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版)01(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 资源ID:92413694       资源大小:55.75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版)01(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语文-2022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通用版)01 (含 答案及评分标准)2022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01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满分100分)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8题,共26分)1. (2分)【答案】C 2. (2分)【答案】A 3. (2分)【答 案】B 4. (2分)【答案】C5. (2分)【答案】A6. (4 分)(1) (2分)【答案】诚信故事我来讲诚信名言大家背(2) (2 分)【答案】示例:小明,听说这次月考你没考好,我很理解你的心 情。其实考试就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你不应该作弊呀!如果 你学习上确实有困难,我可以帮你,相信你能吸取教训,重新振作起 来,下次考出好成绩,加油。7. (4 分)(1) (2分)【答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2) (2分)【答案】蒋介石 张学良8. (8 分)【答案】(1)山山唯落晖(2)馨香盈怀袖(3)岂不罹凝寒(4) 芳草萋萋鹦鹉洲(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二、阅读(本题包括9-22题,共34分)(一)(8 分)9. (2分)【答案】(1)考虑,想到 (2)连接10. (4 分)【答案】(1)(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明澄澈, 水中水藻、苻菜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2)苏 轼天天住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1)念无与为乐者(2)尾属于城【答案】(1)考虑,想到 (2)连接【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 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 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1)句意: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 考虑,想到。(2)句意:末尾连接到城墙。属:连接。10. (4分)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盖竹柏影也。(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答案】(1)(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明澄澈, 水中水藻、苻菜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2)苏轼天天 住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 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 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 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重点词语:空明(形容水的澄 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交横(交错纵横),盖 (原来)。(2)重点词语:庐(住,居住),于其上(在河堤上,介词 结构后置句),过(路过)。11. (2分)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 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 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答案】(1)宦途失意的苦闷或贬谪的悲凉。(2)勤于政事,爱 护百姓。【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提 炼重点语句,结合题干分析作答。甲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根 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知,作者自比“闲人”,透露出在贬 谪中感慨身微,失意落寞的心境。根据乙文“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可知,苏轼是一个心系百姓、勤于政事 的人。【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 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 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 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 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 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 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 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 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 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 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 禁军,姑且替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 应当效命。”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 台开始,一直连接到城墙。苏轼天天在河堤上住,即使路过家门也不 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役夫来增 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二)阅读下面这篇通讯,完成12-14题。(7分)铭记历史,坚定前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9月、美国等国以“联合国军” 的名义在仁川登陆,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朝鲜半岛北方,迅 速向中朝边境推进。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 迫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 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难 决策。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谱写了气吞山河的 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核。在长津湖、龙源里、 松骨峰、大同江、上甘岭志愿军战士们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 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浴血奋战,以劣势装备进 行殊死搏斗,面对敌人飞机的密集轰炸,志愿军坚守阵地,决不后退 一步。