裂,在容器爆裂時會產生火花而引起燃燒爆炸。因此,易燃液體應避熱存放;灌裝時,容器內應留有5 以上的空隙。毒 性 大多數易燃液體及其蒸氣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應做好勞動保護工作。易燃性是易燃液體的主要特性,在使用時應特別注意:嚴禁煙火,遠離火種、熱源;禁止使用易發生火花的鐵制工具及穿帶鐵釘的鞋;穿靜電工作服。第4 類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第1 項易燃固体 本項化學品系指燃點低、對熱、撞擊、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點燃,燃燒迅速,並可能散發出有毒煙霧或有毒氣體的固體,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質。特性1 易燃固體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熱易分解或昇華,遇明火常會引起強烈、連續的燃燒。2 與氧化劑、酸類等接觸,反應劇烈而發生燃燒爆炸。3 對摩擦、撞擊、震動也很敏感。4 許多易燃固體有毒,或燃燒產物有毒或腐蝕性。對于易燃固体要特別注意 粉塵爆炸第2 項自燃物品 本項化學品系指自燃點低,在空氣中易於發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而自行燃燒的物品。燃燒性是自燃物品的主要特性 自燃物品在化學結構上無規律性,因此自燃物質就有各自不同的自燃特性:1 黃磷性質活潑,極易氧化,燃點又特別低,一經暴露在空氣中很快引起自燃。但黃磷不和水發生化學反應,所以通常放置在水中保存。另外黃磷本身極毒,其燃燒的產物五氧化二磷也為有毒物質,遇水還能生成劇毒的偏磷酸。所以遇有磷燃燒時,在撲救的過程中應注意防止中毒。2 二乙基鋅、三乙基鋁等有機金屬化合物,不但在空氣中能自燃,遇水還會強烈分解,產生易燃的氫氣,引起燃燒爆炸。因此,儲存和運輸必須用充有惰性氣體或特定的容器包裝,失火時亦不可用水撲救。第3 項遇濕易燃物品 本項化學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時,發生劇烈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易燃氣體和熱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燒或炸。遇濕易燃物質除遇水反應外,遇到酸或氧化劑也能發生反應,而且比遇到水發生的反應更為強烈,危險性也更大。因此,儲存、運輸和使用時,注意防水、防潮,嚴禁火種接近,與其他性質相抵觸的物質隔離存放。遇濕易燃物質起火時,嚴禁用水、酸堿泡沫、化學泡沫撲救!第5 類氧化劑和有机過氧化物第1 項 氧化劑 氧化劑系指處於高氧化態,具有強氧化性,易分解並放出氧和熱量的物質。包括含有過氧基的有機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導致可燃物的燃燒;與鬆軟的粉末狀可燃物能組成爆炸性混合物,對熱、震動或摩擦較為敏感。有機過氧化物系指分子組成中含有過氧基的有機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極易分解,對熱、震動和摩擦極為敏感。第2 項 有机過氧化物 氧化劑具有較強的獲得電子能力,有較強的氧化性,遇酸堿、高溫、震動、摩擦、撞擊、受潮或與易燃物品、還原劑等接觸能迅速分解,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本項化學品系指進入肌體後,累積達一定的量,能與體液和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學變化,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變,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第6 類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1 項 毒害品 本項化學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態,甚至死亡的物質。第2 項 感染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Bq/kg 的物品。第7 類放射性物品有以下特性許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 具有放射性 本類化學品系指能灼傷人體組織並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與皮膚接觸在4 小時內出現可見壞死象,或溫度在55 時,對20 號鋼的外表均勻年腐蝕超過6.25mm的固體或液體。該類化學品按化學性質分為三項:第8 類腐蝕品第2 項 鹼性腐蝕品第3 項 其它腐蝕品第1 項 酸性腐蝕品特性 易 燃 性 強烈的毒性 強烈腐蝕性性 氧 化 性二危險化學品的火災爆炸1 物質的燃燒燃燒的定義 物質發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同時發出熱和光的現象稱為燃燒。它具有發光、發熱、生成新物質三個特徵。最常見最普遍的燃燒現象是可燃物在空氣或氧氣中的燃燒。燃燒的條件 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可燃物、助燃物、著火源。每一個條件要有一定的量,相互作用,燃燒才能發生凡能幫助和維持燃燒的物質統稱為助燃物常見的助燃物有空气和氧气氯气和氯酸鉀等氧化劑。凡能引起可燃物燃燒的能源統稱可燃物。包括明火雷電電火花高溫体磨擦与撞擊凡能和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劑起劇烈反應的物質可燃物質包括可燃液体可燃固体可燃气体。助燃物可燃物點火源物質燃燒三要素燃燒的過程可燃物質狀態不同,燃燒過程也不同。燃燒的類型2 物質的爆炸爆炸的定義 物質由一種狀態迅速地轉變為另一種狀態,並瞬間以機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現象,稱為爆炸。爆炸時由於壓力急劇上升而對周圍物體產生破壞作用,爆炸的特點是具有破壞力、產生爆炸聲和衝擊波。