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1.抗菌药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ppt
-
资源ID:92255318
资源大小:1,018.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1)--5-1.抗菌药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ppt
第五章 细菌的耐药性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1935年磺胺药作为最早合成的化学药物首次用于临床,1940年青霉素作为第一个抗生素面世,开启了人类治疗和预防细菌性感染的新纪元。n一、抗菌药物概念n二、抗菌药物的种类n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内容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具有抑菌或杀菌活性,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生素(antibiotics)和化学合成的药物。l 抗生素(antibiotic):对特定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各种微生物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就能发挥其生物活性,有天然和人工半合成两类。一、抗菌药物概念耐药 敏感二、抗菌药物的种类(一)按抗菌药物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7种n 1.-内酰胺类(-lactam)含有-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包括:p 青霉素(penicillin)类p 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类p 头霉素类p 单环-内酰胺类p 碳青霉素烯类p-内酰胺酶抑制剂-内酰胺类(-lactam)【化学结构】头孢类:7-氨基头孢烷酸(7-ACA)青霉素类:6-氨基青霉烷酸 6-APA-内酰胺环-内酰胺环n 2.大环内酯类(macr olides):红霉素、螺旋霉素等。n 3.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链霉素、庆大霉素n 4.四环素类(tetracycline):四环素、强力霉素等。n 5.氯霉素类(chloramphenic):氯霉素、甲砜霉素。n 6.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磺胺类、喹诺酮类等。n 7.其他:抗结核药物、多肽类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种类(二)按抗菌药物的生物来源分类l 1.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多黏菌素和杆菌肽等。l 2.真菌产生的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l 3.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放线菌是生产抗生素的主要来源。l 4.植物来源的抗菌药物:中草药类如大蒜素、五倍子酸等。抗菌药物的种类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根据对病原菌的作用靶位,将其作用机制分为四类(表5-1)。1.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内酰胺类 2.损伤细胞膜功能:多粘菌素 3.抑制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 4.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喹诺酮、磺胺类表5-1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喹诺酮类 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酮康唑 环丝氨酸利福平 红霉素 制霉菌素 杆菌肽甲氧苄胺嘧啶 四环素类 两性霉素B 万古霉素磺胺药 氯霉素 多粘菌素类-内酰胺类核酸合成 蛋白合成 细胞膜渗透性 细胞壁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杆菌肽:阻止细胞膜上脂质载体的再生,使 聚糖单体在细胞内堆积。1.阻碍细胞壁的形成:糖肽类(万古霉素):与五肽末端形成化合物 抑制肽聚糖链延伸或肽链交联。-内酰胺类(青霉素):抑制肽聚糖合成所 需转肽酶、羧肽酶、二肽酶,干扰肽侧链或肽侧链与交联桥 的结合。2.损伤细胞膜的功能,破坏其屏障作用:G-杆菌磷脂 多粘菌素两性霉素真菌固醇类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干扰核糖体30S亚单位 50S亚单位四环素、氨基糖苷 氯霉素、林可霉素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4.影响核酸的合成:利福平 RNA多聚酶 mRNA转录 喹诺酮类 DNA回旋酶 细菌繁殖 磺胺类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结构相似,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二氢叶酸合成减少 核酸的合成。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抑制核酸的合成DNA旋转酶RNA多聚酶喹诺酮类 利福平DNA合成酶新霉素呋喃类使DNA链断裂影响叶酸代谢(TMP)甲氧苄氨嘧啶(TMP)与磺胺药合用(复方新诺明)有协同作用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总结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