在朝鲜上空,志愿军空军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 中力量,两国空军作战实力悬殊。一群年轻的共和国维鹰,凭借勇敢 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术战法,不断在 实战中书写传奇,取得令世人震惊的辉煌战绩,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 战胜的神话。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 光、邱少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些人 民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驱将敌人击退,同时也锻造了敢于压倒一切困 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自强品格和必胜信念。美军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中国士兵是顽强的敌人,他们虽然没 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携带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及美军的 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的粉但是,他们永远向前作战,奋 不顾身战后,美军对志愿军做出这样的评价:这是世界上唯一一 支用步兵围歼机械化部队的军队,步兵战术堪称巅峰,这是只有中国 才能做到的奇迹。国防大学教授刘光明这样阐释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抗美 援朝战斗取得伟大胜利,靠的是中华儿女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这场战斗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钢铁意志的对 决。纪念战争是为了珍爱和平,纪念英雄是为了守护正义。70年 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放射着璀璨的光芒。抗美援 朝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一个敢于亮剑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世界上 赢得尊严。英雄们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 信念,正如矗立在民族复兴航程中的灯塔与坐标,召唤着中华儿女在 逐梦路上奋勇前行。铭记历史,缅怀英雄,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坚持祖国利益高于 一切,直面挑战,勇于创新,在新的起点上,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进 一步发展做出应有贡献。(选自经济日报,有删改)12. (2分)请简要分析选文第段中画线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答案】介绍了当年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的背 景,有利于读者了解历史,认识志愿军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分析可知,选文首段画 线句“美国等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在仁川登陆,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 烧到朝鲜半岛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介绍了当年美国把战火烧 到朝鲜半岛北方,向中朝边境推进的背景;“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 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难决策”, 介绍我国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让读者先了解战净的背景、 历史,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抗美援朝,理解志愿军抗美援朝这一决 策的意义。13. (2分)请分析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侧面描写。通过美军的评价,表现出志愿军战士在恶劣 的条件下,英勇顽强、舍生忘死地对抗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语言的能力。解题时,需从描写方法及其 作用的角度分析。由第段中“中国士兵是顽强的敌人,他们虽然没 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但是,他们永远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等 内容可知,这是美军对中国志愿军的评价,很显然运用了侧面描写的 方法。结合后一句“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能用步兵围歼机械化部队的 军队,步兵战术堪称巅峰,这是只有中国才能做到的奇迹”理解可知, 突出了志愿军战士勇往无前、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14. (3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新时代怎样才能做到“铭记 历史,坚定前行”呢?请结合实际谈一谈。【答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记住历史上的这些正义之战,时 刻铭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认真学习,努力奋进, 磨砺自己,让自己成为有用之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化理解与表达能力。解题时,需结合中学 生生活和学习识记谈怎样才能做到“铭记历史,坚定前行”。示例: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从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铭记历史,铭记 祖国利益,去践行我们的爱国宣言,我们每个人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努力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为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同时, 我们每个人也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遵纪守法,互助互爱,为整个 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三)阅读睡前一杯热牛奶真能助眠?,完成15-18题。(9 分)睡前一杯热牛奶真能助眠?睡眠不好? 一定有不少朋友为你这样支着:“睡前喝一杯热牛 奶,有助睡眠。”许多人声称这一 “催眠妙招”疗效确切,但也有人 认为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睡前牛奶纯属心理安慰剂。“牛奶助眠”到 底有没有科学依据?有人说,喝牛奶能安眠,是因为牛奶中的L一色氨酸起作用。 牛奶中确实含有L一色氨酸,它是人体的一种氨基酸。L一色氨酸可 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一一五羟色胺和褪黑激素。五羟色胺作为神经 递质,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下丘脑,可参与痛觉、睡眠和体温等生理 功能的调节。褪黑激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可缩短睡前觉 醒时间和入睡时间,能改善睡眠质量,还有调整时差的功能。