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5章3.pdf

    • 资源ID:92575834       资源大小:2.12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5章3.pdf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热点链接】2020 年 3 月 11 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9 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19 年我国全年共完成造林 706.7 万公顷、森林抚育 773.3 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 314.7 万公顷。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森林面积 2.2 亿公顷。2019 年新增的森林类型主要是什么?提示 新增的森林为人工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定位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水平 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主要植被类型。水平 2:根据景观和影像图,归纳主要植被类型的景观特点。水平 3:运用地理资料,说明影响植被的自然环境条件。水平 4: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布局植被。综合思维: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植被分布规律,说出主要分布地区。地理实践力:观察学校所在地植被类型,探讨其与环境的关系。一 主要植被 1.概念: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2分类(1)自然植被:是一定地区植物长期发展的产物,有 01 森林、02 草原、03荒漠、苔原、草甸、04 沼泽等类型。由于 05 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保存下来 的自然植被已经 06 很少。(2)人工植被:主要指各种 07 农作物、08 人工林、人工草场、09 城市绿地等。3自然植被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分布 分类 特点 森 林 10 湿润和 11 半湿润地区 热带雨林 16 热带雨林是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 17 丰富,群落结构 18 复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 19 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乔木一般具有20 宽阔的叶片,夏季 21 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 22 水分及能量流失。亚寒带针叶林主要由 23 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树叶为 24 针状 热带 12 季雨林 亚热带 13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 14 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 15 针叶林 草 原 25 半湿润、26 半干旱地区 热带草原 以旱生 27 草本植物为主 温带草原 28 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 29 旱生结构,如 30 叶面积较小、叶片 31 内卷等 荒 漠 32 干旱地区 33 热带荒漠 植被 35 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 36 贫乏,群落结构 37 简单 34 温带荒漠 1.判断正误。(1)荒漠不属于植被类型。()(2)我国西北地区的植被类型以草原和荒漠为主。()2在我国江西省某山地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热带雨林 答案 A 解析 江西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是否完全对应?提示 不是。同一自然植被可能分布在不同气候区,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同一气候区内可以有不同的自然植被,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有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二 植被与环境 1.地理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植物在生活过程中,始终与周围环境进行着 01 物质和 02 能量的交换,因而环境必然影响到植物的各个方面。(2)植物的 03 形态和 04 生活机能,以及它们的 05 分布等,都非常紧密地依赖于所生活的环境。2地理环境对分布植被的影响 尺度范围 影响因素 分布特征 大尺度 06 气候 07 热量 受气候的影响,植被形成08 带状分布 09 水分 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植被由森林依次变为 10 草原、11 荒漠 中尺度 地形 植被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出现 12垂直分带现象 3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就某个较小的区域而言,当 13 砍伐森林、开垦坡地、14 过度放牧后,表面上是植被减少了,而实际上是整个 15 地理环境受到影响。地表失去植被,16拦截降水的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过程会发生改变,地表极易发生17 水土流失,于是土壤趋于 18 贫瘠化,绿色植物的 19 光合作用减弱,对 20空气质量也会产生影响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退化。1.判断正误。(1)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条件不同,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2)某地植被的破坏,可能会对整个地理环境产生影响。()2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到新疆,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植被类型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这种景观的变化是由于()A水分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B热量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C光照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D气候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答案 A 解析 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到新疆,由于距海越来越远,水分条件越来越差,自然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3 为什么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植被分布的变化尤为显著?提示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陆地广阔,东西两岸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导致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特点。主题探究 主要植被 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 2020显示,全球的森林面积为 40.6 亿公顷。截至 2019 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 2.2 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22.96%。