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6)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资源ID:92544416
资源大小:12.9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2016)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部编版(2016)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2016)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逢入京使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并背诵古诗。 2、读懂诗歌内容,掌握古诗的重点实词。 3、领悟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1、读懂诗歌内容,掌握古诗的重点实词。 2、品味诗中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绪。 【教学难点】 品味诗中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天宝八载,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任系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他遇见了一个返京的使者,两个人立马而谈,诗人知道对方还要返京述职,顿时想请他捎封家书回长安,此时就描写了这样一副场景。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2、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亲人,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三、初读诗歌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读懂诗意。 注释: 漫漫:路途遥远的样子。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凭:请求,烦劳。 传语:捎口信。 译文: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理解诗意。 1、对于标题的理解。 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2、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 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4、诗歌语言特点 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5、你从诗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和诗句内容进行分析。 诗人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总结 诗歌通讨描写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托使者带平安口信以慰家人的场景,抒发了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感情。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