但是, L一色氨酸不只存在于牛奶中,很多食物中都有,如豆腐中L一色氨 酸含量为1119.9毫克/千克,肉类中L一色氨酸含量约为1825. 5毫 克/千克,分别是牛奶的3.4倍和5. 6倍。同时,一杯牛奶中含有的 L一色氨酸总量,并不足以让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波动,也就无法达到 改善睡眠所需要的力量。从中医角度而言,牛乳具有补虚损、益肺胃、养血、生津润燥、 解毒的功效。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人喝完牛奶有困意,但助眠的效 果只能因人而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雷敏说,喝牛 奶能助眠的说法,目前存在许多争议,也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能说明 牛奶有显著安眠的效果。中医食疗学中对牛乳的阐述,也并没有提到 助眠的功效。还有人说,喝热牛奶有助于入睡,很可能是因为牛奶的热度, 而并非牛奶本身。有研究证明,皮肤温度上升,可使入睡速度加快, 如洗个热水澡更容易让人进入梦乡。但是,一杯热牛奶进入胃肠道里, 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足以让皮肤的温度明显上升。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夜间辗转难眠可能与身体缺钙有关。虽 然牛奶是钙的优良来源,但这也不能证明睡前一杯奶可以有明显改善 睡眠的效果,毕竟缺钙不是一杯牛奶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牛奶补钙 是需要养成一个长期饮用的习惯才能影响体内钙水平的。根据人类当前的认知,喝牛奶能安眠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不过,牛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每天适量喝一 些肯定对健康有益。但是,睡前喝牛奶,不仅会增加夜间上厕所的概 率,还会增加消化负担,反而可能不利于睡眠。因此,喝牛奶的时间 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喜欢晚上喝牛奶的人,最好在傍晚或临睡前一 小时到半小时喝。同时,最好不要空腹喝牛奶,不能喝生鲜奶,不要 与酸味食物、含酸饮料一起同食,这样不利于牛奶营养素的吸收。喝 热牛奶,也切忌文火煮、加热时间长。15. (2分)文章开篇从“催眠妙招”写起,有什么作用?【答案】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说明文以事例或生活现 象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说明 内容、丰富文章内容等方面来概括。文章开篇从“催眠妙招”写起, 能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睡前一杯热牛奶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这一说明对象,同时引起下文对“睡前一杯热牛奶是否能助眠”这一 现象科学原理的说明。16. (3分)文章第段中的加点词语“之一”能否删去?为什 么?【答案】不能删去。“之一”表限制,说明褪黑激素只是由脑松 果体分泌的激素中的一种,除褪黑激素外,还有其他激素种类。删去 后,说法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之一”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严密性。【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 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 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之一”是指“一定 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说明脑松 果体分泌的激素不止褪黑激素一种,如果删去,则表示褪黑激素是由 脑松果体分泌的唯一激素,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最后一定不 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7. (2分)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 什么作用?【答案】举例子、列数字、作(做)比较(全部写出得1分)。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L一色氨酸不只存在于牛奶中,很多食物中都有, 且含量丰富(1分)。【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 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 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 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从“如豆腐中”“肉类中”可以看出运 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豆腐中L一色氨酸含量为1119. 9毫克/ 千克,肉类中L一色氨酸含量约为1825.5毫克/千克”看出运用了列 数字的说明方法,“分别是牛奶的3. 4倍和5. 6倍”可以看出运用了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三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具体准确地突出说明 了 L一色氨酸不只存在于牛奶中,很多食物中都有L一色氨酸,而且 比牛奶中L一色氨酸的含量丰富的特点,增强了说服力。18. (2分)读完此文,请你给喜欢睡前喝热牛奶的朋友提一条 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答案】示例:最好在傍晚或临睡前一小时到半小时喝牛奶。理 由:睡前喝牛奶,不仅会增加夜间上厕所的概率,还会增加消化负担, 反而可能不利于睡眠。(建议1分,理由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提建议的能力,仔 细阅读第自然段“喜欢晚上喝牛奶的人,最好在傍晚或临睡前一小 时到半小时喝。同时,最好不要空腹喝牛奶,不能喝生鲜奶,不要与 酸味食物、含酸饮料一起同食,这样不利于牛奶营养素的吸收。喝热 牛奶,也切忌文火煮、加热时间长”即可得出问题的答案。示例一: 喝牛奶的时间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最好在傍晚或临睡前一小时到半 小时喝。理由:睡前喝牛奶,不仅会增加夜间上厕所的几率,还会增 加消化负担,反而可能不利于睡眠。示例二:最好不要空腹喝牛奶, 不能喝生鲜奶,不要与酸味食物、含酸饮料同食。理由:这样不利于 牛奶营养素的吸收。(四)阅读文章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完成19-22题。(10 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张文奎2021年2月19日,解放军报发表长篇通讯英雄屹立喀 喇昆仑,文章首次披露2020年6月中印边境对峙事件详细过程。中 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 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烈 士陈祥榕家乡在宁德屏南,18岁入伍时便写下值得我们此生铭记的 战斗口号一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二初春的屏南,草木复苏,但我们心情却无比地沉痛。这里是素 有“红旗不倒县”之称的革命老区县,也是陈祥榕的家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尽管家境不好,在所有亲朋好友眼 里,陈祥榕从小就是一位对家负责,乐观坚强孝顺的孩子。姐姐陈巧 钗说:“陈祥榕从小因为有习惯性流鼻血的毛病,每次流血一摊一摊 的,还安慰周边的人不要怕,只是习惯性流鼻血,非常勇敢。”