爆炸的分類常見的爆炸可分為物理性爆炸和化學性爆炸兩類,見如下所示。爆炸與燃燒的關係評定化學危險品的火災爆炸危險特性有以下幾個指標:3 化學品的火災爆炸危險性評价 易燃、可燃液體包括具有昇華性的可燃固體外表揮發的蒸氣與空氣形成的混合氣,當火源接近時會產生瞬間燃燒。這種現象稱為閃燃。引起閃燃的最低溫度稱閃點。當可燃液體溫度高於其閃點時則隨時都有被火焰點燃的危險。閃 點閃點是評定可燃液體火災爆炸危險性的主要標誌。就火災和爆炸來說,化學物質的閃點越低,危險性越大 可燃物質在空氣充足條件下,達到某一溫度與火焰接觸即行著火出現火焰或灼熱發光,並在移去火焰之後仍能繼續燃燒的最低溫度稱為該物質的燃點或著火點。易燃液體的燃點,約高於其閃點1 5。燃 點 指可燃物質在沒有火焰、電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於本身受空氣氧化而放出熱量,或受外界溫度、濕度影響使其溫度升高而引起燃燒的最低溫度稱為自燃點或引燃溫度。自 燃 點自燃有兩種情況:受熱自燃 自热自燃 可燃氣體、可燃液體蒸氣或可燃粉塵與空氣混合並達到一定濃度時,遇火源就會燃燒或爆炸。這個遇火源能夠發生燃燒或爆炸的濃度範圍,稱為爆炸極限。通常用可燃氣體在空氣中的體積百分比表示。爆炸極限 說明:可燃氣體、可燃液體蒸氣或可燃粉塵與空氣的混合物,並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發生燃燒或爆炸的,而是有一個濃度範圍,即有一個最低濃度爆炸下限,和一個最高濃度爆炸上限。只有在這兩個濃度之間,才有爆炸危險。爆炸極限是在常溫、常壓等標準條件下測定出來的,這一範圍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而有變化。爆炸極限範圍越寬,下限越低,爆炸危險性也就越大 最小點火能是指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燒爆炸時所需的最小能量。最小點火能數值愈小,說明該物質愈易被引燃。最小點火能 可燃氣體、可燃液體蒸氣或可燃粉塵與空氣的混合物、爆炸物品在密閉容器中著火爆炸時所產生的壓力稱爆炸壓力。爆炸壓力的最大值稱最大爆炸壓力。爆 炸 壓 力 最大爆炸壓力愈高,最大爆炸壓力時間愈短,最大爆炸壓力上升速度愈高,說明爆炸威力愈大,該混合物或化學品愈危險。火災與爆炸都會帶來生產設施的重大破壞和人員傷亡,但兩者的發展過程顯著不同。4 火災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火災是在起火後火場逐漸蔓延擴大,隨著時間的延續,損失數量迅速增長,損失大約與時間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災時間延長一倍,損失可能增加四倍。火 災 爆炸則是猝不及防。可能僅在一秒種內爆炸過程已經結束,設備損壞、廠房倒塌、人員傷亡等巨大損失也將在瞬間發生。爆炸通常伴隨發熱、發光、壓力上升、真空和電離等現象,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它與爆炸物的數量和性質、爆炸時的條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關。主要破壞形式有以下幾種 爆 炸直接的破壞作用 造 成 火 災衝擊波的破壞作用爆炸三危險化學品對人体的危害 毒物的概念 毒物的分類 毒物進入人体的途徑 毒物在体內的過程 毒物對人体的危害定 義 物體進入機體,蓄積達一定的量後,與機體組織發生生物化學或生物物理學變化,干擾或破壞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狀態,甚至危及生命,稱該物質為毒物工業生產過程中接觸到的毒物,主要指化學物質,稱為工業毒物。1 毒物的概念工業毒物的物理狀態 在生產環境中,毒物常以氣體、蒸氣、煙塵、霧和粉塵等形式存在,其存在形式主要取決於毒物本身的理化性質、生產工藝、加工過程等。毒性及其表示方法 毒性是用來表示毒物的劑量與引起毒作用之間關係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一種物質引起人體的病理變化,造成損傷的能力。通常採用以下指標:1、半數致死量或濃度LD50 或LC50 引起一組受試動物中半數動物死亡的劑量或濃度。2、絕對致死量或濃度LD100 或LC100 引起一組動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劑量或濃度。3、最小致死量或濃度MLD 或MLC 引起一組動物中個別死亡的劑量或濃度。4、最大耐受量或濃度LD0 或LC0 引起一組動物全部存活的最高劑量或濃度。在以上表示毒性的指標中,以半數致死量最為常用。毒性大小和致死量成反比,即致死所用劑量愈小,則毒性愈大。5、急性閾劑量或濃度Limac 一次染毒後,引起機體某種有害反應的最小劑量或濃度。6、慢性閾劑量或濃度Limac 在慢性染毒時即長時間反復染毒引起機體反應的最 小劑 量和濃度。7、無反應濃度EC0 指不引起機體反應的最大濃度。毒物的分類方法很多。有的按毒物來源分類,有的按毒物侵入人體的途徑分類,有的按毒物作用的靶器官和靶系統分類等。目前最常用的分類是按化學性質和其用途相結合的分類法:2 毒物的分類1、金屬和類金屬 常見的金屬和類金屬毒物有鉛、汞、錳、鎳、鈹、砷、磷及其化合物等。2、刺激性氣體 是指對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氣體。它是化學工業常遇到的有毒氣體。刺激性氣體的種類甚多,最常見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氣、氟化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3、窒息性氣體 是指能造成機體缺氧的有毒氣體。窒息性氣體可分為單純窒息性氣體、血液窒息性氣體和細胞窒息性氣體。如氮氣、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氣等氰化氫、硫化氫等。4、農藥 包括殺蟲劑、殺菌劑、殺蟎劑、除草劑等。農藥的使用對保證農作物的增產起著重要作用,但如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過程中未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可引起中毒。