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docx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篇一: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闻、古诗 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闻、古诗 黄河的闻名古诗句辑录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2、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生离别) 3、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4、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高适九曲词) 5、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王昌龄出塞)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行路难) 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际。(刘禹锡浪淘沙)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3、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14、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关于黄河的俗语谚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清,圣人出黄河一百零一害,惟富一套 三年两决口,一百零一年一改道 九曲黄河十八湾 鲤鱼跳龙门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一百零一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湾 说尽黄河只为水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不到黄河心不死顽固不化 泥娃娃跳黄河洗不清;洗不净 跳到黄河洗不清太冤枉;冤枉 黄河神话传闻: 1、【望洋兴叹】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有人告知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知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河伯 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际,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受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日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恒久笑话。 2、【鲁班修造将军柱】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矗立的大石。一百零一姓称之为将军柱。传闻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便利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今,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慢慢长高。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原委,谁知她在岸边望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非常光滑的石头,似乎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似乎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传闻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民间故事: 1。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一百零一步穿杨。每天早晨,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望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黄河跳下马,捡起手镯,以为刚才遇到的是仙女。从今,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墙头上除了花枝,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晚了。快到花园那里,突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兴奋得不得了。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亲跑来和他相见的。两人谈了好久才恋恋不舍地告辞。其次天到了约会的时间,那姑娘没来。一连十多天,黄河再也没见到那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把他女儿关了起来。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把姑娘救出来。”那员外怕得罪黄河,便出了个难题,让人们在门前搭起架子,上面吊一个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一一百零一零一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女儿嫁给他。消息传出,应示人纷纷而来。但谁也没能把箭射进钱眼里。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射箭,不左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其次支箭必需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一百零一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许铜钱落地。这时,连看喧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故意耍赖。黄河怒火烧心,“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是练过武,头一偏躲过那箭,并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是怕员外来抓他,黄河逃脱。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再去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练好剑法,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大鸟告知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大鸟吓得飞到天空,往下一看,黄河的眼泪流成了河水,汪洋一片,滚滚向东流去,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总是浪滚翻天。人们说,那是黄河心里忿恨,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 篇二: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方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方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愿死心。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假如变得澄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方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跳到黄河洗不清】比方无法摆脱嫌疑。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比方无法摆脱嫌疑。 【跳进黄河洗不清】比方很难摆脱干系,避开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跳在黄河洗不清】比方很难摆脱干系,避开嫌疑。 【跳在黄河也洗不清】比方无法摆脱嫌疑。 【一百零一川灌河】河:黄河。全部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方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不到乌江不终点】犹不到黄河心不死。比方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愿死心。 【不到乌江不愿休】犹不到黄河心不死。同“不到乌江不终点”。 【不到乌江心不死】犹不到黄河心不死。同“不到乌江不终点”。 成语 【长江大河】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概磅礴,奔腾不息。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方国基久远,国祚许久。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方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方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担水河头卖】河:黄河。到黄河边卖水。比方在内行面前卖弄。 【砥柱中流】就象矗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方坚毅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黄河大合唱: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水谣河边对口曲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黄仲昆黄河的水,张陶陶黄河愿。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 汤汤不陵。 桧檝难为榜。 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 荒畴余故塍。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当澄。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 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于山西芮城西侯度发觉的,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 蓝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与陈家窝发觉,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1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1018年于陕西大荔甜水沟发觉,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 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 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1016年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丁村发觉,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 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流域面积75.2万km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 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9省、自治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00km。 篇三: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传闻中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就让他一百零一步之内射箭,进一个铜钱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亲又让他在一百零一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一百零一步之外射中铜钱并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难他,就一箭射向她父亲.怎知他以前学过武功,躲开了.他很气恼,他从来都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射中.就到深山去修炼.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鸟,鸟告知他那姑娘自杀了.小伙子很悲伤,就泪水不停地留下来,形成了现在滚滚的黄河. 神话传闻 【鲁班修造将军柱】 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矗立的大石。一百零一姓称之为将军柱。传闻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便利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今,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慢慢长高。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原委,谁知她在岸边望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非常光滑的石头,似乎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似乎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传闻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鲤鱼跳龙门】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敞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改变。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1米宽的狭窄的口门,似乎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隧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动此处的跌水。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动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一百零一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一百零一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坚韧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行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望洋兴叹 】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 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知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知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际,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受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日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恒久笑话。”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