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DOC53页)hmc.doc
-
资源ID:92304887
资源大小:176.29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DOC53页)hmc.doc
阳新娲石商砼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程 序 文 件依据GB/T19001-2008idt ISO9001:2008标准编制 编 制:黄伟义 批 准:杨凤雏 版 号:第A版2015年01月01日发布 2015年01月01日实施阳新娲石商砼有限公司发布版本号:YXWS-QSM-CX:2015 目 录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11.目的12.范围13.职责14.工作程序24.1 文件的分类及编号24.2 文件的编写34.3 文件的审批34.4 文件的发放34.5 文件的评审、更改44.6 文件的换版与作废44.7 文件的管理54.8 外来文件的管理5二、质量管理过程记录控制程序61. 目的62. 范围63. 职责64. 工作程序64.1 记录的分类64.2 记录的编制、收集74.3 记录的更改84.4 记录的保存84.5 记录的管理94.6 记录的保密94.7 记录的处置94.8 记录格式10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控制程序111. 目的112. 适用范围113. 职责114. 工作程序114.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制定114.2质量目标的分解124.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134.4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评审134.5质量方针持续性的评审13四、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51. 目的152. 范围153. 职责154. 工作程序154.1资格要求154.2编制内审年度计划164.3审核准备164.4现场审核164.5审核报告174.6 纠正措施实施和跟踪验证174.7高层领导者的审核17五、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81. 目的182. 范围183. 职责184. 控制要求19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194.2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214.3 设施与环境条件管理程序23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发控制程序241. 目的242. 范围243. 职责244. 工作程序244.1 配合比设计开发策划244.2 配合比设计计算254.3 配合比设计形式审查254.4 配合比设计验证及确认264.5 配合比设计更改264.6 混凝土配合比的编号27七、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281. 目的282. 范围283. 职责284. 工作程序294.1 原材料采购294.2 原材料进厂质量控制304.3 原材料储存管理32八、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331. 目的332. 范围333. 职责334. 工作程序344.1标识的分类和方法344.2 标识要求354.3可追溯性要求364.4 标识的记录36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71. 目的372. 范围373. 职责374. 控制程序374.1 标识和记录374.2 隔离384.3 评价与处置38十、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401. 目的402. 范围403. 职责404. 纠正措施404.1 识别、确定、评价404.2 不合格品的纠正措施414.3 其它不符合的纠正措施434.4 管理435. 预防措施445.1 识别、确定、评价445.2 文件更改455.3 管理45阳新娲石商砼有限公司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编号:YXWS-QSM-CX-01:2015 (S)】1.目的对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各个场所都能得到并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并及时撤出失效、作废版本文件,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站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控制和维护管理。3.职责办公室是文件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组织编制质量体系有关文件,明确文件的分类、编制、标识、收发、批准、评审、修改和作废等控制要求。文件(包括制度、行政、外部文件等)的收集、传阅、发放和回收。试验室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主要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同时负责质量管理职能范围内的制度文件的编制、修订。质量标准、规范及技术性作业文件的收集、管理。文件使用部门是文件控制的基本部门,负责:根据生产、管理工作需要,提出本部门所需文件数额、受控数额及发放范围(岗位、人员数量)。对本部门持有的文件实施维护和管理。4.工作程序4.1 文件的分类及编号4.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四个层次:A层次:质量手册;B层次:程序文件;C层次: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D层次:记录表格等;4.1.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代号编制规定如下:4.1.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由办公室对受控文件进行标识和控制。