目前森林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中国、刚果(金)。下图为森林面积最大的六个国家位置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分别指出图示六个国家主要的森林类型。(2)与森林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相比,我国的森林类型较_,主要原因是什么?(3)说明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植被的差异及成因。成果展示(1)俄罗斯和加拿大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美国和中国以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巴西和刚果(金)以热带雨林为主。(2)多 森林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是俄罗斯和巴西,俄罗斯纬度高,巴西位于热带地区;我国纬度跨度大,水热条件地区差异大,有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森林类型。(3)我国北方地区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南方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我国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1植被的分类 根据人类影响程度 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根据植物群落类型 森林、草原、荒漠 2.森林 类型 对应气候 气候特点 典型地区 植物特点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开花;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部分地区 常绿阔 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我国南方地区,美国东南部,巴西和澳大利亚东南沿海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被少,没有板根和茎花现象 常绿硬 叶林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沿岸 常绿灌丛林为主,植株较矮,树干粗壮;叶片常绿坚硬,叶面有蜡质光泽;结构非常简单,很难见到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落叶阔 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我国北方地区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西欧地区 亚寒带 亚寒带针冬季寒冷漫长,俄罗斯和加以松杉类植被为主;叶片 针叶林 叶林气候 夏季温暖短促 拿大 多为针状 3.荒漠和草原 植被 类型 对应 气候 气候 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植被特点 热带 草原 热带草 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非洲大部,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巴西高原 干季草类枯萎,湿季草类茂盛;有少量的树木 热带 荒漠 热带沙 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北非,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内陆 地表以荒漠为主,有少量生物 温带 草原 温带大 陆性气 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中亚,我国 西北地区 草类冬枯夏荣;有少量矮小的灌木 温带 荒漠 地表以荒漠为主,有少量生物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1)(2)题。(1)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荒漠、荒漠草原、草原(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是()A大于 300 mm;大西洋 B大于 300 mm;印度洋 C小于 300 mm;印度洋 D小于 300 mm;北冰洋 科学思维 区分荒漠和草原的方法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类型 根据 01 降水量和干湿状况判断。图示地区降水 02 稀少,以 03 荒漠和草原为主,04 丙降水最少,以荒漠为主。降水 根据 05 等降水量线和地形判断。丁地降水 06 大于 300 mm,水汽主要来自 07大西洋。答案(1)B(2)A 主题探究 植被与环境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植物种类占全国的 1/6,动物种类占全国的 1/4,森林覆盖率约为 80.8%,是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西双版纳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左图为西双版纳多层经济林模拟图,右图为西双版纳森林景观。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根据人类的影响程度,可将植被分为哪两类?两图分别属于哪类植被?(2)影响植被生长和分布的自然因素有哪些?(3)简要说明西双版纳多层经济林形成的原因。(4)西双版纳生物物种丰富,主要原因是什么?成果展示(1)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左图为人工植被,右图为自然植被。(2)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3)根据阳光在森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依照不同种类的经济林喜光程度的差异,分层布局相应的经济林,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效果。(4)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水热充足,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生长。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光照 植物类型 喜光植物 喜阴植物 对光要求 需要充足的阳光 需要少量的阳光 分布位置 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植被群落的上层 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植被群落的底层(2)热量: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不同的纬度带形成不同的植被带。如亚欧大陆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苔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3)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观。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 以上为森林,200400 mm 为草原,在 200 mm 以下为荒漠。(4)风向: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树木的枝叶主要生长在树干的一侧,远看就像一面旗子插在地上,这就是旗形树。(5)水分:不同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可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四类。例如,仙人掌属于旱生植物,芦苇、荷花属于水生植物。(6)地形: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减少和水分变化,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7)土壤: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等。例如:酸性的土壤适合茶树、杜鹃的生长,碱性土壤适宜泡桐、柽柳的生长;砂质土壤适宜香椿、骆驼刺的生长,黏质土壤适合杜仲、黄柏的生长。