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地理解析选修五知识点考点2023.docx
-
资源ID:92244950
资源大小:39.8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二上册地理解析选修五知识点考点2023.docx
高二上册地理解析选修五知识点考点2023高二上册地理选修五知识点11、中国自然灾害多发自然背景:(1)气候背景:中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位于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2)地形地质背景: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3)生物背景: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2、中国自然灾害多发人文背景:(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高二上册地理选修五知识点2(一)自然灾害的灾前准备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2)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中国10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及专业救援队。(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急1.概念: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2.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3.灾害应急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5.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少。目的: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三)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1.灾后恢复的目的:减轻灾害损失和增强抵抗能力2.救济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3.中国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救灾工作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中国的救灾管理体系:中国减灾以民政部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济、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以及全国与地区救灾调配的管理体系。高二上册地理选修五知识点3一、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2.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3.世界和中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中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四)自然灾害的防御1.非工程性防御:(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3)中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2.工程性防御措施(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方式实例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的防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