5、有機化合物 種類繁多,例如應用廣泛的有機溶劑,如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6、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均由一種或幾種單體經過聚合或縮合而成,其分子量高達數千至幾百萬。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塑膠等。高分子化合物本身無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可釋放出游離單體對人體產生危害,如酚醛樹脂遇熱釋放出苯酚和甲醛而具有刺激作用。某此高分子化合物由於受熱氧化而產生毒性更為強烈的物質,如聚四氟乙烯塑膠受高熱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異丁烯,吸入後引起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高分子化合物生產中常用的單體多為不飽和烯烴、芳香烴及鹵代化合物、氰類、二醇和二胺類化合物,這些單體多數對人體有危害。毒物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體內。在工業生產中,毒物主要經呼吸道和皮膚進入體內,亦可經消化道進入但比較次要。3 毒物進入人体的途徑 呼吸道是工業生產中毒物進入體內的最重要的途徑。但凡以氣體、蒸氣、霧、煙、粉塵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經呼吸道侵入體內。人的肺臟由億萬個肺泡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毒物一旦進入肺臟,很快就會通過肺泡壁進入血循環而被運送到全身。呼吸道 皮 膚 皮膚在工業生產中,毒物經皮膚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較常見。脂溶性毒物經表皮吸收後,還需有水溶性,才能進一步擴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質如苯胺易被皮膚吸收。預防這類中毒,應注意作業過程中佩戴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消化道 消化道在工業生產中,毒物經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於個人衛生習慣不良,手沾 染的毒物隨進食、飲水或吸煙等而進入 消化道進入呼吸道的難溶性毒物被清 除後,可經由咽部被咽下而進入消化道。預防這類中毒,應注意不在車間等作業飲水、進食、吸煙;工作完畢應及時洗手,除去手上的污染。工業毒物進入人體後,分佈在不同的部位,參與體內的代謝過程,發生轉化,有些可解毒或排出體外,有些則在體內蓄積起來,久而久之,導致各種中毒症狀。4 毒物在体內的過程 毒物的分布 毒物被吸收後,隨血液迴圈局部隨淋巴液分佈到全身。當在作用點達到一定濃度時,就可發生中毒。毒物在體內各部位分佈是不均勻的,同一種毒物在不同的組織和器官分佈量有多有少。有些毒物相對集中於某組織或器官中,例如鉛、氟主要集中在骨質,苯多分佈於骨髓及類脂質。生物轉化 毒物吸收後受到體內生化過程的作用,其化學結構發生一定改變,稱之為毒物的生物轉化。其結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增加增毒作用。毒物的生物轉化可歸結為氧化、還原、水解及結合。經轉化形成的毒物代謝產物排出體外。排 出 毒物在體內可經轉化後或不經轉化而排出。毒物可經腎呼吸 道及消化道途徑排出,其中經腎隨尿排出是最主要的途徑。尿液中毒物濃度與血液中的濃度密切相關,常測定尿中毒物及其代謝物,以監測和診斷毒物吸收和中毒。蓄 積 毒物進入體內的總量超過轉化和排出總量時,體內的毒物就會 逐漸增加,這種現象就稱之為毒物的蓄積。此時毒物大多相對集中於某些部位,毒物對這些蓄積部位可產生毒作用。毒物在體內的蓄積是發生慢性中毒的基礎。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主要為引起中毒。中毒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毒物一次短時間內大量進入人體後可引起急性中毒;小量毒物長期進入人體所引起的中毒稱為慢性中毒;介於兩者之間者,稱之為亞急性中毒。接觸毒物不同,中毒後出現的病狀亦不一樣,現按人體的系統或器官將毒物中毒後的主要病狀分述如下。5 毒物對人体的危害神 經 系 統呼 吸 系 統 化 學 灼 傷消 化 系 統血 液 系 統皮 膚 損 害 眼 損 害骨 骼 損 害泌 尿 系 統循 環 系 統危害 職業衛生和平安是工作場所的一個難題,必須找出解決辦法,即必須消除工人在正常作業時受到危害物質的侵害。四危險化學品的預防与控制 工程技術控制 個体防護和衛生 管理控制 工程技術是控制化學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過採取相應的措施消除工作場所中化學品的危害或盡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以免危害工人,污染環境。工程控制有以下方法:1 工程技術控制 替 代 選用無害或危害性小的化學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學品是消除化學品危害最根本的方法。例如噴漆和除漆用的苯可用毒性小於苯的甲苯替代用高閃點化學品取代低閃點化學品。注意:比較平安不一定是平安。取代物較被取代物平安,但其本身不一定是絕對平安的。假设要達到本質平安,還需要採取其他控制措施。雖然替代作為操作控制的首選方案很有效,但是目前可供選擇的替代品往往是很有限的,特別是因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原因,不可防止地要生產、使用危險化學品,這時可考慮變更工藝。如改噴塗為電塗或浸塗;改人工裝料為機械自動裝料;改幹法粉碎為濕法粉碎等。變更工藝 隔離是指採用物理的方式將化學品暴露源與工人隔離開的方式。是控制化學危害最徹底、最有效的措施。最常用的隔離方法是將生產或使用的化學品用設備完全封閉起來,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觸化學品。