陈祥榕13岁那年,爸爸不幸得了淋巴癌,妈妈在海南要打理 芒果园补贴家用,姐姐上大学,陈祥榕留守照顾爸爸。“因为癌症, 爸爸晚上会腿疼,都是弟弟整夜整夜的给爸爸按摩,才13岁的孩子, 真的非常懂事。”陈巧钗哽咽着说道。在初一那年,父亲因病去世, 他认为自己是家里的唯一男孩,要给奶奶、妈妈和姐姐担起责任。陈祥榕将对家人的爱,也带给了同学、朋友。有一年,他班上 班长被无牌无证车辆撞伤,陈祥榕知道后,在自己家里经济条件很困 难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零花钱捐了出来,还到广场上帮同学募捐。陈祥榕受堂姐的影响,打算去当兵。为了过体能测试,每天早 上5点钟就起床,沿着公路跑步,靠着自己的努力顺利入伍。“弟弟 那时候的眼里有光J陈巧钗说。2019年,陈祥榕高中毕业后报名参 军。9月,陈祥榕将这份对家的热爱带到了军旅中,将赤诚镌刻在了 喀喇昆仑。清晨,当哨声响彻营房,班长李确祥又想起了一笑就露出两颗 小虎牙的陈祥榕,想起了那个新兵的第一次冲锋。那是2020年5月 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李确祥和陈祥榕等紧急前出处置。李确祥问 年轻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 ”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 又不容辞!”他们赶到前线后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 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 ”"班 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 说。而他也的确做到了。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非法越线、 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方前出交涉人员,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陈祥榕作 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牺牲时仍保持着护住 营长的姿势。雪域高原捍疆土,红色热土育英才。2020年6月30日,陈祥 榕烈士骨灰运回屏南家乡,在这片红土地上,“新四军三支六团”遗 址依然矗立,北上抗日纪念碑熠熠生辉,中共闽东特委驻地历久弥坚, 陈祥榕的英雄魂也将在此永垂不朽。“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土兮守四方!” 汉高祖的千古担忧,我们在新时代千千万万的陈祥榕身上找到放心的 答案。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选自2021年2月20日闽东日报,有删改)19. (3分)第段说“陈祥榕将这份对家的热爱带到了军旅中, 将赤诚镌刻在了喀喇昆仑”,这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答案】陈祥榕与对手殊死搏斗,逼退越线人员。陈祥榕写 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战斗口号。陈祥榕英勇战斗,牺牲时 仍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情节概括。根据第段“2020年5月初, 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李确祥和陈祥榕等紧急前出处置。李确祥问年轻 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又不 容辞!'他们赶到前线后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概括 可知,面对外军在边境寻衅滋事,陈祥榕勇敢无畏,与对手殊死搏斗, 将外军逼退;根据第段“'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 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可知,年仅18虽的陈祥榕心系祖国,写下“清 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战斗口号;根据第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 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 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牺牲时仍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概括可知, 在与侵犯我边境的外军交战中,陈祥榕身先士卒英勇战斗,牺牲时仍 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20. (2分)作者在第段中引用陈祥榕姐姐的话,有什么作用?【答案】本段写陈祥榕儿时照顾家人的事,作者引用姐姐的话进 一步突出陈祥榕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同时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也使叙述错落有致、典型、生动。(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效果的分析。第段中引用陈祥榕姐姐的 话,交代了陈祥榕儿时照顾家人的事。根据“陈祥榕13岁那年,爸 爸不幸得了淋巴癌,妈妈在海南要打理芒果园补贴家用,姐姐上大学, 陈祥榕留守照顾爸爸”“在初一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他认为自己是 家里的唯一男孩,要给奶奶、妈妈和姐姐担起责任”等内容可知,作 者用陈祥榕姐姐的话集中笔墨叙述爸爸病逝前后家人的基本情况,推 动了情节的发展。根据“'因为癌症,爸爸晚上会腿疼,都是弟弟整 夜整夜的给爸爸按摩,才13岁的孩子,真的非常懂事陈巧钗哽咽 着说道”可知,引用姐姐的话“真的非常懂事”进一步突出陈祥榕是 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综上所述,两种写法相 结合,使得叙述错落有致,既典型又生动。21. (3分)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 击中方前出交涉人员,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答案r公然”极言外军的嚣张气焰,“蓄意”揭穿外军的图谋。 这两个词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外军一手制造加勒万河谷冲突的狼子 野心。(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公然”意思是:明目张胆,毫无11. (2分)【答案】(1)宦途失意的苦闷或贬谪的悲凉。(2)勤 于政事,爱护百姓。【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 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 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 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 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 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 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 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 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 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 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 禁军,姑且替我出力J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 应当效命。”