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十).docx
-
资源ID:92444068
资源大小:30.8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十).docx
2023年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 .清朝有位官员叫叶存仁,有一次一位手下趁夜色给他送礼,他严词相拒,并写下了不畏人知畏己知的千古警句,这表明()A.自尊的人不需要去管别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B.自我承认往往比他人和社会承认更重要C.自尊的人不会做有损自己名誉、人格的事D.收礼被人知道后,有损自己的自尊2 . 2013年6月11日,搭载3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感动、自豪,中国人的这种表现来源于()A.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B.坚强的意志C.乐观的心理品质D.积极的生活态度3 .遥望蓝天,多想是只小鸟,能自由的飞翔。要实现这一愿望,必 须学会自立。为此,你应该()A.依靠父母,完全顺从 B.遇到困难,拒绝帮助C.告别依赖,学会自主D.我行我素,学会约束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立自强的是()A.小梁同学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但仍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B.小明同学从不做家务C.小丽同学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勇于克服困难D.小岩同学身体残疾,但仍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努力搞好学 习【分析】本题考查挫折的普遍性.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磨砺意 志,学会坚强战胜挫折.【解答】小智的事迹告诉我们: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无处不在, 所以我们要勇于面对;面对挫折,态度不同是结果不同;要正确对待 困难与挫折、学会坚强,磨砺意志,努力做一个自信的人,满怀信心 的活下去.所以符合题意,故选B6.袁隆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努力,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 难,依靠坚强的意志,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 解决了困扰世界的难题,更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说明( ) A.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B.遇到的困难越大,取得的成功就越大C. 一切科学工作者都是意志坚强的人D. 一切科学研究只有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才能取得成功【考点】意志坚强的表现.【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坚强意志.坚强意志是行动的强大动力; 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解答】根据教材知识,坚强意志是行动的强大动力;坚强意志是克 服困难的必要条件;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保证.题干中袁隆平依靠 坚强的意志,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A说法正确, 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困难与成功不成正比;CD说法错误,过于 绝对.故选A.7 .黄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园内一树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 几个字,结果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相应的处理。他的行为是()A.违纪行为B. 一般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D.违反道德行为 【考点】一般违法行为.【分析】本题考查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是社会危害性不大, 触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应受一般出发的行为.【解答】题干中黄某在公园树木刻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 处罚法,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故属于一般违法行为,B 符合题意;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8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多地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行 动,行动强调:要严厉打击网上网下各类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坚 决清除手机网站上的淫秽色情信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一举 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考点】社会保护.【分析】本题要在掌握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法律保护未成年人 健康成长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 论.【解答】社会保护是指各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 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其主要内容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与健康、 保护未成年人的荣誉权、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保护有特殊天 赋和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公共场所优惠开放等.所以题干描述的是 社会保护,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BC.故选D.9 .我国颁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惩治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A.B. C. D.【考点】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分析】本题要在掌握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法律保护未成年人 健康成长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 论.【解答】本题考查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 可知,我国颁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 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所 以是正确的选项;选项不是我国颁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的目的,排除.故选D.10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也是保 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是()A.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B.通过有关部门调解、仲裁解决争议C.通过民间德高望重的人来调解D.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权益【考点】诉讼的含义及类型.【分析】该题考查诉讼的含义和类型;诉讼是我们最权威、最有效、 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解答】依据课本内容,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 种手段,也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是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权 益;故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BC.故选D.二、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V,错误 的填)11 .自尊要适度,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诋毁和攻击要听之任之。误。(判断对错)【考点】自尊和知耻.【分析】本题考查自尊和知耻.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 的尊重.是人格之本,只有自尊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知耻的人 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 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解答】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 自己.但不是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诋毁和攻击要听之任之.所以题目观 点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12 .自立是大人的事情,未成年人现在不用培养自立能力。错误。 (判断对错)【考点】培养自立品质.