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村振兴战略方案范文(3篇).docx
2023年乡村振兴战略方案范文(精选3篇)2023年乡村振兴战略方案1为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全镇农村人居环境 综合整治成果,着力打造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新全镇乡村 建设水平,按照市20年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 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系 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按照“因地制宜、 试点先行、梯次推进、一个不落”的总体思路,全力做好乡 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为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和幸福美好做出贡献。(一)谋划布局,制定方案(20年1月一3月)。组织镇 政府、包保单位(部门)和行政村乡村振兴召开一次专题对接 会议,共同研究制定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 列出任务图、进度表,实施“网格化”包保工作机制,全面 实施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各行政村做好 各类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推进厕所改造和宣传工 作,确保顺利实施并完成目标。各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 业发展项目须报镇政府审核把关后再做实施。杜绝举债建 设,各行政村要加强资金管理与使用,经管站做好资金监管。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进 度,确保在时效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二)宣传发动,全员参战(20年4月一6月)。镇包村(四)强化进取精神,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一是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决策的科学性。切实做到不随意 决策;完善党务、政务和办事流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 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二是创新扶贫工作思路。 瞄准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理清贫困地区脱贫 致富路径,创新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思路。三是着力解决好 贫困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实施好财政专项 扶贫资金、整合资金、帮扶资金等所涉及项目,协调推进贫 困村道路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电力工程、教育与科技卫生、 特色产业增收等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巩固脱 贫攻坚工作成效。四是抓工作落实,履行好职责。加强新时 期扶贫开发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 检查,推进扶贫绩效管理;不断健全扶贫工作责任制,把各 项扶贫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并落到实处,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 作局面。(五)强化班子和队伍建设,切实转变作风一是切实改进调研方式。多到贫困面大、贫程度深的村 庄和农户加,确保能够真正掌握贫困地区的实情和贫困群众 的意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贫困地区开展专题调研,形 成有针对性建议的调研报告,有效避免“浅调研”;基层调 研要做到不扰民、不给村里增加负担。二是完善批评与自我 批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规定,积极 推行健康的思想斗争,逐步构建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 干部之间的谈心交心活动,实现团结务实、推进工作的效果。三是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及时回应“不严不实”方面突 出问题,并开展“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专项整治,践 行党的群众路线。(六)强化制度建设,切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规范化 长效化着眼于从制度层面上约束制止“四风”和“不严不实” 突出问题,本着简便、实用的原则,对已有的制度进行梳理, 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群众认可的,要长期坚持,抓好落 实;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要抓紧修订完善。结合 扶贫工作实际,重点抓好工作规则、联系服务群众、权力运 行监督制约等制度的健全完善,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执行各类扶贫 项目资金管理规定,着力扎紧制度的笼子,提高制度建设质 量、加大制度执行力度,以规范化的要求保证改进作风常态 化长效化,形成以制度管事管权管人和干事创业、奋发有为 的良好环境。(一)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共识。乡村振兴服务队始终 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 确保全面实现既定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提 升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绝不辜负人民的期待。把脱贫 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下一番“绣花”功夫,着力解决一 批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贫困群 众满满的获得感、发自内心的满意度,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 的答卷。(二)强化责任担当,增进感情。贯彻落实各级脱贫攻 坚工作精神,压实责任,认真查摆突出问题,围绕“两不愁、 三保障”脱贫目标,扣好第一颗扣子,补齐短板,确保脱贫 攻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全心全意为困难群众服务,真 正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全面 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紧紧围绕对照省、国家乡 村振兴、脱贫攻坚站工作要求,全面排查问题,合力整改问 题。狠抓落实,精准推进,杜绝任何形式主义和畏难情绪, 确保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 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效。2023年乡村振兴战略方案3一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和“三农”优先 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 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以镇 村为主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 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 文明的“美丽乡村”。二、工作目标;从20_年开始,全镇共选取王庙村、黄沟村、柴林村、 桑村村等3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力争通过3 年努力,到20_年底这3个村庄通过考评验收,全镇“美丽 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自20年起,在总结创建 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他村庄, 进行分类、分批整治改造建设,逐步使“美丽乡村”建设转 入常态化。三、主要任务;(一)推进村庄建设。一是编制建设规划。试点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 要,依据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生活 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详细、明确、 可行的建设详细规划,明确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 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规划编制要按照尊重自 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要求,充分考虑人口变动、 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既要考虑当前农民生 产生活所需,又要考虑农村人口、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既 要考虑农村水、电、路、气、厕、卫等设施综合配套,又要 重点突出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较大公共设施项目的有序、 有效安排。二是科学改造提升。按照村庄建设规划,优化村庄路网 布局,合理设计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内断头路。结 合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旧房、 空心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装扮美观舒适住宅,改善农户 住房条件。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套庭 院环境卫生设施,全面完成改厨、改厕。