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技工作年度工作总结】县干部年度考核工作总结.docx
-
资源ID:92499440
资源大小:18.0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县科技工作年度工作总结】县干部年度考核工作总结.docx
【县科技工作年度工作总结】县干部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坚持“依靠、面对”方针发挥最大科技效能 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进展战略作为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立和改革的八大任务之一,摆在了首位。这是党中心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胆识和气慨作出的战略选择,标志着我国经济建立已步入学问化、信息化、工业化进展的快车道,就如何效劳全县经济社会进展,如何发挥最大科技效能,我进展了深入地调研。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坚持经济建立必需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工作必需面对经济建立主战场的方针,我县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我县连续3年进入全省经济效益“十佳”县市行列,综合实力跻入全省20强,并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全省农夫增收先进县、全省文明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202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94亿元,比2023年增长22.34%,年均增长10.8%,财政收入24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32%; 农夫人均纯收入2929元,分别比2023年、2023年增加203元和100元。2023年,全县共争取国家、省立项各类科技规划工程10个,落科技贷(借)款2724万元,无偿拨款116万元,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达11家,高新技术产品23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28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9.1%,2023-2023年度,全县取得县级以上科技成果40余项。我县科技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良好态势: 一、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大力推动科技兴工 在进展工业上,我们突出技术创新这个核心,抓住高新技术工程建立和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两个关键,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程建立为载体,着力提高工业经济的科技含量。 一是狠抓高新技术工程建立。我县不断加大工程建立力度,申报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科技工程。如可食性茁霉多糖包装膜、激光镭射转移膜、聚丙烯合成纸等一批工程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火炬规划、科技攻关规划等科技专项规划笼子。我县根据对工程申报一批、列入一批、研制一批、贮备一批的原则,2023年和2023年分别跻入国家、省专项科技规划11项和10项,争取资金940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300多万元。 二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我县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素养和竞争力。实施骨干企业治理信息化工程,完成了薄膜一线、二线技术改造,生产力量分别超过设计生产力量的50%和38.5%。宏博集团大力改造生产工艺,将原来的正循环蒸发方式改造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反循环蒸发方式,实行冷法提硝、卤水地下净化等先进工艺,促进企业生产。加大了富思特集团、宏博集团2家省级技术中心建立力度,技术创新力量进一步增加。2023年,全县企业共开发新产品27个,推广应用新技术16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1项,市级科技成果4项。 三是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我们积极利用毗邻武汉的优势,近两年来积极组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40多项(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有20多家企业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严密的科技合作关系。宏博集团与武汉大学合作进展了卤水地下净化工艺工程讨论; 富思特集团与上海大学合作开发氟碳涂料,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开发CIMS系统;汇江公司与湖北大学合作开发芦荟凝胶及其干粉稳定生产技术工程;远大机械公司与合肥建材机械讨论院合作开发了水泥高效振动磨新产品。 二、围绕农业产业构造调整,大力开展科技兴农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县也是农业大县,如何提高农业增效、实现农夫增收,我们做了大量的科技工作: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工程申报和建立。我们坚持把农业科技工程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通过不断新上农业科技工程,推动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近两年,全县共申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规划工程11个,4个工程被国家和省批准立项,其中,芦荟原液及其系列产品综合开发、十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及万吨保鲜加工技术2个工程被列入国家星火规划。2023年,我县运用节水浇灌技术在农业科技园种植芦荟100亩,创办了高科技的芦荟加工企业云梦汇江生物工程公司,公司开发的芦荟花露水和芦荟液体皂投入批量生产后,畅销中南10多个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二是大力推行无害化农业。我们抢抓农业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德动规划的机遇,积极争创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以高效Bt、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为主,以卡死克、抑太宝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为辅的病虫防治技术,普及以优质复混肥、优质有机肥、桔杆还田为主的控氮增钾补微平衡施肥技术。省里特地在云梦召开了两次现场会,推广我县农药安全使用和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阅历。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进展到10万亩,2023年顺当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创立验收。 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效劳。我们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科技效劳网络,各乡镇农技站都配备了站长、技术员,村村配备了农技主任。坚持抓好科普工作,常常性开展技术询问、现场培训等活动,两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场次,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 三、围绕科技工作机制,完善科技工作环境 我县存在肯定的高素养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就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我们主要从改善他们的科技工作环境着力。 一是强化科技工作领导。