在文件封面用“受控状态”予以识别,未加盖“受控文件”印章的为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均列入质量管理体系受控文件清单,供本站与质量体系有关部门和人员使用。非受控文件供顾客、评审机构使用。凡处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文件应予受控:a. 文件中“职责”所涉及的部门或人员;b. 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站领导持有的文件。4.2 文件的编写4.2.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由公司最高管理者授权试验室负责编写。4.2.2 其他管理文件由有关部门组织人员编写。4.2.3 各类文件的编写格式按照相应规定执行。4.3 文件的审批4.3.1 质量手册由公司最高管理者(站长)审批。4.3.2 程序文件由质量管理者代表审批。4.3.3 其他管理文件由部门分管负责人审批。4.4 文件的发放4.4.1 受控文件的发放由办公室制作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放登记表,经征求使用部门的意见并经试验室审核后,报质量管理者代表批准,按批准发放范围发放文件。文件使用部门要求增发文件时,应向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由办公室审定后发放。4.4.2 文件领用人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放登记表的签收栏上签字后领取注有不同分发号的文件,以便于追溯。4.4.3加盖“受控文件”印章的受控文件,不得随意借用他人的文件复印。4.4.4 文件使用人若将文件丢失,由使用人向本部门写出书面陈述,再由使用部门出具证明,办公室同意后予以补发。当文件使用人的文件破损、毁坏影响使用时,应到办公室办理更换手续,新文件的分发号仍沿用原文件号,收回旧文件并销毁。当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后,应按4.4.2条办理重新领用手续,并必须在领用申请中做出说明。办公室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丢失的分发号作废。4.5 文件的评审、更改4.5.1每年由文件管理部门对文件的运行情况和结果评审至少一次,在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办公室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文件进行评审、更改。4.5.2 文件使用部门对文件的适宜性存在异议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或报分管负责人,由分管负责人填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改申请单,经办公室审定认为必要时,办公室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文件进行评审,评审结论为更改文件时,填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改通知单报质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进行更改,并跟踪运行情况。4.5.3 文件更改时应注明修订状态,标记和更改生效日期。4.5.4文件经评审、修订后,批准由该文件的原审批部门负责进行,若原审批部门撤消或合并,或职能变迁,则由承接上述职能的部门或由原审批人的上一级人员或最高管理者/质量管理者代表指定相应的部门审批。4.6 文件的换版与作废4.6.1 文件更改采用换页和换版两种方法,文件经过多次更换或文件需要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次文件作废,换发新版本。4.6.2 作废的文件由办公室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放登记表收回并记录,作废文件加盖“作废”印章,办公室负责统一销毁,需作资料保留的作废文件,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后加盖“保留资料”印章方可留用。在使用场所应为文件的有效版本,过期作废文件应加盖明显的标记或从使用场所收回,以与现行有效版本相区分。4.7 文件的管理4.7.1 文件经编制审批后,原版文件应交由办公室登记、归档,列入受控文件清单中。4.7.2 需临时借阅文件的人员,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借阅并在指定日期归还。4.7.3原版文件一律不得外借,防止文件丢失或损坏。受控文件未经办公室同意不得复制、赠送和外借。4.7.4文件持有人岗位变动时,必须将文件交回办公室。4.8 外来文件的管理4.8.1国家或上级部门下达的强制性法令、法规和标准等外来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和试验室审核其适用性,并确认是否转化为本公司标准或文件后,确定发放范围,并由试验室登记存档。4.8.2 试验室应定期核查所使用的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是否为现行有效版本,并做好统计,根据统计情况及时订购并做好发放登记。二、质量管理过程记录控制程序【编号:YXWS-QSM-CX-02:2015(S)】1.目的通过对质量管理过程记录的控制,以证明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并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2.范围适用于质量和技术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存档、借阅、维护、清理等环节;检测报告的编制、核验、签发等活动。3.职责试验室是质量管理过程记录的主管部门,负责质量管理过程记录的控制,督促公司各部门对相关记录实施管理。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的收集、标识、贮存、保护和处置。试验室检测人员负责检测报告的编制、核验;试验室质量保证人负责常规检验报告的校核,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报告的签发;试验室负责检测报告的发放和建档以及检测报告使用规范化的日常管理。4.工作程序4.1 记录的分类4.1.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的记录为质量记录,主要包括:a.