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历史(广东卷)(考试版)A4.docx
-
资源ID:92444159
资源大小:63.3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历史(广东卷)(考试版)A4.docx
2023年广东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广东卷)历史(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n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1 .在儒家经典中,尧舜间的继承过程被称为“禅让”,显得彬彬有礼,体现出很高的道德水准。然而史记 正义引括地志两条材料说,“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竹书云舜囚尧”。战国后的一 些历史文献记载,稣因反对舜继位而被杀。上述记载的差异最能说明()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考究B.综合多种文献记述即可得出历史真实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甄别真伪D.历史记载必须通过考古成果加以证实2 .通过分户令,商鞅把大家庭细分到最小限度,形成了大批的个体小农,不但运作力强,且家庭成员 都能“人尽所能”地发挥自己最大的才干。这表明商鞅变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B.使秦国国富兵强C.推动秦完成统一D.重塑了社会结构3 .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下列属于史 料实证的是()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B.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C.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D.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4 .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耍的国情。如图是秦末至西汉文帝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表。a阶段人 口数量下滑和b阶段人口数量迅速提升,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C.科技进步,人丁兴旺B.兴衰纷乱,循环往复D.重视民生,以民为本5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一再表明,政治上处于分裂动荡的时期往往是中华民族交融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是这样,辽宋夏金对峙时期也是如此。该学者这一论断意在强调()A.碰撞交流促进民族交融B.中国呈现多元一体格局C.国家统一是历史的潮流D.民族迁徙导致政治动荡6 .学者毛汉光根据中国古代正史所载官员的出身背景资料,对统治阶层的社会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 “寒素”(门第寒微)类官员占所载官员比例在东晋后期、隋朝和唐朝初期分别为6.1%、17. 3%和28. 4%o这一变化有利于A.提高基层官员的地位B.建立清廉的官僚队伍C.保证选拔程序公平公正D.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7 .隋唐时期,西域的麴(qu)氏高昌政权(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曾专门开设了太学,设立博士、祭酒 等官员,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举考试。据此判断,麴氏高昌政权A.重视法家文化的普及B.受到西域都护府管辖C.首创科举制进行选官D.与中原文化交流交融8,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 5%,以北占到54. 5%;太平寰宇 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 1%,以北则为40. 9%o与唐代天宝年 间相比,北宋初期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增长幅度较大,这一变化可以推断()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C.北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D.北民南迁进一步促进了南方发展9 . 13世纪,中国人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I,使得欧洲航海家的寻金梦得以实现, 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这段话强调的是()A.中国文化的进步性B.阿拉伯人的桥梁作用C.文化交流的推动性D.欧洲航海家的殖民性10 .明朝来华传教士利玛窦说:“由于皇帝不在那里,南京已逐渐衰微,像是一个没有精神的躯壳,而北京 则由于有皇帝在而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带来此变化的皇帝是A.明太祖B.嘉靖皇帝C.明成祖D.崇祯皇帝11 .明成化七年,朝廷开始在芜湖设置推关交税,四面八方的商人和船队齐聚芜湖,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 先进的经营理念,推动了芜湖工商业的发展。这体现出影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是()A.国家政策 B.交通便利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生态环境12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 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 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 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工材料体现出清末()A.中央权力式微与地方权力扩大B.地方割据势力兴起C.帝国主义策动中国分裂D.洋务派与帝国主义势力勾结13 .据统计,梁启超所办的时务报在1896年销量达到7000多份,次年销量高达12000份,最高时竟 然达到17000份,出现了“举国趋之,如饮狂泉”的局面,连万国公报的主笔林乐之都称赞其“议论明通,识解超卓”。时务报的畅销()A.使宣传西方思想成为主流B.为维新变法的开展创造了舆论氛围C.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D.使维新运动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14 .中共二大发表的宣言说: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 级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这 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的国情B.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C.主张国民革命实施国共合作D.重视革命武装力量的作用15 . 1937年7月9日,红军全体将士致电蒋介石等,表示愿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开赴华北抗日。在种种压力下,9月,国民党发表拖延已久的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材料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得益于()A.