2植被可以指示自然环境特征(1)指示环境的干湿状况 植物类型 叶特征 根特征 指示环境 原因 水生植物 柔嫩硕大 不发达 水生环境 水分充足 旱生植物 变成细刺 发达 干旱环境 水分不足(2)指示土壤性质:铁芒萁的生长反映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的生长反映盐碱性的土壤环境。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1)(3)题。(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2)导致 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M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3)导致 P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M、N 两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科学思维 地理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影响因素 日本本州岛自南向北樱花初放日期越来越 01 晚。主要由于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02 递减导致的。M 和N 位于同一纬度,且都位于沿海,但 N 地附近有 03 暖流经过,起 04 增温增湿的作用。主要影响因素为 05 洋流。M、N 两地位于海岸线附近,海拔 06低;P 地地势 07 高,热量相对不足。主要影响因素为 08 地形。答案(1)B(2)B(3)A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 113 页探究 思路点拨 1.内蒙古东部为森林,中部为草原,西部为荒漠。2植被类型受到水分和热量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类型不同,所以水热状况也不相同,植被景观也不相同。教材第 116117 页活动 思路点拨 1.热带季雨林:是分布于热带,有周期性旱、雨季节交替地区的一种森林类型。由较耐旱的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树种组成,且有明显的季相变化。与热带雨林相比,其树高较低,植物种类较少,结构比较简单。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群落结构比较简单,树种相对贫乏,植物量和净生产量都是森林类型中较低的。2(1)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较少。(2)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树干粗大,利于湿季大量储水,以满足旱季的生长需求。(3)查阅资料,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教材第 119120 页活动 思路点拨 1.自然植被:从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会依次看到: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如果从北京向西一直旅行到乌鲁木齐,则会依次看见: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原因:从海南到黑龙江漠河,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水分条件较好,故植被以森林为主,但是纬度逐渐升高,热量条件逐渐变差,森林类型也发生变化。从北京向西至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水分条件逐渐变差,植被类型也发生相应的变化。2(1)热带季雨林。(2)土层过薄,树木难以生长。(3)5 月份,气温较高,降水少,为热季、旱季,且因干旱时间较长,植物由于缺水干枯,故该景观最为明显。3(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植物体生长速度越快。(2)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苹果树自然休眠期较长,如冬季温度高,不能满足冬季休眠期所需低温时,春季发芽不齐;需要土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含丰富有机质,微酸性到微碱性。马铃薯喜肥、尤喜有机肥和磷钾肥,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较耐旱、但生长过程中不能缺水,浇水原则为只灌半沟,不漫垄背;喜冷凉、不耐高温。低纬度地区全年高温,且低洼谷地不利于排水,都不利于苹果和马铃薯的生长,故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核心素养速提升 素养提升 1 人地协调观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下图为团城设计示意图。完成 12 题。1冬季时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营造适宜古树生长的温湿环境 答案 D 解析 冬季,北京降水少,土壤中水分含量少,A 项错误;含水涵洞的水补给土壤,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的作用较小,B项错误;对于北京而言,冬季不是古树主要的生长季节,且含水涵洞为土壤提供更多的是水分,不是养分,C 项错误;结合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的生长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D 项正确。2团城所在城市的主要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答案 C 解析 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素养提升 2 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2017 年 12 月 5 日,位于我国河北北部的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 2017 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8 年暑期,小明到塞罕坝旅行。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塞罕坝主要是人工林场,曾经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初期造林成功率很低,该地年降水量约为 400600 毫米,地处典型的草原和森林交错带,生态景观十分丰富。在游览某景点的途中,小明发现某处的谷地长草,而坡地长树,这让他非常疑惑。完成12 题。1推测该处景观“谷地长草,坡地长树”的原因是()A谷地热量较差 B谷地夏季易涝 C谷地降水较少 D地形不便植树 答案 B 解析 谷地海拔较坡地低,热量条件较好,A 项错误;该地年降水量在 400600 毫米,夏季降水集中,谷地地区地势较低,容易积水成涝,不利于树木成活,B 项正确;由于海拔差异不大,降水差异较小,C 项错误;谷地地形平坦,土层较厚,适宜植树,D 项错误。2塞罕坝初期造林成功率很低的主导因素为()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塞罕坝地区“黄沙遮满天,飞鸟无栖树”,沙漠化严重,土壤贫瘠,不利于植树成活,造林成功率很低的主导因素为土壤。素养提升 3 地理实践力 1寻找中国(或世界)植被分布图,总结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2调查当地主要的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类型,说出其环境特征。3调查当地可指示环境特征的典型植被。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热点链接】2019 年 12 月 5 日是“世界土壤日”,主题为“阻止土壤侵 蚀,拯救我们的未来”。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地球表面形成 23 cm 厚的土壤需要长达 1 000 年的时间;土壤面临的头号威胁是侵蚀,每 5 秒钟可以侵蚀一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土壤。设立“世界土壤日”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加强对土壤的管理和保护;提高公众保护土壤的意识;应对土壤管理中日益严峻的挑战;提升土地健康的质量等。