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记录;b.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 c. 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d. 纠正、预防措施的记录。4.1.2 检测等技术运作形成的记录为技术记录,主要包括:a. 检测原始记录;b. 试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记录;c. 仪器设备运行检查记录;d. 证书/报告及副本。4.1.3检测报告4.2 记录的编制、收集4.2.1 质量记录:试验室及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部门按职责范围,对已完成的质量活动,按照规定的记录格式认真记录并整理收集。4.2.2技术记录:试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应完整地记录规程、标准、校准方法中规定的信息,包括检测的观察结果、数据处理、结论,以及影响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过程的可复现性。记录中还应包括检测人员和核验人员的签名。经调修后合格的计量器具,其调修前后的数据和调修内容均应记录。4.2.3检测报告:检测人员根据检验工作的不同性质,以及客户要求、规范规定,选择合适的、规范的报告格式。根据检测原始记录,按规定要求填写栏目,编制检测报告,检测员查验无误后签字,报试验室质量保证人校核。试验室质量保证人对检测报告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校验,确认无误后签字。试验室授权签字人全面审核报告的内容、检测报告的符合性,无误后签发,检测报告由试验室技术负责人签发。4.3 记录的更改记录不得更改。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需得到直接负责者批准进行划改,应在错误的数据上划一横线,并将正确值填写在其右上方。对所有的改动应有更改人签章。4.4 记录的保存4.4.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质量记录由试验室负责保存,保存期为三年。4.4.2技术记录由试验室保存,保存期根据记录的性质确定。4.4.3检测报告的发放和存档保存:检测报告由试验室盖章并按规定的手续交给顾客,报告副本存档,保存期为五年。当发现发出的检测报告的差错时应由试验室立即通知顾客,同时予以补救,按原检验编号编制新的检测报告代替原差错检测报告,并收回差错检测报告予以销毁或妥善处理。4.5 记录的管理4.5.1 记录经整理编目后,各部门应及时交相关管理人员存档,或交档案室存档,并认真履行交接手续。记录管理人员应及时登记存档记录,以方便检索查阅。4.5.2 存档的记录未履行审批手续不得更改、查阅。4.5.3 存放记录的场所应干燥整洁,具有防盗、防火设施,室内严禁吸烟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4.5.4 公司内部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记录须经保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复制记录须经质量管理者代表批准。借阅、复制记录应办理登记手续。不得在记录上涂改、划线等,阅后及时交还管理人员,并办理注销手续。4.5.5外部人员一般不得借阅和复制记录,确因合同要求时,在商定期内,质量记录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查阅,须经质量管理者代表批准。4.6 记录的保密4.6.1 记录应存放在指定场所,并采取保密措施。4.6.2 借阅人员未经保管部门负责人许可不得复制、摘抄或将记录带离指定场所,不得泄密和转移借阅。 4.7 记录的处置4.7.1各部门保存的记录如超过保存期,由记录管理人员提出销毁申请,经质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记录管理人员执行销毁。4.7.2记录超过保存期但有必要保留的,在其封面上盖”作废”章,并注明作废起始日期。4.8 记录格式4.8.1 各部门的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格式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制并审核,报质量管理者代表批准。4.8.2 记录格式需要更改时,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有关文件更改的规定。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控制程序【编号:YXWS-QSM-CX-03:2015(S)】1.目的通过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的策划、分解、实施、检查评审和改进,从而满足或超过质量方针的要求,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控制过程。3.职责站长负责领导试验室策划、制定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予以批准、发布、组织实施。各部门应充分理解公司的质量目标,按要求分解本部门的质量目标,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试验室检查评审各部门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4.工作程序4.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制定4.1.1质量方针和公司宗旨、经营理念相适应,是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总目标和方向,是对满足顾客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应做到特点突出,通俗易懂,高度概括,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纲领性框架。4.1.2 质量方针的内涵应予以注释和说明,经站长批准后一并发布。4.1.3质量方针以质量手册文件的形式保存,传送到管理人员、执行人员、操作人员等各层次,通过会议、文件、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全体员工正确理解质量方针并贯彻执行。