国共两党的积极配合B.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16.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 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渝,窗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 在。''与材料最为契合的社会背景是()A.戊戌变法过程中废除八股B.洋务运动后大量派遣留学生C.出洋留学成为社会新风尚D.清末颁布谕令停止科举考试17. 1952年6月6日,苏南松江县一互助组完成稻田插秧工作,比往年提前了十天到半个月时间而且还 向全国发起了爱国增产竞赛县、区领导组织各区农民到这一互助组来学习,推广他们的插秧经验。这 反映出当时A. 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创新意识B.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C.抗美援朝胜利鼓舞着国人团结奋斗 D.为保卫革命果实农民努力发展生产18. 1958年5月,在省委向中共中央提出的“二五”计划的建议中,钢的指标为45万吨,平均每年9万吨(1957 年产量为2600吨)。6月,省钢铁工业会议在清远举行。会议要求1958年内全省建设炼铁炉1659座,产钢 100万吨使广东成为生产钢铁工业基地。这表明()A. “左叫顷错误泛滥B.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C.广东成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D.广东钢铁工业发展落后19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 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更通畅的绿灯”是指()A.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决定设立厦门为经济特区D.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20 .我国的外交转变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到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再到20世纪90年代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国。这种转变说明了我国A.充分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观察外国对华态度进行改变C.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D.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关系21 .有档案记载,中世纪西欧庄园里的村规村法中常用的法令习惯术语是“由自治村一致同意制定的惯例法 令'或"在邻里之间同意情况下”等表述,且一般都冠以村民集体的名义,这表明()A.村规村法保障了领主的利益B.村规村法维护了庄园公共秩序C.村规村法确立习惯法的权威D.村民具有参与立法决策的权利22 . 1804年法国民法典接受了罗马法关于人和物划分的体系,沿袭了罗马法。德国历代皇帝都宣布罗 马法的效力遍及全国,视罗马法为其帝国法。西班牙王室聘请罗马法学家在王室参事府和王室法院任职, 派学者赴意大利和法国学习罗马法。据此可知,罗马法()A.对欧洲法治建设影响深远B.使欧洲各国开始修订法律C.使法治意识开始全面普及D.推动欧洲各国的法制建设23 . 16世纪,西班牙政府规定,其拉美殖民地只许同宗主国贸易,不能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而且这 个贸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数商人来垄断。西班牙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工业革命积累原料资金B.保护殖民地的利益C.保障西班牙海外殖民优势D.加大资本原始积累24 .近代民主制度能够首先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 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 制的专制君主。据此可知,近代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是()A.英国的传统习惯B.分封制中丰富的妥协因素C.英国议会传统和习惯法D.教会的制约25 . 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财政署普通 法庭起诉。在专利制度下,法律保障人们对创新成果的独占。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专利制度增加了人们创 新的热情,英国出现技术创新高潮。英国的专利制度()A.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B.导致英国出现垄断组织C.保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D.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6 . 18世纪至20世纪初,英语中出现了如electron (电子)relativity (相对论)automobile (汽车)spark plug (火花塞)gear-Shift (变速杆)等新的科学技术词汇。促使新词汇涌现的时代潮流是()A.工业革命广泛开展B.资产阶级革命此起彼伏C.殖民扩张加紧进行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27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1/10 提高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B.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D.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28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公开反对罗斯福的新政,并指出“政府的监管就是共产主义的前奏”,宣称“罗斯福是个违背宪法的独裁者”。材料说明()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诸多弊端B.新政部分触及资本家的利益C.自由主义思想最终走向破产D.罗斯福新政的成就付之一炬29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拥有庞大的核武器,并形成了“互相确保摧毁''的态势。有学者因此认为“理智地运用核武器”的战略无法实现。对该学者的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两个超级大国始终保持核力量的均势B.美苏两国在处理相互关系时缺乏理智C.核武器使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无法避免D.核武器的毁灭性意味着核战争无赢家30 . 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大规模爆发,引发海啸、火山灰等灾害。中国红十字会向汤方提供1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中国政府通过驻汤加使馆紧急筹措了一批价值28万元人民币的饮用水、食品等应急物资并于19日捐赠汤加政府。材料反映了中国()A.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B.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C.