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docx
-
资源ID:92344411
资源大小:27.2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docx
2023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10篇】“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1 吴蓉瑾,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全国三八红旗手。当你走近她,感受到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热诚和喜爱。 红色传承路上小不点们的“带队者” 9月15日,吴蓉瑾顶着细雨带着高矮不一的一队小学生走进*第一次全国*纪念馆。一进门,孩子们轻车熟路地“反过来”带着在场的大人们进展参观。一般话、上海话、英语轮番上阵,而吴蓉瑾就像一般听众一样仔细地听着,走向下一个参观点位时,又会自然地与孩子们手牵着手。 吴蓉瑾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坐落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毗邻*一大会址,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底蕴与丰厚的学习资源。 16年前,吴蓉瑾发起成立了特地志愿效劳*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吹响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红喇叭”。她带着学生一同学习党的历史、争论撰写讲解稿、磨炼讲解技巧,用互动学习、深度参加的方式,吸引小学生主动走进红色场馆,传承红色精神。如今,在吴蓉瑾的推动下,“*一大纪念馆讲解”成为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培育了千余名小讲解员,渐渐成了一支传播红色文化、传递红色火种的重要力气。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2 甘公荣,1958年诞生,江西莲花县人,1974年7月参与工作,1996年6月参加*。曾获全国劳动榜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工商银行系统“十佳储蓄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江西省三八红旗手、萍乡市十大出色青年等一系列称号。现担当江西省妇联兼职副*、萍乡市莲花县龚全珍志愿者协会参谋等。 甘公荣是“将军农夫”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榜样龚全珍老人的三女儿。作为名门之后,甘公荣继承家门的红色基因,秉持着父辈“老狡猾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俭节省、艰难奋斗”的家训,在红色精神传承的“道路上从未停留。 1974年,16岁的甘公荣初中毕业,因父亲甘祖昌坚持要把上学的时机让给更贫苦的孩子,于是满腹委屈的甘公荣回家产起了农夫。 在甘祖昌的言传身教下,她很快成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1978年,国家落实学问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甘公荣被安排到县电影队做电影放映员。此后3年,她跟随放映队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放映电影上千场。 1981年,甘公荣调入工商银行莲花县支行,在当储蓄员的16年间,她经手的钱多达几亿元,没有出过丝毫过失,而且还揽储了上千万元,是其他储蓄员*均水*的3倍。 甘公荣说,她的工作是属于国家安排,所以她很珍惜国家赐予的这次工作时机。工作岗位上的甘公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她始终把父亲的箴言当作自己的工作准则:“七十二行,行行都需要人做,只要仔细地去做,无论干哪一行都能出人才。”直到退休,甘公荣也没有遗忘父亲的话,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她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父亲的期盼。 工作几十年,甘公荣以自己的初心和父辈留下来的精神财宝践行着承诺,以自己饱满的热忱、扎实的作风、仔细的态度,不但赢得了同事和四周群众的好评,更无愧于所获的荣誉。她把*凡的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不断地为之奋斗。 退休后的甘公荣受到井冈山干部学院的邀请,定期为学员宣讲甘祖昌将军和龚老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课后,甘公荣把大局部时间都花在了志愿效劳工作上。 1999年,甘公荣得知湖上中学学生李建*因家境困难面临辍学,便主动和他结成帮扶对子,每月资助李建*,始终到他考上大学。2023年11月,莲花县琴亭镇建立了龚全珍工作室治理效劳网络,下设6支便民效劳队伍,甘公荣自愿参加志愿者效劳队并担当队长一职。 2023年,龚全珍发起建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会”,甘公荣负责基金的治理。她联通整合了多方社会资源,推动有关组织和社会人士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奉献爱心。现在,该基金会已为众多困难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虽已是花甲之年,甘公荣依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做着帮忙别人的事情。