4.1.4为实现质量方针,公司应明确提出以满足顾客为主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建立在公司质量方针的基础上的,在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内展开。4.1.5 质量目标应满足产品质量要求。4.1.6质量目标应高于现状,要求具体、可测量,体现分系统、分阶段实现的原则。4.1.7 提出的质量目标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成品合格率; 质量事故处理率; 顾客满意率; 改进要求。4.2质量目标的分解4.2.1分解要求质量目标的分解必须可测量且便于操作;质量目标的分解应通过各级人员的努力能够实现。4.2.2分解方法各职能部门依据公司质量目标,结合其相应的职责进行分解,经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各职能部门将批准的质量目标报试验室备案。4.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在质量手册中明确表述由站长签发批准实施。每次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中要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必要时提出改进需求。质量目标的分解要求一年至少审定一次,由质量目标分解部门依据本年度实施情况进行,做是否需要修改的决定,经批准后实施。4.4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评审每年度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效果、达到程度进行评审,验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符合性、适宜性,必要时进行改进。站属各部门每季度整理、汇总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分解、实现情况,报试验室备案。试验室每半年统计、汇总分析一次各部门质量目标分解实现情况,并结合公司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其它记录,确认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试验室将评审结果进行总结后分送站长和管理者代表。4.5质量方针持续性的评审公司应对质量方针进行定期评审和修订,以反映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和信息,以适应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对质量方针的批准、发布、评定、修改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中的规定执行。四、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编号:YXWS-QSM-CX-04:2015(S)】1. 目的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质量体系内部审核,验证公司质量活动和结果是否符合质量手册、相关文件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3. 职责试验室制定年度内审计划,组织实施内审工作。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内审员的培训工作。管理者代表是内审领导者,负责审批内审年度计划,指派审核组长,协助内审有关事宜,并将审核结果与措施实施情况提供管理评审。受审核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报告实施结果。内审组长负责按内审计划组织实施,编写内审报告。4. 工作程序4.1资格要求4.1.1参加内部审核人员,必须是参加相关机构举行的培训班,并取得内审员资格或用公司认可的人员。4.1.2取得资格的人员必须将证书交办公室备案。4.2编制内审年度计划4.2.1试验室每年年底制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年度计划,每年至少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审核一次。4.2.2实施内审时须明确审核目的、依据范围,审核实施计划提前三天通知有关受审核部门,并发放内部审核计划表。4.2.3遇到下列情况之一要进行追加审核,并经审批后实施: 质量体系结构有重大变化。 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顾客有严重投诉。4.3审核准备4.3.1管理者代表委派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4.3.2审核组长编制审核实施计划、分配任务、安排日程。4.3.3审核组长在实施审核的三天前征求被审核部门对计划安排的意见。4.4现场审核4.4.1审核组按计划进行现场审核,以事实为依据,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技术文件规定为判定准则,收集客观证据,做出公正判断,将结果填入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记录表中,由内审组长和受审部门负责人同时签字,表示对事实认可。4.4.2核定不符合项,认可后审核组填写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4.5审核报告4.5.1内审组长依据审核结果,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报管理者代表审批。4.5.2报告的主要内容: 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基本情况与发现问题的分析; 审核结论。4.6 纠正措施实施和跟踪验证4.6.1责任部门接到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后,立即制定纠正措施报试验室。4.6.2实施纠正措施,一般性纠正应在15日内完成;公司性纠正措施,应分阶段限期实施。4.6.3试验室组织跟踪验证。验证的内容:纠正措施是否按期完成,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是否有效。4.6.4纠正措施验证效果不佳时,责成重新制定纠正措施。4.6.5 试验室记录验证结果。4.7高层领导者的审核4.7.1试验室对质量手册中涉及到的高层管理者进行审核,做好审核记录。