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pptx
-
资源ID:92253644
资源大小:2.47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pptx
必修一 中国历史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原始人群时期 时期 氏族公社时期。时期。(大同社会)(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夏朝形成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春秋瓦解封建社会战国 形成秦汉 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隋唐 繁荣五代、辽宋夏金元再分裂与进一步融合明清 衰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一个核心:政治制度两个基本点:1、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内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条线索: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冠冕玉圭部落联盟首领 国王:奴隶主阶级夏禹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一)王位世袭制1、背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确立:禹死后,启夺王位,传给后代。3、特点:传贤 传子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公天下 家天下4、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尧、舜、禹)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世代沿袭的制度。(夏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生产力水平低下财产公有 民主选举 生产力水平提高 剩余产品 私有财产 奴隶主阶级 奴隶阶级 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商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了商朝。定都亳(bo)今商丘。这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二)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1、具有神秘色彩(1)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2)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分明是政治事件,但还是通过占卜,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宣称“非敢违卜”,于是迁都于殷。(二)夏商的王权特点甲骨卜辞“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这里所谓内服,是指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夏 商 行 政 管 理 制 度中央地方王位世袭制相、卿士:掌管政务侯伯西伯姬昌(三)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周武王面临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么管理?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2、含义: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据载,武王死后,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周公辅政。管叔、蔡叔、霍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殷商的残余势力武庚乘机拉拢三叔,并联合原殷商盟友的东方诸侯起兵反周。周公意识到没有经过战争征服的广大东部地区,殷商的残余势力十分顽固。经过三年苦战,周公平定叛乱。战后,周公在新征服的东部大举分封加强统治,这就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3、分封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晋卫燕鲁吴齐楚许陈杞宋“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荀子同姓诸侯占分封主体,居战略要地,拱卫王室;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材料一: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侯都纷纷派兵来勤王。交纳贡赋派兵随从周王作战,镇守疆土 材料三: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汇报自己的政务。一次不朝见,就贬低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则出兵进行讨伐。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诸侯义务与权力 材料二: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4、内容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内容 王畿以外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诸侯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诸侯权利 设立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等级关系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1.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3.地方权力较大,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影响积极:(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2)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3)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 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5、特点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1、目的:为了解决贵族间在权、财和地继承的矛盾。2、含义: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特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5、评价:积极:(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2)宗法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消极: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心,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思考: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 一般称谓正妻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 C、大哥(25岁)妾二 D、二哥(22岁)孰对孰错天子永远都是大宗非嫡长子永是小宗诸侯的大宗、小宗地位是相对的嫡长子永是大宗()()()()想一想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依据是什么呢?二儿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 分封制里表关 系宗法制和分封制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权力分配的原则分封制在血缘关系上的体现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材料一: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大规模祭祀活动的遗迹;夏商周的王被称为“天子”;据大量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表明,当时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由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有是联接天人意志的神据史料记载:“巫”是早期国家中最重要的官职之一。特点一: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如:祭祀祖先、占卜材料二: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转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商代贵族以政治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实体。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宗法制。整个国家的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的。组织中的等级是对应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特点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例如:宗法制 材料三:早期国家是从部落制脱胎出来的王权不可避免的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据史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西周实行分封制,“尚有千八百国”。这些诸侯国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极大的政治权力,当其羽翼丰满或王室衰微时,他们往往会起来反对王室。王国维在谈到早期国家权力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特点三: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例如:分封制礼乐制度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礼乐制度相传为周公所创建。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级礼服。西周一般贵族服饰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分封制宗法制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封侯、伯特点作用内容破坏内容特点作用封建诸侯,以蕃屏周加强统治,巩固王权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被破坏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小结1、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2、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BC3、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BC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