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工业药剂学-第六章-丸剂课件.ppt

    • 资源ID:92568867       资源大小:751KB        全文页数:9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业药剂学-第六章-丸剂课件.ppt

    第六章 微丸、滴丸和中药丸剂俗称丸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剂型。含义第一节微丸一、定 义 微丸(小丸,Pellets为英文名,早期专指植入用微型片,现口服小丸也沿用同名,应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其实际意义)是指直径约为1 mm,一般不超过2.5 mm的小球状口服剂型。采用不同处方,可将药物制成速释、缓释或控释的微丸,一般填充入空胶囊中、袋装或压成片剂使用特 点 1可通过控释微丸包衣制成缓控释制剂;2在胃肠道分布面积大,生物利用度高,刺激性小;3由于粒径小,受消化道输送食物节律影响小(如幽门关闭等);4控释微丸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疗效浓度,并维持平稳、长时间的有效浓度,血药波动小;5微丸的流动性好,大小均匀,易于处理(如包衣、分剂量);6改善药物稳定性,掩盖不良味道;7适合复方制剂的配伍;8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大生产的要求。缓释微丸的释药机制 1.1蜡质、不溶性高分子骨架微丸释药机制 这类微丸通常以蜡类、脂肪类及不溶性高分子为骨架,水分不易渗入丸芯,药物的释放主要是外表面的磨蚀-分散-溶出过程,影响释药速度的主要因素有药物溶解度、微丸的孔隙率及孔径等。因为难溶性药物释药太慢,故较适用于水溶性药物。1.2 含致孔剂的包衣膜释药机制 通常将药物制成丸芯,再用含致孔剂的包衣液进行包衣。致孔剂附着于衣膜中,当衣膜与胃肠液接触时,致孔剂溶于水(但不是全部溶于水,另一部分因被膜材包围,不能与水接触),形成许多微孔,水份渗入片芯,形成药物饱和溶液,从而达到近似零级释药过程。零级释药速度常数Kro“漏槽”条件(sink condition)为:Kro=Dm/tr=PB.A.CS/d 其中Dm为维持剂量;tr为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停留时间;PB为包衣膜渗透常数;CS为药物溶解度;A为所有小丸的包衣膜面积;d为包衣膜厚度。经推导可得:r=3Dm/A(r为小丸半径)。故可通过控制小丸半径、衣层厚度及致孔剂含量来调节微丸的释药速度。在释药后期,随药物不断减少,药物达不到饱和,释药速度随浓度变化而呈一级释药。1.3 树脂型微丸释药机制 利用药物交换到树脂上,经聚合物包衣成微丸。口服后胃肠道离子可将药物从树脂上置换下来而发挥其缓释作用。1.4脉冲释药微丸释药机制 脉冲释药系统(pulsatile release system)以定时控制方式在胃肠道特定部位(如胃、结肠)释药,其释药方式符合人体昼夜节律变化,是近期药物制剂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脉冲释药微丸亦称时控爆裂系统(time-controlled explosion system,TES),这种微丸从内到外分为四层:丸芯-药物层-膨胀层-水不溶性聚合物外层衣膜。水分通过外层衣膜向系统内渗透并与膨胀层接触,当水化膨胀层的膨胀力超过外层衣膜的抗张强度时,衣膜便开始破裂,从而触发药物释放。可通过改变外层衣膜厚度来控制时滞(lag time)。二、微丸的制备 2.1 包衣锅制备微丸 此法是比较传统的制备方法。将药物与辅料粉末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制成软材,过筛制粒,于包衣锅中滚制成小球,包衣后即得所需微丸。如肠溶红霉素微丸的制备可采用此法:将红霉素与辅料充分混合,湿法制粒,于包衣锅中以一定转速滚制成丸,干燥后再包肠溶衣即得。为了改善微丸的圆整性,可采用“丸模法”:以蔗糖或淀粉细粒为“丸模”(空白丸芯),以水为粘合剂,加入药物与辅料滚制成含药丸芯,干燥后再重复进行此操作至大小合适的微丸,再包上薄膜衣即可。2.2沸腾床制粒包衣法制备微丸 将药物与辅料置于流化床中,鼓入气流,使二者混合均匀,再喷入粘合剂,使之成为颗粒,当颗粒大小满足要求时停止喷雾,所得颗粒可直接在沸腾床内干燥,微丸的包衣过程也可同时进行,即制粒、干燥、包衣一步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微丸始终处于流化状态,可有效地防止微丸在包衣过程中发生粘连。主要设备为Wurster装置。其优点为:缩短操作时间;所得微丸大小均匀、圆整,粒度分布窄、无粘连;微丸衣层厚度均匀。国外主要设备有GPCG-5型流化床、Aeromatic多用流化床及Vecto-Freund流化床等。