她说:“爸爸妈妈说帮忙别人欢乐自己,这是我家的家风家教,也是传家宝,我这样做,还要把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传给我的儿子、孙子,现在他们一有空我就要带他们到乡下去走访,让他们看一看别人的生活,了解别人的困难。这样,当我老得动不了的时候,志愿效劳的事业还有人能连续做下去。”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3 1968年,路生梅大学毕业只身来到佳县从医。看到这里群众缺医少药,路生梅许下承诺“要为佳县人民效劳50年”。53年来,她为众多患者解除苦痛,为这个落后的小县城建立起第一个正规儿科,还自愿“超期服役”,始终坚持义务接诊守护群众安康。 看了路生梅的先进事迹报道后,榆林中院驻绥德县四十里铺镇王家桥村第一*薛志远深受感动。他说,路生梅同志背井离乡,坚决听从祖国安排来到贫瘠陕北,扑下身子一干就是几十年,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发扬路生梅同志坚决初心如磐、不负使命如山的精神,竭尽所能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薛志远说。 1983年从北京协和医院学习归来,路生梅便将协和医院的治理阅历带到佳县人民医院。在她的主持下,佳县人民医院有了独立的儿科科室,同时也开头实施与北京协和医院一样的大查房、疑难病例争论和各科室会诊制度。那个时期的佳县人民医院儿科,各项工作始终名列前茅,特殊是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在当时榆林地区医务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和个人第一名。 同为儿科医生,榆阳区人民医院、榆林市儿童医院呼吸消化科主任薛涛对路生梅精益求精钻研儿科业务感受颇深。“路大夫心系人民安康、艰难奋斗,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感动着我们,也鼓励着很多后代医师见贤思齐、奋勉有为,继承和发扬医者初心,践行医者使命。”薛涛表示,作为儿科医生,更能体会到路生梅“一句诺言,一生守护”感人事迹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今后将以路生梅同志为典范,修医德、行仁术,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技术,以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接好路生梅同志的“行医接力棒”,为推动我市儿科医疗卫生事业进展奉献力气。 1999年,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休。退休后,同龄的大夫要么含饴弄孙,要么被其他医院返聘。路生梅医术精、人品好,许多医院争相高薪邀请,但她一一拒绝。那间在佳县黑龙庙拐缺乏20*方米的窑洞成了她免费义诊的临时诊所。有人粗略估算,仅退休后的20年里,路生梅义诊的患者就超过10万人次。50多年来,除了外出培训、回京探亲,她几乎没离开过佳县。每天带着患儿来家里求诊的家长络绎不绝,路生梅有时忙得饭都顾不上吃,随时随地电话询问的患儿家长更是不计其数。 看了关于路生梅医生的事迹报道后,来自市教育技术中心从事多年教育事业的慕明媛深受感动。“路大夫说,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为人民解除病痛没有退休年龄。听到这句话让我备受鼓舞。”慕明媛深有感受地表示,身为一名教育工,回想自己近十年的教育历程,品读出教育工也要像路生梅一样,始终要怀揣着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对事业的喜爱之心、以及对党的信仰之心。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后自己肯定要对工作投入更大的热忱、摒弃外在的急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奋力托举教学育才的幻想。 *作协会员曹洁看了路生梅先进事迹报道后,认为路生梅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医务工作经受,见证了*员的初心使命,践行了“三牛精神”。“作为新时代文艺工,路生梅给了我很大的创作启发。2023年春我以路生梅援鄂*书为切入点,创作短篇小说梧桐月。接下来正在设想以路生梅为原型的中篇小说桃花渡。盼望以文学的干净和文明的理性,共建和谐的外乡文化气氛。”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4 “时代楷模”、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又获奖了。 这一次,属于她的荣誉是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2023年“最美巾帼奋斗者”。而和过去许多次一样,吴蓉瑾对关于她本人的采访,总是能推则推。关于校长的这点“小坚持”,卢湾一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张帆再熟识不过,“她总是把我们推到镜头前,每份稿件,她都会仔细地校对我们的名字。她总是为我们搭建舞台”。 撇开全部的荣誉,在别人的眼中,“云朵校长”的美,自有答案。 “她是特殊好的倾听者” 今年“三八”前夕,卢湾一中心的女教师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张半天的休假单。靠着这张单子,教师们可以在安排好课务的状况下,休假半天。而这,也将成为学校尝试弹性休假制的第一次探究教师们“朝7晚5”的工作压力,吴蓉瑾看在眼里。而在本市中小学推出课后看护效劳后,教师们的任务更繁重了。休假条虽小,但却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散发着暖意。 和许多小学一样,卢湾一中心小学百余名教职员工中,女性比例超过90%。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给职场女性带来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女生天生心思细密,如何避开小心情成为导火索?