我县成立了云梦县科教兴县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乡镇、各部门及重点企业也都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的科技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职科技人员,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详细抓的科技工作格局。县、乡党政“一把手”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科技工作专题会议,讨论解决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工程建立、技术合作等详细问题。 二是强化科技工作责任制。我县在全省领先实行了乡镇、县直部门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强化各单位科技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依据各单位的工作职能,制定了详细的科技工作考核指标,主要包括组织领导、进展规划、经费安排、科技成果开发与应用等内容。年初,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及有关部门、重点骨干企业签订科技进步目标责任书,年底组织专班进展考核。对完成目标责任较好的单位,由县委、县政府授予“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予以表彰。 三是强化对科技人才的鼓励。我县不断强化对科技人才的使用与治理,充分发挥广阔科技工对“第一生产力”最直接的组织、实施、转化作用,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进展。近两年来,共有120人晋上升级职称,200多人晋升中级职称。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科技人才9488人,占总人口的1.65%,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419人,中级职称的3406人; 享受国务院津贴的5人,省管专家3个,进入湖北省“111人才工程”梯队的2人。为了充分调动广阔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加大了科技嘉奖力度,设立“科技进步奖”、“技术创新奖”,对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应用中奉献突出的有功人员实行重奖。近两年,县政府先后拿出40多万元,嘉奖了40多项科技成果和120多名科技人员,其中 4名科技功臣和4个有功单位,分别获奖1万元。县政府还实行了拔尖人才政府津贴制,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月赐予50100元政府津贴,全县已有26名拔尖科技人才享受了这一津贴。各企业也纷纷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嘉奖力度。富思特集团坚持每年开展一次企业功臣和技术标兵评比嘉奖活动,对企业功臣每人一次性嘉奖8万元。宏博集团制定了企业科技嘉奖方法,每年拿出8万元资金嘉奖科技人员。 四是完善科技投入。我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为方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2023年和2023年,县科技三项经费分别按本级财政支出预算的1.45%和1.5%安排,并全部落实到了详细科技工程,重点支持了卤水地下净化工艺讨论、脱毒马铃薯组培技术、阳光温室示范、新型高效振动磨研制、耐蒸煮食品包装流延膜开发、干式加碘法讨论等30多个工程的开发与试验。目前,一批工程已投入生产或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远大机械公司研制的新型高效振动磨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已投入批量生产,产品利润率达40%。各企业也都加大了技术开发投入。富思特集团、宏博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每年都拿出年销售收入5-8%以上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开发和技改工程建立中。其它县直企业和重点乡镇企业的科技投入比例均在3%以上。全县各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企业特殊是科技型企业的金融贷款支持力度,去年我县金融贷款投放量居全市首位。同时,我县还通过申报专项科技规划、引进科技型工程等方式,争取科技资金,拓宽科技投入渠道。 存在的问题 我县科技工作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工程水平较低。我县科技规划工程主要走产业化工程笼子,真正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工程不多,能够在市场上具有先导优势的产品不多。 二是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不够。县级科技三项经费是全县科技投入的根底,是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催化剂,经费投入缺乏,使县中小企业难以创新,产品难以更新换代,企业难以持续进展。 三是有的企业科技熟悉不高,起点低。我县有的企业科技意识不强,只图眼前的富强,缺乏长期科技规划和技术创新,产品适应不了市场,也就只有被市场所淘汰。 四是企业投入不够。有的企业虽然熟悉到了科技的重要性,但只是纸上谈兵,真正投入产品试验、开发、攻关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够,一点点投入也显不出成效来,“引进来”的思想熟悉也不深,企业进展缺乏后劲。 五是企业科技人才断档。由于大中专安排制度改革,工业、农业等生产第一结的企业、部门的科技人才近几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充,加之缺乏有效的汲取和留住人才的鼓励机制,局部人才外流。目前不管是农口部门,还是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科技人才断档问题。 对下一步全县科技工作的建议 通过调研,使我深深熟悉到,工业、农业、县直、乡镇,都需要科技,都渴求科技; 科技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事业各个方面都有“四两拔千斤”作用。科技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减弱。为了进一步开创我县科技工作局面,进一步用科技促进和推动我县经济和社会进展,最终实现全面建立小康县和楚天强县的奋斗目标,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工作的熟悉 各级各部门特殊是企业要坚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科技就是抓进展”的思想,坚固树立“抓科技就是实施县委、县政府科技兴县战略”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工作的熟悉,把科技工作放在主要位置,明确专人管,明确专人抓,要拟订科技工作规划,并切实组织实施;对科技工程要做到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储藏一批;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要成立调研所、科技部,使科技工作真正成为本行业、本企业的主要工作之一,贯穿于全部工作始终。 2、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 县级科技三项经费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到达国家规定的按当年财政支出的1.1%的水平。同时要加大对县科技局的投入力度。目前县科技局每年工资等其它费用缺口24万多元,工作条件还是八十年月水平。县科技局作为全县科技主管部门、龙头部门,在办公环境、办公设施等方面,应当走在科技进展的前列。 3、要进一步加大科技队伍建立的力度 我县科技队伍力气相对薄弱,有的行业、有的企业甚至消失科技人才断档现象,这个问题必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种局面必需快速得到转变。一是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制订优待政策,如安排住房,解决其配偶、子女的上班、上学问题,吸引科技人才来我县安心工作; 二是要每年选送一批年青有为的科技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习和深造,为我县培育和储藏一批高素养的科技人才队伍;三是要发动和组织农工各部门和各重点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签订技术效劳合同,并聘请一些知名专家来我县做科技参谋,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