4.7.2受审核的高层管理者: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总工程师。五、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编号:YXWS-QSM-CX-05:2015(S)】1. 目的对公司使用的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校准和维护,使其测量能力满足要求,保证监视和测量结果准确,以确保产品检测的符合性达到国家和顾客规定的要求。2. 范围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中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标准物质的管理。3. 职责试验室为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归口主管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的建立;计量设备的周期检定和日常监督抽查;负责本部门使用的自校测量设备的校准,负责对偏离校准状态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追踪处理。负责按试验室的规定对强检测量设备的送检,并对本站所辖计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对自校生产过程控制用测量设备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生产部门负责生产现场计量器具标识的完好并保证其在有效期内。4. 控制要求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报废等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校准/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强化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有效管理。4.1.1设备的购置实验室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所需测量能力和测量要求,不断完善检测能力,及时根据标准更新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求,提出监视与测量设备配置清单,需要购置的,填写监视与测量设备购置申请,报公司最高管理者审核批准后,由物资部门进行采购。设备到后必须经相关专业人员按相关规范和合同要求验收。由试验室设备管理人员建立设备档案,形成监视与测量设备档案表,并将有关信息输入设备数据库,收集出厂说明书、合格证等技术资料后归档保存。4.1.2设备的使用、检定与维护试验室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监视与测量设备登记台账,其中应包括设备名称、类型、数量、等级、精度、购置日期、检定周期、等信息。测量设备必须按国家规程或规范进行检定,检定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校准、检定、比对或验证合格后应粘贴可用性标识,可用性标识有合格证、准用证和停用证。所有设备的标识满足设备可溯源性管理要求。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详细了解使用说明书内容,熟练掌握设备的性能和操作程序后,方可开机操作,操作过程应严格按照该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设备使用前后必须填写设备使用记录。4.1.3所有设备必须每月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在湿度大的季节需酌情增加次数,设备使用说明书有维护保养方法的按其执行,没有具体规定的电子设备进行清洁与通电保养,其他设备、器具进行清洁、涂油、去湿等保养。4.1.4设备需维修时,由设备管理员填写监视与测量设备设备维修申请、验收表,经试验室负责人审核、确认,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安排修理,修理后进行验收。修理情况由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在设备档案中进行记载。4.1.5对于不能修复的设备,由设备管理员填写监视与测量设备报废申请表,说明报废原因,经试验室负责人签字后报站领导审核批准。报废的仪器设备应及时转移,并集中存放。4.1.6设备一般不得外借,如确有需要短期外借时,应由借用方提出书面报告,试验室负责人审批,试验室设备保管人负责如期索回,并验收无误后,试验室予以销帐。4.1.7设备在运输过程时,必须具备适合的包装箱(袋),包装合理,一般情况应随身携带,保证设备运输安全。4.1.8设备档案设备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的档案目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编号、购置日期、价格、技术指标、用途、验收情况;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或自制设备的研制技术报告及图纸;周期检定/校准情况的记录及相应的有效证书或报告;使用记录、维修情况、报废记录等。4.2量值溯源管理程序为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受控,从而为顾客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可溯源性进行管理与控制。4.2.1测量值溯源要求用于检测的所有设备,其量值溯源应符合国家计量检定系统的要求。外部检定/校准服务机构应是能出具其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证明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4.2 .2量值溯源计划、实施设备管理员按照量值溯源关系,每年第四季度编制下年度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包含自检),并填写监视与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表。设备管理员按计划组织送检、自检。自检过程按照各种仪器设备的自检(自校)操作规程进行,并填写相应自校(检)记录。计划内周检设备必须在有效期内完成周检,不得超周期使用。