2.3 离心造粒法制备微丸 将母核输入到旋转的转子上,利用离心力与磨擦力形成母核的粒子流,再将药物与辅料的混合物及包衣液分别喷入其中,颗粒最后滚制成圆整型较好的微丸 2.4 液相中制备微丸 在液相中高速搅拌含药颗粒,所得微丸成球性好,粒度分布窄。液相中药物球形结聚技术,即药物在溶剂中结晶的同时发生聚结制备微丸。它又可分直接球形结聚法(将药物微粒直接混悬于液相中发生结聚)和结晶球形结聚法(药物先溶解,再结晶,在结晶的同时发生凝聚)。此技术的优点为:整个操作过程在液相中完成,操作简单,仪器要求低;缩短了操作时间;实验条件(辅料、方法)选择范围大。2.5 振动喷嘴装置法制备微丸 将熔融的丸芯通过振动喷嘴滴入冷却液中制备一定大小的微丸。微丸大小取决于喷嘴的口径、振动频率及振幅。丸芯必备的条件为:室温为固态,加热为液态;丸芯不溶于冷却液,不扩散;密度大于冷却液。2.6 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 挤出-滚圆法(extrusion-spheronization)是指将药物、辅料粉末加入粘合剂混合均匀,通过挤出机将之挤成条柱状,再于滚圆机中将圆柱形物料切割,滚制成大小均匀、规整的球形,最后进行干燥、包衣。此法为一种较新型的制丸方法,国外文献常可看到,用此法所得颗粒大小均匀、粒度分布窄、药物含量均匀。所需装置主要有挤出机和滚圆机。挤出机可使捏合后的湿物料挤成圆柱形,滚圆机可使挤出圆柱形物料滚制成球形。它具有:造粒时间短(一批料只需3分钟)且成品率高(成品率基本可达100%)无需筛选,颗粒直径可调节,球粒内组分分布均匀等优点。2.7 熔融法制备微丸 熔融法(melt pelletization)是指通过熔融的粘合剂(binder)将药物、辅料粉末粘合在一起制成微丸,再将微丸包衣制得。此法尤适于对水、热不稳定的药物。用此法可得到粒径为0.52.0 mm的微丸。熔融制粒法又可分为熔融高速搅拌混合制粒法和流化熔融制粒法。所用粘合剂通常熔点小于120 并且能够抵抗胃肠道酶的破坏作用。三、微丸的辅料 制备微丸所用辅料主要有阻滞剂、粘合剂、薄膜材料、增塑剂及致孔剂等。3.1蜡质及不溶性骨架材料这类辅料主要有乙基纤维素(EC),PVC,聚丙烯聚硅氧烷等。蜡类有蜂蜡、蓖麻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酸、巴西棕榈蜡、甘油一(二、三)硬脂酸蜡和十八醇等。3.2熔融粘合剂主要用于熔融法制粒,这类粘合剂有蜡类、聚乙二醇(PEG)、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等。3.3薄膜材料 3.3.1肠溶衣材料主要有虫胶、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丙烯酸树脂(Eudragit)等。CAP在pH大于6时溶解。Eudragit应用较为广泛,它可分为E,L,S,RL,RS,E30D,L30D等类型,E型在pH值小于1的介质中溶解;L型和S型分别在pH6和pH7以上的介质中溶解;E30D型在酸碱中均不溶解,但具有渗透性;L30D型在pH6以上的小肠液中溶解。国内产品,号丙烯酸树脂分别与国外产品Eudragit L30D,L,S相当。3.3.2水溶性材料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3.3.3不溶于水的材料乙基纤维素(EC)、乙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等。3.3.4 水分散体薄膜包衣材料 常用有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乙基纤维素伪胶乳、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胶乳、聚苯二甲酸醋酸乙烯脂(PVAP)水分散体、醋酸琥珀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分散体(HPMCAS)等。3.4 增塑剂 3.4.1 水溶性增塑剂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PEG)等。3.4.2 非水溶性增塑剂甘油三醋酸酯、乙酰单甘油酸酯、邻苯二甲酸酯、蓖麻油等。主要有亲水性液状载体(甘油、PEG200);电解质(NaCl,KCl,Na2SO4等);糖类(乳糖,果糖,蔗糖,甘露糖);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钠等);高分子(PEG,PVP);微晶纤维素;少量亲水凝胶(HPMC(3或5CPS)、CMC、西黄蓍胶),成泡剂(碳酸盐,碳酸氢盐等)。3.5 致孔剂四、微丸的质量评价 1.微丸粒度的测定 2.微丸的圆整度 3.堆密度 4.脆碎度 5.水分含量 6.硬度或硬度测定 7.释放试验 第二节 滴 丸

    注意事项

    本文(工业药剂学-第六章-丸剂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