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重要知识点必背手册(5)机械振动、机械波与电磁波-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重要知识点手册:机械振动、机械波与电磁波机械振动、机械波:基本的概念,简谐运动中的力学运动学条件及位移,回复力,振幅,周期,频率及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简谐振动: 回复力: F = 一KX 加速度:a =一KX/m单摆:T= 2(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弹簧振子T= 2(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等效摆长、等效的重力加速度 影响重力加速度有:纬度,离地面高度在不同星球上不同,与万有引力圆周运动规律(或其它运动规律)结合考查系统的状态(超、失重情况)所处的物理环境有关,有电磁场时的情况静止于平衡位置时等于摆线张力与球质量的比值 注意等效单摆(即是受力环境与单摆的情况相同)T=2 g= 应用:T1=2 沿光滑弦cda下滑时间t1=toa= 沿cde圆弧下滑t2或弧中点下滑t3: 共振的现象、条件、防止和应用机械波:基本概念,形成条件、特点: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介质的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各质点都作受迫振动, 起振方向与振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离源近的点先振动,没波传播方向上两点的起振时间差=波在这段距离内传播的时间 波源振几个周期波就向外传几个波长波长的说法: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位移”总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一个周期内波传播的距离 两相邻的波峰(或谷)间的距离过波上任意一个振动点作横轴平行线,该点与平行线和波的图象的第二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频率不改变,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V=lf =(适用于一切波) 波速与振动速度的区别 波动与振动的区别:研究的对象:振动是一个点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波动是大量点在同一时刻的群体表现,图象特点和意义 联系:波的传播方向质点的振动方向(同侧法、带动法、上下波法、平移法)知波速和波形画经过(t)后的波形(特殊点画法和去整留零法)波的几种特有现象:叠加、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知现象及产生条件电磁波: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率的交变电流. T2 电场能电场线密度电场强度E 电容器极板间电压u 电容器带电量q磁场能磁感线密度磁感强度B线圈中电流i(2)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放电过程:在放电过程中,q、u、E电场能i、B、E磁场能,电容器的电场能逐渐转变成线圈的磁场能。放电结束时,q=0, E电场能=0,i最大,E磁场能最大,电场能完全转化成磁场能。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q、u、E电场能I、B、E磁场能,线圈的磁场能向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充电结束时,q、E电场能增为最大,i、E磁场能均减小到零,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结束。反向放电过程: q、u、E电场能i、B、E磁场能,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线圈的磁场能。放电结束时,q=0, E电场能=0,i最大,E磁场能最大,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结束。反向充电过程: q、u、E电场能i、B、E磁场能,线圈的磁场能向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充电结束时,q、E电场能增为最大,i、E磁场能均减小到零,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结束。q=Qm i=0CL+ + + + CLq=0 i=Im+ + + + q=Qm i=0CL充电qi放 电q i充电qi一个周期性变化放 电q iCLq=0 i=Im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将产生恒定的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将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将产生恒定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将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发射电磁波的条件频率要有足够高。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采用开放电路.特点:(1)电磁波是横波。(2)三个特征量的关系v/Tf(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向周围空间传播电磁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无线电波的发射:LC振荡器电路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流通过L2与L1的互感作用,使L1也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流,振荡电流在开放电路中激发出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 调制要传递的信号附加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的过程叫调制。两种方式:调幅和调频a调幅使高频振荡的振幅随信号而改变叫做调幅。(AM) 中波和短波的波段b调频使高频振荡的频率随信号而改变叫做调频。(FM)和电视广播,微波中的甚高频(VHF)和超高频(UHF)波段。电波的接收(1)电谐振选台。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做电谐振,相当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2)检波由调谐电路接收到的感应电流,是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还不是所需要的信号。还必须从高频振荡电流中“检”出声音或图象信号,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叫做检波。也叫解调。下图中L2、D、C2和耳机共同组成检波电路。检波之后的信号再经过放大重现我们就可以听到或看到了。(如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