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 台开始,一直连接到城墙。苏轼天天在河堤上住,即使路过家门也不 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役夫来增 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二)(7 分)12. (2 分)【答案】介绍了当年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的背 景,有利于读者了解历史,认识志愿军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13. (2 分)【答案】侧面描写。通过美军的评价,表现出志愿军战士在恶劣 的条件下,英勇顽强、舍生忘死地对抗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4. (3 分)【答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记住历史上的这些正义之战,时 刻铭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认真学习,努力奋进, 磨砺自己,让自己成为有用之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顾忌。表现了外军的嚣张气焰;“蓄意”意思是:存心;有意。用在 此处意在揭穿外军的图谋。结合“非法越线、率先挑衅、暴力攻击中 方前出交涉人员”,“公然”“蓄意”这两个词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外 军一手制造加勒万河谷冲突的险恶用心和丑恶行径。22 . (2分)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中“清澈的爱”的理解。【答案】“清澈的爱”意即纯净的深厚的感情,没有丝毫杂念。 文中指陈祥榕对家人、同学、朋友和祖国有着纯净、深厚、赤诚的情 感。(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清澈的爱”意即纯净的深厚的 感情,没有丝毫杂念。根据第段“爸爸不幸得了淋巴癌,妈妈在海 南要打理芒果园补贴家用,姐姐上大学,陈祥榕留守照顾爸爸”“父 亲因病去世,他认为自己是家里的唯一男孩,要给奶奶、妈妈和姐姐 担起责任”可知,清澈的爱在文中指陈祥榕对家人有着纯净、深厚、 赤诚的情感;根据第段“在自己家里经济条件很困难的情况下,将 自己零花钱捐了出来,还到广场上帮同学募捐。”可知,清澈的爱在 文中指陈祥榕对同学有着纯净、深厚、赤诚的情感;根据第段“李确祥问年轻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 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义不容辞!'他们赶到前线后与对手殊死搏 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以及第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 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毫不 畏惧、英勇战斗,牺牲时仍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可知,清澈的爱 在文中指陈祥榕对祖国、朋友有着纯净、深厚、赤诚的情感。作文(40分)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 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铭记心间:或许是相依 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 陌生人;抑或是家人体贴入微的照顾,老师严厉中善意的批评,同学 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 成长,让我们难忘。请以“成长路上,感谢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 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 校名、地名。【例文】成长的路上,感谢有你成长路上,因为有你,充满甜蜜;生命中有你,充满幸福。感谢 你,给予我生命;感谢你,绐予我爱。感谢有你,我的妈妈,每天清晨,你总是早早起床,在我还是睡 意朦胧时就能闻到菜香。和着这扑鼻而来的香味,你总是会来到我床 边,不忍心地把我叫醒,然后又一个人回到餐厅,为我准备丰盛的早 餐。忙碌了一天,夜晚时分,我总是和着“哗哗”流水声入睡,美梦 时,疏不知,你还在为一天留下的狼藉而埋头收拾。感谢有你,我的妈妈,每当我留恋地离开被窝后,发现上课时间 太迟,急得手忙脚乱时,你总会专门开车送我上学。由于你是新手上 路,常常遇到堵车、熄火,这时你总会紧锁眉头,仿佛要上学的人是 您。看到我平安下车走入校门后,你才会安心地离开。每一次我独立 乘车上学时,你也会送我到车站,直到公交车离开你的视线,你才离 开。感谢有你,我的妈妈,你不顾工作一天后的疲倦,每天仔细地给 我检查作业、讲解答题。由于有太多学习压力的我有时还不断朝你发 脾气,可你仍耐心地一遍又一遍讲解直到把问题弄清楚。有时,太难 的题连你也不懂,你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解题思路。就是你这种“打 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学习要耐心、学习要细心、 学习要用心。感谢有你,我的妈妈,你为了让我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放弃了老 家安稳的、令人羡慕的工作陪我来到了郑州。回忆儿时的我总是不争 气,不懂事,时常惹你生气。而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你总 是陪伴着我,呵护着我,生怕我有半丁点的伤害。你的爱在我的生命 里穿梭,源源不断。亲爱的妈妈,我要感谢你的太多太多!我要感恩你,我想报答你, 但我还小,我知道我要用我最诚实的心,好好学做人;用最赤诚的心, 认真学做事;用最快乐的心,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争取优异的成绩 来回报你。有朝一日,我长大了你年迈了,我会陪你身边,就像你照 顾我一样来回报你!感谢你!我的妈妈,成长路上有你真好!【解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以“成长的路上,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文 章。里面的关键词语“你”,这里的“你”,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 朋友等,也可是某个名人,写名人精神带给自己的激励。里面还有一 个词语“感谢”,也就是饱含了一种感情,“你”带给“我”的感动、 感谢等等感情。结合材料内容,可选立意:(1)感谢母亲的陪伴,一 定认真学习,报答母亲的恩情;(2)感谢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部 名著,保尔的精神激励“我”前行;(3)感谢向日葵的生长带给自己 的启事,正是因为看到向日葵始终朝向太阳,自己也要有坚持的精神, 乐观的态度,等等。第二,选材构思。例如,写成长路上,感谢母亲的陪伴,通过精 心选取生活中细小的充满母爱的素材来突出母亲的形象,把妈妈的默 默付出与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构思上,巧妙地以时间为序,选取 成长中的三个片断,每个片断都是先叙述,后抒情,把一个孩子对妈 妈的感激之情表达得非常真切。如选择感谢向日葵的成长,可以写向 日葵不怕任何的阻挠,始终面朝太阳而张开笑脸,因为向日葵每天都 是这样,自己受到启示,坚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上、生活上 遇到的困难,从而取得成功,表达对向日葵精神的感谢。2022年八 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01语文(满分100分)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8题,共26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溃退(kui) 要塞(sdi) 仲裁(zhOng) 锐 不可当(da ng)B.