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
第 一 单 元 克、千克、吨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2.应用克与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重点: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难点: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掌握。课时安排:(共 9 课时)1、认识克.1课时2、认识千克.1课时3、认识吨.1课时4、整理与提高.1课时5、综合与实践称体重.1课时6、考试与讲评.4 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克编者甘利娟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质量的概念,知道用字母g 表示克。2 .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天平秤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估量意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1 克的概念。教学难点了解用天平称称量物体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多媒体播放课件教师:请大家看老师收集的这些场景,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O学生1:张阿姨用电子秤称出5 0 0 克茄子,1 千克白菜。学生2:王叔叔用磅秤称出一筐鱼重4 5 千克。学生3:张大妈在菜市场买了 2 斤西红柿,1 斤 3 两黄瓜。2、小结:同学们现在已知道称量物品质量的工具和物品质量的常用单位,其中公斤、斤、两种都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克、千克、吨都是国际通用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克。(板书:认识克)二、探究新知1.认识称物品质量的工具一一秤。教师:想要知道物品有多重,怎么办呢?(用秤称)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就要用到计量物品轻重的工具一一秤,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课件出示),你们认识这些不同的秤吗?谁来介绍一下?学 生1:依次介绍课件上秤的名称(磅秤、台秤、盘秤,天平秤、电子秤)。学 生2:介绍各种秤的使用方法。教师补充2、认识克(1)称一称教师:我们认识了各种秤,请同学们用天秤称一称,物品有多重,下面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从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白砂糖中,分别秤出1 g、2 g、3 g、4 g糖,看哪个小组操作有序。动作快?按要求称出糖后,观察各份糖的多少学生操作称糖,教师巡视指导。活动小结:大家观察了称出的1 g、2 g、3 g、4 g糖,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1 g糖看上去很少,感觉很轻。(2)掂一掂教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很轻,比如这枚硬币(呈 现1角硬币,介 绍1角硬币重1 g),让学生用手掂一掂自己手中的1角硬币的质量和1克糖的质量谈谈感受,(物品放在手中很轻)。活动小结:计得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 示(板书:克一g)教学过程(3)议一议教师:生活中计量哪些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克作单位?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1:一个纽扣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学生2:一颗草莓,一支铅笔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学生3:一个苹果,一袋薯条.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克作单位的实物图片(如:一个纽扣、一个乒乓球、一枚回形针、一个粉笔头)。教师:你见到的哪些物品包装上用到了“克”。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2页“填一填”完成后汇报。教师:你是怎样确实读数和读数单位的小结:秤上的标注是g,读数就以克作单位,指针指着多少就是多少克。2、填空题(1)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克用字母()表示。(2)1 枚 1 角硬币大约重(),1 个鸡蛋约重(),1 个梨约重1 5 0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判断对(J )错(X)(1)1 0 0 g 糖比1 0 0 g 方面重。()。(2)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工具来秤()。(3)数量多的物品就比少的重()。学生独立完成师点拨。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克是计量物品较轻的单位。用字母g 表示。板书设计认识克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 表示。教后记教后记课题认识千克编者廿利娟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I I标1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感 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3 .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量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感 知1千 克 与1克的质量概念。教学难点1 .能根据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 .能根据具体的物品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来表示。