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定位 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水平 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主要土壤类型。水平 2:运用地理资料,说明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说明土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利用措施。水平 3:能够运用资料,结合典型土壤,分析土壤的成因。水平 4:结合区域和典型土壤,分析某类土壤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土壤。综合思维:分析土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地理实践力:观察学校所在地的土壤类型,探讨土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 土壤概述 1.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 01 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 02 疏松表层。2作用: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03 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物质条件,是人类生存的04 物质基础。二 成土因素 1成土母质(1)含义:01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 02 结构疏松的 03 风化物。(2)与土壤的关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 04 初始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 05 物理和 06 化学性质。2气候(1)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 07 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 08 性质与09 强度。(2)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 10 旺盛,全年都能 11 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 12 减少。降水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3生物 生物是土壤 13 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 14 最活跃的因素,土壤 15 肥力与 16 生物作用密切关联。4地形(1)地形垂直变化与土壤:在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 17 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2)不同地形类型条件下的土壤: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 18 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19 较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 20 深厚的土壤。5时间因素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越 21 成熟。1.判断正误。(1)土壤的形成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2)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2下列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少 B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质较快 C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 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 答案 B 解析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氧化分解作用弱,不利于有机质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可能较多;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氧化和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质较快,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壤多呈酸性。3比较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提示 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并且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土壤粗细状况)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三 土壤剖面 1.含义:土壤剖面是指地面垂直向下的 01 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 02 土层所构成。2土层(1)有机层:土壤表层的 03 植物残体堆积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 04 有机质为主。(2)腐殖质层:土壤腐殖质积累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 05 黑色。(3)淋溶层:由于 06 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 07低,色泽较淡。(4)淀积层:常与 08 淋溶层相伴存在,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5)母质层和母岩层:土壤形成发育的 09 原始物质基础,母质层为疏松的 10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为坚硬的 11 岩石。1.判断正误。(1)任何一种土壤,从表层到成土母质,各层土壤的质地都是一样的。()(2)土壤剖面包括整个土体层。()2某地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A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 B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 C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 D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 答案 A 解析 上层土壤为沙性土壤,有利于水分下渗;中层土壤为作物根系所在土层,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肥,应为有机肥;下层为底层,为了防止水肥下渗,应为黏土层。3就土壤剖面而言,森林土壤与草原土壤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提示 森林土壤有枯枝落叶层。主题探究 成土因素 材料一 土壤有机质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含量既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有关。