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物理+语文试题.pdf
-
资源ID:92471456
资源大小:3.99M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物理+语文试题.pdf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级生物科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错误的是()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B.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 锤体 C.中期染色体形态最为清晰 D.末期细胞中部形成赤道板【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B、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B正确;C、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染色体形态清晰,结构稳定,C正确;D、末期在细胞中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D错误。故选 D。2.如图为细胞的生命历程图,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乙过程中细胞分化改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B.丙过程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 C.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D.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答案】B【解析】【详解】A、图中甲是细胞分裂,乙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信息不变,A错误;B、丙是细胞癌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引发细胞癌变,B正确;C、丁过程是细胞凋亡,可发生于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中,C错误;D、己过程为细胞衰老,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大,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下列有关遗传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C.具存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一般均表现出显性性状 D.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均表现出隐性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1.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 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2.遗传因子是决定生物体性状的内在原因,分为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含有显性遗 传因子即为显性性状,但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不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A正确;B、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因此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成单存 在,B正确;C、由于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具有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一般表 现为显性性状,C正确;D、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不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如 Aa表现为显性性状,D错误。故选 D。4.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 C.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 确;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推理,B正确;假说中不同遗传因 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错误;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 进行验证,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5.温州一家医院发现一位 X染色体有四条的女性,该女性其他染色体组成均正常。科学家 怀疑其额外的 X染色体可能都是母源的。如果科学家们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其母亲在产生 相关卵细胞时()A.发生一次异常,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两条 X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发生一次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条 X染色单体未分离 C.发生两次异常,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细胞中,只有一个极体是正常的 D.发生两次异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染色体组成均不正常【答案】C【解析】【分析】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卵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 体;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复制的两条子染色体彼此分离,因此由同一个次级 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染色体是相同的。【详解】正常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都只含有 1 条 X染色体;如果女性出现 4 条 X染色体,额外的 X染色体可能都是母源的,所以父方提供 1 条 X染色体,则母方提供 了 3 条 X染色体;应是发生了两次减数异常,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两条 X染色体都移向了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第一极体不含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条 X染色体正常分裂,而另一条 X染 色体未分离,所以形成了 1 个具有 3 条 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 1 条 X染色体的极体。因此两次分裂都出现异常,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细胞中,只有一个极体是正常的。故选 C。6.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 C.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A【解析】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A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 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B正确;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正确;摩尔根等人利用假说演绎法,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7.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有染色单体 4 个 C.此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2 对,DNA 分子 4 个,染色单体 0 个 D.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该图不均等分裂,且是着丝粒发生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过程,故该细胞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B、此细胞中有染色体组 2 个,B错误。C、该图无同源染色体,C错误。D、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子细胞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D正确。故选 D 8.用卡片构建 DNA 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碱基 卡片类型 脱氧核糖 磷酸 A T G C 卡片数量 10 10 2 3 3 2 A.最多可构建 4 种脱氧核苷酸,5 个脱氧核苷酸对 B.构成的双链 DNA 片段最多有 10个氢键 C.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 1 分子磷酸相连 D.最多可构建 44种不同碱基序列的 DNA【答案】B【解析】【分析】双链 DNA 分子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一定与 T配对,G一定与 C配对,碱基对之 间以氢键相连,A-T 碱基对间有 2 个氢键,G-C 碱基对间有 3 个氢键。