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称一称自己的体重并记录下来,现在谁来告诉老师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学生发言:(3 0千克、3 2千克、3 5千克、4 3千克)。教师:老师注意到同学们在说自己的体重的时候所用的单位都是千克,那么质量单位千克与我们上一节课所学的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千克(教师板书:认识千克)。二、探究新知1.认识盘秤。(1)谈话:同学们认识它吗?(盘秤)上面的盘子叫托盘,把要称量的物体都在放在托盘里,下面的圆盘叫做刻度盘,上面的刻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质量,仔细观察刻度盘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回答:有1 0个数字,一根指针,字 母k g。教学过程(2)讲解:称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叫公斤,称物品的时候,指针指到1 就是1 千克,指到2 就是2 千克,指到几就是几千克。2.建立千克的概念。(1)称一称教师:1 袋盐重多少?2 袋盐呢?学生观察后知道1 袋盐理5 0 0 g,2 袋盐是5 0 0 g+5 0 0 g=1 0 0 0 go教师:请大家把2袋盐放在盘秤上称一称,告诉老师2袋盐有多重?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观察后发现指针指着1。2 袋盐重1 k g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1 k g 和 1 0 0 0 g都同样表示2袋盐的轻重,因此1 k g 和 1 0 0 0 g 一样重,1 k g 等于 1 0 0 0 g (板 书:1 0 0 0 g =l k g)(2)掂一掂教师:请大家把重1 k g 的盐放在手里掂一掂,说说你的感受,学生操作并交流感受。教师:先掂一掂1 k g 的盐,再掂一掂1 枚 1 角的硬币,有什么感受?并在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千克作单位?小结: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 g 表 示(板书:千克一1 k g)。(3)估一估。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梨重1 k g 吗?引导学生用手掂一掂一个梨有多重,再 想 1 k g 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样的感受,然后估计几个梨重1 k g,组内先交流,然后让学生用盘秤验证估算结果(4个梨大约重1 k g)。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个鸡蛋重1 k g 吗?教师用盘秤称出1 k g 鸡蛋,验证学生的估算结果(1 8 个鸡蛋大约重 1 k g)o(4)称一称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1 k g 大豆。让学生先将大豆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再称出1 k g 大豆。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让学生再掂一掂。教学过程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2 k g大米,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让学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组再分别称出8个苹果和3个萝卜有多重,教师巡视(5)完成教第2页“填一填”(1)学生独立完成,并填空(2)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教师强调1千克=1 0 0 0克。教师小结:千克与克的进率是1 0 0 0,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千克用单位的数,末尾要去掉3个0;把千克作单位的数换成克作单位的数,末尾要加上3个0。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比一比看谁拿得准?学生分组完成后相互着交流。2.教科羽第4页练习一第1题投影仪展示学生完成情况,师生共同评析3 .拓展练习在O 里 填 上“”“v”或“=”2千克0 20 0 0克 5千克0 4 9 0 0克8 0 0克 千 克 1 0 0千克0 1 0 0 0克(1)学生独立完成(2)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教师强调,左右两边的单位要化成相同。四、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克和千克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用克作单们,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千克作单位,以及 l kg=1 0 0 0 g板书设计认识千克1千克=1 0 0 0克千克用kg表示计量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教后记课题认识吨编者甘利娟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概念。2.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知道1 吨=1 0 0 0 千克,会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与计算。教学重点建立“吨”的概念,明确“吨”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1 .能根据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能根据具体的物品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来表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导语: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或较重物品的质量,当计量很重物品的质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吨”。(板书:认识吨)。二、初步了解“吨”(1)师:(出示教材例3 前两幅情境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举手回答。