下图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材料二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土壤易分解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约为 2.2829.55 g/kg,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 g/kg)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 g/kg)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下表为黑河中游的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土层深度(cm)土壤有机碳(g/kg)高草植被 低草植被 010 14.80 10.35 1020 11.93 8.23 2040 8.25 6.44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描述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2)黑河中游湿地大部分属于季节性积水湿地,推断相对积水季节而言,非积水季节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3)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黑河中游湿地,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成果展示(1)分布特征:高草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低草植被;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递减。原因:高草植被生物残体输入多于低草植被;土层越浅,获得的生物残体量就越多,土壤有机碳在土壤中的含量就越多。(2)变化特点:减少。理由:当水位下降到湿地基低(底部)以下时,土壤有机碳中易于分解的部分会被微生物分解,成为碳源,释放 CO2,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水分的减少,生物量会随之减少,导致生物残体和土壤有机碳输入量减少。(3)与黑河中游湿地相比,洞庭湖湿地处于亚热带季风区,纬度更低,降水更多,气候更为温暖湿润,植物可以终年生长,通过输入更多生物残体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三江平原湿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纬度更高,气候温凉湿润,冬季漫长严寒,低温的条件使微生物分解有机碳速度减慢,形成大量积累。1土壤的形成过程 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1)成土母质与土壤 (2)生物与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生物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3)气候与土壤 (4)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5)时间与土壤 土壤形成时间越长,土壤发育程度越高,土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6)人类活动与土壤 读土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 A、B 分别代表自然土壤形成的两个阶段,则 A、B 分别是()A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B成土母质 风化物 C原始土壤 成土母质 D原始土壤 风化物(2)图中甲、乙代表土壤由 B 阶段进入成熟土壤阶段过程中生物循环的作用,甲、乙两种作用说明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起主导作用,甲、乙分别表示()A岩石的风化 原始土壤的形成 B岩石的风化 人类活动的参与 C有机质的积累 养分元素的聚集 D有机质的积累 养分的流失 科学思维 成土因素的分析思路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成土 过程 成土过程: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人工土壤。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 01 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的作用下,形成 02 原始土壤。特点 生物循环是 03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植物为土壤提供 04 有机物和养分元素。答案(1)A(2)C 主题探究 土壤剖面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 小,土壤发育良好。右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指出土壤中固相、液相和气相的含义。(2)指出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3)观察土壤时,主要观察哪些要素?(4)说明土壤剖面的组成。成果展示(1)固相:有机质,矿物质。液相:水分。气相:空气。(2)有机质含量,土壤孔隙,矿物质等。(3)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等。(4)自然土壤由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组成。耕作土壤由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组成。1判断土壤的依据:具有肥力,生长植物,疏松表层。2土壤的物质组成 序号 物质组成 特点 矿物质 矿物质是成土母质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组成土体的“骨架”;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 集中在土壤表层;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土壤肥 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水分 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含量此消彼长;性状良好的土壤,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 空气 3土壤的组成与结构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一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二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土壤矿物主要来源于()A有机层 B腐殖质层 C淀积层 D母质层(2)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A甲与 B甲与 C乙与 D丙与 科学思维 土壤剖面的判断方法 类题透析 思路点拨 土壤 矿物 成土母质决定着土壤的 01 物理和化学性质。土壤矿物主要来源于 02 母质层。判断 方法 森林地区降水量 03 大、淋溶作用 04 强,有枯枝落叶层,因而森林土壤有机质集中于地表,随深度增加,有机质含量迅速减少,深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草原地区降水较 05 少,淋溶作用 06 弱,因而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由材料可知,甲淋溶层最厚,位于湿润区;乙淋溶层最薄,位于干旱区,丙位于半干旱区。由图可知,对应 07 森林土壤,对应 08 草原土壤。答案(1)D (2)D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 121 页探究 思路点拨 1.地处群山环绕的山间盆地中,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受流水作用的影响,山上的硒被带至山间盆地沉积下来,形成富硒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从而吸引人们居住。2形成:山上的岩石富含硒,受流水作用的影响,山上的硒被带至山间盆地沉积下来,形成富硒土。影响因素:岩石、气候、生物、地形、流水作用,人类活动等。教材第 125 页活动 思路点拨 1.不完全正确。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土壤层较厚,但热带荒漠地区因为植被少,降水少,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较薄;温带湿润地区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较强,风化壳较厚,发育的土壤层较厚;干旱和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薄。