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小结与测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
-
资源ID:92436812
资源大小:13.2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小结与测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发达的古代农业:世界领先+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中国古代农业世界领先体现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 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的基本模式。线索2:古代手工业的成就: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古代手工业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历史悠久,部门齐全,多种经营模式 并存,技术水平领先。明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线索3:古代商业的发展:模式固定一突破限制一出现商帮。商业起源早,秦汉到隋唐模式基本固定,变化不明显;宋朝以后有新突破,主要体现在 商业交易的空间、时间界限被打破;明清时期出现商帮。商业始终在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下, 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线索4:古代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的演变+ “重农抑商” + “海禁”“闭关锁国”。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国家所有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重 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必记精要盘点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1 .结构:自战国之后,就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经济结构,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 三部分。2 .特点(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形成;以土地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3)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古代中国的工商业高度发达,手工业生产技术曾长期居世界 领先地位。(4)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大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到明清时 期,固守传统农耕经济藩篱的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5)明清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二、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1 .发展规律(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2)农村人口不断涌进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2 .时代特征(1)战国时期的城市一般都是诸侯国的政治中心(都城),这些都城一般都商业兴盛,交 换的商品大多数是贵族用的奢侈品,这些商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联系不是很密切,而且各个 诸侯国流通的货币品种不一,这反映了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初期发展的时代特征。(2)北宋的东京,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突破了唐朝对“市”的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 瓦肆。这表明北宋封建经济在唐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3)明朝中后期的城市,商业贸易的内容日益接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 自然经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有一定专业化分工的工商业 城市,并在苏州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封建经济渐 趋衰落的时代特征。三、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比较时代目的原因内容影响相同点都是在社会转 型时期采取的 政策维护封建统 治出于统治需 要而采取的 政策限制和压制 商品经济阻碍了商品经 济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发展不同卢重 农 抑 商最初实施于战 国时期,贯穿于 整个封建社会压制商人势 力,以维护封 建统治商业与农业 争夺劳动力, 影响农业生 产、甚至危及 政权对国内市场 进行严格的 规定和控制,对商人地位 和势力进行 压制在封建社会前 期对古代农业 发展有利,对农 业文明的成就 有一定影响;后 期阻碍了生产 力的发展和资 本主义萌芽的 成长闭 关 锁 国封建社会渐趋 衰落时期防止外来殖 民势力,以维 护封建统治 体制,以巩固 封建经济首先是由自 然经济的自 给自足特点 所决定的;其 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 交往易“滋扰生事”;再严格限制国 人出海贸易, 限制外商来 华贸易起到了一定的 自卫作用,但不 利于资本主义 萌芽的成长,限 制了与西方的 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长期与 世隔绝,逐渐落次,为了防范 和抵御西方 侵略者后于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