和吴蓉瑾伙伴多年的好友,刚刚退休的副校长邓卫红觉得,吴蓉瑾的秘诀在于,“她是一个特别好的倾听者”。吴蓉瑾的微信“朋友圈”更新频繁,宛如她的工作日记。每晚离开学校之前,她会发一张教学楼走廊图这是一个暗号,只要这张“爱的走廊”图没发,谁都可以去学校找她。而她,真的是说到做到。“不管对方有多少埋怨,哪怕是带着家属一起来,唠唠叨叨讲半天,她总是会急躁地听别人说完,再一点点给出自己的建议。”邓卫红说,后来大家发觉,这温顺的倾听,往往有奇效无论是家长也好,教师也好,有时候,要的不仅是份答案,更是倾听背后,“被敬重”的感觉。 而在被吴蓉瑾唤作“珍宝”的学生们心中,吴教师像姐姐,像好友,也是一个再懂自己不过的长辈。卢湾一中心小学毕业生马天道说,尽管有关课文的记忆已经模糊,但作文本上,吴校长那长长的评语却始终写到了自己心里。即便毕业多年,遇到喜悦和曲折,他始终第一时间想到,告知吴教师。“恋爱了,我第一时间把女朋友带去给她看;父亲突发车祸,我急得手足无措时,她安抚我,准时帮我联系了医院和主治医生,目前父亲正在康复中;今年,我马上迎来一个小生命,成为一名爸爸,知道这个消息,她比我还感动,发了一连串的表情”马天道感慨,成长的道路上,他幸运地拥有了一名小学教师恒久的关爱。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5 “尊敬的党组织:1958年,我先后辞去了世界卫生组织聘任的印度尼西亚、缅甸的亚司和梅毒两种热带病专家的职务;告辞了已迁居美国的父母,毅然回国。我对投报祖国感到无比荣耀和骄傲我真心喜爱*,真诚地申请参加*。我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情愿以党员的身份为救治麻风事业奋斗终身!请党组织考验我吧!” 2023年,李桓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为什么在耄耋之年申请入党?“我还不合格,但唯恐来不及了。”李桓英言辞恳切,“科研追求真理,党也追求真理。”搞了一辈子科研的她,对科研的态度极其严谨,对入党的自我要求也同样严苛。 所以听到这个消息时,友情医院原党委副*郑瑞芬感动莫名。“李教授几十年前就该入党了,没想到她等了这么久。” 1998年,云南勐腊县“麻风寨”。一条小船穿过河流,停在寨口。船上的李桓英和郑瑞芬一眼就观察了岸边等候的人。这曾经是一群麻风病病人,他们正在等治愈他们的恩人李桓英。如今,这里不再是“麻风寨”,改叫“曼南醒”,意为“新生的山寨”,是李桓英亲自取的名字。 77岁的李桓英抢先踏上了岸。 “我们的摩雅傣(医生)来啦!”一路上,不断有人奔跑相告。北京友情医院、北京热带医学讨论所讨论员李桓英,在这里是家喻户晓的“摩雅傣”。 李桓英拉过始终跟着她的一个小伙子说:“把鞋脱下来我看看。”小伙子依言脱下鞋,露出感染了麻风杆菌的脚。 此时,李桓英做出一个令郑瑞芬震动的举动。她的手伸进小伙子的鞋里,摸摸有没有沙子和钉子,再穿上。 这个动作,李桓英每年来回访时都会做。麻风杆菌这种慢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的是皮肤和四周神经,病人的手脚是麻木的。她不厌其烦地教他们学会自我防护,是为了避开皮肤破损、溃烂。 在一处傣族竹楼前,仆人用芭蕉叶裹了一个饭团递给李桓英,她也不洗手,笑嘻嘻接过来就吃。 她不怕吗?李桓英真的不怕。“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麻风杆菌可没有子弹厉害。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传染上让你们亲眼看我现在就能治好它!” 临睡前,郑瑞芬忍不住问李桓英,“您为患者付出这么多,有没有想过参加*?”李桓英不假思考地摇摇头,“郑*,我认为自己还不够条件。我这人其实缺点挺多的,说话直,简单得罪人。但我会连续努力!” 就在这一年,199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5届国际麻风大会上,*向世界宣布已胜利消退麻风病。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诺丁博士说:“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李桓英是做得最好的。”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6 科技战线上,巾帼力气举足轻重。她们潜心讨论、刻苦攻关,以专业和实力诠释不*凡的“她”力气。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卢宇彤践行科技强国目标,亲历了*超算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进展,是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骨干。她长期致力于国产超算技术攻关,坚持自主创新,突破高速通信系统、并行程序应用环境、大规模资源治理等超算核心技术,担当副总设计师的天河二号夺得世界超算500强六连冠。同时,她也是国际超算ISC Fellow和ISC*会*,是担当此职务的首位*学者、世界首位女性学者。 “在工作过程中挑苦活、挑累活,在科研过程中选难题、选前沿。”卢宇彤说,“盼望每名女性都能自尊、自信、独立、自强,抓住新技术、新产业的进展机遇,与祖国共同成长。”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海岚2023年放弃美国教职回国,专注于脑的高级功能及相关疾病的讨论,在系统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创新性讨论成果,提醒了抑郁症发生及抗抑郁药物快速作用的分子、细胞及环路机制,为研发更好、更安全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供应了科学依据。2023年,胡海岚获得其次十四届“世界出色女科学家奖”,为*才智走向世界舞台作出积极奉献。 海军航空大学某试验室教授关欣投身国防事业23年,长期从事信息对抗、信息融合和指挥掌握信息系统领域的一线教学科研工作,为国防教育、舰载航空兵战斗力生成和海军信息对抗装备转型作出突出奉献。