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D.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n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31 .读表,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来源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张骞传(永元)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后汉书西域传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 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2世纪,罗马,致罗马把世界历史描述成一个世俗的世界15世纪末16世纪早期,意 大利成尼斯,思耐阿德展现了世界的整体轮廓,误将大洋洲和南极洲两片大陆绘为一体16世纪后期,意大利,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包括了世界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突出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剑桥近代史亚细亚洲,占全球全陆三分之一,其面积之广大,为五大洲冠然多分属 欧洲诸国,主权丧尽,其号称独自主者,只我中国及日本、暹罗、波斯诸国 而已1905年,中国,最新地理教科书(1)汉书张骞传为何称此举为“凿空”?汉书张骞传和后汉书西域传反映了汉朝对周边地区持 怎样的态度? (4分)(2)任选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一部作品,依据此对世界的认知,自拟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6分)(3)这些作品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征是什么? (2分)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朝野的知识分子面对西学,首先将来自西方的知识用中国固有的概念和框架归类。如将 西方的“炮船器具,声光化电”用“奇技” “机巧”来表达,将英美的议会政治用“议礼明堂” “议政乡 校”来比附。这很容易使来自西方的新事物、新知识转化为中国人可以直接理解和接受的概念。其次,将 其放置在“尧舜孔孟之道”中进行评价,具体表现为“西学中源”说和“中本西末"说,虽然一部分人提 出了 “中西各有本末” “中本亦可变”等观点,但仍未摆脱“中本西末”的整体框架,因此意义有限。摘编自李栋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对西学的认知评价心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朝野知识分子认识和评价西方文化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种方式的影响。(6分)材料二 革命后,原有的地方官制被打破,而新的官员选用制度又未建立起来,一部分地区的县官选 任陷入混乱,造成新晋的地方官流品不齐、在全国政局趋于稳定后,大量有科举功名或接受过新式教育的 本地精英及回籍官员被委任为县知事。传统的地方官本籍回避制度被打破,各地普遍出现本省为官现 象。在民国成立之初的北洋政府各部中,除司法、教育、内务等部外,其他各部旧官员占比都超过80%, 留任比例整体上远高于州县官。摘编自杜佩红“革命”是否“革官”?辛亥革命前后的县官人事变动(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后官员选任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政治和法律方面的重要成果。(4分)材料三 晚清中国,来自西方的外在威慑一直存在,且日益加剧,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相 对而言,经济、思想文化的启蒙工作处于次要地位而明显滞后,因此,到了五四时期,知识层只好又回过 头来补课,进行文化上的启蒙,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由于外国资本的竞争,从来没有一个宽松 的环境,纵向看是发展了,但横向看,发展严重落后暴露无遗。摘编自苏全有晚清中国社会变革的特点(3)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现象的认识。(4分)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苏格拉底是一个出身于雅典中产之家的公民,在辩论之中度过了一生。并向青年们教授哲学,但不像智者那样为了钱苏格拉底始终一贯地坚持说他自己一无所知;但是他并不以为知识是不可得到 的。正相反,他认为追求知识有着极大的重要意义。他坚持说,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 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柏拉图出身于雅典望族,雅典在与邻邦斯巴达的战争中战败时, 他还是一个青年。他把失败归咎于民主制因此他主张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公民应该分为三个阶级: 普通人、兵士和卫国者。只有最后的一种公民才能有政治权力。摘编自(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材料二 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这与意大利城市生活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意大利的城市以工商业和 银行业致富,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世俗生活和个人的发展受到重视,这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沃 土。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才辈出、众星云集。14世纪,佛罗伦萨产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 著名的开拓者。文艺复兴盛期出现了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在当时意大利 的社会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会高层的阶梯,人们藐视关 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三拿破仑说:“大革命是思想家的业绩。”路易十六也曾哀叹:“伏尔泰和卢梭亡了法国。”从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到欧洲封建君主国家的“开明专制”,在世界各国由封建制度向资本 主义制度过渡的过程中,无论根据本国历史条件采取哪一条道路,都得从法国启蒙思想中找到理论武器。 但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 “平等” “人权”等基本政治口号,尽管在当时是进步的,但含有特定的 阶级内容。所有启蒙思想,包括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内,提出“意见支配世界”和“理性支配社会” 都无例外地陷入唯心论。而且启蒙思想家们设计的“理想王国”也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美妙。摘编自黄振等世界近代史重点和理论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两人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其发源于意大利的主要原因。(6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