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资源ID:92246015
资源大小:13.14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涉江采芙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古诗十九首 是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编者题为“古诗”,它们没有题目,一般以诗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歌的成熟。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因声求气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自由诵读诗文及注释,整体感知2、听朗读,感知诗歌内容及节奏。多元解读1、寻找抒情主人公诗歌的叙事者就是诗歌的抒情者。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思妇?游子?还是有其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主语角度写法探究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你 你 我我们(1)游子我 我 我我们(2)游子1、这两者哪个更好,请从手法的运用角度分析?虚实结合悬想、对写:通常会变换时间空间,从对面写来,主客移位,含蓄却又能使情感更加浓烈,也会更有感染力。“悬”有牵挂之意,所以多用来表达对异地亲友的思念之情,你你正面描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答:诗人实写(),想象了(),表达诗人对()的思念之情。3、知人论世:既然“同心”,何故“离居”?根据材料及课本上的内容找到原因。补充材料:材料一: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材料二: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到了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变得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讽刺局面。征辟有两种,一是皇帝征聘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二是辟除官吏,由公府高第、公卿或州郡佐吏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材料三:东汉中后期混乱的政局,使维持廉政效用的重要制度官吏选拔制度被打乱。外戚和宦官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对察举和征辟制度进行垄断。阻碍了人才入仕的途径,造成统治阶层出现“朱紫同色,清浊不分”的现象。同时也导致“时权富子弟多以(译:因为)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译:被)遗”。总结原因:(1)为求学不得不远离故乡。学未成,怎能归家;(2)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士人才华不展,求官不成,理想落空,怀着不甘之心还在苦苦追寻;(3)宦游不得归家。总结:一起背一背虚实随堂训练 本诗运用了想象(对写、悬想)的手法。巧借家人坐在灯前,诉说远行人直到深夜的情景,突出了诗人思念之浓烈,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诗歌的意境,进一步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问:“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一句抒发情感的方法奇特,为后人所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卧病书怀陆游衮(n)衮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头。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青海战云临贼垒,黑山飞雪洒貂裘。丈夫有志终难料,憔悴渔村死即休。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从题目看出本诗为诗人病中抒发内心情感之作。B.“衮衮”一句形象地写出时光停滞好似永无尽头。C.“青海”“黑山”两句描写了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D.这首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音韵和谐。2.下列诗句中与陆诗颔联采用同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 分)A.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C.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D.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旅夜孤寂的场景:在分别后的不久,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诗人惆怅别情。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6 分)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