对于不能进行检定、校准的设备,定期参与其他试验室的比对。新购置的设备必须在到货(安装完毕)半个月内送检或自检。经检定/校准不符合开展校准/检测工作要求的设备由设备管理员提出停用申请,报实验室负责人、站总工批准,填写所需的新设备或仪器的监视与测量设备购置申请。4.2.3 设备量值溯源标识管理据校准/检定、比对或验证结果粘贴可用性标识,可用性标识有合格证、准用证和停用证。凡符合下列条件的测量设备、试验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均使用合格证。a.经计量检定,结论为合格;b.经检验,结论为合格或符合要求;c.经符合程序的校准,其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d.上述条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实现,经过比对验证证明其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e.经符合规定的检查具有有效结论的记录。准用证a.对于多功能的设备,经检定、检验或检查,包括校准和比对验证试验,证明其部分功能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其余部分的功能又不影响检验的质量;b.对于多功能设备只进行了所需的功能检定、检验或检查,包括校准和比对验证试验,证明了这部分功能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c.计量器具获准降级使用。停用证a.超过检定/校准有效期限;b.已损坏或功能不正常;c.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上述标识应有如下信息a.设备的编号;b.设备的证书或报告的批准日期,或检查、试验的日期(有记录的);c.有效期终止时间;d.对仪器状态进行技术确认的机构名称;e.对准用证应有准予使用的范围、等级或功能;f.对停用证应有开始停用日期和停用状态正式确认日期。4.2.4 设备管理员统一保存检定/校准证书(报告)、比对结果报告等原件记录,备份复印件给检测人员使用。主要设备和大型设备的检定/校准证书原件与该设备档案同步保存,其他的证书原件一般保存三个周期。4.3设施与环境条件管理程序使设施和环境能够满足检测的顺利进行,并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有效。4.3.1 试验室针对开展的各检测、校准项目所需的设施和环境进行配置,负责建立和保存各类设施和环境条件档案。按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相关规定进行控制、检测和记录,其中应该重点监控水泥室、养护箱、养护室等重要试验环境的温湿度,填写试验环境监测记录当其不能满足时,应停止该项目,进行检测、校准后运行。4.3.2 试验室技术负责人应对有健康、安全、环保的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进进行纠正处理。试验室质量保证人对所辖管的试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责令相关人员限期整改。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发控制程序【编号:YXWS-QSM-CX-06:2015(S)】1. 目的对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公司预拌混凝土产品满足客户要求。2. 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本站预拌混凝土产品配合比设计开发过程的控制。3. 职责站总工程师和试验室负责人负责配合比设计过程的组织、监督及审批。试验室负责配合比设计策划、评审。生产部门、质检部门、物资部门负责配合比设计所需的资源支持。4. 工作程序4.1 配合比设计开发策划试验室按设计需求,策划制定配合比设计方案,策划内容包括:配合比设计目标,如混凝土主要功能、性能要求等;设计进度及阶段计划,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如拟采用的原材料及性能、仪器设备及型号等;明确各有关人员和部门在参加设计活动中的职责和权限。同一强度等级但应用于不同结构部位、或还有其它特殊性能要求时,均应专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严禁使用同一强度等级的“万能配合比”。4.2 配合比设计计算4.2.1配合比设计计算应依据以下信息:混凝土供应合同(或技术合同)中规定的混凝土的名称(型号)、功能、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适用的相关标准、法规、顾客的要求及社会需求;以往类似设计的数据和信息;现有产品质量的记录和数据。4.2.2 试验室依据上述信息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计算,并填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4.2.3 试验室根据计算得到的混凝土基础配合比进行试配,测试混凝土各项性能,并填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4.3 配合比设计形式审查总工程师应与质检部门、试验室、生产部门对配合比设计结果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是否形成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包括生产工艺);是否提供了明确的原材料采购清单及采购标准;是否提供了明确的产品验收规范;试配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结果是否记录形成文件。4.4 配合比设计验证及确认4.4.1在配合比设计形式审查完成后,试验室应以适当形式对配合比设计进行验证确认,确保最终设计方案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符合合同或标准要求,配合比验证可采用以下形式:试验室对配合比及混凝土进行多次重复性试配验证,并由试验室出具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由区、市相关权威质检机构进行权威测试、验证;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报告;在设计委托方现场试用(中试),现场试用的结果由主要参与者签署确认,注明操作条件、日期、项目要求,形成的资料归档保存。