鼓励利用存量建设 用地建新房,严格管控无序违章建房,从严查处违章违规建 房行为,促进村庄整体风貌协调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三是建设新型社区。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建新型农 村示范社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推进合 村并点,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新型 农村示范社区。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统筹安 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增强社区服 务农民的能力。(二)整治村容村貌。一是提升硬化水平。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展村庄 主次干道硬化。主街硬化率达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 70%o主街两侧铺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设施,形成纵横 有序、便捷舒适的村内路网。二是提升绿化水平。加快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 路林荫化建设,积极倡导庭院绿化,鼓励农民栽植经济林木、 观赏树木。推进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绿 化,配建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多 层次立体绿化效果,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九三是提升亮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采取 各种方式实施亮化工程,有条件的村庄应安装太阳能路灯。 加强对公用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四是提升净化水平。建立村内卫生日常保洁机制,推行 “户收集、村集中、镇街运转、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 理方式,按每5-10户不低于1个的标准配备垃圾桶,根据 实际情况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运车;设立环境卫 生专管员及环卫清洁队伍。同时,全面清理村庄内乱堆乱放、 乱搭乱建,推行“三堆两垛”(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 柴草垛、砖石垛)定点存放。妥善处理并积极利用禽畜粪便, 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五是提升美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进 行统一整洁或粉刷,合理布局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 有序、特色鲜明、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整治村内影响观瞻 的陈旧电线电路,坚决杜绝乱扯乱挂现象。工作组、包保单位陪B门)、行政村全员参战开展春季环境综 合整治大会战行动,整治范围覆盖中心村、社屯和庭院。落 实好宣传动员工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示 范引领作用,提升农民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实行网格化工 作机制,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头。不断推进“三治”体系建设, 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继续提升乡 风文明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展演等群众参与性活 动。全面建设“一谷一城”,完成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 结构完成工作指标。完成春季栽种植花卉和绿化美化工作, 提前谋划好种植地块、种植品种和种植设计。各村落实好基 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发展项目落地,增加村集体经济 收入。(三)补齐短板,积极推进(20_年7月一9月)。镇包村 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畅通沟通渠道对工作中出 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查漏补缺分析解决。重点围绕“四好农 村路”工作要求,全面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开展夏季环境综 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实施秋季花卉栽种植工作。镇包村工作 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形成“比、赶、超”工作氛围, 全镇乡村环境基本达到从“整洁”向“美丽”目标提升。村 干部和党员带头引领农户开展“三好一庭院” “美丽庭院和 干净人家”创建活动,院落达到“五净一规范”标准。加强 文化建设,结合村屯历史禀赋,发掘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 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结合村屯实际建设“村标”。具备条 件的行政村打造以本村历史典故、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红 色教育、英雄名人等为主题的村史馆。(四)真抓实干,实现目标(20年10月一12月)。镇包 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开展秋冬季环境综合整 治大会战行动,完成好市委、市政府年终考核工作任务。不 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 保洁与管护工作得以加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 成。积极谋划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和各项工作任务筹备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包村领导、包保单位(部门)主要 领导、村书记要亲自抓,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工作 协调机制,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落实工 作。(二)广泛宣传发动。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 行政村要及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工作 部暑和要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完成任务。(三)精心组织实施。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 行政村要按照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严格执行 和完成好本实施方案制定的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一)人居环境整治结合省委、省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20 条标准开展工作,镇域内环境整治主要包括道路两侧、河道 河岸、沿街店铺、农贸集市、景点公园、群众活动场所等公 共区域,确保规范有序、应拆尽。各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按 照点(社屯组所在地、农户庭院)一线(道路两侧、河道河岸) 一面(中心村所在地、村民居住集中区)相结合原则,做到视 野范围内无杂物、垃圾清运及时、日常保洁到位、环卫设施 完好外观整洁,边缘地带积存垃圾“清零”。各行政村要落 实好辖区内的绿化工作,按照年初定购计划,完成花卉栽种 植工作任务。对公路、村路和巷路沿线围墙、栅栏、房屋等 进行整修和美化,精心打造图文并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和乡村振兴工作内容的文化墙。加强亮化设施的维护保 养,行政村要消除街路的照明死角。进一步强化保洁员作业 监督,增加环卫设施建设和投入,抓好设施管理、维护和使 用。(二)种植业结构调整全面加快“一谷一城”建设,因地制宜选择出适合当地 特色与资源禀赋的产业发展路径,要结合当地优势,走产业 发展道路,多重渠道切实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积极扶持农民 专业合作社发展,发展“订单农业”,发挥好农村电商平台 作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种植业结构调 整创造条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创造 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 主人翁地位与意识,提高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 发展能力。(三)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 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村级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调整 和优化产业结构。20年全镇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继续保持 在10万元以上。(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体系建设,使乡村 治理取得成效。继续推进党员“双联”工作方式,使农民群 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进一 步增强。注重培育良好家风,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 注重培育新型农村带头人,加强村三委班子的思想、组织作 风建设。大力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 等创建评比活动。