关欣先后主持完成重大科研工程10余项,创新实现了理论模型的工程化应用,解决了10余项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军在海上战场装上了先机制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将来我们将连续瞄准国家科技前沿和海*型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注意实战力量引领带动。”关欣说。 传承红色基因:“把这种精神和作风连续下去” 新疆*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扎根边疆,将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守边事业。1961年,她与丈夫一起来到吉根乡,成为一名护边员,在*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玛边防线上,五十余年如一日巡边护边,每天至少走20公里山路,制造出无一例人畜越境大事发生的守边业绩。如今,布茹玛汗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是护边员,一家人无怨无悔守护祖国山河。 “我们全家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不停,巡边护边的信念不改,心系祖国的爱国之情不变。”布茹玛汗坚决地说。 “为什么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位少先队员不经意间的提问,让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陷入深思。 “打好红色底色,种下信仰种子,身边就有最鲜活的课堂。”吴蓉瑾在全国领先组建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依托*一大纪念馆,十余年来累计培育了近千名小学生党史讲解员,坚决了他们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让爱党爱国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 江西省妇联兼职副*甘公荣是“将军农夫”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榜样龚全珍的女儿。几十年来,她扶危济困、热心公益,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家风:积极参加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治理,帮忙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上百人;成立莲花县巾帼志愿者协会,进展志愿者近千人;作为“赣鄱红色娘子军”的宣讲员,线上线下为近800万学员叙述父辈艰难奋斗的故事。 “我要继承他们心系百姓的精神,发扬艰难奋斗的优良作风,把这种精神和作风连续下去。”甘公荣说。 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在志愿效劳的第一线“最美巾帼奋斗者”开拓进取、矢志拼搏,以勇立新功的豪情壮志投身宏大事业,为迎接党的二十大成功召开奉献磅礴力气。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7 为庆祝第112个国际“三八”妇女节,迎接党的二十大成功召开,呈现全市职业女性在各行各业拼搏进取、创先争优的靓丽风采,弘扬全市广阔女性在全面建立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新征程中的“半边天”作用。即日起,间续叙述最美巾帼奋斗者的故事,点赞逐梦前行砥砺争先“她力气”。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高晶超 桦川县万兴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高晶超,诞生于1976年,是桦川县万兴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寒地山药规模种植第一人,首创山药养生煎饼。曾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黑龙江省劳模、全省脱贫攻坚奋进奖、佳木斯市首届“三江英才”、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她从2023年开头创办桦川县万兴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路从白手起家到现在的初具规模,成长的背后是一个*人巾帼不让须眉、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顽强意志。她在创业中始终不忘村里乡亲们,带着村里妇女和她一起种植山药实现致富,并建成山药养生煎饼生产线一条,对推动村民就业、农夫增收发挥了显著作用。合作社更是成为全省“互联网+农业”有机山药种植示范基地、扶贫就业基地和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 高晶超从一个*凡一般的农家女,成长为妇女姐妹创业的“领头雁”、市三八红旗手、省劳模、全国巾帼建工标兵,是由于无论命运怎样在朔风中滑行,她始终站在凛冽的风口,坚决不移地导航着生命的方向。在无忧的年华,她曾罹陷命运的黑洞刚结婚的几年,经受过2023年全国生猪价格一落千丈让她倾家荡产,也经受过2023年初冬的一场暴雪让她100亩地的水稻颗粒无收。那几年,只要是能挣到钱,再苦再累的活,她和她爱人都去做,在5年时间里,她们夫妻俩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还清了全部的外债。命运对她的考验还不仅仅如此,爱人的两次车祸,让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小家庭再次陷入绝境。2023年儿子在家门口被一辆过往车辆撞飞,儿子的病情稳定后,望着孩子稚嫩的小脸蛋,她内心百转千回的情感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在寒地黑土上,她与山药结缘由于给车祸后的儿子调理身体,高晶超开头接触药食同源的山药。