【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培养自立的品质,并对观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不 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自立才能自强.自立的重要性很大, 应该从小培养自立品质.因此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故答案为:错误13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正确(判断对错) 【考点】自尊和知耻.【分析】本题考查自尊.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最看重自己的人 格.【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最看重自己 的人格,具有强烈羞耻心.本题描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14 .个人的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也可能使我们遭受挫折, 这是造成挫折的自然因素。 错误。(判断对错)【考点】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分析】此题要在掌握挫折的涵义,造成挫折的因素、挫折的两面性, 勇于战胜挫折等知识的基础上,依据课本和材料从而得出结论.【解答】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 因两个方面.外在原因包括自然、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内在原 因主要指个人身体和心理因素.以此分析材料可知,"个人的品质、 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是造成挫折的内在因素.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15 .我国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E 确。(判断对错)【考点】法律的作用.【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具有规范与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 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 序与和谐.【解答】我国法律的作用表现在: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 方式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即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 么,不应当做什么;所以题干正确;故答案为: 正确16 .国家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 护。.错误。(判断对错)【考点】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认识和理解.目前,我国已 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法律为主,包括义务教育法、收养法、继承法、 婚姻法、母婴保健法、禁止使用童工在内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体系.【解答】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 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题干中的描 述错误,应该是国家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对未成年 人的特殊保护.故答案为:错误17 .磨砺坚强意志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鹫远。正确。(判断 对错)【考点】磨砺坚强意志.【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磨砺坚强的意志,并对观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解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磨砺坚强意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 成的,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一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如果能 坚持做好,就会养成好的习惯.另外,从小事做起,还会增强磨砺意 志的信心和决心.因此是对的.故答案为:正确18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 质特征。错误。(判断对错)【考点】犯罪行为.【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行为.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 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为严重违 法行为.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解答】根据教材知识,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 性.本题描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9 .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此被称为一 般违法行为。 错误。(判断对错)【考点】一般违法行为.【分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 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解答】依据教材知识,违法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 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轻,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分别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和民事法律法规,分别 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大,违反 了刑法,承担刑事责任,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叫犯罪行为.故答案为:错误.20 .未成年人受国家法律保护,即使犯罪也不会负刑事责任。3 误。(判断对错)【考点】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认识和理解.我国法律对未 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解答】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但是我国刑法第十 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 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 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 题描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三、简答题21 .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这句话告 诉我们应该拥有经历磨难而乐观的态度,身处绝境却不放弃希望的精 神。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培养出坚强的意志?【考点】磨砺坚强意志.【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磨砺坚强的意志,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认真读材料,仔细审题,结合所学知识“如何培养坚强的意 志,可这样回答:确立明确的目标;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 情;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故答案为:确立明确的目标;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加强自我管理和 约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22 .成长的历程少不了风雨的煎熬,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伟人都是在 历经风雨后逐渐成长起来的。下面是美国前总统林肯人生经历的十件 大事。1816年,家人被赶出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扶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2年,竞选州议员落选了。1834年,再次竞 选议员又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却死了,他的 心也因此碎了。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 会大选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到副总统 的提名,但得票不到100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 落选。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简述我们怎样才能战胜挫折, 取得成功?【考点】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应对挫折的方法.【分析】本题考查了怎样对待挫折的内容,挫折是把双刃剑,对待挫 折的态度不同,结果不同,我们应该勇敢的面对挫折,学会直面挫折, 不畏不惧.