如隔離整個機器,封閉加工過程中的揚塵點,都可以有效地限制污染物擴散到作業環境中去。隔 离 隔離密封系統要檢查維修,因為即使很小的洩漏,也可能在環境中產生危險濃度,維修人員必須穿有防護服和器具;另外隔離密封系統要裝有警報器,當危害開始洩漏即發出警報。通 風 控制作業場所中的有害氣體、蒸氣或粉塵,通風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借助於有效的通風,使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濃度低於最高容許濃度。通風分局部通風和全面通風兩種。對於點式擴散源,可使用局部通風。使用局部通風時,污染源應處於通風罩控制範圍內。對於面式擴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風,亦稱稀釋通風,其原理是向作業場所提供新鮮空氣,抽出污染空氣,從而稀釋降低有害氣體、蒸氣或粉塵濃 工程控制措施雖然是減少化學品危害的主要措施,但是為了減少毒性暴露,工人還需從自身進行防護,以作為補救措施。工人本身的控制分兩種形式:使用防護器具和講究個人衛生。2 個体防護和衛生 個體防護用品 在無法將作業場所中有害化學品的濃度降低到最高容許濃度以下時,工人就必須使用合適的個體防護用品。個體防護用品既不能降低工作場所中有害化學品的濃度,也不能消除工作場所的有害化學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進入人體的屏障。防護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著保護屏障的消失,因此個體防護不能被視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性措施。呼吸防護用品 據統計,職業中毒的95 左右是吸入毒物所致,因此預防塵肺、職業中毒、缺氧窒息的關鍵是防止毒物從呼吸器官侵入。呼吸防護用品主要分為過濾式淨化式和隔絕式供氣式兩種。過濾式呼吸器只能在不缺氧的勞動環境即環境空氣中氧的含量不低於18 和低濃度毒污染使用一般不能用於罐、槽等密閉狹小容器中作業人員的防護。隔離式呼吸器能使戴用者的呼吸器官與污染環境隔離,由呼吸器自身供氣空氣或氧氣,或從清潔環境中引入空氣維持人體的正常呼吸。可在缺氧、塵毒嚴重污染、情況不明的有生命危險的工作場所使用,一般不受環境條件限制。按供氣形式分為自給式和長管式兩種類型。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所有人員都必須進行正規培訓,以掌握呼吸器的使用、保管和保養方法。其他個體防護用品 為了防止由於化學品的飛濺,以及化學粉塵、煙、霧、蒸氣等所導致的眼睛和皮膚傷害,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防護用品或護具。作業人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消除和降低化學品危害的一種有效方法。保持個人衛生的基本原則1 遵守平安操作規程並使用適當的防護用品。2 不直接接觸能引起過敏的化學品。3 工作結束後、飯前、飲水前、吸煙前以及便後要充分洗 淨身體的暴露局部。4 在衣服口袋裏不裝被污染的東西,如抹布、工具等。5 勤剪指甲並保持指甲潔淨。6 時刻注意防止自我污染,尤其在清洗或更換工作服時更 要注意。6 防護用品要分放、分洗。7 定期檢查身體。管理控制的目的是通過登記註冊、平安教育、使用平安標籤和平安技術說明書等手段對化學品實行全過程管理,以杜絕或減少事故的發生。3 管理控制 登記註冊是化學品平安管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其範圍是國家標準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誌GB13690-92 中所列的常用危險化學品。分類管理實際上就是根據某一化學品的理化、燃爆、毒性、環境影響資料確定其是否是危險化學品,並進行危險性分類。主要依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誌GB13690-92 和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6944-86 兩個國家標準。平安標籤是用簡單、明瞭、易於理解的文字、圖形表述有關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及安全處置注意事項。平安標籤的作用是警示能接觸到此化學品人員。根據使用場合,平安標籤分為供應商標籤和作業場所標籤。平安技術說明書詳細描述了化學品的燃爆、毒性和環境危害,給出了平安防護、急救措施、平安儲運、洩漏應急處理、法規等方面資訊,是瞭解化學品平安衛生資訊的綜合性資料。主要用途是在化學品的生產企業與經營單位和用戶之間建立一套資訊綱路 平安教育是化學品平安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局部。其目的是通過培訓使工人能正確使用平安標籤和平安技術說明書瞭解所使用的化學品的燃燒爆炸危害、健康危害和環境危害;掌握必要的應急處理方法和自救、互救措施;掌握個體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維護和保養;掌握特定設備和材料如急救、消防、濺出和洩漏控制設備的使用。使化學品的管理人員和接觸化學品的工人能正確認識化學品的危害,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從主觀上預防和控制化學品危害。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报警、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方面。五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 當發生突發性危險化學品洩漏或火災爆炸事故時,事故單位或現場人員,除了積極組織自救外,必須及時將事故向有關部門報告。1 報警 報警內容1 事故時間、地點及單位;2 化學品名稱和洩漏量;3 事故性質外溢、爆炸、火災;4 危險程度及有無人員傷亡;5 報警人姓名及聯繫電話。