她认准了外运的山药在严寒的北方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和市场。2023年,高晶超开头尝试种植山药,经过两年多的试种,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黑龙江省气候条件,在黑土地上规模化种植山药的方法。 她打破了黑土寒地不能种植山药的禁区,领先在高寒地带胜利地种植出雪白的山药,成为远近著名的山药姐,她自己的家庭领先脱贫。成立合作社,带动乡亲们致富她脱贫后不忘本,为了反哺乡亲,聚合集体的力气和才智,规模化地种植山药,让土地制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在镇*和村委会的支持下,2023年12月,由高晶超牵头,成立了桦川县新胜村万兴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最初由14家组成,高晶超被推选为理事长。在高晶超的带着下,仅用三年时间,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山药育苗基地,带动65名贫困人口务工增收,户均增收5600余元,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带动63名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000元。为家乡父老乡亲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当好领头雁,排头兵。不断尝摸索索,拓展脱贫新途径当合作社生产的黑土寒地山药胜利地销往全国之后,高晶超又高瞻远瞩地引进一系列药食同源的经济作物,种植棚室油桃、李子、苹果、雪莲果等特种经济作物600多亩,其中棚室20多栋。目前,合作社已形成以寒地黑土山药、棚室油桃、吉盛李子等作物为主,以绿色水稻种植为辅,以牛蒡、秋葵、黑胡萝卜等经济作物为探究的种植模式,摸索出一整套种植特色农产品的阅历和技术。高晶超的合作社先后带动百余个贫困户,劳动增收40余万元。世上没有无望的境况,只有对境况无望的人。她是幸福的,有党的好政策,有来自四周八方的关注、引导、支持、帮忙,无论将来创业路上有多难、有多苦,她将竭尽全力勇往直前,把山药事业做好,带着她的团队努力打造寒地山药第一品牌!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8 吴蓉瑾,女,汉族,1974年8月生,*党员,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她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传人,依托*一大纪念馆,十余年来累计培育了近千名小学生党史讲解员,在学生心中播撒抱负信念的种子,坚决了他们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她扎根根底教育、潜心教书育人,矢志探究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创新德育方法手段,真情守护学生身心安康,有力促进了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她推动教育公*、促进均衡进展,与郊区小学合作共建,为偏远地区培训教师,以实际行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在努力办好人民满足的教育上作出了突出成绩,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 由于爱生如子,吴蓉瑾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云朵妈妈”。吴蓉瑾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坐落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这里毗邻*的诞生地、*人的精神家园*一大会址,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底蕴与丰厚的党史资源。 16年前,吴蓉瑾发起成立了特地志愿效劳*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第一个吹响了红色文化传播弘扬的“红喇叭”。如今,这支“红喇叭”社团已培育了千余名小讲解员,志愿讲解场次超千场,已拓展出了沪语讲解、英语讲解、快板演出、连环画展现等多种形式。她带着学生们用互动学习、深度参加的方式,吸引小学生走进红色场馆,传承红色精神,树牢爱党爱国的坚决信念。 作为特级校长,她受组织派遣流淌到上海市嘉定区卢湾一中心试验小学担当校长。通过3年的努力,将这所乡村学校真正办成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吴蓉瑾作为教育专家,屡次来往于上海和中西部教育薄弱地区之间,为各地教师开展培训。她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全国领先提出“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十余年里,她带着师生积极投身于“云课堂”的探究实践,她探究的才智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进度、学习习惯等,用数据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供应共性化指导。 吴蓉瑾把爱与敬重浇灌在孩子们的心尖,她更用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师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字爱!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9 在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疆线。