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修订完善通俗易 懂、群众认可、易于执行的村规民约。注重村屯文化遗产保 护利用与传承,结合村屯实际建设“村标”,打造主题村史 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推行家风家 规家教和文明创建活动等,用文化活动形式承载主旋律、凝 聚向心力。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体现乡村地域特色和农 耕文明。(五)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部署,积极推进 “厕所革命”,20年整村推进村、村厕所改造。同时,完 成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围绕“四 好农村路”工作要求,全面完善农村路网建设,改善农村生 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各村积极申请资金和项目,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六)绿化美化亮化推进完成花卉定购工作,充分利用镇村道路两侧空地进 行栽种植花草,确保统一协调,实现整镇、整村、整屯绿化 美化全覆盖。同时,完成绿美示范村建设工作任务。按照安 全、节能、实用和便民原则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加强设 施管护力度,力争实现街路照明全覆盖。(一)镇包村工作组职责内容实行镇领导班子成员包保行政村工作责任制,对所包行 政村工作负责。将本年度的工作内容制作图表“挂图作战” 进一步夯实“河长制”和“路长制”责任沟通包保单位(部 门)和行政村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在常态化整治的基础上, 每季度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落实好环境综合 整治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工作实施方案。帮助包保村谋划、研 究好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帮助行政村收集整理 好大会战行动时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作为制作全镇乡 镇振兴ver的素材使用。(二)包保单位(部门)职责内容包保单位(部门)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好包保责任,完成好 包保工作任务。帮扶好包保行政村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 参加每季度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和栽种花卉等 日常工作任务。加大资金、项目和物资帮扶投入力度。(三)行政村职责内容行政村对辖区整体环境卫生负总责,负责村屯环卫设施 建设,对村属垃圾清运车辆及环卫设施日常管养。通过村规 民约等有效形式宣传、引导、教育农户做好“门前三包”和 “门内达标”工作。村三委成员和党员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 头从自家做起,庭院环境卫生达到“五净一规范”标准。做 好保洁员作业监督巡查工作。谋划和实施好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好产业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包保单位(部门)积极帮助包保村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 各行政村自筹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 集中投入的原则,确保专款专用。镇乡村振兴办公室按照市级考核细则对各行政村采 取不定期检查考核。各行政村要定期总结、汇报乡村振兴工 作开展情况,收集好影像资料,考核结果将纳入到各行政村 年末绩效考评中。2023年乡村振兴战略方案2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极为关键的一 年,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年;既要巩固脱贫成果, 又要完成年度脱贫攻坚新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精 准扶贫、精准帮扶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结 合村扶贫发展规划和本年度驻村帮扶工作实际,特制定20 年度工作计划。以为指导,全面落实_,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要求,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服务村建设的实际,以 服务基层群众为核心,以引导村民增收致富为重点,健全机 制,强化功能,不断提高服务队临时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 力和战斗力,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 强的组织保证,从而全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 美、文明祥和的和谐新村。严格落实“万名干部下基层”帮扶工作要求,根据帮扶 工作总体规划,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大扶贫攻坚 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力度;履职尽责抓创建,协助搞好村 级党建工作。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党务公开、政务公 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求真务实谋发展,协助村级抓好扶贫攻 坚冲刺工作,积极创新扶贫方式,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 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精准化扶持,抓好问题 整改,确保年度各项帮扶工作落实到位。(一)强化理论学习,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坚持不懈地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 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一是切实 解决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问题。以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标杆 为镜鉴,继续开展理想信念学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总开关”问题,始终保 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二 是切实解决在学习上应付思想问题。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 以自学为主、加强集中学习和交流学习等形式,努力做到读 原著、学原文,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班 子成员的学习质量和理念素养。三是坚持学以致用,切实解 决好学用脱节的问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以提出 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指导扶贫实践,把学习理论同 研究解决贫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 使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动力。(二)强化党性修养,切实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强化政治修养、党性修养,增强党的观念、党员意识, 提升班子整体和党员干部的“精气神”。一是加强党性教育。 继续坚持“三会一课”,引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章、党纪 和法律法规,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开拓创新,创造性 地开展工作。二是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遵守党的组织原 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程序、 制度和集体意志办事。三是从严约束自己。班子成员要带头 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州县委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工作生活各 项规定,时刻从严规范言行,管好自己、管好家属和身边的 工作人员。四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认真落实党内监 督等各项制度,推进扶贫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断 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三)强化宗旨意识,服务好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群众利益无小事” 的理念,坚持把贫困群众的困难真正放在心中,千方百计为 贫困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一是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在不与 国家政策相悖的情况下,尽力给予帮助和沟通协调。二是继 续落实好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贫困群众民意表 达、民意集纳、反馈机制和渠道。三是激发群众主体责任。 在规划编制、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关系贫困群众切身利益 的问题上,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贫困群众意 见,从考虑贫困群众的利益出发,努力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 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