(一辆大卡车准载25 吨,一节集装箱可以装载6 0吨货物)。(2)你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用“吨”作单位的标志吗?学生畅所欲言:卡车上、地磅上、轮船上、一节火车车厢上2.认识千克与吨的关系(1)推算吨与千克的进率。课件出示1 袋 1 0 0 k g 玉米的图片教师:1 0 0 k g 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能抱(背)得动吗?教学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1 0 0 k g 比较重,就算很用力也是抱不动(背不起)的课件出示1 0 袋玉米的图片。教师:1 0 袋玉米我重呢?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1 0 袋玉米也就是1 0 个 1 0 0 k g,1 0 个 1 0 0k g 也就是1 0 0 0 k g,揭示1 0 0 0 k g 就是1 吨。(板书:1 吨=1 0 0 0k g)(2)借助学生体重、体验、推想吨有多重。教师: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班上多数人的体重在2 5 k g),让学生相互抱一抱,背一背,体会2 5 k g 有多重,再说说感受。教师:4 0 个同学在一起大约重多少?学生计算得出4 0 个同学大约重1 0 0 0 k g,也就是大约重1 吨。教师:你能谈谈对1 吨的感受吗?学生交流。(3)说一说教师:计量哪些物品有多重用到了吨?请举例说明。小组讨论,组长记录。交流汇总,比比哪个小组知道得多。a 很重物体的质量。如:大象、鲸鱼、人造卫星、家里的用水量b 运输工具载重量,如:汽车、轮船、火车、吊车(4)填一填2 0 0 0 k g=()吨 4 吨=()k g教师巡视,对完成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第 1 小题:因为1 0 0 0 k g=l 吨,2 0 0 0 k g 里面有2 个 1 0 0 0 k g,也就是 2 吨,所以2 0 0 0 k g=2 吨第 2小题,因为1 吨=1 0 0 0 k g,4 吨里面有4 个 1 0 0 0 k g,也就是4 个 1 0 0 0 k g,即 4 0 0 0 k g,因此,4 吨=4 0 0 0 k g。教师: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有怎样的规律,质量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学生说出:1 吨=1 0 0 0 k g l k g=1 0 0 0 g教师: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 0 0 0:板书:吨 k g教学过程教师:我们已经学了表示物品轻重的单位一一吨、千克、克,它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来表示物品的轻重。学生总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计量很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3.教学例4课件出示教科书例4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还剩多少吨小麦?教师:仔细观察题中的条件,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后发现5 吨和2 0 0 0 k g 单位不同教师:你有解决办法吗?独立解决试试教师巡视学生独立完成情况教师: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展示学生解决过程:2 0 0 0 k g=2 吨5-2=3 (吨)答:还 剩 3 吨小麦;5 吨=5 0 0 0 k g 5 0 0 0-2 0 0 0=3 0 0 0 k g3 0 0 0 k g=3 吨答:还剩3 吨在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当单位不同时,要把单位化成相同后才能计算。三、巩固练习1 .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第4 题。投影仪展示学生完成情况,请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2 .教科书第5 页练习一第6 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完成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3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3 吨 2 千克 1 吨 4 0 0 0 千克 3 0 0 克()()()()()(1)说一说吨与千克,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2)学生独立填写。(3)全班交流。教师强调:1 吨=1 0 0 0 k g 1 千克=1 0 0 0 克4.一辆重2 吨的货车,要装运5 0 0 0 千克的货物,货车和货物一共重多少吨?(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订正,并说一说解题思路教师强调:不同单位进行计算时,要先统一单位。四、课堂小结教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引导学生回忆吨是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时用到的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 0 0 0,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同单位的数进行计算时,要先统一单位后再进行计算。板书设计认识吨计量很得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1 吨=1 0 0 0 k g吨 k g教后记教后记课题克、千克、吨的练习提高课编者甘利娟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克、千克、吨的认识,使学生对质量单位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2.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建立克、千克、吨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3.运用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克、千克和吨单位的概念的认识,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单位换算。