数十年来,她亲自在帕米尔高原刻下10多万块“*石”。 如今,布茹玛汗的儿女们也成为护边员。“我们全家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不停,巡边护边的信念不改,心系祖国的爱国之情不变。”布茹玛汗说。 热诚报国,心系人民安康福祉 “由于我是*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每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李桓英总是这样坚决地答复。 20世纪50年月,她谢绝世界卫生组织挽留回到祖国,将国外先进治疗方法与*实际相结合,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可控、可治。2023年,李桓英荣获首届“*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同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传承红色家风,连续红色血脉 甘公荣是“将军农夫”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榜样龚全珍的三女儿。几十年来,她时刻谨记父辈“一心为公,恪尽职守”的嘱托,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家风。 她热衷扶贫帮困,先后成立龚全珍工作室和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募集资金帮忙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她传承红色基因,为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授课,叙述父辈艰难奋斗的故事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家长口中的“秒回校长”,同行眼中的“种子校长”每一个亲切的“称呼,都犹如一枚闪亮勋章,映照出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的育人初心。 她创立全国首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以情育人促进品德养成,她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见因材施教呵护学生成长吴蓉瑾积极探究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被称为“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典范”。 “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观后感10 杨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村委会主任。2023年,她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江门村,带着乡亲们努力拔穷根:创新“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带动村里年收入300多万元;联手大学生村官成立“苗村倌”电商效劳中心,帮忙村民销售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出资建立扶贫加工车间,创立“苗阿嫂”“苗阿公”品牌,村里产业掩盖率达100%。2023年,江门村实现94户326人全部脱贫。 “将来,我要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连续奉献青春力气!”杨宁说。 带着农夫脱贫致富的,还有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2023年,尹建敏为当时的深度贫困地区东乡族自治县和漳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种羊2.1万只,带动8个乡镇、6个合作社开展规模化养殖。她还新建8个黑木耳种植基地,吸纳350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为建档立卡户分红865万元,支付土地流转费142万元。 乡村振兴的道路,见证了她们的不懈引领,也见证了她们的医者仁心。 37岁辗转多地回到祖国,57岁投入麻风病防治工作,95岁成为*党员世界闻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情医院医生李桓英长期奔波在云、贵、川等地的偏远山区,曾经4次遇险,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她推广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救治了数以万计的麻风病患者,她提出的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麻风病“全球最正确的治疗行动”,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奉献。 “我要把学会的学问为祖国和人民效劳”。如今,百岁高龄的李桓英用实际行动鼓励着年轻一代的医务工。 同样坚守在医疗卫生岗位数十年的,还有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 1968年,路生梅被安排到佳县人民医院工作。看到佳县落后的医疗条件,她许下了“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效劳50年”的承诺,专心守护革命老区人民的生命安康。路生梅白天接诊患者,晚上刻苦学习,快速从一名专业儿科医生成长为全科医生,并创办了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退休后的20多年里,她依旧坚持每周在县医院和中医院义务坐诊,接诊患者超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