應根據事故情況,建立警戒區域,並迅速將警戒區內與事故處理無關人員緊急疏散。2 緊急疏散 設立警戒區域 事故發生後,應根據化學品洩漏的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熱所涉及到的範圍建立警戒區,並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幹道上實行交通管制。注意事項警戒區域的邊界應設警示標誌並有專人警戒除消防及應急處理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洩漏溢出的化學品為易燃品時,區域內應嚴禁火種。迅速將警戒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緊急疏散 緊急疏散時應注意:如事故物質有毒時,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品,並有相應 的監護措施。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 全區,並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窪處滯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化學灼傷、燒傷、凍傷等。必須對受傷患人進行緊急救護,減少傷害。3 現場急救現場急救注意事項1 進行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適當 的防護。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別是把患者從嚴重污染 的場所救出時,救援人員必須加以預防,防止成為新 的受害者。2 應將受傷人員小心地從危險的環境轉移到平安的地點。3 應至少2 3 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互相監護照應,所 用的救援器材必須是防爆的。4 急救處理程式化,可採取如下步驟:先除去傷病員污染 衣物-然後沖洗-共性處理-個性處理-轉送 醫院。5 處理污染物。要注意對傷患污染衣物的處理,防止發生 繼發性損害。對受到化學傷害的人員進行急救時,幾項首先要做的緊急處理是:1 置神志不清的病員于側位,防止氣道梗阻,呼吸困難時 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停 止 者立即進行胸外擠壓法。2 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頭面 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3 眼睛污染時,立即提起眼臉,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至少15 分鐘。4 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複溫。複溫的方法是採用40 42 恒溫熱水浸泡,使其在15 30 分鐘內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一般急救原則5 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水沖洗 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防止傷面污染;不要任意 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6 口服者,可根據物料性質,對症處理;有必要進行洗胃7 經現場處理後,應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及沖洗污染的皮膚或眼睛 時要防止進一步受傷。請注意 危險化學品的洩漏,容易發生中毒或轉化為火災爆炸事故。因此洩漏處理要及時、得當,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洩漏事故控制一般分為洩漏源控制和洩漏物處置兩局部。4 泄漏處理洩漏處理注意事項1 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2 如果洩漏物化學品是易燃易爆的,應嚴禁火種。撲滅任 何明火及任何其他形式的熱源和火源,以降低發生火災爆 炸危險性;3 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 水炮掩護。4 應從上風、上坡處接近現場,嚴禁盲目進入。如果有可能的話,可通過控制化學品的溢出或洩漏來消除化學品的進一步擴散。這可通過以下方法:洩漏源控制1 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停止作業或通過採取改變工流程 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打迴圈、減負荷運行等方法。2 容器發生洩漏後,應採取措施修補和堵塞裂口,制止化 學品的進一步洩漏。洩漏被控制後,要及時將現場洩漏物進行覆蓋、收容、稀釋、處理使洩漏物得到平安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地面上洩漏物處置主要有以下方法:洩漏物處置 如果化學品為液體,洩漏到地面上時會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平安地點。為此需要築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平安地點。對於貯罐區發生液體洩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它覆盖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外表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或者采用低溫冷卻来降低泄漏物的蒸发。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平安地带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大型液体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或者用固化法处理泄漏物。