【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代表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的卡片数分别都是 10,所 以最多可构建 10个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种类可推知最多构建 4 种脱氧核苷酸,4 个脱氧 核苷酸对,A错误;B、构成的双链 DNA 片段中可含 2 个 AT碱基对和 2 个 GC碱基对,所以最多可含有氢键 数222310(个),B正确;C、DNA 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 2 个磷酸,但是两端各有一个最末端的 脱氧核糖只连接 1 个磷酸,C错误;D、碱基序列要达到 44种,每种碱基对的数量至少要有 4 对,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应注意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根据表格所示信息,确定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及数量,判断该 DNA 中的氢键数及核苷酸对数。9.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Y表示某种功能的酶,请据图分析下 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Y 为 RNA 聚合酶 B.该图中最多含 5 种碱基、8 种核苷酸 C.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过程在细胞质内进行 D.b 部位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可能有 TA、A U【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图表示转录过程,其中 a 为 DNA 分子,b 为 DNA 模板链,Y为 RNA 聚合酶;分析图:图表示翻译过程。【详解】A、图表示转录过程,其中 a 为 DNA 分子,b 为 DNA 模板链,Y为 RNA 聚合酶,A 正确;B、该图中含有 DNA 分子和 RNA 分子,因此最多含 5 种碱基(A、C、G、T、U)和 8 种核苷酸,B正确;C、过程是转录,真核细胞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还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和线 粒体中,是翻译发生在真核细胞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C错误;D、b 部位发生转录过程,碱基配对方式可能有:T-A、A-U,D正确。故选 C。10.下列关于 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A.mRNA 上相邻核苷酸之间以氢键相连 B.RNA为单链结构,无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C.密码子只位于 mRNA 上,它与反密码子之间是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D.tRNA与 mRNA 的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发生在核糖体上【答案】D【解析】【分析】三种常见的 RNA 1.mRNA(信使 RNA)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2.tRNA(转运 RNA)功能:氨基酸的运载体 3.rRNA(核糖体 RNA)功能: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详解】A、mRNA 上相邻核苷酸之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A错误;B、tRNA 分子中,部分碱基序列间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B错误;C、m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为一个密码子,终止密码没有相应的反密码子(tRNA 与之配对),C错误;D、tRNA 上有反密码子,能识别 mRNA 上的密码子,而这一过程发生在翻译过程中,即 tRNA 与 mRNA 上的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发生在核糖体上,D正确。故选 D。【点睛】熟知翻译过程中涉及的三种 RNA 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tRNA 中的单链 中也有碱基对是本题的易错点。11.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六倍体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经秋水仙素处理而形成的,据 此可推断()A.黑麦属于四倍体 B.黑麦属于二倍体,不可育 C.八倍体小黑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仍可育 D.八倍体小黑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不 可育【答案】D【解析】【分析】1、自然状态下,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的后代细胞中含有 4 个染色体组,由于三个普通 小麦的染色体组,一个黑麦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育,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八倍体小黑麦。2、小黑麦的单倍体植株仍有四个染色体组(3 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1 个黑麦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不育。【详解】A、由于八倍体小黑麦是六倍体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经秋水仙素处理而形成的,所以黑麦属于二倍体,A错误;B、黑麦属于二倍体,能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说明其可育,B错误;CD、小黑麦经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经组织培养得到的个体称为单倍体植株,由于小黑麦产生 的单倍体植株无同源染色体,故表现为高度不育,C错误,D正确。故选 D。12.人类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遗传病通常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C.多基因遗传病的一个特点是在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 D.患有人类遗传病的人的体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答案】D【解析】【详解】A、人类遗传病通常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A项正确;B、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项正确;C、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在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C项正确;D、人类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因此患 有人类遗传病的人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D项错误。故选 D。二、非选择题 13.如图为某生物一个体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请据图回答:(1)图乙所示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体。(2)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_期的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3)若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之所含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_,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4)图乙对应图甲中的_段,图丙对应图甲中的_段。【答案】(1).8(2).后(3).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 移向细胞两极(4).(5).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分离后形成的(6).ef(7).ce【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甲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 DNA 的数量变化,图中看出,该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ac、cd、de、ef、gh 分别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乙图中,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并且细胞的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丙图中,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2:2,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详解】(1)染色体数与着丝点数相同,图乙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8 条。(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染色体的着丝粒 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3)2 号与 6 号染色体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它们的遗传信息完全 相同。(4)图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 ef 段,图丙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甲中的 ce 段。