【解答】本题材料林肯的例子告诉我们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不同的 人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面对困难,不气馁,不回避,笑对挫折,勇5 .小智在雅安地震中失去了一只手,但热爱文学的他选择了坚强面对:他用残缺的肢体写出精美的励志文章,鼓舞着家乡的人们。小智的事迹告诉我们()挫折无处不在,我们要勇于面对要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磨砺意志,学会坚强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做一个自信的人,满怀信心的活下去。A. B.C. D.6 .袁隆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努力,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 难,依靠坚强的意志,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 解决了困扰世界的难题,更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说明( ) A.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B.遇到的困难越大,取得的成功就越大C. 一切科学工作者都是意志坚强的人D. 一切科学研究只有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才能取得成功7 .黄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园内一树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 几个字,结果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相 应的处理。他的行为是()A.违纪行为B. 一般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D.违反道德行为8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多地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行 动,行动强调:要严厉打击网上网下各类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坚 决清除手机网站上的淫秽色情信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一举 于担当,以乐观的态度克服困难,在逆境中愈挫愈奋,才会逐渐磨练 出坚强意志.我们应该勇敢的面对挫折,学会直面挫折,不畏不惧. 故答案为:要正确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态度;学会一些排解挫折感的方法, 进行自我疏导;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 尚的志趣;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适当转换目标;敢为人先.23 . 一个15岁的女中学生,在公路上骑车,当她准备横穿公路时, 被一辆疾驶而过的大货车撞成重伤,最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她因没有 遵守交通规则,而失去了风华正茂的生命。一个灿烂、鲜活的生命就 这样在瞬间里消失了,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考点】规则与秩序.【分析】本题考查遵守社会规则的内容.作为社会成员,我们维护正 义,就要遵守社会的正义制度,即规则和程序.【解答】依据所学内容结合题干要求作答即可;正义和正义制度是 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没有人可以例外.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 维护正义.因此,遵守社会规则是维护社会正义的需要,有利于构建 和谐社会等.故答案为:遵守社会规则是维护社会正义的需要,有利于构建和谐社 会,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等.24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不断攀升,追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 因,虽然涉及经济、文化、法制、教育、道德等多个领域,也涉及到 家庭、学校和社会众多方面,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少年 严重缺乏法律意识。结合教材请回答: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有哪些类型?【考点】违法行为及种类.【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解答】根据教材知识,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 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其类型可以根据违反的法律分为行政 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故答案为:(1)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 是违法行为.(2)根据违反的法律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 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 为.四、分析题25 .某中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上八年级 后,又沉湎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 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 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 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最终丁某受到刑罚 处罚。(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 犯罪?(2) 丁某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4)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都有严重的危害。请回答:什么是犯罪?我国对犯罪的处罚分为哪两大类?【考点】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 系.【分析】本题借助中学生丁某事例,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违法行为及类别、一般违法与犯 罪的关系、如何预防违法犯罪、犯罪的含义、犯罪的处罚类别等.【解答】(1)本题考查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辨别.依据教材知识,违法 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 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轻,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分别违 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和民事法律法规,分别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大,违反了刑法,承担刑事责任.分 析可知,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去卖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参 与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属于犯罪.(2)本题考查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 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 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深渊.可见违纪、违法和犯罪三者之 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3)本题考查如何预防违法犯罪.案例主要陈述了丁某如何走上犯 罪之路,综合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其道德修养不高,缺乏明 辨是非的能力,二是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良 好习惯.(4)本题考查犯罪的含义及刑罚的种类.依据教材知识,犯罪是指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我国刑 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 适用的主要刑罚.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 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故答案为:(1)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去卖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参与 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属于犯罪.(2)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犯有一般违法行为 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会走向犯罪的深渊.(3)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教训,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是非观 念,加强道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等.(4)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 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9 .