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表示物品轻重的单位?教师:今天我们进行相关的练习,大家有信心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吗?二、基本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鸡蛋重约50()一袋盐重500()4头 牛 重 约()小明的体重大约重35()一座大桥可以承重约8 0()一辆卡车可以载货4000()2.1 千克=1000()吨=1000()8吨=()千克 7千克=()克53千克一45千克=()81克一31克=()6千克X9=()4 2 千克+7=()3.从大到小排一排3090千 克3900克3吨900千 克9030克()()()里 填 上“”“”或“=”4千克0400克 2吨。3000克600克0 6 0千克 1吨01000千克36 千克04000 克 2000kg02 吨4200gO4kg 990gO 1kg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三、拓展练习教学过程1.商店运来1000千克苹果和3吨西瓜,卖出500千克西瓜和500千克苹果后,苹果和西瓜还剩多少千克?2.采石厂原来有建筑用石10吨,上午运走了 8000千克,下午又开采了 3000千克,采石厂现在有建筑用石多少吨?3.有一瓶水,连瓶共重900克,倒出一半水后还重500克,原来瓶中的水重多少克?瓶重多少克?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汇报,师点拨4.小马虎日记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读一读(屏幕展示)早晨起床,我拿起30kg重的牙刷,刷了刷牙,又洗了洗脸,喝了一杯250g的牛奶,吃了一个20kg的鸡蛋,和一个150吨的苹果,妈妈还往我的书包里放了一瓶重250kg的矿泉水。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计量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用千克单位,计量很重的物品用吨作单位,选用单位时还要考虑到数的大小,如果用错了单位,就会闹笑话.教后记课题综合与实践称体重编者甘利娟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加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可以获得有用的信息,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的轻重,建立质量。教学难点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1.谈话:同学们,你们的体重是多少呢?学生估一估自己的体重。2.看来人的体重是有轻有重的,要想知道他们有多重,谁知道可以怎么办?(称)用什么称?(体重计),体重计该怎么用,刻度盘又该怎么看,你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用体重来称体重(板书:称体重)。二、组织活动,亲身体验教1、称一称,填一填学(1)演示称体重:大家看体重计上的刻度表,一大格为5 千克,过一小格为1千克,人站上去之后,我们要看指针不动之后所指的程刻度(2)问:谁能读出老师的体重数?请多位学生读一读体重数,并及时表扬读得准的学生。(3)想不想知道自己有多重?那么就快点来称一称吧!分小组活动,由每一个小组的组长给小组的其他学生称体重,称出一个人的体重,要读出重量数和单位,其他同学观察并作好记录,完成小组同学体重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是否会看体重表,是否会记录称体重结果。各组代表汇报记录结果。2.看一看,比一比(1)用实际称出的体重验证自己估计的体重是否正确。(2)出示“6 T 0 岁儿童标准体重对照表”与自己小组同学体重记录表对照,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讨。指名汇报。教学过程问:根据你们小组同学的体重情况,你想给同学们提点什么建议。学生举手发言,教师适时进行健康,饮食等方面的教育。(4)根据对照表,判断你的体重是否符合要求,并说说以后你会怎样做。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选(偏瘦的,健康的,偏胖的)几个有代表的同学在班内交流。教师建议:希望瘦小的同学不要挑食,过胖的同学要科学饮食,争取人人有个健康的身体。3.比一比,说一说(1)把每个小组同学体重记录表收集起来,在投影仪上进行售中展示。(2)观察这些记录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答题纸上。小组内交流学 生1:我的体重是3 1千克,比小英重一些。学生2:我的体重是2 5千克,比王华轻2千克。学 生3:我发现了我们班最重的是X X X,最轻的是X X X。(3)根据体重记录表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完成,提出问题并解答。三、巩固练习1.连一连书包 体重计课本 天平人体 电子秤超市的货物 台秤2.比较组内同学的书包重量。(1)小组合作完成。(2)组长汇报小组比较时采用的方法。方 法1:用手掂一掂就比较出了谁的书包重,谁的书包轻。方 法2:两个书包的重量差不多时,用秤称量后比较出轻重。教师小结:在比较物品的质量时,能用手掂出来的用手直接掂一掂,不能用手掂出来的,我们再选用合适的秤来称一称。四、课堂小结教 师 小 结:这 节 课 我 们 通 过“称 体 重”这 一 活 动,学会了称重的方 法 并 从 中 发 现 了 许 多 数 学 知 识,同 学 们,在课下可以多找一些身 边 的 物 品 称 一 称,老 师 相 信,你 一 定 会 有 新 的 收 获 与 发 现。板书设计综合与实践体重估称体重体重计称教后记课题第一单元检测题编者甘利娟上课单元讲评课时编甘利娟上 课时间第一次备课课-EU第二次备课、填 空 题(每 空1瓢麹甯)e z x 口 /、-r*-r+r-m z z a/x七 7第口J一 二 次备课教e目11、1(2、1九1示(3(七 尸 目1可 勺1 )次 小,1兄A h伍T P I )衣力、,兄1.技 疆 体 生 活 情 境,认 识 质 量 单 位“千 克”和“克”,静徐翻附露、称。能 进 行 简 单 的 换 算。三磷风询S克的想崛飙黑林实网阿瀛籁黎*位0 )。-部 电 梯 的 最 大 载 重 约3.)能 运 用 千 克 和 克 的 有 关 知 识 解 决 简 单 的 实 际 问 题,,星 髅 辎 位(在 实 印 年 沌 中 的 序 曲 雷 的 重子f?号是1教 学2八占、昌举)天 大 家 的 里2()(b)1方匕与第日勺重里为让 学 生 自 己 进 行 错 题 分 析。