【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 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4.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下表为该植物纯合亲本间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组别 亲本 F1 F2 1 白花红花 紫花 紫花红花白花=934 2 紫花红花 紫花 紫花红花=31 3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红花白花=934(1)该性状是由_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且只有在_种显性基因同时 存在时才能开紫花。(2)若表中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则第 1 组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F2表 现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若第 1 组和第 3 组的白花亲本之 间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应_。(3)若第 3 组实验的 F1与某纯合白花品种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及其 比例以及相对应的该白花品种可能的基因型:如果杂交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 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如果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 aabb。【答案】(1).两(2).两(3).AAbb(4).1/4(5).全为白花(6).AAbb(7).紫花:红花:白花=1:1:2【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中子二代的表现型可知,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9:3:4,可以改写成 9:3:3:1,因此该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 2 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杂 交组合 1 和 3 的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AaBb。【详解】(1)由分析可知,该植物的花色由 2 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性状的遗传遵 循自由组合定律。(2)组 1F2的表现型紫花:红花:白花=9:3:4,所以 F1的紫花基因型为 AaBb,红花亲本 的基因型为 aaBB,则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F2表现为白花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1:2:1,所以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 1/4。同理组 3 中 F1的紫花基因型为 AaBb,所以组 3 中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 aabb,第 1 组和第 3 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即 AAbbaabb,后代基因型为 Aabb,表现型为 全为白花。(3)第 3 组实验的 F1为 AaBb,纯合白花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若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 AAbb,F1与纯合白花品种杂交,即 AaBbAAbb,子代基因型有 四种,分别为 AABb、AAbb、AaBb、Aabb,紫花与白花之比为 1:1。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 aabb,F1与纯合白花品种杂交,即 AaBbaabb,子代的基因型有 四种,AaBb、Aabb、aaBb、aabb,紫花:红花:白花=1:1:2。【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 9:3:3:1 的理解与应用,如题干涉及的 9:3:4 是 9:3:(3+1)变化而来,同时答题是还要明白 9:3:3:1 的推导过程,才能准确知道相关基 因型与表现型,从而计算概率。15.某家族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甲病由基因 A、a 控制,乙病由基因 B、b 控制),两对等 位基因独立遗传,根据家族的患病情况绘制出如下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_遗传和_遗传。(2)若只研究甲病,3为杂合子的概率是_,3与一个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个病孩,则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3)根据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推测,10的基因型是_,若她与一个母 亲患甲病的正常男性结婚,生出一个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是_。【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2).伴 Y染色体(3).伴 X染色体隐性(4).2/3(5).1/8(6).AAXBXb或 AaXBXb(7).5/12【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6和7不患甲病,生出9患甲病,属于无中生有,为隐性,且9是女患者,由此推断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乙病为伴 Y染色体遗传病,则应在系谱图中表现 出所有男性均患乙病,所有女性均不患乙病,故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为伴 Y染色体遗传。若乙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患乙病女性1的儿子应全都患乙病,故乙病的遗传方 式不可能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 是伴 Y染色体遗传和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2)只研究甲病时,由于4的基因型为 aa,所以1、2的基因型均为 Aa,故3为杂合 子的概率是 2/3,她与一个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个病孩,可以推得3和正常男性的基因 型一定都为 Aa,因此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1/41/2 =1/8。(3)根据系谱图中乙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推测,乙病最可能是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10的基因型为 1/3AAXBXb、2/3AaXBXb,与之婚配的男性母亲患甲病,故此正常男性的基 因型为 AaXbY,他们所生女儿不患叩病的概率是 1-2/31/4=5/6,不患乙病的概率是 1/2,故生出一个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5/61/2=5/12。【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6.回答下列遗传学问题:(1)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证明:被杀死 的 S 型菌中含有某种_。(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对 T2噬菌体进行标记,然后对细菌进行侵染,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他们所利用的标记元素是_。请你简述对 T2噬菌体进行标记的方法:_(3)从细菌细胞内提取到一个 DNA 分子,现有被同位素 3H标记的 4 种脱氧核苷酸。要在实 验室内合成新的 DNA 分子:除以上物质外,还必须有_和_,才能合成第二代的 DNA 分子。在第二代的 DNA 分子中,有_条含 3H的链。在第五代的全部 DNA 分子中,有_条不含 3H的链。【答案】(1).转化因子(2).35S 和 32P(3).先分别用含 35S、32P的培养基培养 大肠杆菌,然后再分别用相应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4).酶(5).ATP(6).2(7).2【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 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 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 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 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DNA 分子复制:(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2)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间期;(3)模板:DNA 的双链;(4)条件: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模板(DNA 的两条链)、酶(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能量 ATP;(5)方式:半保留复制;(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7)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8)产物:DNA 分子。