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复习课课件.ppt
唐诗五首复习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复习目标1.背默古诗,理解诗意。2.,赏析名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河南省中考古诗词考试类型1、直接背默2、理解型背默3、开放型背默4、品味语言,赏析技法5、把握内容,体会情感背默赏析一、自主学习 给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各出两题。1直接默写;2理解型默写;方法:我出题 我抢答我纠正(可抢答,可点某同学必答)一、直接型背默东皋薄暮望,。相顾无相识,。?烟波江上使人愁。单车欲问边,。,都护在燕然。徙倚欲何依长歌怀采薇日暮乡关何处是 属国过居延萧关逢候骑二、理解型默写 王绩的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描写诗人登楼所见美景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二、理解型默写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以比喻表达自己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小结:易错字野望:皋 暮 徙倚 皆 唯 驱犊 猎 带 薇黄鹤楼:已 载 悠 历历 萋萋 鹦鹉洲 乡关 愁使至塞上:属国 延 征蓬 归雁 萧关 候骑 燕然多角度赏析诗歌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野望王绩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徙倚”“何依”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举目四望,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起伏的山峦在余晖中显得更加萧瑟。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动静结合、远近相映、光色相融、白描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牧人与猎马的特写,是动景、近景。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驱”“返”“带”“归”四个动词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用得自然而精警。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用典。用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典故,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的落寞情感。小结:首尾两联言事抒情,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黄鹤楼崔颢 1、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3、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读来却无啰嗦之感,原因何在?4、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5、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以神话传说落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化自然,毫无痕迹。两个“空”字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神话传说起笔的作用:凸显黄鹤楼的历史悠久与神异色彩;大大丰富诗歌的内容。“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读来却无啰嗦之感,原因何在?四句中三见“黄鹤”,并不觉啰嗦,只因为诗意一气贯通,顺势而下,尤其二、三两个“黄鹤”顶针连锁,一气呵成,读来毫无滞碍感。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体会尾联蕴含的诗人的情感。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思乡之情。使至塞上王维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可从题目“使至塞上”,从诗句中的“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二、合作探究 请自选角度赏析使至塞上。1、品味语言,赏析技法 2、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常考方法:修辞手法、炼字炼词、描述画面、写作手法、体会情感。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首联叙事,“问边”交代出使的目的,“居延”点明经过的地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含义、情感)含义:过了居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情感: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飘零,暗写自己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和抑郁之情。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修辞手法)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生动形象地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和抑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画面)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炼字、千古壮观)“直”:笔直,形象地表现出了孤烟的劲拔和坚毅之美。“圆”:浑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之感。“直”和“圆”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美在何处?)图画的构图美: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图画的线条美: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图画的色彩美: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图画的意境美: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修辞手法)用典,用燕然勒功的典故,叙述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侧面表现了战事的频繁,赞扬了将士们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也表现了诗人的达观。一、自主学习 给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各出两题。1直接默写;2理解型默写;方法:我出题 我抢答我纠正(可抢答,可点某同学必答)一、直接型背默,来从楚国游。,万里送行舟。孤山寺北贾亭西,。渡远荆门外仍怜故乡水水面初平云脚低 二、理解型默写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小结:易错字渡荆门送别:渡 荆 外 随 尽 荒 镜 结 仍怜 钱塘湖春行:孤 初 云脚 莺 暖 燕 渐欲 没 绿杨阴里 堤 多角度赏析诗歌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二、合作探究 请自选角度赏析渡荆门送别。1、品味语言,赏析技法 2、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常考方法:修辞手法、炼字炼词、描述画面、写作手法、体会情感。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叙事,点题。“楚国游”交待了此行的地点和目的。穿针引线,贯穿全诗的作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述画面)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炼字炼词)“随”:跟随,化静为动,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进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表达了诗人万丈豪情。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作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描述画面)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炼字炼词/浪漫主义)“飞”:飞来,动感十足,神韵完备,既写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随形之感,又唤起诗人童话般美妙的联想。月亮犹如天外来客,沉落水底,跟随诗人,相依相伴,情意绵绵。“结”:形成,引人遐想,彩云犹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一到早上,就铺洒出五彩斑斓的锦缎来,似在装点美丽的天空,又如迎接远道而来的诗人。此联感受新奇,想象奇特,色彩斑斓,意境奇丽,充分表现出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兴奋喜悦之情。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修辞手法)比喻,把月影比作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赞美之情。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作手法)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炼字炼词)“送”:送别,直接点题:渡荆门送别,“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修辞手法)“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之水人格化,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情角度)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写江水送自己,实则是自己思念故乡。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品析。“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草刚萌发的情形。二、合作探究 请自选角度赏析钱塘湖春行。1、品味语言,赏析技法 2、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常考方法:修辞手法、炼字炼词、描述画面、写作手法、体会情感。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勒出一幅西湖初春涨潮图。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炼字炼词)“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微寒却充满生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处处”“家家”说明鸟很多,与初春季节景象不太符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画面)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修辞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争”和“啄”赋予“莺”和“燕”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写出了莺争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筑巢的动态场景,传神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炼字炼词)“乱”:使迷乱,贬词褒用,写出了花开繁盛、色彩缤纷;“浅”字写春草低矮柔嫩;“渐欲”“才能”写出花草向荣的趋势;突出了初春的景物的特点,展现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述画面)色彩斑斓的春花慢慢地要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浅浅的绿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抒情角度)“最爱”直抒胸臆,表现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炼字炼词)“行不足”:看不够,表现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表达诗人对初春美好景物的喜爱留恋的心情。小结 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最爱”一词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反馈练习:默写五首诗:野望王绩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