L bU O古一Q教J、N吨3 t=3千6米,U U U g -()Kg d U U U Kg -k )t k )一、本单元测试总评()k g ()克=8 千克 60 0 0 克=()对 净 大 棘 成 情 况 虢 聚 鼾=()吨()千叶=普空瞿分米 4 5毫 米=()厘 米()毫米(-7000 米=(-兄-U千克学过程单元1 2 04、分、=判断题)时 5 0 0 0 千克+3 0 0 0 千 克=()吨3、选择题种 二将苹果桃草莓上,F5 0 0 0 克1 5 千克2 4 0 0 克下,刊、解决问蟹克()克()克合1十()千克1 7千克6 千克检 3教测一后题记5、1、自、生 O里填上或“=”。4 0 0 0 克0 4 0 千克、8 0 5 克08千克5 0 0 克75 克0 70 5 克、1 千克3 0 克0 1 0 3 0 克R S O O 市C6 千克X O O 市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一支牙膏长1 5 ()一 个 苹 果 重 1 2 0 ()一 张床长2()火车每小时行1 8 0 ()一块橡皮重5 ()一袋面粉重2 5 ()买2()苹果需要6 元钱;买 1()煤需要6 2 0 元火车每小时行1 5 0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 ()一枚硬币厚约1();一枝铅笔约重1 0()你平时上课用的课桌长为1 (),宽为6 0 (),高为7()。二、判断题(每空2 分,共 1 0 分)1、一根火腿肠的质量为1 0 0 千克。()2、一颗大白菜重4 克。()3、爸爸的体重是1 7 5 c m。()4、一瓶果汁重5 0 0.千克。()5、举重冠军能举起2 5 0 千克的杠铃。()三、选择题.(每空2 分,共 1 0-分)1、下列各重量中最重的是(),最轻的是()。A.8 吨 B.9 9 0 千克 C.8 5 6 0 克2、一瓶醋重5 0 0 克,4 瓶醋重()A、2 千克 B、2 0 0 0 千克 C、2 0 0 克3、3 盒草莓共重2 4千克,平均每盒重()A、8 0 0 克 B、8 0 0 0 克 C、8 0 0 0 千克4、1 吨 8 8 0 千克比2 0 0 0 千克少()A、1 2 0 千克 B、8 0 千克 C、2 2 0 千克5、北京牌载重汽车的载重量是8 0 0 0 千克,合()吨。A.8 0 0 0 B .8 0 C.8四、解决问题:(每空5 分,共 3 5 分)1、妈妈买了 3 5 0 克白糖和2 6 0 克红糖,买的白糖比红糖多多少克?2、一台笔记本电脑重2 5 0 0 克,4 台笔记本电脑共重多少千克?3、一瓶饮料连瓶重1 千克,瓶重1 0 0 克,请问饮料有多重?4、用载重量是3吨的汽车将6 1 0 0 千克的沙子运走,至少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5、每千克草莓的价格是8元,买 3千克5 0 0 克的草莓应付多少钱?6、小刚的体重为2 5 千克,比爸爸少6 2 千克,爷爷比爸爸少9 0 0 0克,爸爸和爷爷的体重分别是多少千克?7、果品公司收购苹果2 6 吨,先运走6 0 0 0 千克,剩下的用载重为4 吨的卡车一次运完,请问需要几辆这样的卡车?教后记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单元目标:1.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过程,能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能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4.体会乘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1.熟练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用乘法解决相应的实际的问题。课时安排:(共20课时)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1课时2、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2课时3、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1课时4、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课时5、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4课时6、解决问题.3课时7、整理与复习.2课时8、考试与讲评.4课时课题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编者刘玲玲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L使学生学会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3 .通过说算理使学生学会表达思考过程教学重难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答8 个十是(),1 5个十是(),1 5个百是(),6 0 是()个 十,2 4 0 是()个十,2 0 0 0 是()个百.2 .算3 X 2=3 X 9=6 X 3=7 X 6=4 X 2=8 X 5=二、学法指导(一)整十数乘一位数L谈话引入新课2 .出示2 0 X 3,问:(1)会计算吗?(2)结 果 是 几(3)你是怎样算的?3 .抽生说算法4 .板书学生的算法A2 0X3=6 0B2 0X3=6 个 十=6 02 个十C、2 0 X 3 =2 0 +2 0 +2 0 =6 05.优化算法:比较几种算法,小结方法整十数乘一位数可以先用十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上1 个“0”教学过程(二)整百数乘一位数1.谈话引入2.出示 200X3=?3.抽生回答结果,并说算法,师板书算法(可能)200X3=6004.抽生说不同算法,师板书,比较几种算法5.小结方法整百数乘一位数,可以先用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三、及时训练算 2X4 5X2=80X320X4 5X20=2X300200X4 5X200=6X40四、自学例题1.生 看 P9例 1,P18例 1.2.完成P9例 1,P18例 1 及例题下面的“试一试”3.抽生说P9例 1,P18例 2 中的信息及问题4.问: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5.说 20 X 3,300 X 4 的计算结果及计算方法6.反馈学生完成情况五、知识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如何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六、巩固练习P 1 1,练习二 1.2P19-20练 习 四 1.2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不是整十数)的口算编者刘玲玲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90X2=8X40=400X2=100X7=6X500=50X3=2.