【详解】(1)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2)由于 S 元素只存在于蛋白质中,而 P几乎全部存在于 DNA 中,所以赫尔希和蔡斯用同 位素标记法对 T2噬菌体进行标记,标记的是 35S 和 32P。由于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对 T2噬菌体进行标记需要先分别用含 35S、32P的培养 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再分别用相应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3)DNA 的复制除了原料(4 种脱氧核苷酸),还需要酶和 ATP(提供能量)。一个 DNA 分子经过复制形成 2 个 DNA 分子,共 4 条链。2 条母链被保留下来,因此新合成 了 2 条子链有 3H。不管复制几代,只有第一代的一个 DNA 分子中的 2 条母链不含 3H。【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掌握科学家探究 DNA 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原理,结果和结论,识记 DNA 的复制过程。17.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1)中国“神舟”十号飞船搭载的“大红袍 1 号”和“正山小种 1 号”等茶种顺利移交给武 夷山茶叶育种基地的科研人员,进入了基地的培育与筛种阶段。这是利用太空条件使相关茶 种发生了_(填变异类型),进而选育出品优或量高的新品种。但实际培育过程中,会 出现处理过的种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绝大多数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情况,这说明了 _。在其中也发现了极少数品质好、产量高的个体,这说明了变异是_。(2)下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_,其中 转运缬氨酸的 tRNA 一端祼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_。(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 AABb,该动物体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如 图乙,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_(4)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_(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 变异的是_(填序号),从发生的染色体种类来看,两种变异的主要区别是_。【答案】(1).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对大多数个体来说是有害的(3).不定向 的(4).DNA 复制时,其中的一个碱基对(TA)被另一个碱基对(AT)所替换(5).CAU(6).发生了基因突变(7).(8).(9).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 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解析】【分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 变异。据图分析,图甲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其中为 DNA 的复制过程,为转录过程;图乙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等位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的结果;图丙都发生了染色体判断的交换,前者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 基因重组;后者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大红袍 1 号”和“正山小种 1 号”等茶种是利用了太空条件,使其发生了基因突变,为诱变育种;在诱变育种过程中,种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绝大 多数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情况,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也发现了极少数品质好、产 量高的个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即 DNA 在复制时,其中的一个碱基对被另 一个碱基对所替换;题图中异常的转录模板链上的三个碱基是 CAT,所以转录后对应的密码 子是 GUA,则反密码子是 CAU。(3)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不能进行联会,所以不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因此,该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4)从题图丙中可以看出,属于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所以属于基因重组;属于 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及其概念,能够正确区分三者 并判断图甲、乙、丙发生的变异的类型,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级物理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加速度一定变化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答案】A【解析】【详解】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所以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 越大,但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故 A正确,C错误;物体的速度变化,加 速度不一定变化,如自由落体运动,故 B错误;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竖 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故 D错误故选 A 2.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一定做曲 线运动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一定 是变力【答案】C【解析】【详解】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也能做曲线运动,例如平抛运动,选项 A错误;B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不一定做曲线运动,例如自由落体运动,选项 B错误;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选项 C正确;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不一定是变力,例如平抛运动,选项 D错误。故选 C。3.如图所示,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A.小球只受重力、绳的拉力作用 B.小球只受重力、斜面的弹力作用 C.小球只受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作用 D.小球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弹力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地面附近物体一定受重力,故小球一定受重力;细绳拉紧,说明细绳对小球有拉力,且拉力方向沿绳子方向向上;假设小球不受斜面的弹力,则小球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小 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故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以及斜面上的弹力作用,故 D正确,ABC 错 误 4.一人乘电梯从 1 楼到 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 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的情况是()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答案】D【解析】【详解】人乘电梯从 1 楼到 20楼,在此过程中,他虽然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 运动过程,但是支持力的方向始终向上,与位移方向一致,所以支持力始终做正功,故 ABC 错误,D正确。故选 D。5.家用洗衣机的脱水桶如图所示,脱水桶高速旋转把衣物甩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脱水时水做向心运动,脱水后衣物在桶中央 B.脱水时水做离心运动,脱水后衣物 在桶中央 C.脱水时水做向心运动,脱水后衣物在桶壁附近 D.脱水时水做离心运动,脱水后衣物 在桶壁附近【答案】D【解析】【详解】洗衣机脱水筒高速旋转时,衣服对水的吸附力不足以提供水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水做离心运动,从小孔中飞出;同样脱水过程中,衣物也做离心运动而甩向桶壁,脱水 后衣物在桶壁附近,故 D正确,ABC 错误。故选 D。6.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飞船环绕地球运行期间,宇航员进行了出舱 活动(如图所示)。宇航员在舱外活动时()A.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D.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A宇航员在舱外活动时仍受地球引力作用,选项 A错误;B宇航员在舱外活动时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则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 B正确;Mm G ma CD 根据 则 r 2 GM GM a g r R 2 2 可知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选项 CD 错误;故选 B。