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学》PPT课件.ppt
第三章 中国民族医学(Chinese Ethnomedicine)1.汉族传统医学-中医学(1).中医学的特点/整体观念 特点 辨证论治 6/2/2023 1 A.整体观念(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 医 学 理 论 认 为,人 是 一 个 整 体,人 体 的 各 个 部 分 都 是 有 机 联 系 的。这 种 有 机 联 系,是 以 五 脏 为 中 心,通 过 经 络 的 作 用 而 实 现 的。(B).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 医 学 认 为,人 类 生 存 于 自 然 界 中,自 然 界 存 在 着 人 类 赖 以 生 存 的 必 要 条 件,因 此,天 体 的 运 行、季 节 的 变 更、气 候 的 变 化 都 会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影 响 人 体,而 人 体 对 这 些 影 响 也 必 然 会 作 出 生 理 或 病 理 反 应。当 自 然 环 境 发 生 变 化 时,人 体 通 过 生 理 调 节 来 适 应 环 境。6/2/2023 2 B.辨证论治/辨证: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征候 论治: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证”: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 的各种症状的概括 区别“症”:症状,如头痛,发热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6/2/2023 3(2).中医学的基本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 基本理论 经络学说|病因学|诊断学 药物治疗学 6/2/2023 4 A.阴阳学说(A).阴阳的基本概念/对立统一/转化 相对性 无限可分 6/2/2023 5(B).阴阳的变化规律/阴阳的互根 阴阳的消长 阴阳的转化 6/2/2023 6(C).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阐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治疗“补 其 不 足,泻 其 有 余”,“阳 病 治 阴,阴 病 治 阳”,“寒 者 热 之,热 者 寒 之”6/2/2023 7(D).阴阳的实质 阴 阳 是 有 生 理 学、解 剖 学 和 自 然 科 学 基 础 的,如 植 物 性 神 经 的 交 感 神 经 属 阳,副 交 感 神 经 属 阴,内 分 泌 的 激 素 也 可 以 分 为 阳 性 激 素 和 阴 性 激 素 两 大 类 6/2/2023 8 B.五行学说(A).五行的基本概念.事物的五行归类6/2/2023 9 这 种 用 五 行 归 纳 事 物 的 方 法,是 一 种 取 类 比 象 的 思 维 方 式,是 对 不 同 事 物 的 抽 象 概 括。.五行的生克乘侮/相生-相互资生、助长|相克-相互制约、克制 相乘-过度相克|相侮-反克 6/2/2023 10 五行的相生相克如下图所示 6/2/2023 11(B).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阐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归类-“心阳”温煦,火温热,故心属火 生克乘侮-如“木生火”,即肝木藏血以济心火.阐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用 生 克 乘 侮 解 释 病 在 脏 腑 间 的 传 变6/2/2023 12.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诊断-应用五行归类知识 治疗-应用五行生克知识 在 治 疗 上,根 据 五 行 生 克 乘 侮 规 律 制 定 出 许 多 治 疗 方 法,如 培 土 生 金、滋 水 涵 木、扶 土 抑 木、壮 水 制 火 等。6/2/2023 13(C).五行学说的实质 五 行 学 说 的 实 质 为 阐 述 人 体 及 自 然 界 事 物 之 间 的 正 负 反 馈 调 节 C.脏象学说/五脏|六腑 内容 奇恒之腑|组织器官 精、气、血、津液 6/2/2023 14(A).脏腑 a.五脏(a).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主神志(I)功能 主汗液|开窍于舌(II)实质:“心”=大脑+甲状腺+甲状旁腺+心脏 附:心包“心包”=心包 6/2/2023 15(b).肝/主藏血,主筋,其华在爪|/调节情志活动(I)功能 主疏泄|协助脾胃消化水谷 开窍于目(II)实质:“肝”=肝脏 6/2/2023 16(c).脾/运化水谷精微/主运化|运化水湿(I)功能 主统血|开窍于口,其华在唇(II)实质:“脾”=脾+胰+十二指肠 6/2/2023 17(d).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外合皮毛(I)功能 通调水道|开窍于鼻(II)实质:“肺”=气管+支气管+肺 6/2/2023 18(e).肾/主藏精|主水(I)功能 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司二便(II)实质:“肾”=肾上腺+肾+性腺 附:命门、女子胞命门火=肾阳女子胞=子宫 6/2/2023 19 b.六腑(a).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I)功能 主降浊 喜润恶燥(II)实质:“胃”=胃(b).胆/贮藏与排泄胆汁(I)功能 主决断(II)实质:“胆”=胆囊 6/2/2023 20(c).小肠(I)功能-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II)实质:“小肠”=小肠(d).大肠(I)功能-主传化糟粕(II)实质:“大肠”=大肠(e).膀胱(I)功能-主贮存和排泄尿液(II)实质:“膀胱”=膀胱 6/2/2023 21(f).三焦/上焦-主宣发(I)功能 中焦-主运化 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II)实质:“三焦”-贯 串 于 胸 腔、腹 腔 和 盆 腔 的 交 感 神 经 干 构 成 上、中、下 焦 6/2/2023 22(B).气、血、津液 a.气/维持人体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 人体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元气|宗气 I.种类 营气|卫气 脏腑之气 6/2/2023 23 II.实 质:气 的 生 理 表 现 形 式 是 交 感 神 经 冲 动 及 其 效 应 器 的 兴 奋;气 的 物 理 实 质 是 生 物 电 磁 场;气 的 化 学 存 在 形 式 是 高 能 物 质,如 ATP 等。b.血 血 即 血 液,是 营 养 机 体,维 持 脏 腑 组 织 功 能 的 物 质 基 础。血 液 的 运 行,主 要 与 心、肝、脾 三 脏 关 系 密 切。c.津液 津 液 是 体 内 正 常 水 液 的 总 称。其 中 滑 而 稀 薄 者 称 为 津,稠 而 浊 者 称 为 液。6/2/2023 24 D.经络学说 定 义:经 络 学 说 是 研 究 人 体 经 络 系 统 的 生 理 功 能、病 理 变 化 及 其 与 脏 腑 相 互 关 系 的 学 说。/经-主干,循行于深部 经络 络-分支,分布较浅6/2/2023 25(A).经络的主要内容和分布概况6/2/2023 26(B).经络的作用/沟通表里上下 a.在生理方面 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气血/病邪传变 b.在病理方面 脏腑病变相互影响 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 c.在诊断方面-根据病变部位判断病属何经/药物治疗-归经 d.在治疗方面 针灸、推拿、气功-循经取穴,循经推拿 6/2/2023 27(C).经络的实质 科 学 实 验 表 明,经 络 是 客 观 存 在 的。经 络 的 实 质 还 未 有 定 论,但 研 究 表 明,经 络 可 能 是 神 经 与 毛 细 血 管 的 一 种 特 殊 联 系 方 式。E.病因学 病 因 指 的 是 疾 病 发 生 的 原 因。中 医 的 病 因 学 说 强 调 自 然、体 质、心 理 和 生 活 方 式 等 因 素 与 疾 病 的 关 系。6/2/2023 28/六 淫|七 情|疫 疠 中医的病因 饮 食 劳 倦|外 伤|痰 饮 瘀 血 6/2/2023 29(A).六淫/正常-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 异常-六淫 6/2/2023 30(B).七情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a.不同的情志影响不同的脏腑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6/2/2023 31 b.不同的情志对气有不同影响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c.七情致病以影响心、肝、脾多见6/2/2023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