说一说,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计算方法二、新课教学1.谈话引入新课2.(课件)出示例23.抽生找题中信息及问题4.学生试列式计算。13X2=265.师用小棒演示13X2共有26根13X2=266.结合小棒演示过程,到数的组成进行计算13 X 2=2610 37.试一试23X3=32X2=14X2=(1)生口算戴学过(2)抽生说算法,师板书6 0 4 82 3 X 3=6 9 3 2 X 2=6 4 1 4 X 2=2 89 6 0 2 0(重点:强调十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是几十)8、小结方法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先用一位数乘个位上的数,再用一位数乘十位上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三、知识拓展试 口 算2 4 X 3(1)生口算(2)汇报结果(3)说方法,师板书1 22 4 X 3=7 26 0(4)比较:2 4义3与2 3 X 3 3 1 X 2 1 4 X 2的异同四、知识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怎样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3)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五、巩 固 练 习(p l l第3题,p l 2第4.5题)教后记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练习课编者刘玲玲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使生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方法2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重难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二、基础练习LP10课堂活动(1)第 1题生独立计算(2)第 2 题看图口算汇报2.P19课堂活动(1)第 1题生算抽生说一说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2)第 2 题生口算对比第一组中的3 个算式,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三、补充练习1.抢答40X6 5X20 13X3 32X390X3 7X600 15X5 40X822X3 100X4 26X2 200X72.回忆一位数乘两位三数的口算方法3.小组内(同桌)相互说一说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口算方法4.师引导学生回忆,复述一位乘两三位数的口算方法一位数乘整十数,用.一位数乘整百数,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用.四、拓展训练(-)判断正误,错的说明理由1.50X6=30()t学过程2.42X2=48()(二)猜猜下面每种图形各代表哪些整十数1.X6=4口 =()2.X 5=2=()五、知识小结(1)怎样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2)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教后记课题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P10 例 3 P18 例 2编者刘玲玲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方法2.使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估算意识,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中: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一、复习引入1.算200X5 500X6 40X9 600X512X6 80X6 32X3 80X710X7 21X4 50X7 13X42.说出下面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教学过程4 3 3 8 9 8 2 9 7 5 2 4 0 5 9 2 39 1 2 0 3 3 2 3 1 2 4 8 5 9 8 9 73.谈话引出课题二、新授(一)课件出示P 2 6 1 0 例 31、看课件图,说说从图中获得的信息2、出示问题(1)6 筐犁大约重多少千克?(2)3 袋化肥大约重多少千克?3 .抽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列式计算4 .评讲,订正(1)为什么要用估算(2)估算的书写格式(3)估算时要先找什么?(4)学生检查 列式,计算,书写(二)课件出示P 1 8 例 21 .课件出示例题图,学生看图,说一说从图中获得的信息2 .课件出示问题:小东3 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3 .学生独立完成。4 .同桌相互检查、订正。5 .提问(1)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三、全课小结1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 .怎样估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四、及时训练1 .估算下面各题8 2 X 4 七 9 5 X 6 3 9 2 X 4-2 8 X 3 弋 7 0 3 X 8 心 5 X 6 3、2 .P 1 1 课堂活动第4.5 题3 .P 1 9,课堂活动第3 题教后记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编者刘玲玲上 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2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1.用竖式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竖式计算(抽生板演)3 5 7 9X 2 义4 X 7 X 22 .算1 4 X 2 2 1 X 3 3 2 X 2二、新授1 .谈话引入课题2 .