我国颁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惩治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A.B. C. D.10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也是保 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是()A.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B.通过有关部门调解、仲裁解决争议C.通过民间德高望重的人来调解D.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权益二、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填“×.)11 .自尊要适度,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诋毁和攻击要听之任之。O (判断对错)12 .自立是大人的事情,未成年人现在不用培养自立能力。(判 断对错)13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判断对错)14 .个人的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也可能使我们遭受挫折, 这是造成挫折的自然因素。(判断对错)15 .我国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o (判断对错)16 .国家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 护。.。(判断对错)17 .磨砺坚强意志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鹫远。o (判断对错)18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 质特征。0 (判断对错)19 .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此被称为一 般违法行为。O (判断对错)20 .未成年人受国家法律保护,即使犯罪也不会负刑事责任。o (判断对错)三、简答题21 .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这句话告 诉我们应该拥有经历磨难而乐观的态度,身处绝境却不放弃希望的精 神。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培养出坚强的意志?22 .成长的历程少不了风雨的煎熬,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伟人都是在 历经风雨后逐渐成长起来的。下面是美国前总统林肯人生经历的十件 大事。1816年,家人被赶出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扶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2年,竞选州议员落选了。1834年,再次竞 选议员又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却死了,他的 心也因此碎了。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 会大选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到副总统 的提名,但得票不到100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 落选。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简述我们怎样才能战胜挫折, 取得成功?23 . 一个15岁的女中学生,在公路上骑车,当她准备横穿公路时, 被一辆疾驶而过的大货车撞成重伤,最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她因没有 遵守交通规则,而失去了风华正茂的生命。一个灿烂、鲜活的生命就 这样在瞬间里消失了,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24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不断攀升,追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 因,虽然涉及经济、文化、法制、教育、道德等多个领域,也涉及到 家庭、学校和社会众多方面,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少年 严重缺乏法律意识。结合教材请回答: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有哪些类型?四、分析题25 .某中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上八年级 后,又沉湎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 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 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 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罚。(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犯罪?(2) 丁某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4)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都有严重的危害。请回答:什么是犯罪?我国对犯罪的处罚分为哪两大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清朝有位官员叫叶存仁,有一次一位手下趁夜色给他送礼,他严 词相拒,并写下了“不畏人知畏己知的千古警句,这表明()A.自尊的人不需要去管别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B.自我承认往往比他人和社会承认更重要C.自尊的人不会做有损自己名誉、人格的事D.收礼被人知道后,有损自己的自尊【考点】自尊和知耻.【分析】本题考查自尊和知耻.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 的尊重.是人格之本,只有自尊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知耻的人 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 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解答】本题考查对自尊的理解.叶存仁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尊的人看 重自己的名誉和人格,不会做有损自己名誉、人格的事.所以C项的 说法符合题意;A项错误,自尊的人不是不在意他人的评价和议论, 而是能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和议论;B项错误,自我承认与他人和 社会承认都重要;D项错误,真正自尊的人不会做有损自己名誉、人 格的事.故选C.2 . 2013年6月11日,搭载3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感动、自豪,中国人的这种表现来源于()A.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B.坚强的意志C.乐观的心理品质D.积极的生活态度【考点】中华民族精神.【分析】题目考查的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解答】民族精神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 民族之魂,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搭载3名宇航 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感动、自豪.这 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选项B、C、D不符题意.故选A.3 .遥望蓝天,多想是只小鸟,能自由的飞翔。要实现这一愿望,必 须学会自立。为此,你应该()A.依靠父母,完全顺从 B.遇到困难,拒绝帮助C.告别依赖,学会自主 D.我行我素,学会约束【考点】克服依赖心理.【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告别依赖,学会自主.【解答】自立是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的过程是提高生活能力的 过程,也是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学会自立要先告别对父母的 依赖,自主作出决定.故选:C.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立自强的是()A.小梁同学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但仍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B.小明同学从不做家务C.小丽同学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勇于克服困难D.小岩同学身体残疾,但仍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努力搞好学 习【考点】自立的含义与表现;自强的的含义与表现.【分析】本题考查自立自强.人生当自强,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走 向成功的阶梯.【解答】A属于自强,因为在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面前,仍能保持乐观 向上的生活态度;C属于自立;D身体残疾,但仍积极参加学校的各 项活动,努力搞好学习体现自强;B属于不自立;故选B5.小智在雅安地震中失去了一只手,但热爱文学的他选择了坚强面 对:他用残缺的肢体写出精美的励志文章,鼓舞着家乡的人们。小智 的事迹告诉我们( )挫折无处不在,我们要勇于面对要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磨砺意志,学会坚强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做一个自信的人,满怀信心的活下去。A. B.C. D.【考点】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