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假设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危险的工作。5 火災扑救 从事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的人员和消防救护人员时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措施,并定期进行防火演习,加强紧急事态时的应变能力。1 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2 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3 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4 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平安。灭火本卷须知 扑救初期火灾1 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 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 一切物料;2 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 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 现场其它各种消防设备、器材 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灭 火 对 策 采取保护措施1 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 措施;2 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3 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 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 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 流将物料导向平安地点;4 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火 灾 扑 救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来平安地控制火灾。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它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扑救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对策 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平安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设法找到气源阀门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的进出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粘合剂弯管工具等。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扑救火势,也用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但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罐或管壁。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如果确认泄漏口非常大,根本无法堵漏,只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直到燃气燃尽,火势自动熄灭。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平安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平安地带。扑救易燃液体火灾的基本对策 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飘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熔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 小面积液体火灾,一般可用雾状水扑灭。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1211,1301 灭火一般更有效。大面积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如有条件,可采用取放水、搅拌等防止发生沸溢和喷溅的措施,在灭火同时必须注意计 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指挥员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扑救人员看到或听到统一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至平安地带。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把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 损坏或是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扑救爆炸物品火灾的基本对策 迅速判断和查明再次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紧紧抓住爆炸后和再次发生爆炸之前的有利时机,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的发生。