课件出示P 1 3 例 4(1)抽生说发现的信息及问题(2)学生独立列式,抽生回答1 2 X 4=4 8 (个)(3)抽生说计算过程(4)师说明1 2 X 4 除了可以用口算外,还可以写竖式计算(5)竖式方法(6)生仿写简便竖式生回忆竖式书写及计算过程(8)及时训练(抽生板演)P 1 3 试一试解说2 1 2 2 3 2X 3 X 4 X 2教学过程(9)集体订正,竖式书写及计算方法(1 0)学生检查自己书写及计算正误(1 1)观察,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数,乘哪一位上的数,积就对齐在那一位的横线下面(1 2)学生完成例4三、全课小结1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 .怎样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四、巩固练习P 1 6 练习三第1.2 题教后记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编者刘玲玲上课课时间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2 .能正确地进行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地进行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一、复习引入1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 2 X 2 3 X 2 3 2 1 X 42 .抽生说一说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二、新授1.谈话引入课题学2.课件出示P 1 4 例 4、例 5过(1)生看课件获得信息及问题程(2)生独立列式解答(写出算式后用竖式计算)教(3)思考这两题的竖式计算与复习题中的竖式一样吗?区别在哪里?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独立完成,思考,然后与同桌说一说,相互检查完成作业)(4)抽生汇报,师板书,补充讲解2 4X 37 2 .个位乘积满十向卜位进与十位相乘的积加上个位进位的数3 5 X 9=3 1 53 5X 9315 个位乘积满十向十位进位十位乘积满十向百位进位(5)补充完成例4、例 5学三、及时训练过竖式计算程27X4 36X2 42X21.抽生板演,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相互检查。3.评讲。4.思考,小组交流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5.抽生汇报笔算方法四、全课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如何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3.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五、巩 固 练 习 P 1 6 练习三第3.4.5 题教后记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练习课编者刘玲玲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市难点竖式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一、基本练习P15课堂活动1.第1题.想一想,3X32如何写竖式(1)生思考,独立写竖式(2)展示所写竖式,评判对与错(3)说明 3 3 2X 3 2 X 3教学(4)判断写成过3程X 3 2 对不对?为什么?2.第2 题.第3 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评讲。(3)第 2 题让学生会看图。二、拓展1.P 1 7 第 7 题(1).生独立完成(2).抽生汇报,找出错误。(3).回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P 1 6 第 6 题(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相互检查三、加深练习P 1 7 第9.1 0 题及思考题1.P 1 7 第 9 题。教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师订正时讲解时提醒学生注意比较时的学方法。过2.P 1 7 第 1 0 题。程学生理解题意,根据问题找准解题的条件,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3.P 1 7 思考题。7 X 6 9 8 9 X 9学生先试着完成,师讲解简算的方法。四、练习。1、竖式计算。9 5 X 7=3 9 X 9=4 8 X 7 =1 8 X 8=3 6 X 5=6 5 X 6 =2、比较大小。25X405X20 32X3015X624X3034X2 25X8050X43、简算。54X9=99X9=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编者刘玲玲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方法2.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重难点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算理教一、复习引入1.竖式计算36X72.抽生说计算方法3.谈话把36X7变成236X7你会算吗?引出课题二、新授学过程1 .计算 2 3 6 X 7(1)学生试算。(2)同桌相互交流算法。(3)抽生汇报,师点评,归纳,板书。2 3 6X 71 9 5 22 .课件出示例3(1)生看课件,获取信息及问题(2)生独立列式解答(3)同桌相互检查(4)集体订正算式是:如何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不列式为368X3说明选择信息时要注意什么?(5)买4 个电饭煲要用多少元?应怎样列式,试计算?3 .对比,交流,小结:一位数乘三位数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异同?三、及时训练,P 2 4 练习五第1 题四、全课小结1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2 .一位数乘三位数如何笔算?3 .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应注意什么?五、巩固练习P 2 4.2 5 第2.3.4.5 题教后记课题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编者刘玲玲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学会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