翘首(qi d o) 瞬间(shfin) 沥青(li) 弹精竭虑(dan)C.桅杆(w6i) 炽热(ch i ) 解剖(pOu) 屏息敛声(b I ng)D.凌空(ling) 悄然(qido) 教诲(hu i ) 深恶痛疾(w S )2. (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瞥见督战镌刻从容不迫B.颁发遗嘱巨额 诚慌诚恐C.皓瀚不逊绯红震耳欲聋D.畸形匿名泻气 正襟危坐3. (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这片出租屋是藏污纳垢之地,治安队员要加强巡逻。C.王蓉同学相貌平平,成绩一般,站在同学之间有鹤立鸡群之 感。D.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 枯拉朽的创造力。4.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的作者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B.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 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C.三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是古 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D.采用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 和消息的共同点所在。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东海市有近260万亩以富硒茶、柑橘、中药材等为主的 特色产业基地,520多个规模化养殖基地。B.我们要聚力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大力推进达州市生态环 境高质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C.周剑坚持每个周末前去县里电子商务中心学习电脑美工知识, 他打算今后在县城开家门店,用自己的手艺来撑起这个家。D.小轩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不仅他学习成绩优 异,而且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6. (4分)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为弘扬“诚实守信”这一传统美德,学校决定 开展“诚信做人”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 (2分)你所在的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照活动一, 再设计两个活动。活动一:诚信人物图片展活动二: 活动三: (2) (2分)最近,你的好朋友小明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 批评教育后,还扣除了总分。小明很沮丧。你准备怎么劝说他?请把 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7. (4分)阅读名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我是中国人民的领袖,” A大声说,“我代表国家。我认为我的 政策是正确的。”就这样,总司令虽然流了一点血,却毫不屈服,到 了城里,成了杨虎城将军和B少帅的阶下囚。在兵变那天,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师以上将领联名通电中央政府, 各省首脑,全国人民。这封简短的电报说明“为了要促使他觉悟”, 已要求总司令“暂留西安府二同时保证他个人安全。(1) (2分)选段出自名著 ,曾易名为 。(2) (2分)选段中的人物A是 ,8是 。8. (8分)古诗文默写(1)树树皆秋色,o (王绩野望)(2)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3)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4)晴川历历汉阳树,o (崔颖黄鹤 楼)(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的 句子是:, 。(6 )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二、阅读(本题包括9-22题,共34分)(一)阅读文言文,完成9Tl题。(8分)【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苏轼徙知徐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 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 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 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 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铺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 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宋史苏轼传)【注】涂潦:泥沼雨水。畚镭: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 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9. (2分)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念无与为乐者 (2)尾属于城10. (4分)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盖竹柏影也。(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11. (2分)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 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 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二)阅读下面这篇通讯,完成12-14题。(7分)铭记历史,坚定前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9月、美国等国以“联合国军” 的名义在仁川登陆,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朝鲜半岛北方,迅 速向中朝边境推进。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 迫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 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难 决策。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谱写了气吞山河的 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核。在长津湖、龙源里、 松骨峰、大同江、上甘岭志愿军战士们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 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浴血奋战,以劣势装备进 行殊死搏斗,面对敌人飞机的密集轰炸,志愿军坚守阵地,决不后退 一步。在朝鲜上空,志愿军空军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 中力量,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版)01(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