2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并在比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而成,发育程度最好;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3(1)例 1: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东北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为土壤发育提供了有机质;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土壤肥沃。例 2:我国江南丘陵的红壤。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较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降水较多,地形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壤中矿物养分含量少,土壤贫瘠。(2)没有指出人类活动在成土中的特殊作用。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 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人类通过耕耘改变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通过灌溉改变土壤的水分、温度状况,通过农作物的收获剥夺本应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质,从而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通过施用化肥和有机肥补充养分的损失,从而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等,最终将自然土壤改造成各种耕作土壤。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是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由于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规律,人类活动也造成了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教材第 127129 页活动 思路点拨 1.(1)黄壤和赤红壤分布于中南部山地,砖红壤大致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区,燥红土分布在海南岛西南部狭窄的沿海平原,北部和东部河流沿岸有水稻土的分布。(2)燥红土是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形成的,海南岛西南部降水少,气候干热,所以发育了燥红土。(3)结合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图可知,黄壤和赤红壤主要分布于中部的山地,山地由于海拔高,气温降低,所以发育了亚热带的土壤。2(1)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2)泥岩地区的土壤遇水易形成泥浆,透水性差,培地茅具有茂密的根系,可增加雨季时地表水的下渗量;旱季时又可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利于果树的生长。3(1)大气圈可以满足植物的呼吸,促进土壤营养物质的合成,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影响大气圈的物质组成;水圈可以促进土壤化学元素的迁移,而土壤的结构特征又可以影响水体的分配;岩石圈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而土壤分布在岩石圈的表层,可以减缓岩石遭受风化、侵蚀等的破坏;土壤可以支持并调节生物过程,而生物又可以为土壤积累有机质,固定养分。(2)有道理。成土母质是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土壤粗细状况)关系密切。因为各种成岩矿物抗风化的能力差别 显著,所以在不同的成土母质中,风化物颗粒大小不一,据此判断土壤下面岩石的性质。欣赏希施金的作品时,可根据以下几点判断成土母质的特性:若土壤质地较细,含粉砂和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则说明是发育在颗粒较细的成土母质上的;若土壤质地较粗,含砂粒较多而含粉砂和黏粒较少,则说明是发育在颗粒较粗的成土母质上的;若土壤含石块较多,则说明是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若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则说明是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核心素养速提升 素养提升 1 区域认知 位于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由五色土组成,其取自全国各地,并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摆放,寓意中华疆域地大物博,而这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土放置的方位,恰好也对应了今天中国土壤分布的概况。下图为社稷坛景观图。完成 13 题。1五色土中最肥沃的为()A红土 B黄土 C黑土 D白土 答案 C 解析 五色土中最肥沃的为东北平原的黑土。2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主要是()A红土 B黄土 C黑土 D白土 答案 A 解析 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主要是红壤(土)。3下列符合黄土特点的是()A黏性较大 B土壤贫瘠 C土层较薄 D直立性强 答案 D 解析 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土地疏松,黏性较小;土壤比较肥沃;土层较厚;直立性强。素养提升 2 综合思维 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的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疏松。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 200 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土壤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纽带。下图示意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完成 12 题。1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C植物多,吸收盐分 D距海远,海水影响小 答案 B 解析 南海诸岛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A 项错误;南海诸岛雨量丰沛,淋溶作用强,使岛上土壤含盐量降低,B 项正确;植被主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对盐度的影响作用较小,C 项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所以岛上各地距海比较近,D 项错误。2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特点是()A自表层向下逐渐升高 B自表层向下逐渐降低 C表层以下 5080 cm 下降最快 D表层以下 2050 cm 含量最大 答案 D 解析 读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图,磷的分布自表层向下先升高后降低,A、B 两项错误;表层以下 5080 cm 基本没有变化,C 项错误;表层以下 2050 cm 含量最大,D 项正确。素养提升 3 地理实践力 1通过网络查找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2调查家乡的土壤特点,分析其成因。3调查家乡土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2020-2021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5章3.pdf)为本站会员(c****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