4.4.2试验室应在设计验证及确认后录入配合比备用库,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发布或存档。4.5 配合比设计更改4.5.1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应对产品设计进行更改: 原材料性能指标发生较大变化时; 混凝土工作性发生较大变化,影响混凝土正常施工时; 顾客要求发生改变、专家鉴定不合格、配合比验证或中试不合格; 设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改变; 公司为提高竞争力采取措施而引起的改变。4.5.2当配合比设计需要更改时,由实验室提出申请,经总工批准后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4.5.3试验室将设计更改结果通知与该项设计有关部门,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要求及时更换有关的技术文件。4.5.4试验室应长期保存设计更改的资料。4.6 混凝土配合比的编号对于设计的同一个配合比,其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及其它相关文件中的编号必须相同。七、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编号:YXWS-QSM-CX-07:2015(S)】1. 目的确保本站预拌混凝土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均满足客户、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混凝土的性能需求。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站对原材料采购、进场验收、不合格原材料处置、原材料保管等过程。3. 职责物资部门负责组织供应方评价,建立合格供应方名录和档案。试验室负责制定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规定(如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型号等)并报总工程师审批。物资部门负责按采购计划的要求实施采购。试验室负责原材料的取样及的检验。物资部门负责原材料的进场组织、不合格原材料处置及原材料的保管。4. 工作程序4.1 原材料采购4.1.1 供方评价物资部门依据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组织对供应方进行评定选择。首先物资部门应在市场上广泛挑选候选供应商,挑选条件包括:市场调查可信度高,生产贮运能力有保障,在整个供应过程中履约能力强。同类产品市场使用反映较好。对公司已有几年供货历史,质量、交货期能满足需要可优先选择。然后物资部门根据收集的信息列出候选供应商,组织试验室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通过召开站内评审会议,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讨论、实地考察、抽样检测与试用等形式,评价内容包括。供应方的产能、供货能力、技术水平;质量体系与质量保证能力;对产品质量、价格;试用效果。经评价的供应方由物资部门出具供应商评价报告,建立和保存合格供应商名录和档案,并抄送试验室。本站所采购的原材料必须在合格供应商处采购。正常情况下,物资部门应每年对合格供应商进行再评价,评价结果中若需供应商改进,及时通知供应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合格供应方的产品连续出现不合格,应立即停止采购,并及时告知供应商进行改进,必要时可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4.1.2采购信息试验室负责编制采购产品质量要求、验收标准、验收方式。生产部们依据需要并与物资部门联系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经站总工和站长审核后报物资部门。物资部门依据审批的采购计划,由物资部门负责人按计划组织实施采购。4.1.3 采购合同采购原材料时必须签订采购合同,合同需经过站总工及站长审批,并填写原材料采购合同审批表,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责任,条款必须填写完整,质量要求必须规定清楚。采购合同原件交由办公室集中存档。4.2 原材料进厂质量控制物资部门根据实时库存及生产计划合理安排材料进场。组织材料应确保准确、及时,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4.2.1 原材料进场信息记录。每车原材料到场后,物资部门应组织材料员首先对厂家、材料名称、规格型号、车号等信息进行确认,并进行送货车辆信息备案。材料员应向供应商索取出厂质量报告或相应材质单,整理好后交给试验室,交付材质单时要求领取人进行登记。材料员应将上述信息完整填写在原材料进场信息表中。4.2.2 原材料进场质量验收。原材料的进场质量验收应按照原材料进场验收规程进行。材料员对新进场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初步验收(如砂石含水率、大泥块含量等)。质检员对进场原材料的初步验收进行监督,明显不合格的原材料物资部门应按本程序4.2.3条款中的要求进行处置,经初步检测合格的材料若达到取样批次,材料员应通知实验室进行取样。试验室应对原材料样品进行检测,建立并填写各类原材料的检测台账和检测样品的原材料检测样品流转台账,将检测中的数据记录在各检测过程的检测原始记录中。检测完成后,由实验室并出具原材料检验报告。经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本程序4.2.3条款中的要求进行处置。经检测合格的原材料由物资部门组织入库储存。4.2.3 不合格原材料处置降级:当原材料技术指标达不到规定等级要求但可以降级使用时(如粉煤灰等),由试验室按检验结果降低到相应技术等级使用,通知物资部门进行相应标识,并在不合格原材料处置记录表中进行记录,质检部门对原材料降级处置过程进行监督。拒收: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试验室应通知物资部门予以拒收,并尽快组织退场,物资部门在不合格原材料处置记录表中进行记录,质检部门对原材料拒收过程进行监督。报废:超过规定贮存期限的原材料经实验室复验确已无法使用时,应通知物资部门予以报废处理,物资部门在不合格原材料处置记录表中进行记录,质检部门对报废处理过程进行监督。4.3 原材料储存管理4.3.1物资部门应在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