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如果有疏散可能,人身平安上确有可靠保障,应迅即组织力量及时疏散着火区域周围的爆炸物品,使着火区周围形成一个隔离带。扑救爆炸物品堆垛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防止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灭火人员应尽量利用现场现成的掩蔽体或尽量采用卧姿等低姿射水,尽可能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消防车辆不要停靠离爆炸物品太近的水源。灭火人员发现有发生再次爆炸的危险时,应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现场指挥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确有发生再次爆炸征兆或危险时,应立即下达撤退命令。灭火人员看到或听到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至平安地带,来不及撤退时,应就地卧倒。扑救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的基本对策 首先应了解清楚遇湿易燃物品的品名、数量、是否与其它物品混存、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如果只有极少量一般50g 以内遇湿易燃物品则不管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仍可用大量的水或泡沫扑救。水或泡沫刚接触着火点时,短时间内可能会使火势增大,但少量遇湿易燃物品燃尽后,火势很快就会熄灭或减少。如果遇湿易燃物品数量较多,且未与其他物品混存,则绝对禁止用水或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遇湿易燃物品应用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扑救,只有金属钾、钠、铝、镁等个别物品用二氧化碳、卤代烷无效。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应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和蛭石等覆盖。水泥是扑救固体遇湿易燃物品火灾比较容易得到的灭火剂。对遇湿易燃物品中的粉尘如镁粉、铝粉等,切忌喷射有压力的灭火剂,以防止将粉尘吹扬起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爆炸发生。如果有较多的遇湿易燃物品与其他物品混存,则应先查明是哪类物品着火,遇湿易燃物品的包装是否损坏。可先用开关水枪向着火点吊射少量的水进行试探,如未见火势明显增大,证明遇湿物品尚未着火,包装也未损坏,应立即用大量水或泡沫扑救,扑灭火势后立即组织力量将淋过水或仍在潮湿区域的遇湿易燃物品疏散到平安地带分散开来。如射水试探后火势明显增大,则证明遇湿易燃物品已经着火或包装已经损坏,应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灭火器扑救,假设是液体应用干粉等灭火剂扑救,假设是固体应用水泥、干砂等覆盖如遇钾、钠、铝、镁轻金属发生火灾,最好用石墨粉、氯化钠以及专用的轻金属灭火剂扑救。如果其他物品火灾威胁到相邻的较多遇湿易燃物品,应先用油布或塑料膜等其他防水布将遇湿易燃物品遮盖好,然后再在上面盖上棉被并淋 上水。如果遇湿易燃物品堆放处地势不太高,可在其周围用土筑一道防水堤。在用水或泡沫扑救火灾时,对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留一定的力量监护。由于遇湿易燃物品性能特殊,又不能用常用的水和泡沫灭火剂扑救,从事这类物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的人员及消防人员平时应经常了解和熟悉其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扑救毒害品、腐蚀品火灾的基本对策 灭火人员必须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一般情况下采取全身防护即可,对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为了在火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毒害品、腐蚀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灭火人员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应立即投入寻找和抢救受伤、被困人员的工作。并努力限制燃烧范围。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防止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遇毒害品、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腐蚀品需用防腐材料堵漏。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需特别注意防护。扑救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发生的火灾,浓硫酸数

    注意事项

    本文([精选]【安全课件】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pptx)为本站会员(lil****205)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