7.关于引力常量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G 值的测出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B.引力常量 G 的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反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C.引力常量 G 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 1kg的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相距 1m 时的相互吸引力 D.引力常量 G 是不变的,其数值大小由卡文迪许测出,与单位制的选择无关【答案】AC【解析】【详解】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之后的 100年中由于 G 值没有测出,而只能进行定性分析,而 G 值的测出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选项 A正确;B引力常量是一个常数,其大小与质量以及两物体间的距离无关,选项 B错误;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引力常量 G 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 1 kg 的可视为质点的物 体相距 1 m 时的相互吸引力,选项 C正确;D引力常量是定值,其数值大小由卡文迪许测出,但其大小与单位制的选择有关,选项 D 错误。故选 AC 8.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的周期不变 B.质点的速度不变 C.质点的角速度不变 D.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不变【答案】AC【解析】【详解】AC 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角速度保持不变故 AC 正确;BD 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的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速度和向心加速度方向时刻改 变,所以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发生变化,故 BD 错误。故选 AC9.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发 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两极,每 12小时巡视地球一周,称为“极地圆轨道”“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 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则“风云一号”卫星比“风云二号”卫星 A.周期小 B.运行角速度小 C.运行线速度大 D.向心加 速度大【答案】ACD【解析】Mm 4 2 G m r【详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因为风云二号是同步卫星,r T 2 2 周期为 24小时,所以风云一号的周期小于风云二号的周期,A正确 2 B.根据,周期大的角速度小,所以风云一号角速度大于风云二号的角速度,B错误 T Mm 4 2 r v 3 2 GM 2 C根据G m r,v 联立解得:,风云一号周期小,所以风 r T 2 2 T T 云一号线速度大,C正确 a r2 v D.根据向心加速度方程:,风云一号线速度大,角速度大,所以向心加速度 大,D正确 10.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一定指向大圆环圆心 D.可能背离大圆环圆心【答案】AD【解析】【详解】AB 大圆环光滑,则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总是沿半径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故 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一直不做功,A正确,B错误;CD 小环在运动过程中,在大环的上半部分运动时,大环对小环的支持力背离大环圆心,运 动到大环的下半部分时,支持力指向大环的圆心,C错误,D正确。故选 AD。11.如图所示,物体 A和 B的质量均为 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 F拉物体 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则()A.物体 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绳子拉力始终大于物体 A所受重力(00 900)C.绳子对物体 A的拉力逐渐增大 D.绳子对物体 A的拉力逐渐减小【答案】BD【解析】【详解】A、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将 B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 v v cos 向,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 A的速度,有,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 A B 减小,则有 A的速度增大,A做加速运动,故 A错误;T mg mamg B、物体 A向上做加速运动,拉力,故 B正确;v v CD、运用外推法:若绳子无限长,B物体距滑轮足够远,即当 0 时,有,这表 A B 明,物体 A在上升的过程中,加速度必定逐渐减小,绳子对 A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故 C错误,D正确;故选 BD 【点睛】关键是将 B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 A的速度 12.假设将来一艘飞船靠近火星时,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则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运动到 P 点的速度 B.若轨道贴近火星表面,测出飞船在轨道 运动的周期,就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 C.飞船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时的加速度 D.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的周期大于在轨道上运动时的周期【答案】BD【解析】【详解】A.从轨道 I 到轨道要在 P 点点火加速,则在轨道 I 上 P 点的速度小于轨道上 P 点的速度,故 A错误;B.飞船贴近火星表面飞行时,如果知道周期 T,可以计算出密度,即由 M mM 4 =2 G m R 4 3,R R T 2 2 3 可解得 =3 GT 2 故 B正确;GM a C.根据 可知,飞船在 I、轨道上的 P点加速度相等,故 C错误;r 2 D.因为轨道半长轴大于轨道的半径,所以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的周期大于在轨道 上运动时的周期,故 D正确 二、实验题 13.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 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 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 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 50Hz 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 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 的计时点,其中 O 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 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_ A.OA、AD 和 EG 的长度 B、OC、BC 和 CD 的长度 C.BD、CF 和 EG 的长度 D、AC、BD 和 EG 的长度【答案】(1).AB;(2).BC;【解析】【详解】(1)A实验供选择的重物应该相对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物体,这样能减少摩擦 阻力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 A正确;B为了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图甲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这样可以减小纸 带与限位孔的摩擦,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 B正确;1 mv 2 C因为实验中比较的是 mgh 与 的大小关系,故 m可约去,不需要测量重锤的质量,2 对减小实验误差没有影响,故 C错误;D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放手松开纸带,对减小实验误差没有影响,故 D错误.(2)根据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瞬时速度,结合动能与重力势能表达式.:A当知道 OA、AD 和 EG 的长度时,只有求得 F点与 AD 的中点的瞬时速度,从而确定两者的 动能变化,却无法求解重力势能的变化,故 A错误;B当知道 OC、BC 和 CD 的长度时,同理,依据 BC 和 CD 的长度,可求得 C点的瞬时速度,从而求得 O到 C点的动能变化,因知道 OC 间距,则可求得重力势能的变化,可以验证机械 能守恒,故 B正确;C当知道 BD、CF和 EG 的长度时,依据 BD 和 EG 的长度,可分别求得 C点与 F点的瞬时速 度,从而求得动能的变化,再由 CF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进而得以验证机械能守恒,故 C 正确;D当 AC、BD 和 EG 的长度时,依据 AC 和 EG 长度,只能求得 B点与 F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